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年來语文是高考的三巨头之一,在高考语文中阅读又占据了半壁江山,所以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抛却分数不谈,从阅读中学生可以习得的知识也是最全面的,同时阅读也是其他一切学科自主学习开展的基础。本文从阅读的重要性出发,探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统一,千百年来璀璨的中华文字给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也只有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仰望高山之巅,俯瞰深海之阔。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能力,更要从现实和长远出发,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一、阅读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一张试卷摆在学生面前,无需教师提醒,学生所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审题,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需要先审清题意才能下笔。读懂题目要求,看清题干所要表达的主旨,这就是最基本的阅读;一篇古文要想知道它表达的主旨,也必须要反复阅读,尤其是古文里面有很多古今异义,一遍两遍的扫读可能连基本意思都看不懂,古文我提倡学生至少要读三遍才能下笔;现代文更离不开阅读,洋洋洒洒一长篇,如果没有阅读我们如何知晓文意,更谈不上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除了考试以外,日常我们看一份报纸,听一个故事,浏览一个网页,观看一段电视节目,这些都可以归纳到广义的阅读过程,阅读是我们从外界学习的基本方式。可以说没有阅读,我们就完不成学习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才能获取大量的信息。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课程,所以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一定要注意训练,不断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做为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其他一切能力提升的基础和必要前提。
二、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策略
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但是死板僵化的阅读起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语文的阅读教学也需要讲究技巧和策略。
1.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
高中阶段课程安排比较紧凑,为了更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很多老师都忽视了学生的朗读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多进行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通过朗读能接触到许多优秀作品,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还能在美的享受中提高学生美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内心情感之美。例如《荷塘月色》《乡愁》《故都的秋》等大量文章,如果不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一下,他们很难去静心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通过朗读能够帮助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作用,语文课堂上朗读理应成为悦耳动听的课堂乐章。此外,有声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抓住关键字眼。默读的过程学生的阅读速度比较快,一些字词容易漏掉,这点教师自身应该深有身体,在普通话测试的过程中读错的不多,丢分项常常是漏子或添字。有声朗读的过程中需要逐字逐句阅读,学生才能理解的更到位。
2.教会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课文,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阅读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大体来说有精读和泛读两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拿到一篇文章时,首先要对文章进行从头到尾的快速浏览,这是泛读。泛读的时间需要控制在几分钟以内,看完一遍之后能够明白文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大致内容即可。然后再进行认真的阅读,这叫精读。精读要针对文章的关键字、词、句和文章的结构等内容进行深入和细致的分析。从小的方面来看,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不懂的圈出来,打上问号,课后找教师进行请教,又或者发现好的句子和词语要进行摘抄,养成随手记笔记的习惯等。
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阅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阅读体验。从主观上来说,课内阅读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必须要完成硬性的阅读任务,这时候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够发挥到极致。而课外阅读则相当于给马儿找到一片开阔的牧场,马儿可以自由驰骋。课外阅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阅读体验会更加丰富,阅读的兴致更加浓厚。
3.制订可持续发展的阅读目标
语文学科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一个人能说、写得准确而有条理,形象而有层次,波斓曲折而又通俗易懂,精炼而又富有哲理,进而使人读来如山间清风,这就是语文的能力。如果能把这样的能力转化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具体规则或方法,这样就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阅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主,这个能力应是可持续的能力,也就是通过课程标准所规定课时的阅读训练,达到既定目标。所有课内外的教学和训练,都应全力以赴为阅读教学的既定目标服务。例如,要用一篇课外的文章补充课内的教学,选择的标准应不尽是“关文”也不能凭教师的个人情感,更不能随心所欲,而是应为能力训练“点”所服务的。能力依赖于知识,更依赖于方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力求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切入点,从学生的思维的形式和模式入手,追根溯源,使学生凭借这种方法并且熟练地驾驭这类系统的方法进行阅读,准确地把握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达到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语文教学“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标。
小结:
阅读是能够突破自我不断提升的重要学习方式,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既要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更要凸显能力提升的长远性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可持续性能力发展展开,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更要教会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还有帮助学生制订可持续发展的阅读目标,要从现实和长远出发,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参考文献:
[1]董雪.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课外语文:下 4(2017):105-105.
[2]韩诗.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策略探寻."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4(2017):16-17.
[3]张树成.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传递语文之道的策略探讨构建." 新课程·下旬 2(2017):46-46.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统一,千百年来璀璨的中华文字给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也只有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仰望高山之巅,俯瞰深海之阔。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能力,更要从现实和长远出发,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一、阅读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一张试卷摆在学生面前,无需教师提醒,学生所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审题,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需要先审清题意才能下笔。读懂题目要求,看清题干所要表达的主旨,这就是最基本的阅读;一篇古文要想知道它表达的主旨,也必须要反复阅读,尤其是古文里面有很多古今异义,一遍两遍的扫读可能连基本意思都看不懂,古文我提倡学生至少要读三遍才能下笔;现代文更离不开阅读,洋洋洒洒一长篇,如果没有阅读我们如何知晓文意,更谈不上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除了考试以外,日常我们看一份报纸,听一个故事,浏览一个网页,观看一段电视节目,这些都可以归纳到广义的阅读过程,阅读是我们从外界学习的基本方式。可以说没有阅读,我们就完不成学习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才能获取大量的信息。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课程,所以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一定要注意训练,不断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做为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其他一切能力提升的基础和必要前提。
二、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策略
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但是死板僵化的阅读起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语文的阅读教学也需要讲究技巧和策略。
1.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
高中阶段课程安排比较紧凑,为了更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很多老师都忽视了学生的朗读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多进行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通过朗读能接触到许多优秀作品,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还能在美的享受中提高学生美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内心情感之美。例如《荷塘月色》《乡愁》《故都的秋》等大量文章,如果不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一下,他们很难去静心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通过朗读能够帮助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作用,语文课堂上朗读理应成为悦耳动听的课堂乐章。此外,有声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抓住关键字眼。默读的过程学生的阅读速度比较快,一些字词容易漏掉,这点教师自身应该深有身体,在普通话测试的过程中读错的不多,丢分项常常是漏子或添字。有声朗读的过程中需要逐字逐句阅读,学生才能理解的更到位。
2.教会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课文,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阅读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大体来说有精读和泛读两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拿到一篇文章时,首先要对文章进行从头到尾的快速浏览,这是泛读。泛读的时间需要控制在几分钟以内,看完一遍之后能够明白文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大致内容即可。然后再进行认真的阅读,这叫精读。精读要针对文章的关键字、词、句和文章的结构等内容进行深入和细致的分析。从小的方面来看,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不懂的圈出来,打上问号,课后找教师进行请教,又或者发现好的句子和词语要进行摘抄,养成随手记笔记的习惯等。
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阅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阅读体验。从主观上来说,课内阅读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必须要完成硬性的阅读任务,这时候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够发挥到极致。而课外阅读则相当于给马儿找到一片开阔的牧场,马儿可以自由驰骋。课外阅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阅读体验会更加丰富,阅读的兴致更加浓厚。
3.制订可持续发展的阅读目标
语文学科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一个人能说、写得准确而有条理,形象而有层次,波斓曲折而又通俗易懂,精炼而又富有哲理,进而使人读来如山间清风,这就是语文的能力。如果能把这样的能力转化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具体规则或方法,这样就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阅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主,这个能力应是可持续的能力,也就是通过课程标准所规定课时的阅读训练,达到既定目标。所有课内外的教学和训练,都应全力以赴为阅读教学的既定目标服务。例如,要用一篇课外的文章补充课内的教学,选择的标准应不尽是“关文”也不能凭教师的个人情感,更不能随心所欲,而是应为能力训练“点”所服务的。能力依赖于知识,更依赖于方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力求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切入点,从学生的思维的形式和模式入手,追根溯源,使学生凭借这种方法并且熟练地驾驭这类系统的方法进行阅读,准确地把握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达到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语文教学“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标。
小结:
阅读是能够突破自我不断提升的重要学习方式,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既要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更要凸显能力提升的长远性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可持续性能力发展展开,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更要教会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还有帮助学生制订可持续发展的阅读目标,要从现实和长远出发,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参考文献:
[1]董雪.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课外语文:下 4(2017):105-105.
[2]韩诗.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策略探寻."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4(2017):16-17.
[3]张树成.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传递语文之道的策略探讨构建." 新课程·下旬 2(2017):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