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科研自主权”—专访诺贝尔奖得主米歇尔(Hartmut Michel)和马普学会主席格鲁斯(Peter Gruss)

来源 :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anmi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两院院士大会举行之前,中国科学院迎来了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合作30周年的庆典。
  作为全世界极负盛名的科研机构之一,马普学会前后产生了15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之一、著名生物物理学家米歇尔专程来华参加了这次庆典活动。据几年前在米歇尔手下工作过的一个中国科学家介绍,即使是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米歇尔在实验室里依然一直亲自操刀做实验。德国科学家的敬业精神可见一斑。
  会议期间,米歇尔和马普学会主席格鲁斯分别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很多中国科学家抱怨科研受到种种局限,在德国情况如何?
  新闻周刊:在德国,像在马普学会这样的科研机构里,科学家一般怎样申请科研基金?
  米歇尔:在德国,即使是很年轻的科学家都能申请到自己的研究基金。根据国际惯例,通常是申请人需要取得博士学位,然后花2-4年的时间成为独立的研究员。他们的研究成果需要经过评估,如果合格的话,才能拿到更多的资金做进一步的研究。西方的科学研究竞争是很激烈的,只有一部分人能进入下一个阶段,所以他们都非常努力地工作。
  新闻周刊:在德国,科学家有多大的科研自主性?
  格鲁斯:我们努力尽早给年轻的科学家科研自主性。这样他们完全是独立的。我知道中国正试图采用类似被称为“独立年轻团队领导体制”的模式。这个体制允许年轻人在很早的时候就独立进行研究,卢柯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37岁)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说明这个模式能行。
  新闻周刊:政府会对科研方向进行干涉吗?
  格鲁斯:在德国是不会的,我的机构是完全自主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科学的研究必须是自主的。科学家应该决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政府不能决定这些。我希望在这里也一样。
  米歇尔:我认为政府的作用主要应该是提供资金,不应该干涉科研。不过同时,科学家也应该承担起一个责任,就是对自己所研究的课题要好好评估,并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及其运用持开放的态度,这样整个人类才能够发展。
  中国为什么欠缺顶尖水平的大科学家?
  新闻周刊:许多中国人都有一个诺贝尔情结,因为迄今为止,中国本土还没有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以一个局外“同行”的眼光来看,您觉得中国难以产生大科学家、难以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症结在哪里?
  米歇尔:这有几个原因,首先你需要在基础科学领域里有一个坚实的后备基础,这就意味着你得给年轻人机会,让他们做他们想要做的研究;其次需要有一个好的教育,要培养众多的科学家,这样他们中间出现诺贝尔奖得主的几率就会大点;最后必须做好加大对科学的财政投入准备,这一点得向美国看齐,我不知道美国的具体数字,但是肯定比中国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投入要多得多。
  中国的科学研究更着重于应用科学的研究,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没有诺奖得主的一个原因。但是我相信更多的基础研究正在中国进行,更多中国人也正参与其中;而且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正在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开始鼓励创造性思维。要想获得诺贝尔奖,学习创造性思维比学习死记硬背要有用得多。
  新闻周刊: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意产业吗?
  米歇尔:我不会称之为一种产业。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我们从事它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创新,为了革新,为了展现我们的洞察力。
  新闻周刊:你能对中国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年轻科学家提出一些建议吗?
  米歇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去追求科学中意想不到的东西。如果你在做实验的时候,只期望得到所能期望到的结果,那么你就停止了创新。如果你不得不思考想不到的结果,你也许会发现什么意想不到的结果,出乎意料之外的新发现也许会让你拿到诺贝尔奖。
  另外一点就是要发现不可能的事情,我自己就一直珍视不可能的东西,如果它不可能,那么你不得不寻求方法来让它变成可能。
  中德科技合作是一种强弱合作,作为强的一方,德国有什么收获?
  新闻周刊:相比较之下,至今为止中国在绝大多数科研领域都落后于德国,而30年前中德两国刚刚合作时,中国落后得更多。中德之间的合作,德国方面期望取得怎么样的结果?
  格鲁斯:中国在科学方面落后一些,但她是一支快速成长的力量。在过去的30年里,德国的科学家们都很高兴能够在我们的学院里训练年轻、优秀的中国学生。
  在互利方面,训练之后,我们很希望这些优秀的人才能够返回中国,我们有办法来做到这点,并允许他们独立进行国际性的科学研究。
  从我们这里训练出去的一些中国科学家,他们做出的学术成果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像裴钢、卢柯等年轻科学家,你可以看到他们在国际最好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文章。这显示了一点:通过正确的方式和方法,中国就可以做到在国际科研领域里领先。
  米歇尔:合作是一件互惠的事情,因为如果和不同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的人们一起工作的话,能激发你工作的能量。在德国的中国人可以有机会熟悉用西方思维方式来做研究。
  格鲁斯:合作是互利的,只要双方都能受益,那么双方就能互动。这可以和婚姻相比,只要婚姻的双方都能从婚姻中得到什么东西,那么这个婚姻就是好的。我没有看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什么问题。
  新闻周刊:中国科研人员只是在做最基础的工作吗?我指的是他们的工作是不是不能或较少能接触到核心的一些技术和研究。
  米歇尔: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所有在德国的中国学生都可以直接参与研究实验的所有过程,知道怎么使用各种设备设施,他们甚至推进把这些先进的设备设施引入中国的这一过程。
其他文献
对于抽惯了香烟的人来说,戒烟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且半途而废者居多。  电子香烟的问世为烟民提供了有效、无痛戒烟的可能。其前端装有红色发光二极体,当戒烟者“抽”起它时,由于“吸气”,二极体会发出红光,犹如点着了火似的,同时还会产生烟气,在烟雾缭绕中,能享受到和抽烟一样的意境。  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了烟民的烟瘾,又避免了普通香烟中所含4000多种有害化学物质。“电子香烟”的吸嘴中只含有少量的提神剂烟
期刊
一直怀疑福克斯是不是中影的关系户:华纳争取《特洛伊》和《哈利·波特》在中国的全球同步公映未能如愿;哥伦比亚的《蜘蛛侠2》也差了一点点;但福克斯的《后天》——一部由于天气骤变而让人类遭受灭顶之灾的电影,却不声不响地在5月28日全球同步了。  引进《后天》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有罗兰德·艾默里克这块金字招牌。让艾默里克名声鹊起的是他1996年执导的《独立日烽火》。片中那一段影史留名的总统宣言,以及特效
期刊
这份“金融腐败指数”报告诞生后,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特别强烈的反响。在记者采访中,很多业内人士更愿意把它看作是学者对中国金融系统问题的个人见解。  但无论如何,这种努力和尝试,也许可以提请业内外的人士注意,在纷繁复杂的金融腐败现象后面,隐藏着怎样的金融业的行事逻辑  4月16日,剃着平头、身着深色夹克的余振东在美国司法人员的押送下,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走下飞机。作为今年第一个被从海外遣返的贪官,余振东
期刊
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研究人员近日通过老鼠实验发现,用微量放射线长时间照射,可以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日本研究人员用全身出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的老鼠做实验,老鼠出生7周后,连续5周接受放射线照射,结果表明,老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大大减轻。实验中,没有照射微量放射线的、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的老鼠,其平均寿命只有140天;而正确使用微量放射线照射的老鼠,平均存活了200多天。  
期刊
6月5日晚,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黄浦江畔隆重开幕,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吸引了来自世界51个国家和地区的578部影片报名。影后的最大热门是在侯咏执导的中国影片《茉莉花开》中,一人饰演三角的章子怡。  章子怡因为在日本拍歌舞剧《貂府》,档期错不开,无法抽身回上海参加电影。影后的另一个大热门是在《美丽上海》中演技有飞跃的王祖贤,但她也没有出现在开幕式上。
期刊
近10年来,中国金融业的腐败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世纪80年代至今,正是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其间出现的种种与金融相关的复杂经济现象,也为中国金融腐败研究者们提供了丰厚的取证土壤。  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开始了“金融腐败指数”的课题研究。  在耗时三年的调查中,课题组向全国29个城市的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的金融工作人员——包括行长、财务管理人员、信贷员
期刊
金融腐败中存在着一条几近完整的食物链——而要打破这个金融腐败链条,最重要的是缩小监管机构的审批权限,开放市场,打破国有金融机构对于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与此同时,对国有金融机构进行股份化改革  在近年来经济领域的腐败现象中,土地审批中的腐败可能最为触目惊心,接下来大概就是金融腐败了。  与其他部门的腐败一样,金融腐败也有一个几近完整的食物链:处于最低端的是金融客户,比如贷款人、投资者、保险购买人。由
期刊
与金融腐败一样,金融反腐败也由来已久。近10来,国内的专家分别从监管手段、技术政策、制度建设等多个层面寻求解决之道。然而,至今其有效性并不明显。本刊为此采访了中国金融业不同时期的三位学者    蔡重直:不能用腐败来反腐败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南分行副行长,所著《论中国金融改革战略》获1985年孙冶方经济学奖  新闻周刊:如果法制健全,金融腐败是否可以得到缓解?  蔡:这里有一个对“法制健全”语
期刊
切尼中国之行重在美中相互阐明立场,表明姿态。但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与中国的差距非常大,对一个中国政策和维持台海现状的解释,中美的定义不一样。但就中美实质性的战略对话而言,这是今年惟一的一次  切尼,美国历史上权势最大的副总统,因其沉默寡言的性格及善于在幕后发挥作用,而充满神秘色彩。4月13日~15日,这位鹰派人物的中国之行,备受关注。  “我这次来不是要改变中国政策,而是要阐明我们的观点和立场。”切尼
期刊
韩国议会选举已经成为保卢和倒卢势力的大对决。尽管总统弹劾案判决权在最高法院,但是支持卢总统的开放国民党的大获全胜,表明3月12日遭到国会弹劾的卢武铉的复职,只是时间问题  韩国国会选举历来纷争不断,而此次17届国会选举因为特殊的“总统弹劾案”背景显得更加扣人心弦。  4月15日,从早晨6时到晚6时,韩国243个选区13000多个投票站进行了投票工作。在这场事关总统命运的选举中,3500万选民倾注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