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推动辅导员职业发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guofengd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正在发生整体性变化,这种变化把“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意义”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价值定位、层次与建构、方式与方法等方面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标准和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规范在推动辅导员职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能力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93-02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下发近十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在选拔、准入、培养、评价及退出等方面建立起一系列体制机制,使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能力建设、发展空间等日趋合理化。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双重效应”
  “人(能力的主体承担者)和人的行动的现实展开(能力发挥和实现的手段),构成能力建设的两个基本方面或基本维度。换言之,能力建设,实质上就是对能力人的培育和对人的能力充分正確发挥所赖以进行的条件体系的创造。”从能力建设的具体内容来说,一是要充分挖掘能力主体本身的潜力和资源,培养和发展人的专业技能。二是要合理有效配置人才资源,使人的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基于此,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一方面要满足辅导员职业本身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
  (一)契合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利于拓展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
  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职业化非专业化的状态,没有匹配的学科支撑、统一的职业标准和普遍认可的评价体系。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推进,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规范使得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学科背景不断优化,队伍层次不断提高,学历层次逐渐提升。既使辅导员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也增强了辅导员这一职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拓展了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
  (二)契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
  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既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也是直指大学生的精神需求,需要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需要。其社会价值一方面是指高校辅导员职业特性因社会需要而生,并以满足社会需要为旨归,着力为社会提供符合主流思想政治道德要求的人才,另一方面是指高校辅导员职业是连接辅导员个体与社会的媒介,是实现辅导员个体与社会有效互动的载体。”在辅导员能力建设过程中,正是以辅导员这一特殊的职业特性为中介,有效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满足辅导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辅导员职业功能的良性运转。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层次与建构
  一般来说,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建设是一个“从潜在到现实的过程:发掘人的潜能;它是一个从低到高、从弱到强的过程:提高人的能力;它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培育人的能力;它是一个从不健全到健全的过程:完善人的能力;它是一个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发展人的能力;它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培养人的能力。”应该说,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职业能力标准的建设,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具体来说,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理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一)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纵向维度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纵向维度“就是用来衡量辅导员在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水平和能力的高低,也是用来衡量一个人能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来胜任高校辅导员工作。”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纵向维度分为:基础层、中坚层、高度层。
  基础层。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基础层适用于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基本要求的辅导员,它主要体现了辅导员的职业特性。在这一层级,一方面,辅导员通过规范思想观念、掌握理论知识、坚定政治立场等教育方式,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方法引导大学生辨别是非、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的首要职责和能力要求。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西方价值标准的渗入,对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产生了双重影响,因此,指导大学生开展党团建设、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也是高校辅导员必不可少的能力要求。
  中坚层。这一层级的辅导员能力要求适用于业绩优秀、实践能力强、水平较高的辅导员,它集中反映了辅导员实际的工作效果和质量。这一层级的辅导员必须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体系、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同时也是有效的教育者与管理者。因此,这一层级的辅导员要能够在具体的实践工作情境中运用坚实的知识体系和育人理念指导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高度层。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高级阶段不仅指科研能力,它是对辅导员科研能力、学习能力、日常管理能力、参与调查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表述。将日常工作和教育系统化、规律化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在理论提升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是否具有综合性的学术研究能力是衡量一个辅导员能否站到更高层面研究问题的重要标志。
  (二)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横向维度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横向维度分为:基础指导能力标准、专业职业能力标准、发展提升能力标准。
  基础指导能力标准。“辅导员工作在其服务育人的意义上首先是一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基本能力是从事辅导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辅导员的基础指导能力标准是指辅导员除了具备硕士学历和中共党员的基础条件外,还要符合辅导员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职业素养和知识背景,即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所具备的、符合辅导员这一职业发展的、最基本的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职业能力标准是指:“辅导员建立在职业素质基础上,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且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促使其思想、业务及人格不断趋于完善、不断有所发展的能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标准不能只是单纯满足辅导员这一职业存在的基本要求,更要具备较强的专业,以便针对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发展提升能力标准是指辅导员对学生工作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升华的基础上,对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基本能力。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过程不仅要求辅导员要具备指导学生成长的基本能力,更要树立自我提升、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发展提升能力标准既要求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律的總结和质的提升,更要结合科研创新和学术积累为今后自我的发展提供动力。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与引导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规定了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具体内容,为推动各级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的顶层设计、职业特性和发展路径提供了基本依据,这是推动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重要维度。
  (一)加强辅导员职业的顶层设计,完善辅导员职业发展机制
  “树立职业化、专业化的理念,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并具体化为周密的制度体系,细化为可行的操作措施,使辅导员的职业化、专家化由抽象变为具体,从理念走向现实”是切实解决辅导员队伍不稳、地位不高、出路不好的问题的关键。在辅导员管理机制方面,建立合理有效的辅导员选聘、准入、管理、培养相关制度明确辅导员职业发展目标,使辅导员岗位做到有章可偱。在辅导员考评机制方面,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奖励制度与惩罚制度相结合。在职业评价的具体内容上要结合辅导员的实际工作,避免现有的重论文、重课时的而忽略辅导员工作实绩的现状,使得辅导员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处于劣势,直接导致了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不强的问题。因此,通过建立符合辅导员工作实际的评聘机制是促进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关键。
  (二)推动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建设,明确辅导员职业特性
  “专业化涉及两个一般是同时进行并可独立变化的过程,就是作为地位改善的专业化和作为专业发展、专业知识提高以及专业实践中技术改进的专业化。”也就是说,推动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起点和基础。辅导员职业的产生、设立与发展始终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相关联,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基础、培养目标、工作方法等方面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依据,但在具体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和理论基础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下设辅导员学,从而“立足高校辅导员类本质以区别于其他职业,关注高校辅导员种本质以挖掘自身行业特性,把握高校辅导员亚种本质以涵盖中外辅导员职业之间的差异。”
  (三)完善辅导员双重领导,畅通辅导员双重晋升通道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高等学校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从学校层面来说,“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双重身份的本质,不仅要主动认识和宣传辅导员双重身份的重要性,提升辅导员职业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也要在观念和内容上真正重视辅导员的双重身份,以激发辅导员的职业精神和情感。”从辅导员的角度来说,要“培养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自尊和成就感,获得个人发展和职业地位提高的双重需求,而不仅仅是将辅导员视为一个简单的工作岗位,更不能将其当作实现职业晋升的踏板。”
  总之,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建立和分层,一方面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研究提供了统一的科学视角,另一方面使辅导员职业能力原有的静态化、扁平式内容呈现出立体式、动态化发展结构,使辅导员能力各要素之间形成有机联系,从而加快了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发展进程。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从国内外进度控制的现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分析了目前进度控制理论和方法的针对性和在项目中应用的优缺点,然后针对南通瑞利二期吡啶扩建工程系统地构架进度控制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运用,加大了信息化向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银行也不例外。尤其是互联网金融、阿里金融、微信理财通、腾讯理财通等新兴金融行业
【摘要】课程力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指标,对我国青年教师课程力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可为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提供指导,从而推动我国高等学校教学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课程发展力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90-01  1.课程力及其作用  1.1课程力  教师课程力是教师专业素养中最为关键、最能体现教师职业特征
【摘要】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作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他们的转化与进步是困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大难题,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关爱、鼓励、合作等几个方面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作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后进生 关爱 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外部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电力多经企业竞争力弱,过分依赖主业的境况对多经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和挑战。本文介
学位
【摘要】人才是一個国家进步的资本,要培养人才,要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开始。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教学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高校机械类专业是实践型的学科,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都较弱,阻碍着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提高创新能力,希望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 创新能力 策略
【摘要】体校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平凡甚至是繁琐的工作,但在平凡和繁琐之中,却蕴含着其重大的意义:传播人类思想文化,造就社会有用体育人才,培养社会新生一代等。本文以“爱”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旋律为切入点,通过对班主任繁重工作进行分析,提出了圆满完成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体校 班主任 工作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0-02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