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历史学家阎崇年在江苏无锡签名售书时遭遇一青年掴掌袭击,此事件在社会上和网络引发轩然大波,有人痛骂打人者,有人说阎崇年是文化“汉奸”,该打。与此同时,2008年诺贝尔奖揭晓,钱学森堂侄钱永健获诺贝尔化学奖,各大门户网站都将获奖者贴上了“钱学森的堂侄”、“华裔科学家”等标签来吸引眼球,而钱永健却在采访中说自己略懂中文而且不是中国人。诺贝尔学者的此番言论估计也会如同一掌掴在那些民族主义者脸上。
不管阎崇年的观点是否有失偏颇,也不管《百家讲坛》垄断了精英话语权,阎崇年有权利矢口否认他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这是一个人言说的自由,当然这些言论连同他的惊世骇俗的观点只能接受道德指责,而不是依靠暴力触犯法律来完成。打人者“大汉之风”通过暴力解决学术问题,而网友狂欢的热情与之遥相呼应,这种通过暴力达到意识形态的心理平衡的非常之举,暴露出文明的野蛮。
阎崇年的确是挨了“民族主义”耳光。近年来,国人满腔愤懑哀叹当下文化迷失及文化堕落。前些年电视台流行“辫子戏”,满屏幕都是跪着的屁股唯唯诺诺伺候皇帝一个人,随后《大汉天子》将历史视野向前推进;二月河清朝帝王系列那个热乎劲刚刚消退,《明朝那些事儿》就大行其道。这种文化与学者专家之流提倡的文化不谋而合。2006年末,十博士联名以维护“文化主体性”为由联名抵制圣诞,每年孔子祭典如火如荼,孔子学院的某些教授也急于推出“汉服”与“国服”来对抗西装,并期待在奥运舞台上面一展国人着装;国学妹妹傍上了“国学”立马赚取了无数眼球。国人在回归传统的过程中,暂时性找到以“汉文明”为主题,这虽然从一个怪圈跳入另一个怪圈,总体趋势还是悖逆现代潮流。
国人在回归传统,他们是想寻找一种与之综合国力相匹配的文化。当前持续增长的GDP支撑起国人膨胀的自信心,他们在奥运舞台完成百年夙愿,神七一飞冲天之后,这种膨胀的优越感推上了极致。因此他们此刻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光辉的一面,刻意回避制度的造成的缺陷,因此在某些短板上面从文化根源去追溯一种“我能行”来证明自己可以达到的光辉伟业。
其实无论满清和汉朝,他们所追寻的文化都是经过了制度的淘洗,文化的演变的过程中总是基于统治者服务而经过选择性过滤,这种合成的文化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甚至只有一种最坏的结果。拥护“汉族中心主义”的过度反应必然走向极端民族主义之路,这已经不是一个社会的理性表现,扯上“爱国主义”大旗,只不过掩饰他们内心的空虚。
一种文化的繁荣在于她所衍生出来的生命张力,在于她的宽容与善良,她能激发出个体的潜能。这些正是当前诺贝尔奖无法落户中国的真正原因。在这块文化贫瘠的土地之上,教育扼杀了个体灵性以免独立的思想难以被控制,在思想流毒难以肃清之下,创新精神举步维艰之后,还指望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那些拿“华裔”来往脸上贴金的民族主义者一再证明不是中国人的智商低,也不是中国人种差,这也是那些新闻标题制作的良苦用心。为什么诺贝尔奖与中国一直无缘,而获奖的人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只是“华裔”,而没有土生土长的地道“中国人”?当公众还在为被掌掴学者叫好,还在文化酱缸的怪圈之间徘徊的时候,这两点正好说明我们生活土地的贫瘠了。
不管阎崇年的观点是否有失偏颇,也不管《百家讲坛》垄断了精英话语权,阎崇年有权利矢口否认他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这是一个人言说的自由,当然这些言论连同他的惊世骇俗的观点只能接受道德指责,而不是依靠暴力触犯法律来完成。打人者“大汉之风”通过暴力解决学术问题,而网友狂欢的热情与之遥相呼应,这种通过暴力达到意识形态的心理平衡的非常之举,暴露出文明的野蛮。
阎崇年的确是挨了“民族主义”耳光。近年来,国人满腔愤懑哀叹当下文化迷失及文化堕落。前些年电视台流行“辫子戏”,满屏幕都是跪着的屁股唯唯诺诺伺候皇帝一个人,随后《大汉天子》将历史视野向前推进;二月河清朝帝王系列那个热乎劲刚刚消退,《明朝那些事儿》就大行其道。这种文化与学者专家之流提倡的文化不谋而合。2006年末,十博士联名以维护“文化主体性”为由联名抵制圣诞,每年孔子祭典如火如荼,孔子学院的某些教授也急于推出“汉服”与“国服”来对抗西装,并期待在奥运舞台上面一展国人着装;国学妹妹傍上了“国学”立马赚取了无数眼球。国人在回归传统的过程中,暂时性找到以“汉文明”为主题,这虽然从一个怪圈跳入另一个怪圈,总体趋势还是悖逆现代潮流。
国人在回归传统,他们是想寻找一种与之综合国力相匹配的文化。当前持续增长的GDP支撑起国人膨胀的自信心,他们在奥运舞台完成百年夙愿,神七一飞冲天之后,这种膨胀的优越感推上了极致。因此他们此刻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光辉的一面,刻意回避制度的造成的缺陷,因此在某些短板上面从文化根源去追溯一种“我能行”来证明自己可以达到的光辉伟业。
其实无论满清和汉朝,他们所追寻的文化都是经过了制度的淘洗,文化的演变的过程中总是基于统治者服务而经过选择性过滤,这种合成的文化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甚至只有一种最坏的结果。拥护“汉族中心主义”的过度反应必然走向极端民族主义之路,这已经不是一个社会的理性表现,扯上“爱国主义”大旗,只不过掩饰他们内心的空虚。
一种文化的繁荣在于她所衍生出来的生命张力,在于她的宽容与善良,她能激发出个体的潜能。这些正是当前诺贝尔奖无法落户中国的真正原因。在这块文化贫瘠的土地之上,教育扼杀了个体灵性以免独立的思想难以被控制,在思想流毒难以肃清之下,创新精神举步维艰之后,还指望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那些拿“华裔”来往脸上贴金的民族主义者一再证明不是中国人的智商低,也不是中国人种差,这也是那些新闻标题制作的良苦用心。为什么诺贝尔奖与中国一直无缘,而获奖的人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只是“华裔”,而没有土生土长的地道“中国人”?当公众还在为被掌掴学者叫好,还在文化酱缸的怪圈之间徘徊的时候,这两点正好说明我们生活土地的贫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