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后补习作为一种联系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隐形教育现象,在世界很多地区广泛存在。研究利用来自北京市八个城郊区县近三万份中小学生参与课后补习的样本数据,统计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补习现象(补习比例、补习科目、补习频率、补习目的)与补习效果(补习代价、补习收益及两者关系),得出北京市中小学生课后补习的总体特征,并研究提出如何支持网络时代的学生有效学习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课后补习; 补习代价; 补习收益; 网络时代; 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董艳(1973—),女,河南温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网络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日渐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作为在网络和数字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他们使用网络更加深入,接触内容更加丰富,使用过程更加自主。
尽管如此,但还有许多学生在课后之余选择一些课外补习机构进行与学校课程相关的学习补充。即使有时补习并不能带来竞争优势,甚至为学生添加了一些心理负担,同时消耗了家庭的教育费用支出,但家长也不得不选择补习,家长的补习决策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1]。这种与主流学校教育无法割舍的内在关系,使得课后补习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本研究以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课后补习调查数据为例,对补习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探讨课后补习这一现象在网络时代下的存在现状,以试图分析其特征,并能够对他们有效学习的活动提供启示。
一、课后补习现状分析
(一)补习比例
补习比例反映了某地区学生参加课后补习的广度。本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北京市有75.2%的中小学生参加了课后补习[2]。这一结果超过了索思盖特·达比对多个国家课后补习的调查结果,也超过了薛海平、丁小浩2009年关于中国城镇学生的教育补习活动分析中所提到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课后补习比例超过一半以上(55.5%),但却低于贝克等的相关研究结果[3]的结论。
数据对比发现,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课后补习比例总体上升。主要表现在小学阶段的补习比例明显提高,提高的百分比接近6%。初中阶段略有提高,不超过1%,而高中阶段有接近2%的降低。而曾晓东等的研究数据表明,具体到某些城区或班级,课后补习的比例更高。与韩国2006年总体补习比例对比,明显偏高。但高中部分的补习现象要低于韩国[4]。来自不同研究的课后补习比例数据对比见表1。
(二)补习科目
关于补习科目类型(补习类、文艺类、美术类、竞赛类、体育类、能力类),调查结果表明,补习类已达到75.2%,文艺类占32%,美术类占29.1%,竞赛类占26.1%,体育类占24%,而能力类仅占8.9%。文艺类、美术类等类型的课程与传统的文化课考试不是同步进行,而是为长期的个人发展作准备。许多课程带有应试目的,并占用学生课后许多时间,同时需要家长提供大量的教育经费支出。本文参考其他学者做法[9],将它们列入课后补习范畴。
(三)补习频率
补习比例反映参与广度,补习科目反映补习内容。但补习频率说明补习频繁程度,代表了一种强度。本研究利用“每周参加补习次数”作为 “补习频率”的参考。补习频率越高,说明学生参与的课后补习越多。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后补习占用学生的课后时间的比例。图1表明学生补习频率所占的学生比例。每周参加2次补习的学生比例为20.8%、3次的为11.7%、4次的为5.4%、5次及以上的为5.7%。求和获得学生每周参加2次及以上的比例为43.6%。
图1 课后补习频率分布情况
(四)补习目的:课程补充OR 素质拓展
“培优”和“补差”一直为通常对课外补习的划分[10]。培优和补差反映出教育补习是一种差异化教学策略,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本研究认为,当前中小学生的课后补习除了与学校主流教育的科目学习相关,补充学校所学的课程,以应对各种升学考试外,某些课后补习也与当前终身教育需求一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拓展未来发展的潜力,通过补习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机会。这些素质除了通常所说的文艺、体育、美术等,还有专为准备参加竞赛的一些素质而进行的补习。为此,分析从两维度、四方面考察,即从“课程培优”、“课程补差”、“常规素质”、“竞赛素质”进行考察,也是对传统补习目的的一种补充解释。
图2表明,北京市中小学生课后补习,对于课程补差需求要远高于培优需求,这一结果印证了以往的部分研究[11]。但也与某些研究[12]不一致,如薛海平、丁小浩的研究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后补习主要是培优型。北京市家长更倾向于通过各种补习机构来提高学生的素质,比例甚至超过了对于课程的补差和培优的要求。其中还有9.2%的学生为了竞赛而参与补习。
图2 补习目的的学生比例
二、课后补习效果分析
课后补习对主流学习的作用,有两种相反的研究观点:一种是对学校教育有益,表现在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等。课后补习具有对学生主流学习提供重复、强化、补充等功能,补习后会有相应的收益。另一种是带来负面影响,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因此而有很多负面情绪,甚至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一)收益分析
图3表示课后补习不同收益所占的学生比例。55.5%的学生表示参加课后补习使他们学习更好;40.3%的学生表示,因为参加课后补习使自己学习更认真,也就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1/4左右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后补习使表达能力更强或者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学生的主观感受表明了课后补习对学生学习和品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只是这个比例距离75.2%的补习比例来说还有很大差距,可见课后补习并没有让全部参加补习的学生感受到成绩的提高,甚至没有觉得更好。 图3 课后补习收益比例
(二)代价分析
图4按照课后补习代价比例从低到高排列。尽管“更不喜欢学习”比例排在最低,但接近10%的比例也是需要注意的数据,这样的结果与课后补习本来目的完全反向。“身体太累,无休息时间”排在最高,比例超过一半,说明参加课后补习的一多半学生认为课后补习影响了他们的身体,而中小学生正是身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比身体透支稍微少的影响是“心理压力大”,这也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补习占据了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时间,这些代价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主流学习的情况。
图4 课后补习代价比例
(三)代价与收益的关系
代价与收益并存,这是课后补习带来的双重影响。对于家长来说,更希望看到收益大一些,代价少一些。排除掉补习频率的影响因素,通过计算两者Spearman相关系数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135**,p<0.01)。图5对参与补习的学生所获得收益和代价进行均值分析,横坐标是代表补习收益与补习代价的项数、纵坐标代表在不同项数上的学生比例。从1项到6项,补习收益与补习代价的学生比例是逐渐下降的。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补习收益和代价在不同频率下的变化情况。图6表明补习收益和补习代价随着学生参与的补习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补习收益的增加力度要大于补习代价。也就是说伴随着学生参与补习的次数增多,尽管学生为补习付出了代价,但也获得了收益。
图5 不同补习收益与代价的学生比例
图6 补习代价与补习收益的差异对比
研究初步获得以下结论:(1)课后补习在北京市中小学比例比较高。基本特征表现在从小学阶段到高中阶段,学生参与课后补习的比例逐步下降;(2)小学阶段,补习目的主要以拓展学生素质为主,家长希望通过补习来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补习频率偏高;中学阶段,补习目的主要以学校相关的考试科目为主,课程补差需求要高于培优需求,补习频率在每周1~2次为主;(3)学生参与课后补习的收益与代价分别表现在多个方面,且随着补习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收益与代价显著相关。
三、重新思考网络时代的学生学习与支持
课后补习的存在有多种原因,而且在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这一现象。本研究希望通过从中分析来实现如何吸取其积极的因素,以促进学生主流教育的发展。
(一)课后补习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课后补习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不同教师风格和教学方式的机会。课后补习多为一对一和小班化的教学形式,教师会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重点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等;同时,因为班级小,所以教师的关注点也比较集中。“特定的契约关系”使补习教师会选择学生容易接受、家长喜欢的方式来教,学生也更受用。家长会选择那些产生好效果的教师或课外辅导机构,这些教师能针对学生的个别化问题或学习需求,为学生弥补课堂中的学习困难,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信心与兴趣。课后补习中的师生关系也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教师对学生成人的关爱与责任、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与尊敬均具有强烈的伦理性[13],将对补习效果产生正向的影响。教师是被选择的,教学效果好的、对学生热爱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也更容易被家长选择。
学校教育中的教师面对的是班级全部学生,要考虑学生群体发展和平均需要,有时难免忽略学生的个体发展,特别是那些“学困生”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难以顾及所有学生,使学生感觉不受重视,甚至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课堂的教学环境总是一成不变,就连大教室、大课堂里的味道都是不变的。补习机构提供了不同的学习空间,而不同的环境让学生们结识了新的学习伙伴,拓展了新的学习网络。学生在课堂上“被忽略”是常见现象,因为时间关系,无法让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甚至教师只选择那些比较爱说话或印象好的学生回答问题等,无形中师生之间就产生一些不和谐因素,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投入。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改进对于学生学业的促进起着毋庸置疑的积极作用。教师不仅要能够平等对待学生,也要意识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并促进其发展。此外,教师应了解当代学生学习,借助于信息技术,使用新媒体、新方法、新理论,变革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当前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一种把课堂学习和在家学习联系起来的流行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媒体先行)支持了学生的课前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上发挥小组学习、协作学习、任务学习的特点,教师的角色从原先的授课者而变成了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推进者等。教师的因材施教、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发展比传统授课方式效果更好。当然教师改革教学方式,不仅来自于其对教育教学的热爱,同时,如果有外力的支持,教师将更愿意奉献。外力支持主要来自于学校管理部门。只有学校重视教师发展,通过活动促进教师成长,才能真正地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职后培训非常重要,如何提高岗位技能,如何加强与家长的合作都将对本职工作有较大的影响。
(二)利用网络开展对学生课余有效学习的支持
我国“家校通项目”发展已有10多年历史,先后经历了以电话语音服务技术、互联网技术、手机短信技术为主的家校通发展,通过互联网使用网络摄像头进行网上辅导也越来越常见。家校通平台除解决家校之间“信息通”问题表现显著,但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家庭对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更个性化层次以及更深层次的教育需求。学校可以借助已有的家校通系统开展有计划的网络辅导。
利用网络开展辅导具有的优势在于:家长和孩子不需要在公共交通上浪费时间,不需要面对恶劣的坏天气,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交通费用[14]。网络辅导,可以增加学生在家庭与父母共处的时间。学生在网上也可以学习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翻转课堂模式的成功,其实解决的就是远在不同地方的学习者与异地辅导者之间的咨询问题。网络辅导可以通过网站自我的宣传,显示拥有的专家资源和曾经辅导工作的经历等,以便于学生家长对其进行了解,长期开展有助于促进资源的积累。
信息技术支持课后补习的最主要条件就是硬件设备和网络条件。本研究调查了学生中家庭电脑以及电脑联网的情况,发现在北京地区仍有8.8%的学生家庭没有电脑,9.3%的学生家庭有电脑,但却没联网。一些家庭还不太能够满足利用电脑在家学习或接受网络辅导的条件。北京市作为大型都市,可以效仿美国的NCLB计划(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或英国的HAP计划(家庭接入计划)对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给予经济的补助,使学生家庭具有电脑与网络。这些计划的实施报告均表明,它们促进了学生的家庭学习,也促进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三)家长关注与参与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保障
目前很多家长辛辛苦苦地陪着学生去参加各种课外学习班,希望能较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成绩,希望学生能够学习文艺类课程来完成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有些家长也因为过于繁忙等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业,然而,家长对孩子的关怀是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课后补习代替不了学生需要的“家庭辅导”。而且本研究结果也表明,过多地选择课后补习只会使学生付出的时间和心理等补习代价增加。
家长对学生课后补习要有所选择。比如不能参与频次太高的课后补习,要关注学生课后补习的效果,特别是心理代价等,避免让学生因为参加课后补习,影响其参加主流学习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家长还要学会利用教师的力量来关注学生的变化,通过ICT来加强与教师和学校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真实表现,明确其学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此外,家长也要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总之,不能让课后补习成为导致学业负担重的新来源。
[关键词] 课后补习; 补习代价; 补习收益; 网络时代; 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董艳(1973—),女,河南温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网络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日渐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作为在网络和数字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他们使用网络更加深入,接触内容更加丰富,使用过程更加自主。
尽管如此,但还有许多学生在课后之余选择一些课外补习机构进行与学校课程相关的学习补充。即使有时补习并不能带来竞争优势,甚至为学生添加了一些心理负担,同时消耗了家庭的教育费用支出,但家长也不得不选择补习,家长的补习决策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1]。这种与主流学校教育无法割舍的内在关系,使得课后补习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本研究以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课后补习调查数据为例,对补习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探讨课后补习这一现象在网络时代下的存在现状,以试图分析其特征,并能够对他们有效学习的活动提供启示。
一、课后补习现状分析
(一)补习比例
补习比例反映了某地区学生参加课后补习的广度。本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北京市有75.2%的中小学生参加了课后补习[2]。这一结果超过了索思盖特·达比对多个国家课后补习的调查结果,也超过了薛海平、丁小浩2009年关于中国城镇学生的教育补习活动分析中所提到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课后补习比例超过一半以上(55.5%),但却低于贝克等的相关研究结果[3]的结论。
数据对比发现,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课后补习比例总体上升。主要表现在小学阶段的补习比例明显提高,提高的百分比接近6%。初中阶段略有提高,不超过1%,而高中阶段有接近2%的降低。而曾晓东等的研究数据表明,具体到某些城区或班级,课后补习的比例更高。与韩国2006年总体补习比例对比,明显偏高。但高中部分的补习现象要低于韩国[4]。来自不同研究的课后补习比例数据对比见表1。
(二)补习科目
关于补习科目类型(补习类、文艺类、美术类、竞赛类、体育类、能力类),调查结果表明,补习类已达到75.2%,文艺类占32%,美术类占29.1%,竞赛类占26.1%,体育类占24%,而能力类仅占8.9%。文艺类、美术类等类型的课程与传统的文化课考试不是同步进行,而是为长期的个人发展作准备。许多课程带有应试目的,并占用学生课后许多时间,同时需要家长提供大量的教育经费支出。本文参考其他学者做法[9],将它们列入课后补习范畴。
(三)补习频率
补习比例反映参与广度,补习科目反映补习内容。但补习频率说明补习频繁程度,代表了一种强度。本研究利用“每周参加补习次数”作为 “补习频率”的参考。补习频率越高,说明学生参与的课后补习越多。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后补习占用学生的课后时间的比例。图1表明学生补习频率所占的学生比例。每周参加2次补习的学生比例为20.8%、3次的为11.7%、4次的为5.4%、5次及以上的为5.7%。求和获得学生每周参加2次及以上的比例为43.6%。
图1 课后补习频率分布情况
(四)补习目的:课程补充OR 素质拓展
“培优”和“补差”一直为通常对课外补习的划分[10]。培优和补差反映出教育补习是一种差异化教学策略,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本研究认为,当前中小学生的课后补习除了与学校主流教育的科目学习相关,补充学校所学的课程,以应对各种升学考试外,某些课后补习也与当前终身教育需求一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拓展未来发展的潜力,通过补习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机会。这些素质除了通常所说的文艺、体育、美术等,还有专为准备参加竞赛的一些素质而进行的补习。为此,分析从两维度、四方面考察,即从“课程培优”、“课程补差”、“常规素质”、“竞赛素质”进行考察,也是对传统补习目的的一种补充解释。
图2表明,北京市中小学生课后补习,对于课程补差需求要远高于培优需求,这一结果印证了以往的部分研究[11]。但也与某些研究[12]不一致,如薛海平、丁小浩的研究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后补习主要是培优型。北京市家长更倾向于通过各种补习机构来提高学生的素质,比例甚至超过了对于课程的补差和培优的要求。其中还有9.2%的学生为了竞赛而参与补习。
图2 补习目的的学生比例
二、课后补习效果分析
课后补习对主流学习的作用,有两种相反的研究观点:一种是对学校教育有益,表现在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等。课后补习具有对学生主流学习提供重复、强化、补充等功能,补习后会有相应的收益。另一种是带来负面影响,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因此而有很多负面情绪,甚至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一)收益分析
图3表示课后补习不同收益所占的学生比例。55.5%的学生表示参加课后补习使他们学习更好;40.3%的学生表示,因为参加课后补习使自己学习更认真,也就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1/4左右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后补习使表达能力更强或者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学生的主观感受表明了课后补习对学生学习和品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只是这个比例距离75.2%的补习比例来说还有很大差距,可见课后补习并没有让全部参加补习的学生感受到成绩的提高,甚至没有觉得更好。 图3 课后补习收益比例
(二)代价分析
图4按照课后补习代价比例从低到高排列。尽管“更不喜欢学习”比例排在最低,但接近10%的比例也是需要注意的数据,这样的结果与课后补习本来目的完全反向。“身体太累,无休息时间”排在最高,比例超过一半,说明参加课后补习的一多半学生认为课后补习影响了他们的身体,而中小学生正是身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比身体透支稍微少的影响是“心理压力大”,这也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补习占据了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时间,这些代价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主流学习的情况。
图4 课后补习代价比例
(三)代价与收益的关系
代价与收益并存,这是课后补习带来的双重影响。对于家长来说,更希望看到收益大一些,代价少一些。排除掉补习频率的影响因素,通过计算两者Spearman相关系数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135**,p<0.01)。图5对参与补习的学生所获得收益和代价进行均值分析,横坐标是代表补习收益与补习代价的项数、纵坐标代表在不同项数上的学生比例。从1项到6项,补习收益与补习代价的学生比例是逐渐下降的。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补习收益和代价在不同频率下的变化情况。图6表明补习收益和补习代价随着学生参与的补习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补习收益的增加力度要大于补习代价。也就是说伴随着学生参与补习的次数增多,尽管学生为补习付出了代价,但也获得了收益。
图5 不同补习收益与代价的学生比例
图6 补习代价与补习收益的差异对比
研究初步获得以下结论:(1)课后补习在北京市中小学比例比较高。基本特征表现在从小学阶段到高中阶段,学生参与课后补习的比例逐步下降;(2)小学阶段,补习目的主要以拓展学生素质为主,家长希望通过补习来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补习频率偏高;中学阶段,补习目的主要以学校相关的考试科目为主,课程补差需求要高于培优需求,补习频率在每周1~2次为主;(3)学生参与课后补习的收益与代价分别表现在多个方面,且随着补习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收益与代价显著相关。
三、重新思考网络时代的学生学习与支持
课后补习的存在有多种原因,而且在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这一现象。本研究希望通过从中分析来实现如何吸取其积极的因素,以促进学生主流教育的发展。
(一)课后补习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课后补习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不同教师风格和教学方式的机会。课后补习多为一对一和小班化的教学形式,教师会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重点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等;同时,因为班级小,所以教师的关注点也比较集中。“特定的契约关系”使补习教师会选择学生容易接受、家长喜欢的方式来教,学生也更受用。家长会选择那些产生好效果的教师或课外辅导机构,这些教师能针对学生的个别化问题或学习需求,为学生弥补课堂中的学习困难,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信心与兴趣。课后补习中的师生关系也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教师对学生成人的关爱与责任、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与尊敬均具有强烈的伦理性[13],将对补习效果产生正向的影响。教师是被选择的,教学效果好的、对学生热爱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也更容易被家长选择。
学校教育中的教师面对的是班级全部学生,要考虑学生群体发展和平均需要,有时难免忽略学生的个体发展,特别是那些“学困生”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难以顾及所有学生,使学生感觉不受重视,甚至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课堂的教学环境总是一成不变,就连大教室、大课堂里的味道都是不变的。补习机构提供了不同的学习空间,而不同的环境让学生们结识了新的学习伙伴,拓展了新的学习网络。学生在课堂上“被忽略”是常见现象,因为时间关系,无法让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甚至教师只选择那些比较爱说话或印象好的学生回答问题等,无形中师生之间就产生一些不和谐因素,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投入。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改进对于学生学业的促进起着毋庸置疑的积极作用。教师不仅要能够平等对待学生,也要意识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并促进其发展。此外,教师应了解当代学生学习,借助于信息技术,使用新媒体、新方法、新理论,变革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当前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一种把课堂学习和在家学习联系起来的流行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媒体先行)支持了学生的课前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上发挥小组学习、协作学习、任务学习的特点,教师的角色从原先的授课者而变成了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推进者等。教师的因材施教、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发展比传统授课方式效果更好。当然教师改革教学方式,不仅来自于其对教育教学的热爱,同时,如果有外力的支持,教师将更愿意奉献。外力支持主要来自于学校管理部门。只有学校重视教师发展,通过活动促进教师成长,才能真正地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职后培训非常重要,如何提高岗位技能,如何加强与家长的合作都将对本职工作有较大的影响。
(二)利用网络开展对学生课余有效学习的支持
我国“家校通项目”发展已有10多年历史,先后经历了以电话语音服务技术、互联网技术、手机短信技术为主的家校通发展,通过互联网使用网络摄像头进行网上辅导也越来越常见。家校通平台除解决家校之间“信息通”问题表现显著,但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家庭对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更个性化层次以及更深层次的教育需求。学校可以借助已有的家校通系统开展有计划的网络辅导。
利用网络开展辅导具有的优势在于:家长和孩子不需要在公共交通上浪费时间,不需要面对恶劣的坏天气,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交通费用[14]。网络辅导,可以增加学生在家庭与父母共处的时间。学生在网上也可以学习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翻转课堂模式的成功,其实解决的就是远在不同地方的学习者与异地辅导者之间的咨询问题。网络辅导可以通过网站自我的宣传,显示拥有的专家资源和曾经辅导工作的经历等,以便于学生家长对其进行了解,长期开展有助于促进资源的积累。
信息技术支持课后补习的最主要条件就是硬件设备和网络条件。本研究调查了学生中家庭电脑以及电脑联网的情况,发现在北京地区仍有8.8%的学生家庭没有电脑,9.3%的学生家庭有电脑,但却没联网。一些家庭还不太能够满足利用电脑在家学习或接受网络辅导的条件。北京市作为大型都市,可以效仿美国的NCLB计划(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或英国的HAP计划(家庭接入计划)对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给予经济的补助,使学生家庭具有电脑与网络。这些计划的实施报告均表明,它们促进了学生的家庭学习,也促进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三)家长关注与参与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保障
目前很多家长辛辛苦苦地陪着学生去参加各种课外学习班,希望能较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成绩,希望学生能够学习文艺类课程来完成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有些家长也因为过于繁忙等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业,然而,家长对孩子的关怀是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课后补习代替不了学生需要的“家庭辅导”。而且本研究结果也表明,过多地选择课后补习只会使学生付出的时间和心理等补习代价增加。
家长对学生课后补习要有所选择。比如不能参与频次太高的课后补习,要关注学生课后补习的效果,特别是心理代价等,避免让学生因为参加课后补习,影响其参加主流学习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家长还要学会利用教师的力量来关注学生的变化,通过ICT来加强与教师和学校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真实表现,明确其学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此外,家长也要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总之,不能让课后补习成为导致学业负担重的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