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终日辗转于招聘会天女散花般派送完一大摞简历,当拼命挤上高峰时间的地铁穿越大半个城市去接受一次面试却遭遇面试官的冷遇,当一天的奔波毫无结果黄昏时分漫无目的游荡在都市街道,买份报纸一眼就看到“今年新增就业人口XXX万”、“企业缩减校园招聘计划”之类的新闻,当想起前些天网投的几十份简历至今仍如石沉大海的那些时刻,我知道,要让你依然感觉骄傲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看起来事情就是如此糟糕。原以为读完硕士学位找工作会容易一点,可是求职时才发现很多企业不但要研究生学历,同时他们还要求你本科必须读的是一类学校;原以为考了这样那样的证书就是增加了“就业力”,可是貌似获得的面试机会依然很少……于是当你考上大学或者研究生时的喜悦、拿到这个那个证书时收获的一点安慰烟消云散——求职是这样难,“我”是如此之平凡,这该如何是好呢?
职场的胜利永远都属于那些真正骄傲的人。如果让你身心疲惫的求职过程已经消耗掉你大半信心和骄傲,那么就暂时歇一歇,理清烦乱的思绪,让自己置身一个清净的空间,好好整理心情,为再次出发积蓄勇气和动力。
案例A
张小凡,高中时代的优等生,北京某非著名院校本科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考的确成了张小凡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高中时代的小凡是家乡小名人,成绩非常优秀,家长、老师以及她自己都认为她面对的不是能否考上重点大学的问题,而是上北大还是清华的问题。惨痛的过程略过不提,最终的结果是小凡只被北京一所普通高校录取。从进入大学直至毕业,小凡再也没有找回失落的骄傲。作为非名校毕业生,求职的艰难让小凡极度烦恼。没有出色的本科学历,没有专业之外的特长,没有优秀的口头表达技巧,也没有出众的外表,投递很多简历之后,小凡几乎没收到几个面试的机会。走进咨询室的那一刻,小凡心灰意冷,面色疲惫。
和小凡经历相似的同学有很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或者在成长中的某一天失掉了自己的骄傲,或者在求职的过程里被打击得失去自信。事情真的有这么糟糕吗?
每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有属于自己的荣耀,你在那个阶段的出色让你有理由自信和骄傲。所以我们说,你的骄傲不是建立在你曾经拥有什么的基础上,而是了解当下的状况、找到能够让你骄傲的东西。我们都知道“以己之短搏人之长”策略的错误,对求职来说尤为如此。与其执迷于感叹自己的学校不出名、专业不热门,或者被以往的出色和当下的失落之间的比对所困扰,不如审视自己即将进入的职场,发掘自己的哪些特质是最为职场看重的,找到新的建立自信和骄傲的基石。
以小凡的案例来说,在咨询中我们逐渐发现其实她身上有很多出色的职业素质。对于一个准职场人来说,她所表现出的职业素质其实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做到的,这足以使她对自己和未来建立起自信。事实证明找到自己真正具有的特质会帮助我们叩开职场大门,重新调整心态、找到自己竞争优势的小凡现在已经拿到了两个offer。
求职建言:抛开以往,从职场角度认知自身,找到建立骄傲的基石。
不是每个人都有进入名校的实力或者机会,但每个人都将面对职业标尺的考量。当学校、专业甚至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尤其要明白你跟他人较量的不是谁过去更出色,而是较量谁更具有职业发展的素质和潜力。深度认知自己,找到与职场匹配的关键点,是建立新自信的出发点。
案例B
赵萌萌,名校研究生,成绩优秀却难以得到面试机会
如果说小凡在发现自己的真正竞争力之前是没有自信的,那萌萌的自信则是在漫长的求职过程中被消磨殆尽的。萌萌的本科和研究生读的都是名校,英文专业八级,学术方面的论文也时有发表。奇怪的是在发出简历之后她却很难得到面试机会。面对这样不容乐观的状况,萌萌逐渐放低了求职的目标,可是心里总有不甘:为什么就找不到匹配的工作?这样的状况下谁能保持骄傲呢?
对很多人来说,如何在简历中表现自己的优势是个难题。有的同学觉得已经把自己最出色的地方都写在简历里面了,雇主却熟视无睹,难道自己真的很没竞争力吗?
“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没有竞争力”之间当然没有必然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点,第一,你是否真的完成了深度自我认知,在职场要求和自身特质之间寻找到了能让你建立起自信和骄傲的匹配点;第二,在简历当中,你是否找到了体现自身特质的途径。
通常大家都会在简历当中罗列自己的经历和成绩,以为这就是吸引HR目光的关键点。事实并非如此,你所关心的,未必是HR所关心的,你想表达的,也未必是HR能够听懂的。那么,该遵守何种技术标准才能写出恰当的简历呢?我们浅谈其中的三个要点。
第一要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在简历中写不实之言的危害毋需多言,谎言的风险成本之大、维修成本之高是你绝对无法承担的。
第二,要使HR无需费力就能明白你所写的每句话——这个不仅指别写病句和错字,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HR是人力方面的专家,他未必能读懂你专业领域里的N多术语,也不一定了解你简历中提到的奖项,所有可能造成对方理解障碍的地方要予以说明。
第三,附上职位申请信,从职场角度解释你对该职位的理解,清晰表达你“适合”这个职位的理由远比说你“想得到“这个职位重要。这个过程当中要注意话语的逻辑性,比如“教师是个高尚的职业,我适合成为贵校英文教师”这样的表达就很糟糕。
本案中的赵萌萌在重新撰写简历之后得到了远比从前多的面试机会。当你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竞争力在什么地方、分析雇主的需求点在哪里,并在职位申请信和简历当中清楚表达出来的时候,你就可以对得到面试的几率有大致的判断。
求职建言:实事求是,从技术角度打造简历,找寻体现骄傲的途径。
夸大、罗列、堆砌、形式大于内容的简历会在求职开始就注定你的失败。简历必须和你保持气质上的一致。当你真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并清楚它和雇主需求的一致性时,自信和骄傲的散发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案例C
赵萌萌的新困境
萌萌的故事到此并未结束。在后续咨询当中萌萌再次找到我们,这次她的问题是:面试的时候总是会遇见很“强”的对手,他们有的专业水平更高,有的灵活机变、表达出色等等,总之都很引人瞩目,性格较为内向的萌萌在他们面前很难保持骄傲了。面试遇见强人,该如何胜出呢?
我们理解这样的担心,但要告诉大家,这样的担心毫无必要。
首先,你参加的是面试,不是学生会主席竞选,“有魅力”和“适合某职位”是两回事。决定你是否适合某个职位取决于你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性格。不是所有岗位都需要讲演的能力,也不是所有职位都偏爱性格外向的人,“适合”,是你最有力的武器。
其次,不必过分关注对手的专业背景。既然已被邀请参加面试,就说明在专业能力方面已经达到雇主的基本要求。经过对自我的深度认知产生的自信在此刻应当依然有效,充分表现你的优势就够了。
第三,不必在意对手比你更英俊或漂亮。对职场来说,“漂亮”的重要程度远不及“职业感”。整洁的职业装、精准的时间观念、温和、坚定、有礼貌都是“职业感”的外在表达,做到这些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散发的职业气息已经超越很多人。
求职建言:调整心态,从客观角度解读面试,找对散发骄傲的方法。
如果说在CV和申请信的撰写和投递阶段打的是一场技术战争,那么面试就是兼顾技术和心理战术的战争。有一点值得提醒各位,HR约你来面试,是因为他认为你行,否则没必要耽误双方的时间。因此,在面试过程中,你和HR的立场是一致的,都想证明“你可以”,至于面试当中那些苛刻的问题,其实是HR不确定或者担心的东西,只要你给出合理的解释就可以通关了。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坚定,如果你都不确定自己可以胜任那份工作,HR如何能够感受到你的信心和力量呢?
纵然所有人都在说找工作有多么难,希望各位始终能够保持一个信念:总有一方面我是有优势的,我要做的是尽快、准确地找到它,仅此而已。很多时候,职位的竞争并不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很多人得到某个职位只因为他某一项能力或者素质突出。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优先录取学历最高、学校出名的应聘者,企业最看重的是求职者与职位的匹配度,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服务。
骄傲不是一种姿态,而是建立在了解职场、认知自己的基础上所焕发出的职业气息,是对自己的职业能力理性判断和对职业未来客观预期之后才付诸行动的智慧,是从接触的那一刻开始就努力去贴近和遵守职场规则的态度。只要用心,你总能发现那股隐藏在深处的能量。要努力,要坚持,让职业生涯开始在知己知彼后建立起来的自信和骄傲之上。
看起来事情就是如此糟糕。原以为读完硕士学位找工作会容易一点,可是求职时才发现很多企业不但要研究生学历,同时他们还要求你本科必须读的是一类学校;原以为考了这样那样的证书就是增加了“就业力”,可是貌似获得的面试机会依然很少……于是当你考上大学或者研究生时的喜悦、拿到这个那个证书时收获的一点安慰烟消云散——求职是这样难,“我”是如此之平凡,这该如何是好呢?
职场的胜利永远都属于那些真正骄傲的人。如果让你身心疲惫的求职过程已经消耗掉你大半信心和骄傲,那么就暂时歇一歇,理清烦乱的思绪,让自己置身一个清净的空间,好好整理心情,为再次出发积蓄勇气和动力。
案例A
张小凡,高中时代的优等生,北京某非著名院校本科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考的确成了张小凡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高中时代的小凡是家乡小名人,成绩非常优秀,家长、老师以及她自己都认为她面对的不是能否考上重点大学的问题,而是上北大还是清华的问题。惨痛的过程略过不提,最终的结果是小凡只被北京一所普通高校录取。从进入大学直至毕业,小凡再也没有找回失落的骄傲。作为非名校毕业生,求职的艰难让小凡极度烦恼。没有出色的本科学历,没有专业之外的特长,没有优秀的口头表达技巧,也没有出众的外表,投递很多简历之后,小凡几乎没收到几个面试的机会。走进咨询室的那一刻,小凡心灰意冷,面色疲惫。
和小凡经历相似的同学有很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或者在成长中的某一天失掉了自己的骄傲,或者在求职的过程里被打击得失去自信。事情真的有这么糟糕吗?
每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有属于自己的荣耀,你在那个阶段的出色让你有理由自信和骄傲。所以我们说,你的骄傲不是建立在你曾经拥有什么的基础上,而是了解当下的状况、找到能够让你骄傲的东西。我们都知道“以己之短搏人之长”策略的错误,对求职来说尤为如此。与其执迷于感叹自己的学校不出名、专业不热门,或者被以往的出色和当下的失落之间的比对所困扰,不如审视自己即将进入的职场,发掘自己的哪些特质是最为职场看重的,找到新的建立自信和骄傲的基石。
以小凡的案例来说,在咨询中我们逐渐发现其实她身上有很多出色的职业素质。对于一个准职场人来说,她所表现出的职业素质其实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做到的,这足以使她对自己和未来建立起自信。事实证明找到自己真正具有的特质会帮助我们叩开职场大门,重新调整心态、找到自己竞争优势的小凡现在已经拿到了两个offer。
求职建言:抛开以往,从职场角度认知自身,找到建立骄傲的基石。
不是每个人都有进入名校的实力或者机会,但每个人都将面对职业标尺的考量。当学校、专业甚至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尤其要明白你跟他人较量的不是谁过去更出色,而是较量谁更具有职业发展的素质和潜力。深度认知自己,找到与职场匹配的关键点,是建立新自信的出发点。
案例B
赵萌萌,名校研究生,成绩优秀却难以得到面试机会
如果说小凡在发现自己的真正竞争力之前是没有自信的,那萌萌的自信则是在漫长的求职过程中被消磨殆尽的。萌萌的本科和研究生读的都是名校,英文专业八级,学术方面的论文也时有发表。奇怪的是在发出简历之后她却很难得到面试机会。面对这样不容乐观的状况,萌萌逐渐放低了求职的目标,可是心里总有不甘:为什么就找不到匹配的工作?这样的状况下谁能保持骄傲呢?
对很多人来说,如何在简历中表现自己的优势是个难题。有的同学觉得已经把自己最出色的地方都写在简历里面了,雇主却熟视无睹,难道自己真的很没竞争力吗?
“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和“没有竞争力”之间当然没有必然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点,第一,你是否真的完成了深度自我认知,在职场要求和自身特质之间寻找到了能让你建立起自信和骄傲的匹配点;第二,在简历当中,你是否找到了体现自身特质的途径。
通常大家都会在简历当中罗列自己的经历和成绩,以为这就是吸引HR目光的关键点。事实并非如此,你所关心的,未必是HR所关心的,你想表达的,也未必是HR能够听懂的。那么,该遵守何种技术标准才能写出恰当的简历呢?我们浅谈其中的三个要点。
第一要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在简历中写不实之言的危害毋需多言,谎言的风险成本之大、维修成本之高是你绝对无法承担的。
第二,要使HR无需费力就能明白你所写的每句话——这个不仅指别写病句和错字,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HR是人力方面的专家,他未必能读懂你专业领域里的N多术语,也不一定了解你简历中提到的奖项,所有可能造成对方理解障碍的地方要予以说明。
第三,附上职位申请信,从职场角度解释你对该职位的理解,清晰表达你“适合”这个职位的理由远比说你“想得到“这个职位重要。这个过程当中要注意话语的逻辑性,比如“教师是个高尚的职业,我适合成为贵校英文教师”这样的表达就很糟糕。
本案中的赵萌萌在重新撰写简历之后得到了远比从前多的面试机会。当你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竞争力在什么地方、分析雇主的需求点在哪里,并在职位申请信和简历当中清楚表达出来的时候,你就可以对得到面试的几率有大致的判断。
求职建言:实事求是,从技术角度打造简历,找寻体现骄傲的途径。
夸大、罗列、堆砌、形式大于内容的简历会在求职开始就注定你的失败。简历必须和你保持气质上的一致。当你真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并清楚它和雇主需求的一致性时,自信和骄傲的散发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案例C
赵萌萌的新困境
萌萌的故事到此并未结束。在后续咨询当中萌萌再次找到我们,这次她的问题是:面试的时候总是会遇见很“强”的对手,他们有的专业水平更高,有的灵活机变、表达出色等等,总之都很引人瞩目,性格较为内向的萌萌在他们面前很难保持骄傲了。面试遇见强人,该如何胜出呢?
我们理解这样的担心,但要告诉大家,这样的担心毫无必要。
首先,你参加的是面试,不是学生会主席竞选,“有魅力”和“适合某职位”是两回事。决定你是否适合某个职位取决于你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性格。不是所有岗位都需要讲演的能力,也不是所有职位都偏爱性格外向的人,“适合”,是你最有力的武器。
其次,不必过分关注对手的专业背景。既然已被邀请参加面试,就说明在专业能力方面已经达到雇主的基本要求。经过对自我的深度认知产生的自信在此刻应当依然有效,充分表现你的优势就够了。
第三,不必在意对手比你更英俊或漂亮。对职场来说,“漂亮”的重要程度远不及“职业感”。整洁的职业装、精准的时间观念、温和、坚定、有礼貌都是“职业感”的外在表达,做到这些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散发的职业气息已经超越很多人。
求职建言:调整心态,从客观角度解读面试,找对散发骄傲的方法。
如果说在CV和申请信的撰写和投递阶段打的是一场技术战争,那么面试就是兼顾技术和心理战术的战争。有一点值得提醒各位,HR约你来面试,是因为他认为你行,否则没必要耽误双方的时间。因此,在面试过程中,你和HR的立场是一致的,都想证明“你可以”,至于面试当中那些苛刻的问题,其实是HR不确定或者担心的东西,只要你给出合理的解释就可以通关了。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坚定,如果你都不确定自己可以胜任那份工作,HR如何能够感受到你的信心和力量呢?
纵然所有人都在说找工作有多么难,希望各位始终能够保持一个信念:总有一方面我是有优势的,我要做的是尽快、准确地找到它,仅此而已。很多时候,职位的竞争并不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很多人得到某个职位只因为他某一项能力或者素质突出。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优先录取学历最高、学校出名的应聘者,企业最看重的是求职者与职位的匹配度,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服务。
骄傲不是一种姿态,而是建立在了解职场、认知自己的基础上所焕发出的职业气息,是对自己的职业能力理性判断和对职业未来客观预期之后才付诸行动的智慧,是从接触的那一刻开始就努力去贴近和遵守职场规则的态度。只要用心,你总能发现那股隐藏在深处的能量。要努力,要坚持,让职业生涯开始在知己知彼后建立起来的自信和骄傲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