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情提要:文迪先后穿越到了唐朝、宋朝、元朝,现在,他到了明朝。
古寺奇遇
天色已晚,刚穿越到明朝的文迪听到不远处传来钟声,循声望去,小山上有一座古寺。
文迪走到古寺门口,想进寺一探。他灵机一动,想到明代数学家程大位写的《算法统宗》中一道与和尚有关的题目,于是询问寺中的和尚:“我来找方丈,和他商讨一问题,请几位通融一下。”和尚问道:“什么问题?”
文迪回道:“甲赶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随其后。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若得这般一群凑,再添半群小半群,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
和尚直挠脑袋,不知如何解答,于是把他带到方丈处,方丈上下打量了文迪一番,说道:“小施主的难题,本方丈也不会解,你知道结果吗?”
文迪见方丈也解答不出来,这下可神气了,得意地说:“我当然会解,只不过我现在饿得头发昏,吃饱了才能解答上来。”
晚上,文迪睡在方丈的卧室里,刚刚躺下就听到小和尚来通报:“方丈,有盗贼来寺里偷香火钱,正在分赃呢。”
方丈询问道:“你听清他们偷了多少两银子?”小和尚挠了挠头说:“没听清,他们说的好像是四两一分多四两,半斤一分少半斤。”
方丈为难道:“不知人数,这可如何安排抓贼?”
文迪接过话说道:“一斤等于16两,我知道这次他们来了3个人,共偷了16两银子。”方丈听说只来了3个强盗,立刻安排了十多位武僧前去抓贼,果然这伙强盗只有3人,偷了16两香火钱。
事后方丈问文迪:“你是怎么知道的?”
文迪解释道:“强盗们说每人分4两银子就多出4两,如果每人分8两银子就少了8两,就是说第二种分法需要的银子要比第一种分法需要的银子多出4+8=12两。由于分银子的人数是不变的,所以第二种分法比第一种分法每人多得8-4=4两,由于每人多分4两就比第一种分法超出了12两,所以分银子的人数应该是3人,推算出他们一共盗得16两银子。”
方丈对文迪的聪明才智大加赞赏。
甲赶了一群羊去找茂密的草地,这时乙牵着一只肥羊在后面跟上来,乙问甲:“你赶的羊有100只吗?”甲回答:“我的羊不是100只。在我现有羊的基础上加上我现有羊的只数,再加上现有羊的一半,还加上现有羊的一半的一半,最后加上你牵的这只羊,就正好是100只,请你猜猜,我现在有多少只羊?”
画圈圈法
方丈见文迪十分聪明,便把他带到藏经阁。方丈拿出一卷经书对他说道:“这卷经书中有一题老纳参悟不透,想请小施主帮忙!”
文迪正愁没办法讨好方丈,见方丈向自己请教,便拍着胸脯说:“没问题!”
老方指着书中一题说:“寺僧九十九,佣耕皆自执。佣作七十三,耕者犹八十。结跌惟九人,竞日持佛事。须几兼耕作,智士应不迷。”
文迪想了想,明白了这首诗的意思。一寺院有99位僧侣,其中有80人种地,有73人做寺院的杂活,还有9人是既不种地也不做杂活的诵经长老,请问在这个寺院中既种地又做雜活的僧侣有多少人?
文迪拿起一支毛笔在宣纸上画了几个圈,只用了一两分钟就求出了既种地又做杂活的僧侣有63人。
老方丈问:“这是什么办法?”
文迪笑道:“这是集合图,也叫韦恩图,,是英国数学家韦恩创造的解题方法,就是把确定范围内事物看成一个集合。这道题目用集合法解再简单不过:99-9=90人,求出种地与做杂活的人数,用90-80=10人,求出只做杂活的人数,再用73-10=63人,就可求出既种地又做杂活的人数了。”
“英国?韦恩?”方丈被文迪这么一说,更糊涂了。
文迪意识到自己又一不小心露馅了,便假装伸了个懒腰:“方丈,我远道而来,已经很累了,我们明天再探讨吧。”
夜深了,文迪听到远处传来吟诗声:“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问问塔尖几盏灯?”
没想到老方丈也没有睡着,他脱口而出:“3盏!”
文迪没想到方丈算得这么快,便轻声问道:“方丈,你为何算得这么快?”
方丈笑道:“我们寺里的塔灯就是这么悬挂的。”
文迪突然想起来,这首诗是程大位写的,那屋外吟诗之人肯定是他了。文迪连鞋也没顾得上穿就追了出去,黑漆漆的夜晚,除了几盏灯笼,什么也看不清。“唉,要是找到程大位,既能跟他学诗,又能学数学该有多好呀!”
有一座宝塔共七层,每层都有红灯笼,从上往下每层盏数都是上一层盏数的2倍,整座宝塔一共有灯381盏,问顶层有多少盏灯?
流落街头
第二天,文迪拜别了方丈,在城里四处寻找程大位,一连找了好几天,也没发现线索。又累又饿的文迪刚在大街一个墙角蹲下来,“铛!”一枚铜钱扔在了他面前的一个破碗里。
“喂!我不是乞丐!”文迪低头看了看脏脏的自己,自嘲道:“是得洗个澡了。”文迪走进“悦来客栈”,就被店家拎了出来。“小叫花子,去别处玩!”
这时一位中年男子走进店里想要住宿,只见店家笑道:“程大位,人家都说你聪明过人,我来考考你。九百九十六斤绵,赠分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多十七,要将第八数来言,务要分明依次第,孝和休惹外人传。”
程大位想了一会儿,刚想回答,文迪走进来说道:“这有何难?这是典型的等差数列问题,996斤棉花,分别赠送给8个子女做旅费,长子184斤,次子167斤,三子150斤,四子]33斤,五子116斤,六子99斤,七子82斤,八子65斤。”
程大位大吃一惊,连忙和文迪交谈起来,称赞他:“小小年纪就有这等才华,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文迪暗自庆幸:“幸亏自己这段时间恶补了数学,要不然也没机会和大数学家零距离接触啊。”
晚饭时间到了,程大位邀请文迪共进晚餐,文迪欣然答应,两人来到餐馆。 只见餐馆许多大汉正在喝酒,程大位诗兴大发,吟道:“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每朝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
文迪知道这程大位又在考自己了,他知道这是个等比数列的问题,正准备拿出平板电脑计算答案,却不小心被程大位看到,程大位惊叹道:“此为何物?能否借我一看?”
文迪大肆宣扬了一番:“我这东西可是宝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只要轻轻一点,什么都能知道……”几位大汉眼馋得恨不得现在就抢过来。
文迪心想这下可坏了,如果平板电脑被坏人抢去,那自己就永远也回不去了。他连忙称自己要上厕所,乘机穿越到了清朝。
程大位这道诗题大意是说:总路程378里,第一天以后,每天走的路程是前一天的一半,总共六天到,求各天走的路程?你能算出来吗?
数字入诗
对于清朝人而言,文迪的装扮实在是怪异。留着小平头,路人对着他指指点点,最要命的是他没有留小辫子,根据清朝律法,这可是杀头的罪名。
文迪意识到寺庙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和尚都是光头不用留辫子,于是他又削肖溜进了一座临江的寺庙。
正在江边闲逛的文迪,突然注意到江边有一条小船。船上一个渔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钓鱼,文迪触景生情,想到了清朝诗人王士稹写的一首诗,便吟诵起来:“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好诗!以数字入诗,意境高远!”渔翁收起钓鱼竿跳上岸,对着文迪就是一番夸奖:“小小年纪竟有這般才学,真是难得!”
“在下徐子云,想和小朋友结成忘年交,不知可否?”渔翁脱下蓑衣和斗笠。
“这诗不是我写的,我是……”文迪还没讲完,徐子云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依你所说,我其实也有一诗,你听听看。一帆一桨一扁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怎么样啊?”
文迪一脸慌乱,不知如何作答。徐子云接着说道:“没关系!我们同宿寺庙,晚·上秉烛夜谈!”
他俩来到寺庙中,看到和尚们正在吃饭,徐子云又吟道:“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后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文迪有些不满,心想:想跟我交朋友,可老是出题考我,这朋友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
文迪借说肚子疼,跑到厕所翻看着平板电脑的资料,原来徐子云还是清朝的数学家,著有《算法大成》一书。他心想:没想到这些大诗人对数学都有研究呀!
这让文迪感到羞愧,意识到了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经过一段段神奇的穿越,文迪变得更好学了,也对数学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他暗暗下定决心,等学好数学后,再穿越回来和古人好好比试一番。
此诗题出自清朝人徐子云的《算法大成》,题目大意是:山上有一古寺,在寺庙里,3个和尚合吃1碗饭,4个和尚合分1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请问:寺里有多少个和尚?
古寺奇遇
天色已晚,刚穿越到明朝的文迪听到不远处传来钟声,循声望去,小山上有一座古寺。
文迪走到古寺门口,想进寺一探。他灵机一动,想到明代数学家程大位写的《算法统宗》中一道与和尚有关的题目,于是询问寺中的和尚:“我来找方丈,和他商讨一问题,请几位通融一下。”和尚问道:“什么问题?”
文迪回道:“甲赶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随其后。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若得这般一群凑,再添半群小半群,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
和尚直挠脑袋,不知如何解答,于是把他带到方丈处,方丈上下打量了文迪一番,说道:“小施主的难题,本方丈也不会解,你知道结果吗?”
文迪见方丈也解答不出来,这下可神气了,得意地说:“我当然会解,只不过我现在饿得头发昏,吃饱了才能解答上来。”
晚上,文迪睡在方丈的卧室里,刚刚躺下就听到小和尚来通报:“方丈,有盗贼来寺里偷香火钱,正在分赃呢。”
方丈询问道:“你听清他们偷了多少两银子?”小和尚挠了挠头说:“没听清,他们说的好像是四两一分多四两,半斤一分少半斤。”
方丈为难道:“不知人数,这可如何安排抓贼?”
文迪接过话说道:“一斤等于16两,我知道这次他们来了3个人,共偷了16两银子。”方丈听说只来了3个强盗,立刻安排了十多位武僧前去抓贼,果然这伙强盗只有3人,偷了16两香火钱。
事后方丈问文迪:“你是怎么知道的?”
文迪解释道:“强盗们说每人分4两银子就多出4两,如果每人分8两银子就少了8两,就是说第二种分法需要的银子要比第一种分法需要的银子多出4+8=12两。由于分银子的人数是不变的,所以第二种分法比第一种分法每人多得8-4=4两,由于每人多分4两就比第一种分法超出了12两,所以分银子的人数应该是3人,推算出他们一共盗得16两银子。”
方丈对文迪的聪明才智大加赞赏。
甲赶了一群羊去找茂密的草地,这时乙牵着一只肥羊在后面跟上来,乙问甲:“你赶的羊有100只吗?”甲回答:“我的羊不是100只。在我现有羊的基础上加上我现有羊的只数,再加上现有羊的一半,还加上现有羊的一半的一半,最后加上你牵的这只羊,就正好是100只,请你猜猜,我现在有多少只羊?”
画圈圈法
方丈见文迪十分聪明,便把他带到藏经阁。方丈拿出一卷经书对他说道:“这卷经书中有一题老纳参悟不透,想请小施主帮忙!”
文迪正愁没办法讨好方丈,见方丈向自己请教,便拍着胸脯说:“没问题!”
老方指着书中一题说:“寺僧九十九,佣耕皆自执。佣作七十三,耕者犹八十。结跌惟九人,竞日持佛事。须几兼耕作,智士应不迷。”
文迪想了想,明白了这首诗的意思。一寺院有99位僧侣,其中有80人种地,有73人做寺院的杂活,还有9人是既不种地也不做杂活的诵经长老,请问在这个寺院中既种地又做雜活的僧侣有多少人?
文迪拿起一支毛笔在宣纸上画了几个圈,只用了一两分钟就求出了既种地又做杂活的僧侣有63人。
老方丈问:“这是什么办法?”
文迪笑道:“这是集合图,也叫韦恩图,,是英国数学家韦恩创造的解题方法,就是把确定范围内事物看成一个集合。这道题目用集合法解再简单不过:99-9=90人,求出种地与做杂活的人数,用90-80=10人,求出只做杂活的人数,再用73-10=63人,就可求出既种地又做杂活的人数了。”
“英国?韦恩?”方丈被文迪这么一说,更糊涂了。
文迪意识到自己又一不小心露馅了,便假装伸了个懒腰:“方丈,我远道而来,已经很累了,我们明天再探讨吧。”
夜深了,文迪听到远处传来吟诗声:“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问问塔尖几盏灯?”
没想到老方丈也没有睡着,他脱口而出:“3盏!”
文迪没想到方丈算得这么快,便轻声问道:“方丈,你为何算得这么快?”
方丈笑道:“我们寺里的塔灯就是这么悬挂的。”
文迪突然想起来,这首诗是程大位写的,那屋外吟诗之人肯定是他了。文迪连鞋也没顾得上穿就追了出去,黑漆漆的夜晚,除了几盏灯笼,什么也看不清。“唉,要是找到程大位,既能跟他学诗,又能学数学该有多好呀!”
有一座宝塔共七层,每层都有红灯笼,从上往下每层盏数都是上一层盏数的2倍,整座宝塔一共有灯381盏,问顶层有多少盏灯?
流落街头
第二天,文迪拜别了方丈,在城里四处寻找程大位,一连找了好几天,也没发现线索。又累又饿的文迪刚在大街一个墙角蹲下来,“铛!”一枚铜钱扔在了他面前的一个破碗里。
“喂!我不是乞丐!”文迪低头看了看脏脏的自己,自嘲道:“是得洗个澡了。”文迪走进“悦来客栈”,就被店家拎了出来。“小叫花子,去别处玩!”
这时一位中年男子走进店里想要住宿,只见店家笑道:“程大位,人家都说你聪明过人,我来考考你。九百九十六斤绵,赠分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多十七,要将第八数来言,务要分明依次第,孝和休惹外人传。”
程大位想了一会儿,刚想回答,文迪走进来说道:“这有何难?这是典型的等差数列问题,996斤棉花,分别赠送给8个子女做旅费,长子184斤,次子167斤,三子150斤,四子]33斤,五子116斤,六子99斤,七子82斤,八子65斤。”
程大位大吃一惊,连忙和文迪交谈起来,称赞他:“小小年纪就有这等才华,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文迪暗自庆幸:“幸亏自己这段时间恶补了数学,要不然也没机会和大数学家零距离接触啊。”
晚饭时间到了,程大位邀请文迪共进晚餐,文迪欣然答应,两人来到餐馆。 只见餐馆许多大汉正在喝酒,程大位诗兴大发,吟道:“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每朝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
文迪知道这程大位又在考自己了,他知道这是个等比数列的问题,正准备拿出平板电脑计算答案,却不小心被程大位看到,程大位惊叹道:“此为何物?能否借我一看?”
文迪大肆宣扬了一番:“我这东西可是宝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只要轻轻一点,什么都能知道……”几位大汉眼馋得恨不得现在就抢过来。
文迪心想这下可坏了,如果平板电脑被坏人抢去,那自己就永远也回不去了。他连忙称自己要上厕所,乘机穿越到了清朝。
程大位这道诗题大意是说:总路程378里,第一天以后,每天走的路程是前一天的一半,总共六天到,求各天走的路程?你能算出来吗?
数字入诗
对于清朝人而言,文迪的装扮实在是怪异。留着小平头,路人对着他指指点点,最要命的是他没有留小辫子,根据清朝律法,这可是杀头的罪名。
文迪意识到寺庙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和尚都是光头不用留辫子,于是他又削肖溜进了一座临江的寺庙。
正在江边闲逛的文迪,突然注意到江边有一条小船。船上一个渔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钓鱼,文迪触景生情,想到了清朝诗人王士稹写的一首诗,便吟诵起来:“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好诗!以数字入诗,意境高远!”渔翁收起钓鱼竿跳上岸,对着文迪就是一番夸奖:“小小年纪竟有這般才学,真是难得!”
“在下徐子云,想和小朋友结成忘年交,不知可否?”渔翁脱下蓑衣和斗笠。
“这诗不是我写的,我是……”文迪还没讲完,徐子云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依你所说,我其实也有一诗,你听听看。一帆一桨一扁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怎么样啊?”
文迪一脸慌乱,不知如何作答。徐子云接着说道:“没关系!我们同宿寺庙,晚·上秉烛夜谈!”
他俩来到寺庙中,看到和尚们正在吃饭,徐子云又吟道:“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后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文迪有些不满,心想:想跟我交朋友,可老是出题考我,这朋友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
文迪借说肚子疼,跑到厕所翻看着平板电脑的资料,原来徐子云还是清朝的数学家,著有《算法大成》一书。他心想:没想到这些大诗人对数学都有研究呀!
这让文迪感到羞愧,意识到了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经过一段段神奇的穿越,文迪变得更好学了,也对数学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他暗暗下定决心,等学好数学后,再穿越回来和古人好好比试一番。
此诗题出自清朝人徐子云的《算法大成》,题目大意是:山上有一古寺,在寺庙里,3个和尚合吃1碗饭,4个和尚合分1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请问:寺里有多少个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