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假”话到诉真情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习作是讲述生活故事的一种方式,它以记录真实的生活、以表达真挚的情感为初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睁大”自己的眼睛,“伸长”自己的耳朵,留心周围的一切,从生活中发现新事物、获得新感受,写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写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 习作教学 真实 真情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次习作以《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为主题。从口语交际开始,学生交流的内容都是“5·12”汶川地震或青海玉树地震中的救援故事,翻阅学生的习作也以这些内容为主。相似的故事、程式化的语言让人不免感到枯燥。试想假若学生们没有经历这些灾难,他们的习作会写些什么呢?
  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这样看来,习作就是讲述生活故事的一种方式,可细想这次习作,学生们的素材与自己真实体验和感受的生活并无太大关系,这种通过阅读、新闻观看获得的习作素材未尝不可,可回忆自己的生活:家人的疼爱、朋友的关怀、离别的不舍、孤单时的安慰……有多少可值得记录的生动片段啊!只是学生们缺乏敏锐的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于是表达的内容是一般化的,缺乏自己的个性。
  纵观《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习作的要求: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三个学段的习作要求都引导学生说真话、写自己获得的真实感受。正如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具体地说,“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说;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作文“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必心口如一,不能说谎”。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说自己经历的真实生活、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真切情感。
  1 求“真实”——写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
  地震救援中涌现出的故事的确动人,书本中的讲述也让人忍不住动容流泪,可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后,我们该指导学生写些什么?妈妈不厌其烦的叮咛嘱咐;爸爸严厉中却饱含慈爱的责备;爷爷、奶奶关怀备至的呵护;好朋友默默地鼓励与支持……这些看似平淡却温暖过我们心灵的记忆都是那么鲜活、生动的习作素材。作文不是创造好听、好玩的故事,以记录真实的生活、以表达真挚的情感这是习作的初衷。
  2 诉“真情”——写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这既是文章表达上的主要特点,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写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这样情景交融的习作要求对学生来说存在困难,难免又限于对风景的介绍或历史的赘述。于是转换写作点,将家乡的某处景物缩小到孩子们生活了五年的校园,这样熟悉的生活应该更能写出真实的状态。《校园一角》的练笔在课堂上开始了,一节课后周记本收上来了,阅读着孩子们的周记,我惊叹于他们如此精妙的文笔。
  校园里最令人喜爱的爬山虎在刘家璇笔中那么细致:“小小的叶子就像一只只小精灵,弯弯曲曲犹如丝绸之路的叶脉布满整个叶片,细而短的叶柄长在长长的茎上,叶片皱皱巴巴的,也许是太嫩的原因吧。”
  郭子豪的习作充满哲思:“每个季节我们都快活的过着,虽然反反复复,可我们并没感到乏味。”他眼中的校园是这样的:“冬天,北风呼啸,下起了鹅毛大雪,树叶已全部掉光。树,睡了。尽管没了那漂亮的景色,没了那油绿的树叶,没了那五彩缤纷的花朵,可这并不扫兴,别忘了,还有披着白衣的小精灵陪着我们。”
  那么普通的丁香是装扮了整整一个冬天才悄悄露面的,爬上四楼的爬山虎原来躲在教室外获取了关于自己柔嫩脚丫的故事……蕴藏在文字中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深思妙笔,更是心底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眷恋和热爱。他们有十一岁孩子的生命哲学,他们总能在沮丧中品尝生活的诗意。
  对比两次习作教学,不难发现不是孩子们不会写而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不是孩子们没有真切的感受而是没有找到表达自己情感的激发点,让习作回归本质——讲述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诉说生命的情感体验。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改革多年,至今摆脱不了“课堂上教师讲得很累,学生却无动于衷”的沉寂景象。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必须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状况,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我认为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和
期刊
如何才能让高中语文课堂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1 引入“生活味”,引导学生的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
期刊
【摘 要】 中长跑项目的最大训练特点是大运动量。大运动量增加了训练的负荷,也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机体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很快的恢复,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并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文化课学习,因此要把青少年中长跑训练后的恢复提到重要的位置。本文是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长跑训练后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两大主要因素,并对其恢复的手段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
期刊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笔记记满一大本,成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优越性,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训练,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制约了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及发展,这些已很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实施,课堂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吁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多样化活动教学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多样化活动教学是一种具有渊源思想基础和广泛实践影响的理论主张。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就曾经强调感性认识和“行”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十分重视由“闻”“见”向“知”的上升和由“知”向“行”的转化。最
期刊
新课程下各种教学方式层出不穷,而课堂提问被认为是学生获得知识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有效性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因为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但是,如果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不到位,问题设计不科学,提问技巧不高超,令学生在问题的轰炸中失去信心,学习无效,将严重制约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学生发展。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的一些体会,就如何增强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期刊
我省从2007年9月起普通高中开始步入新课程改革。新课标带来的全新的教育理念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由于教学条件、教育观念、教师素质、学生知识面有限等各方面的原因,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惑,这些困惑和矛盾,严重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因此,我认为应引起大家的重视,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新问题。下面谈一谈自己这几年来在
期刊
【摘 要】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育的目的。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方法是每一个教育者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从“转变观念是前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阐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关键词】 转变 观念 兴趣 方法 习惯 创新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育的目的,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学会
期刊
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年)出生于印度西部卡提瓦半岛波尔邦达尔的土邦大臣家庭,属吠舍种姓。他从小受印度教思想熏陶;1889~1891年在英国学习法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并受到基督教、托尔斯泰思想的影响;1893~1914年在南非从事反对种族歧视的活动中首先采用“非暴力抵抗”的斗争策略,以后逐步形成了非暴力抵抗的思想体系;1915年回国,受到印度资产阶级的欢迎,被称为圣雄甘
期刊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对课改精神体悟的深浅与否,课程内容传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而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语言水平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教师的言教中,用文字的相对较少,而运用口语的地方则相对较多,教师口语是否生动娴熟,是否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关系到学生能否得到深刻的启迪,人文境界能否得到有效的提升。  那么,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吸引力,使学生乐于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