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1.35
2000年以来,采用内外板分别环切及交叉压条缝合法进行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患者1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56例,全部为包皮过长患者,其中合并局部感染35例,年龄6~54岁。
手术方法:①在包皮未回缩状态下,画出外板切口线。即于冠状沟近侧0.5cm的包皮处,画出与冠状沟平行的外板切口线,在腹侧对着系带处标记成V形。②将包皮翻转到冠状沟上方,露出冠状沟,将包皮内板拉平,与冠状沟的近侧0.5~1.0cm处,画出与冠状沟平行的内板切口线。③沿包皮内板和外板画出的切口线,用尖刀切开皮肤。于包皮背侧剪开皮肤。④从Buck筋膜上游离皮肤,电凝止血。⑤切除包皮后,使用1号丝线进行对缘缝合,缝线的两端交叉不打结,然后将叠制好的凡士林纱条捆扎在交叉后的缝线上。从系带处开始缝合,逐渐缝向背侧,共10~12针。缝合完毕,凡士林纱条被均匀舒展地捆扎在切缘上。最后采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⑥术后第2天换药,第7天拆线。⑦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3~5天。
结 果
15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情况,术后无明显水肿,切缘整齐,愈后的形态自然美观,患者感觉良好。其中有3例因为止血不彻底,系带部出现了皮下水肿,但是在经过清理止血后正常愈合。
讨 论
包皮环切术是一项高要求的精细整形手术。内外板分别环切及交叉压条缝合法进行包皮环切术,手术切口经过设计,使得切缘能够整齐而对称,愈合后的形态自然美观,避免了以往手术中,包皮切除过多或切除不足,术后局部水肿,外形不整齐等弊端。手术中使用电凝止血法,组织创伤小,术后皮下不出现结节,并且水肿轻、恢复快。术中应特别注意系带及动脉。系带区采用水平褥式缝合,术中应尽量减少皮下组织切除,止血要精确、彻底。交叉压条缝合明显减轻了拆线时的疼痛感,并且与常规方法相比拆线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该术式难度小,效果好,是较理想的包皮环切术式。
2000年以来,采用内外板分别环切及交叉压条缝合法进行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患者1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56例,全部为包皮过长患者,其中合并局部感染35例,年龄6~54岁。
手术方法:①在包皮未回缩状态下,画出外板切口线。即于冠状沟近侧0.5cm的包皮处,画出与冠状沟平行的外板切口线,在腹侧对着系带处标记成V形。②将包皮翻转到冠状沟上方,露出冠状沟,将包皮内板拉平,与冠状沟的近侧0.5~1.0cm处,画出与冠状沟平行的内板切口线。③沿包皮内板和外板画出的切口线,用尖刀切开皮肤。于包皮背侧剪开皮肤。④从Buck筋膜上游离皮肤,电凝止血。⑤切除包皮后,使用1号丝线进行对缘缝合,缝线的两端交叉不打结,然后将叠制好的凡士林纱条捆扎在交叉后的缝线上。从系带处开始缝合,逐渐缝向背侧,共10~12针。缝合完毕,凡士林纱条被均匀舒展地捆扎在切缘上。最后采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⑥术后第2天换药,第7天拆线。⑦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3~5天。
结 果
15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情况,术后无明显水肿,切缘整齐,愈后的形态自然美观,患者感觉良好。其中有3例因为止血不彻底,系带部出现了皮下水肿,但是在经过清理止血后正常愈合。
讨 论
包皮环切术是一项高要求的精细整形手术。内外板分别环切及交叉压条缝合法进行包皮环切术,手术切口经过设计,使得切缘能够整齐而对称,愈合后的形态自然美观,避免了以往手术中,包皮切除过多或切除不足,术后局部水肿,外形不整齐等弊端。手术中使用电凝止血法,组织创伤小,术后皮下不出现结节,并且水肿轻、恢复快。术中应特别注意系带及动脉。系带区采用水平褥式缝合,术中应尽量减少皮下组织切除,止血要精确、彻底。交叉压条缝合明显减轻了拆线时的疼痛感,并且与常规方法相比拆线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该术式难度小,效果好,是较理想的包皮环切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