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老年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不断增加,因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的转变,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健康问题突出,他们心理上的需要也不断提高。了解他们的心理,开展老年心理护理,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维持老年人身心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将成为老年人护理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护理研究
正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年化的程度日趋严重。随着老年人机体的衰退,功能的改变,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不断下降,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老年人走过了漫漫人生路,正步入最后一段里程,具有特殊的心理特点,需要全社会的关注、研究并解决。
1研究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老年人的心理因素与全身生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情绪能影响免疫功能,如恐惧、紧张可使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减弱,反之,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治疗价值。因此从整体看待老年人是护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重视对老年人心理的研究,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老年人患病后,由于生理功能的紊乱,大都存在情绪稳定性降低,暗示感受性增高,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降低等倾向。因此,病人容易出现消极反应。心理护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美好的语言、愉快的情绪、友善的态度、优美的环境、使紧张的心理状态得到松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1]。
我们要做到这点,必须对病人家庭环境、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病情变化、思想情绪等有所了解,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疏泄、劝导、解释、安慰、暗示、保证等手段,并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进行心理护理。我们要做到这点,还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素质修养,通过语言、表情、态度、行为来影响病人的感受和情绪,使之感到温暖,增强信心,减少顾虑,振奋精神,从而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就是良好的医德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价值,也是对一个责任护士的严格要求。
2老年人常见心理疾病
当人步入老年后,社会角色发生重要改变,似乎已退出了舞台中央。退休后的失落、与子女的代沟、与社会的脱节以及渐被忽视的地位、凸显了他们的矛盾心理。在机体机能方面衰退的情况下,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会发生明显变化。会出现强烈的失落感和无力感,也会相应引发一系列特征出现,如自尊、固执、孤独、自卑、落寞、返童、怀旧等[2]。
2.1.抑郁心理
抑郁症是老年人心理疾病之一。老年人离退休后,空闲在家,很多老年人会认为,对家庭没有贡献,成为子女的负担,从而导致抑郁。抑郁会让人对生活失去希望,甚至产生轻生的想法。
2.2.黄昏心理
老年人要面对丧偶的痛苦,子女离家工作的孤独,这让老年人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抱有消极和悲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对身心健康十分有害。
2.3.老年性精神障碍
在老年人中常会出现精神障碍,引起精神障碍的原因很多,例如生活不规律,家庭关系不和等。精神障碍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等。
2.4.老年性精神病
现如今,我国的老年性精神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常见的有:情感性精神病、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症,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脑衰退和心理变态等。
2.5.自卑心理
由于退休后社会地位下降,无所事事,不能够再引起别人的重视,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
3老年人心理护理的对策
3.1.确立生存意义、正确对待身体的变化
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样。老年人应客观地意识到岁月不饶人,要正确地对待身体的变化,要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不要抱侥幸心理,麻痹大意,欺人自欺,延误治疗;也不要被疾病吓倒,要坦然面对死亡,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天,不仅应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 学,老有所为。
3.2.保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
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这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愉悦心情,又可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在退休之前先做好思想上 的准备工作,认识到退休是将工作岗位让给青壮年,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社会发展,避免“养老金死亡”。退休后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使生活丰富多彩。
3.3.生活规律、适度脑体劳动
让老年人学会安排规律的生活与合理的作息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质状况有选择性、有规律地进行运动。包括跑步、打球、爬山、太极拳等体力运动,下棋、打牌等脑力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延缓大脑功能的衰退,有效地延缓记忆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减退,思维能力和精力等高级心理功能的减退[3]。
3.4.家庭的和睦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础
老年人常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爱护和照顾,因此子女应经常与老人沟通,遇事与老人商量,使老人得到应有的尊重,丧偶的老人独自生活,会感到寂寞,因此子女应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持老年人的求偶行为,满足老年人的愿望。
总之,老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是身体及心理极易出现问题的特殊时期。应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特点,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才能使之愉快地度过晚年。
参考文献
[1]郑涌.老年人心理健康与防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翠华.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沟通技巧[J].中国医药指南,2010,7(1).
[3]陈露晓.老年人心理卫生与保健[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护理研究
正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年化的程度日趋严重。随着老年人机体的衰退,功能的改变,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不断下降,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老年人走过了漫漫人生路,正步入最后一段里程,具有特殊的心理特点,需要全社会的关注、研究并解决。
1研究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老年人的心理因素与全身生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情绪能影响免疫功能,如恐惧、紧张可使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减弱,反之,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治疗价值。因此从整体看待老年人是护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重视对老年人心理的研究,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老年人患病后,由于生理功能的紊乱,大都存在情绪稳定性降低,暗示感受性增高,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降低等倾向。因此,病人容易出现消极反应。心理护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美好的语言、愉快的情绪、友善的态度、优美的环境、使紧张的心理状态得到松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1]。
我们要做到这点,必须对病人家庭环境、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病情变化、思想情绪等有所了解,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疏泄、劝导、解释、安慰、暗示、保证等手段,并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进行心理护理。我们要做到这点,还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素质修养,通过语言、表情、态度、行为来影响病人的感受和情绪,使之感到温暖,增强信心,减少顾虑,振奋精神,从而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就是良好的医德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价值,也是对一个责任护士的严格要求。
2老年人常见心理疾病
当人步入老年后,社会角色发生重要改变,似乎已退出了舞台中央。退休后的失落、与子女的代沟、与社会的脱节以及渐被忽视的地位、凸显了他们的矛盾心理。在机体机能方面衰退的情况下,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会发生明显变化。会出现强烈的失落感和无力感,也会相应引发一系列特征出现,如自尊、固执、孤独、自卑、落寞、返童、怀旧等[2]。
2.1.抑郁心理
抑郁症是老年人心理疾病之一。老年人离退休后,空闲在家,很多老年人会认为,对家庭没有贡献,成为子女的负担,从而导致抑郁。抑郁会让人对生活失去希望,甚至产生轻生的想法。
2.2.黄昏心理
老年人要面对丧偶的痛苦,子女离家工作的孤独,这让老年人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抱有消极和悲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对身心健康十分有害。
2.3.老年性精神障碍
在老年人中常会出现精神障碍,引起精神障碍的原因很多,例如生活不规律,家庭关系不和等。精神障碍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等。
2.4.老年性精神病
现如今,我国的老年性精神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常见的有:情感性精神病、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症,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脑衰退和心理变态等。
2.5.自卑心理
由于退休后社会地位下降,无所事事,不能够再引起别人的重视,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
3老年人心理护理的对策
3.1.确立生存意义、正确对待身体的变化
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样。老年人应客观地意识到岁月不饶人,要正确地对待身体的变化,要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不要抱侥幸心理,麻痹大意,欺人自欺,延误治疗;也不要被疾病吓倒,要坦然面对死亡,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天,不仅应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 学,老有所为。
3.2.保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
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这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愉悦心情,又可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在退休之前先做好思想上 的准备工作,认识到退休是将工作岗位让给青壮年,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社会发展,避免“养老金死亡”。退休后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使生活丰富多彩。
3.3.生活规律、适度脑体劳动
让老年人学会安排规律的生活与合理的作息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质状况有选择性、有规律地进行运动。包括跑步、打球、爬山、太极拳等体力运动,下棋、打牌等脑力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延缓大脑功能的衰退,有效地延缓记忆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减退,思维能力和精力等高级心理功能的减退[3]。
3.4.家庭的和睦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础
老年人常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爱护和照顾,因此子女应经常与老人沟通,遇事与老人商量,使老人得到应有的尊重,丧偶的老人独自生活,会感到寂寞,因此子女应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持老年人的求偶行为,满足老年人的愿望。
总之,老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是身体及心理极易出现问题的特殊时期。应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特点,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才能使之愉快地度过晚年。
参考文献
[1]郑涌.老年人心理健康与防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翠华.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沟通技巧[J].中国医药指南,2010,7(1).
[3]陈露晓.老年人心理卫生与保健[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