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碧梅:福利中心的编外管理员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乌县社会福利中心被省民政厅授予‘三星级’养老院啦!”老人们相互转告,都说这份荣誉的取得,也有罗碧梅的一份功劳。
  提起今年79岁的罗碧梅,寻乌县社会福利中心的老人们个个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罗碧梅1942年生于文峰乡罗坝村,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51年党龄。她当过村干部、民办老师,荣获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劳动积极分子等光荣称号,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和奖励。2018年,她入住县社会福利中心,在古稀之年,仍不忘入党初心、牢记党员使命,把夕阳的余晖倾洒在垂暮之年的老人身上。
  罗碧梅既不是中心的管理员,也不是工作人员,没有任何报酬,却把心血倾注在中心的老人身上。她虽然已过古稀之年,但身体硬朗,头脑清醒,手脚灵活,说话做事得心应手。她每天早早起床,查看四周环境是否干净,看见垃圾马上打扫,发现东西零乱立马摆放整齐,为大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罗碧梅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一有空就跟老人们谈心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身体情况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便立即向管理人员汇报,同管理人员一起做老人的思想工作。2019年3月入院的80多岁的古婆婆,思想不稳定,一直闹着要回家,饭不吃觉不睡,整天哭哭啼啼。罗碧梅知道后,一连好几天守候在她身边,边聊天边了解她的心事。原来古婆婆有好几个子女,有的在外学习,有的在城里打工,他们考虑到古婆婆在家中无人照料,只好把她送到社会福利中心来。老人认为敬老院也好,福利中心也罢,这些都是孤寡老人住的地方,自己有子有女住这里有失脸面。知道这个原委后,罗碧梅就与管理人员一起,现身说法反复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古婆婆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老人们都害怕孤独,逢年过节,家住附近的老人都有子女来探望,个别没有亲人来看望的老人触景生情,难免有些伤感,罗碧梅就好言相慰,把自己亲人送来的东西与他们一起分享,使他们得到慰藉。两年下来,罗碧梅对中心几十位老人的姓名、性格、亲属的情况都有了基本了解,做起老人的工作来更加得心应手。难怪老人们都说她是“编外管理员”。
  罗碧梅小学毕业后,上过两年初中,读书看报、写一般文章都能应付。为更好地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罗碧梅叫孙子自费订阅了《老友》《故事会》《特别健康》等杂志,闲聊时把从报刊上看到学到的东西讲给老人们听,讲国家的大好形势和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讲当前农村脱贫攻坚带来的大变化,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这不仅提升了老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还激发了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罗碧梅还给老人们讲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保健意识,特别是介绍新冠肺炎如何预防等自我保护知识,增强老人们的防范意识。罗碧梅还经常讲老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和本土的新闻轶事及笑话,愉悦老人们的心情。中心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昔日的忧愁和不快荡然无存,老人们都说自己好像年轻了许多。俗话说“老人像小孩”。日常生活中,老人之间难免会发生口角和不愉快的事情,罗碧梅就把书中或杂志上关于团结互助、守望相助的故事讲给老人们听,使老人们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中心的老人们都亲切地叫她“罗大姐”,称她是不计报酬的“宣传员”。
  罗碧梅的母亲是位民间医生,常用草药为群众医治疾病。罗碧梅从小耳濡目染,受母亲的熏陶,加上刻苦好学,也掌握了不少用药知识,用草药为当地群众解除了不少病痛,深受人们的称赞。入住福利中心后,她依然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利用自己的专长为老人解除病痛。刘添妹老人的小腿和脚背出现无名肿毒,疼痛不已。罗碧梅就到附近山上采来草药“红背草”,煎好后亲自为其熏洗,几次下来,刘添妹的腿就消肿痊愈了。97岁的古三玉老人由于长年的辛勤劳作,腰部和腿关节落下了风湿病,遇阴雨和天气变化都会疼痛难忍,罗碧梅就经常為老人拔火罐、做按摩。罗碧梅的房间里备有小药箱,里面装的是自费购买的常用药和自己采制的一些草药,以便老人不时之需。每当听到有老人出现头疼脑热等常见小病,她都会免费送药上门。有些老人年纪较大,眼睛不好,腿脚不方便,冬天罗碧梅就搀扶着他们到外面晒太阳;夏天天气炎热,罗碧梅就牵他们到树荫下乘凉。在罗碧梅的影响和带动下,福利中心的老人们互相帮助,人与人间关系日益融洽,大家都以兄弟姐妹相称,福利中心如同一个大家庭。老人们都夸罗碧梅是尽心尽力的义务“助理员”。
  罗碧梅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为党为人民默默地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她无愧于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其他文献
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山区,一股新农村建设热潮正在形成。但不少专家、干部群众认为,伴随着大规模建设的铺开,应该警惕重复建设与投资浪费现象。最近,记者在山东、浙江、山西等省调研发现,近几年,农村投资浪费现象已在一些地方出现。应及早采取措施防止这一现象扩大,保证国家有限的财力发挥出最好的效用。    农村基础投资浪费巨大    “现在农村建设投资浪费太大了,应该引起中央和各省市的重视。”山西省建设厅村镇处处
期刊
退休后,我有了充足的时间读书看报,不时写点短文小诗投寄给有关报刊,这些年发表了一些“豆腐块”。因此,我的通信地址、联系电话也随之被外界知道。于是,我有时会收到一些印刷精美、有名人题词的出版社邀请函、约稿函,说是经有关部门推荐,后经编委会审核,我的××文章入选,我的名字已被列入《××大典》《××辞典》……这不,前些日子我又收到了一家出版社的邀请,随邀请函还附上我早年的一篇文章,要我核对后签字,说是经
期刊
春暖花开时节,一位好友赠我一款名为“蜀口”牌的明前绿茶,于是就有了这春日品茶的心得感悟。  据史料记载,蜀口茶又名高坪茶,始于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在清代被列为贡茶。我品尝了一下干茶,有鲜香、爽脆之感。泡第一道时,茶色绿艳透亮,入口细品,有微涩之感;两泡之后,微涩感大为减少;随后几泡尽显醇甜、鲜爽、可口的滋味,让人舌根回味甘甜,满口生津,唇齿留香。绿茶叶底,茶形光滑、柔软,香气充盈,娇美醉人。
期刊
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张定宇、陈陆、张桂梅等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照顾已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
期刊
在职期间,由于忙于工作,我很少有时间读书,写作更是偶尔为之,每每叹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退休后,时间充裕了,读书写作成为我晚年生活的重要内容。我每天坚持读书看报,一般不少于3小时,书架上数百册或厚或薄、或大或小的藏书,我几乎都读了一遍,有的经典著作不知翻阅了多少遍,从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和快乐,在思想认识上对读书也有了新的感悟。  读书是一种享受。在书海里遨游,与古人对话,倾听先哲们的
期刊
数十载岁月洗礼,历史的记忆从未褪色。我今年已94岁,抗美援朝的经历,我仍然印象深刻,至今难忘。  我的老家在河南沈丘。1948年3月,21岁的我入伍参军,5个月后进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入朝作战前属高炮7团,驻防在上海。1950年9月,我所在的高炮团进入中朝边境的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守护鸭绿江大桥。11月,高炮7团被并入高炮64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场,我经历了两次生死考验。  一次是在
期刊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在很多人心中,这个牛年春节特别而又温馨。就地过年的奉献、文明过节的担当、默默无闻的坚守、温暖实在的保障,让牛年春节有着一样的安心放心舒心,更彰显出家国一体、家国同心的深厚力量。  就地过年也有滋有味  在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的背景下,很多人响应号召、就地过年,不能在除夕夜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但充满期待:“等春暖花开,再和
期刊
友情是珍贵的,我能与《老友》做朋友,深感荣幸。我与《老友》已交往29个春秋,我深深体会到《老友》真情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宗旨。《老友》为读者精心设置20多个精彩栏目,每期精挑细选的好文章,篇篇都符合老年人的需求,每一篇都令人获益匪浅。  《老友》的《岁月人生》栏目刊登的老红军、老八路英勇奮战、不怕流血牺牲的故事,为我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讲课素材,受到广大青少年的一致好评,我因此两次被景德镇
期刊
他,与共和国同龄,以“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座右铭,退休后因成绩显著被原工作单位连续返聘10年;他,老而弥坚,守初心、担使命,永葆政治本色,浑身充满正能量,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发挥重要作用。他,就是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退休干部王纪洪。  王纪洪退休后,凭着为党的事业默默奉献的情怀和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仅近5年,组织上就授予他许多荣誉:全省新时代赣鄱先锋、省直机关优秀党
期刊
1928年9月,湖南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五军转战江西万载城乡,有力推动了万载地区的革命斗争。正在万载县鸡爪岭开药铺的清江县(樟树设市前为清江县)山前乡双港人廖梅修,参加了当地的革命斗争,经受了革命的洗礼。1929年12月间,廖梅修受湘鄂赣边区特别支部派遣从万载回到家乡,以探亲的名义在十里店的表弟傅裕昌家落脚,准备开辟新区革命斗争活动。  1895年,傅裕昌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他身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