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语文试题中,除了文言文阅读理解难度相对较高外,写作也是一个让很多考生都头疼的事情。然而,作文又是高考语文试题中占分值最大的一题,可以说高考语文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文成绩的高低。面对学生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素材及技巧,帮助他们克服作文恐惧症,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教学
一、高中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表达过程,忽视前期准备。写作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不只是临场作文时的文思敏捷、布局谋篇,而是包括执笔作文前的观察、感受、想象、积累素材的能力,不重视“前写作”各种基础素质积累和训练是难以培养出合格的写作人才的。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漫长而坚持的努力,没有储备实力,学会再多花哨的技巧,也许能抵挡一时,绝不可能受用一世的。阅读是写作的大后方,思想是写作的主心骨。想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要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更要丰富学生的阅读领域,单靠技巧的点拨或是几篇作文的讲解是绝无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
2.过于注重写后评批,忽视写前引导。教育家皮亚杰说:“学生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更何况,写作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如果一次写作活动不能在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将注定失败。许多老师在讲评和批改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并不如意,恐怕要追溯到起点进行反思。
3.过于注重权威评价,忽视展示交流。古语有云:“文无定法。”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要向学生传授这样那样的方法,从立意到结构再到语言。缘何老师和学生都笃信这些套路呢?细细想来,这与当前作文的评价体系有着莫大的关系:在作文的评价上,学生向老师看齐,老师向专家看齐,一个老师可以统一成百个学生的写作观念,而一个专家也许能让成千上万个老师的趋向一致。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导致写作模式化,价值取向趋同,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渐丧失了写作的兴趣。
二、提高高中作文写作水平的策略
1.有效利用现有教材。如果我们将写作教学孤立,那么我们能够利用的学习资源就只有每次作文评改时发现的优秀作文,但如果我们将眼光放远些,就会发现教材是写作教学中最好的学习资源,大部分的教材编者都是希望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架设起一道桥梁的,而每一篇选文都是一篇优秀的范文。如果我们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地发现-模仿-再生成,这也是有效改善学生写作面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一环。学生在学习完这些优秀的作品,并探究出一些写作时借鉴的诀窍时,常常跃跃欲试。当然,如果再将目光放长远些,生活也是教我们写作的一本大书。在此不作赘述。
2.重视积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表达与交流”中说“能调动自己的语言和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可见,学生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写作时厚积而薄发,游刃而有余。而农村学生的阅读仅局限于课本,即使有少量课外书,至多也是教参和武侠之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自然绞尽脑汁、捉襟见肘。如从以下方面引领学生积累,方能给写作提供有源之水。比如,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让学生广泛搜集成语、哲理、名人小故事、名言警句、优秀小散文、社会热焦点等,开展课前交流,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开阔视野,培养阅读习惯。教师应创造条件指导学生挤时间大量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3.强化练笔。提倡必要的仿写。唐代刘知几曾说:“夫述行相效,自古而然。”意思是写作离不开相互模仿。学生在仿写中方能把写作经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进而登堂入室。新课标也提倡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安排写作。高中生活虽然缺乏生动活泼、五彩缤纷的外在形式,但学生的内心伴随着成长的烦恼:寂寞、空虚、孤独,以及莫名其妙的烦躁、伤感。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焦点安排写作。新时期的学生不应“一心只读课堂书”,而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对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当下的作文呼唤学生的个性化写作。特别是当下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和多元化,而且也打破了对学生写作体裁的限制,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发挥。《课程标准》就指出:写作教学要力求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写作,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在每节语文课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演讲,因为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是紧密联系的,口语训练有助于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形成缜密的思维,在即兴演讲中发展自己的个性。
(作者单位:内蒙古五原县一中)
编辑/赵军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教学
一、高中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表达过程,忽视前期准备。写作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不只是临场作文时的文思敏捷、布局谋篇,而是包括执笔作文前的观察、感受、想象、积累素材的能力,不重视“前写作”各种基础素质积累和训练是难以培养出合格的写作人才的。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漫长而坚持的努力,没有储备实力,学会再多花哨的技巧,也许能抵挡一时,绝不可能受用一世的。阅读是写作的大后方,思想是写作的主心骨。想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要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更要丰富学生的阅读领域,单靠技巧的点拨或是几篇作文的讲解是绝无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
2.过于注重写后评批,忽视写前引导。教育家皮亚杰说:“学生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更何况,写作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如果一次写作活动不能在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将注定失败。许多老师在讲评和批改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并不如意,恐怕要追溯到起点进行反思。
3.过于注重权威评价,忽视展示交流。古语有云:“文无定法。”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要向学生传授这样那样的方法,从立意到结构再到语言。缘何老师和学生都笃信这些套路呢?细细想来,这与当前作文的评价体系有着莫大的关系:在作文的评价上,学生向老师看齐,老师向专家看齐,一个老师可以统一成百个学生的写作观念,而一个专家也许能让成千上万个老师的趋向一致。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导致写作模式化,价值取向趋同,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渐丧失了写作的兴趣。
二、提高高中作文写作水平的策略
1.有效利用现有教材。如果我们将写作教学孤立,那么我们能够利用的学习资源就只有每次作文评改时发现的优秀作文,但如果我们将眼光放远些,就会发现教材是写作教学中最好的学习资源,大部分的教材编者都是希望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架设起一道桥梁的,而每一篇选文都是一篇优秀的范文。如果我们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地发现-模仿-再生成,这也是有效改善学生写作面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一环。学生在学习完这些优秀的作品,并探究出一些写作时借鉴的诀窍时,常常跃跃欲试。当然,如果再将目光放长远些,生活也是教我们写作的一本大书。在此不作赘述。
2.重视积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表达与交流”中说“能调动自己的语言和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可见,学生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写作时厚积而薄发,游刃而有余。而农村学生的阅读仅局限于课本,即使有少量课外书,至多也是教参和武侠之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自然绞尽脑汁、捉襟见肘。如从以下方面引领学生积累,方能给写作提供有源之水。比如,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让学生广泛搜集成语、哲理、名人小故事、名言警句、优秀小散文、社会热焦点等,开展课前交流,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开阔视野,培养阅读习惯。教师应创造条件指导学生挤时间大量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3.强化练笔。提倡必要的仿写。唐代刘知几曾说:“夫述行相效,自古而然。”意思是写作离不开相互模仿。学生在仿写中方能把写作经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进而登堂入室。新课标也提倡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安排写作。高中生活虽然缺乏生动活泼、五彩缤纷的外在形式,但学生的内心伴随着成长的烦恼:寂寞、空虚、孤独,以及莫名其妙的烦躁、伤感。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焦点安排写作。新时期的学生不应“一心只读课堂书”,而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对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当下的作文呼唤学生的个性化写作。特别是当下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和多元化,而且也打破了对学生写作体裁的限制,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发挥。《课程标准》就指出:写作教学要力求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写作,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在每节语文课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演讲,因为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是紧密联系的,口语训练有助于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形成缜密的思维,在即兴演讲中发展自己的个性。
(作者单位:内蒙古五原县一中)
编辑/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