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而惨痛 辉煌而悲壮——1931—1945抗战题材电影巡略

来源 :抗战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tong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题材电影以历史鉴照现实,颂扬民族气节,在鼓舞民众抗日情绪和记录时事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本文撷取1931—1945年抗战题材电影作为考察对象,从时代的流变对于创作的影响,以抗战功利为主要标准、发挥电影为民族解放战争服务的功能,走向大众化、通俗化、民族化成为必然等方面加以论述。 The anti-Japanese war films have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historical authenticity review and praise of national integrity, which can inspire people’s anti-Japanese sentiment and record current events. This article captures the anti-war movie from 1931 to 1945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From the change of times to the creation, tak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s the main standard, the film serves the functions of national liberation war and becomes popular, popularized and nationalized Necessary and so on to be discussed.
其他文献
民国外交人系列  本系列主持石源华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时任国民政府驻美国纽约联合国大使级代表李铁铮,毅然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辞职。年过半百的他,放弃了丰厚的待遇,与国民政府划清了界限。    23岁的县长  李铁铮,1906年3月出生,湖南省长沙市人。求学年代,正赶上民国政府倡导新式教育,在绸布店当店员的父亲虽然并不宽裕,还是将他送进美国圣公会创办的圣雅各中学。1923年毕业
新的时代特点,促使学校教育进行划时代的变革,新时期的学生也因时代的特点和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如何针对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新的《义务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