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文学的新旧之间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PV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 冀:从1996年读研究生算起,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已经18年,而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行政管理,这种弃“管”从“文”的人生经历对于您来说,有着怎样的因缘遇合?
  李遇春:我大学毕业之后在一家国企技校里教公共课,语文、政治和管理之类的课程都教,万金油一样。当年考研决定弃“管”从“文”主要是出于自己的个性和兴趣考虑,正所谓“性之所近”吧,我觉得自己本性趋近于重个体的文学而不是重群体的管理学。说起来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在我家乡那个叫做“先生塆”的村庄里一直都很受老辈人的赞许,我是从民间乡村流传下来的古典文学传统,如章回小说、历史评书中接受的最早的文学启蒙教育。我中学阶段常常把零花钱节省下来买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书籍,古典中印象深的有《古文观止》《诗经选注》《千家诗》《桃花扇》之类,现代的最喜欢鲁迅的那些杂文集单行本,买了很多本在同学中传阅,当时对当代文学所知甚少,只对香港金庸的武侠小说有兴趣,还有那本台湾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也是我第一个在班上传阅的,最后那些书总是不知所踪。所以我确实是和文学更有缘分,虽然大学没能念中文,但我心中始终存有文学梦想。当然我也不后悔学管理学,现在回过头看,我觉得当年的行政管理学习还是在我的文学研究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比如我曾十分迷恋西方现代文艺心理学理论,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特别注重考察外在的社会政治和历史文化力量对作家的艺术人格和创作心理的深度影响,这就明显是当年在行政管理系学习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给我留下的印痕。
  张 冀:真是成功经验不可复制。据我的了解,您的博士学位论文《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曾获武汉大学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大约在2004年前后您又抢滩登陆现代中国旧体诗词研究领域,现在可以说是左手当代小说评论、右手旧体诗词研究,这种研究领域的自我拓展或者说是急剧转型,有着怎样的现实契机?您当时是怎么考虑抉择的呢?
  李遇春:1999-2002年间我跟随业师於可训先生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实在此之前的三年我也是师从於先生读硕士,我的硕士论文就是综合运用我所习得的西方现代文艺心理学理论,对当代西部作家张贤亮的艺术创作心理进行深度解读。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对西方各派精神分析学文艺批评理论和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真是乐此不疲,先生则明察秋毫,他启发我说将来可以继续沿着这个研究方法和角度对革命年代中国作家群体展开整体研究,这就是我的博士论文选题的由来。可以说,我的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一脉相承,都隐含了我大学时期在行政管理系学习的潜在影响。我从一开始似乎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研究者,我一直在致力于文学的跨界或跨学科研究,但我内心里也有一条底线在坚守,这就是我从事的一定要是文学研究而不是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之类的研究,也就是说我坚持跨界但不失界。我可以跨到其他学科里去寻找理论资源,但那些跨学科的理论资源最终必须能够服务于我的文学研究,只有文学研究才是我始终坚守的学术地界,这一点我始终是清醒的,至今我依然坚守自己的文学研究本位。尽管如今很多科班出身的文学研究者都越界跑到泛文化研究和思想史研究领地里去了,但我依旧做着守株待兔式的文学本位研究,而且近些年来这种文学研究本位越来越从文学史和艺术形式演变史的角度时刻吸引着我不能失位或失界。
  张 冀:对,我们跨学科研究始终要保证解决的是文学的问题。
  李遇春:关于我在10年前转入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的原因,其实对于我个人而言也是慢慢清晰起来的。最初是出于协助於先生编撰《中国文学编年史(当代卷)》的需要,我当时自作聪明,在每一年的文学编年末附上知名文学家写于该年度的旧体诗词若干首,颇有以诗存史的意味。先生先是首肯,后囿于体例,忍痛割爱,但建议我专门展开旧体诗词研究,我信而从之。我后来出版《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一书,先生还特意用文言作序。我一直很钦服先生宽阔的文学研究视界,他最初做中国古代文论,后转向西方文论和文学批评,再往后才专治中国当代文学史和中国新诗史。我从先生那里悟到做学问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最好要有两套或多套笔法,然后寻找其中的内在关联性,这大约就是古人所说的博而能约吧。在工作后选择旧体诗词而不是其他领域作为我新的学术领地,这当然与我从小喜欢古典文学,包括章回小说和诗词歌赋有关,但也与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界和文学界里的传统复兴思潮有关。其实早在1990年代以来,国内就开始盛行“新保守主义”或“文化守成主义”思潮,西方当时可资借鉴的重要理论资源是后殖民主义理论,比如冯骥才对鲁迅的国民性理论的质疑,郑敏对百年中国新诗的重估和批评,就在当时新文学界引起轩然大波,这里面都隐含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现代性理论的批判。但老实说,1990年代的我还是一个纯粹的现代性理论崇拜者,由于一直在校园里研习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故而对古代文学和文论基本上弃之不顾。那个时候我坚信我的前辈所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形成主要是受到西方近现代文学的影响,因此我们研究现当代文学只需要从西方视野来观照即可,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没有进入我的研究视界。况且一个研究新文学的博士如果去学习古代文学和文论,多少会被人目之为落伍守旧云云。这也暴露了我当年的幼稚心理,直到步入而立之年以后,我才真正地理解到所谓“新保守主义”并非绝对的保守,而是追求新旧融合、中西化合的新境界。于是我想借助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这个特殊的学术领地,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加以拆解,借此打通现当代文学研究与古代文学研究之间的学术壁垒。
  张 冀: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就是一副毒药,我觉着“非此即彼”过于绝对,“亦此亦彼”应该是一种新思路。就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来说,几乎每一位学有所长的学院派学者都会用自己的言说方式对中西之争、古今之争这一重要理论命题加以特别回应。在西方文论话语狂轰滥炸的现实语境下,您面对鲜活的中国当代小说文本时,又是如何去把握其中的中西、古今维度的?   李遇春:我现在坚信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必须在两个维度的交汇处进行,一个是中西维度,一个是古今维度,二者相交构成了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符号矩阵。我们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思潮、社团和流派,还是对于作家和作品,都应该将它们纳入这个符号矩阵中加以考察;既要考察其在中国文学史进程中的传承和新变,也要考察其在中国文学传统创造性转化过程中所吸纳的西方文学资源,只有这种复合型的研究模式才能适应新世纪以来新的历史语境和学术语境,而不能固执于做那种单向度的现代中国文学研究,那种偏执于中西维度的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者不过是学术界的单面人。我知道很多学者其实是反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命题的,他们坚持认为现代与传统之间不可通约、不可化合,理由是二者属于两种不同的话语系统或话语形态,各自都有自己的基本范畴和主要命题,比如现代文学是现代性的文学话语形态,它建基于西方现代性理论体系之上;而古代文学是传统性的文学话语形态,它植根于中国古代儒道释三合一的东方理论体系。这两种文学形态背后的文化理论基础是尖锐对立的,所以二者之间是断裂关系而不是传承关系。
  张 冀:断裂说不靠谱,传统是会借助现代的形式实现突围和重构的……
  李遇春:问题是,所谓现代性理论本身并非绝对化的真理,它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理论话语,现代性中本身就隐含了反现代因子,正所谓新中有旧;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儒道释话语体系中也隐含了现代因子,包括康德和海德格尔等西方现代哲学家和美学家都曾试图借用中国传统话语资源,这就是旧中有新。不仅如此,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许多经典作家及其经典作品都带有不同程度的中国古典文学印痕,从现代的鲁迅、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老舍、巴金、萧红、张爱玲,到当代的赵树理、孙犁、汪曾祺、韩少功、贾平凹、莫言、陈忠实、王安忆、王小波、刘震云、格非,他们的文学创作实践本身就构成了百年中国文学追寻传统创造性转化的一个似断实续的文学史链条。可惜我们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习惯于忽视这样一条中国文学史隐形链条的存在,而仅止于看到现代中国文学对西方近现代文学显性的模仿史和接受史的存在。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文学史判断,因为它忽视或抹煞了现代中国作家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文学传统创造性转化的努力。西方现代性理论无疑是灰色的,因为中国文学之树常青,我们不能搞现代性理论崇拜而放逐了现代中国文学活生生的艺术实践,我们需要到百年现代中国文学实践去提炼和总结中国文学传统创造性转化的经验和理论。
  张 冀:还是要回到中国语境、中国问题。近年来,您一直都在倡导并且践行“新实证主义文学批评”;新出的《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也花了一些篇幅在谈“形证”“心证”“史证”。毫无疑问,这是您的独家经验或者说是研究心得。记得您有一篇文章曾经说过从主观阐释到客观实证。您能再稍微展开谈一谈吗?让那些暂时还没有看到新书的读者朋友尝个鲜?
  李遇春:如你所说,这确实是我个人从事文学批评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主要还是经验式的方法论总结,算不上什么原创性的理论。我以前已有专文阐述过这“三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大体而言,“形证”是指文学批评中的艺术形式审美分析环节,“心证”是指文学批评中的精神心理或思想意蕴分析环节,“史证”是指文学批评中的社会政治或历史文化分析环节;而这三种文学批评方法或环节实际上是应该三位一体的,不能轻易将其割裂开来,否则就容易导致批评的偏至。比如,如果我们在文学批评中过于倚重“史证”,那将会导致文学批评沦为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的附庸,这属于典型的外部批评,不过是拿文学做社会学等学科的支撑或证明材料而已。再比如,通常我们在文学批评中比较倚重“心证”,其实这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习惯上以为拿文学给哲学做证明材料比较高明,比较形而上,而拿文学给社会学、政治学之类的做证明材料则比较形而下,不够上档次,这其实也是一种误解,二者不过半斤八两或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但是否全依靠“形证”就能解决文学研究问题呢?我以为也不行。因为我们对一部艺术作品的审美形式分析,最终还是要追问作者采用或创造这种艺术审美形式的缘由,这其中就包含了作者内在的精神心理因素和外在的社会历史因素,这意味着我们在“形证”的同时还需要借助“心证”和“史证”的力量。所以,我近年来一直倡导的新实证主义文学批评,就是主张文学批评中应注重“形证”“心证”“史证”相结合,即审美形式分析、精神心理分析和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这是一种“大文学批评观”,它既是对“文史哲”三位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形态的回归,也是对西方现代和后现代多种文学批评理论资源的融合。实际上我们不难从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古今文论中找到各种实证性的文学批评理论资源加以整合,但这仅仅是一个大文学批评理论构想轮廓而已,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建构或完型实在太难,我个人目前还仅仅停留在摸索阶段。几年前之所以写了一篇《从阐释到实证》的小文谈研究感想,主要是有感于当今中国文学批评或研究中过于浮躁的学术风气,大家都满足于简单地拿西方新潮理论来比附中国文学创作,以为简单地贴上西方理论术语标签就可以万事大吉,这是典型的务虚而不务实,所以迫切需要提倡文学批评中的实学精神加以纠偏或补救。
  张 冀:那旧体诗词研究呢,您又如何贯彻您的“新实证主义文学批评”?您觉着自己是否已经打通了任督二脉?这个问题也可以理解为,您游走在当代小说评论和旧体诗词研究两者之间怎么实现自由转换?
  李遇春:对于我来说,在贯彻新实证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时候,研究对象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无论是新文学研究还是旧文学研究,无论是小说研究还是诗歌研究,它们都属于文学研究范畴,因此在研究中都需要坚守“形证”“心证”“史证”三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唯一的区别在于,由于小说与诗词的艺术审美形式不同,所以在旧体诗词研究与现当代小说研究中需要把握和贯彻不同的“形证”方法,比如旧体诗词研究的“形证”主要立足于中国古典诗学传统,而现当代小说研究的“形证”则主要是立足于西方现代叙事学理论;至于“心证”和“史证”两个环节则是大抵相同的,不存在诗词研究和小说研究有何根本差异的问题。所以这些年来我基本上能够在当代小说研究和旧体诗词研究两个学术园地之间比较自由地转换,我需要做的仅仅是紧紧抓住旧体诗词和当代小说的各自文体艺术特质而已,其实这两种研究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并非表面上我们想象的那样井水不犯河水、风马牛不相及。我以为,只要我们能在研究中根据各种不同文体的差异来贯彻“三证合一”的“新实证主义文学批评”原则,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就能基本克服目前虚浮的批评风气。说起来,所谓“三证合一”仅仅是我最近几年来文学研究方法论反思和自觉的产物,其实早在求学期间我就已经在自觉不自觉地追求这种新实证主义文学批评境界了。硕士阶段研究张贤亮小说创作心理的时候,我追求的是把“心证”与“形证”相结合,而有意地淡化了“史证”环节,这多少是一种遗憾。而到博士阶段研究革命年代中国作家的群体创作心理与艺术症候的时候,我又重新捡回了曾经有意丢弃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史证”,从而将“形证”“心证”与“史证”正式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一直承认博士论文是我的第一块真正的学术基石,我后来所有的文学研究都是从博士论文那里深发或拓展出来的产物。无论是《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还是《西部作家精神档案》,其实都与我的博士论文写作密切相关,不了解的人以为我朝三暮四,打学术游击战,而知我者才明白我一直有着自己执著的学术探寻。   张 冀:我有这么一个可能是不大准确的模糊印象,最先是古典文学专业诗词学方向的学者介入旧体诗词研究,后来包括您在内的部分有前瞻眼光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者也加盟其中,事实上已经形成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现在更是有不少博士生、硕士生将旧体诗词研究作为学位论文选题,对于这一现象,您怎么看?
  李遇春:我曾经戏言,旧体诗词研究就是我的一个阿基米德支点,给了我这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大厦。事实上,目前高校最通行的几部权威现当代文学史教科书都拒绝将旧体诗词纳入述史框架,虽然也有少数现当代文学史纳入了旧体诗词,但影响都不是很大,所以旧体诗词至今依旧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叙述禁区乃至盲区。其实现在的问题倒不是旧体诗词可不可以入史的问题,而是如何入史的问题。这对于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家而言不啻是一场严峻的学术挑战。所以十年前国内学界为旧体诗词能否入史的问题争论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我选择了“不搞争论”,径直一头扎进旧体诗词史料的收集与整理中,以及重点诗词作家的个案研究中。在我看来,如果我们不做具体而深入的旧体诗词作家个案研究,我们将无法建构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发展史的基本框架,因为说到底,文学史还是由重要的作家作品构成的,诗歌史同样如此。但由于精力和能力有限,目前我主要做的是关于现当代新文学家的旧体诗词研究,这比较能发挥我个人在新文学研究方面的现代学术优势。而那些主业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是诗词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介入旧体诗词研究之后主要选择的是对现当代学人诗词展开研究,这是很正常的结果,因为现当代学人诗词研究更能够发挥他们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传统学术优势。我觉得这两个方面的学术生力军的加盟和合围是一种良好的学术态势,因为本来旧体诗词研究就属于打通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之间学术壁垒的一个特殊领域,需要集中两个学科的优势而展开深度研究,不存在谁更有研究专利权或优先权的问题。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目前方兴未艾,但也有待深化,我个人觉得其中还有很多学术问题值得年轻一代的学人展开系统而深入的专题研究。
  张 冀:那么,您又是怎么看待作为文学批评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作为文学史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这两种当代文学研究模式的?是区分处理还是互融共生?
  李遇春:我曾在《走向实证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一文中阐述过这个问题。中国当代文学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学科或研究领域。以唐弢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家早就明确反对过当代文学写史,他们不承认中国当代文学具备文学史品格,而仅止于承认当代文学作为文学批评的价值。实际上这里存在很大的误解。且不说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即使当代文学仅仅是指当下的新时期文学或新世纪文学,我们也不应该剥夺当代文学的文学史品格,我们不能因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的浮躁学风而否认我们可以从文学史角度去研究中国当代文学。诚然,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盛行主观阐释批评模式,比较缺乏文学史视野的客观实证批评,但这主要不是当代文学的错而是当代文学批评的误区。更何况文学批评、文学史与文学理论这三者之间并非简单的两两对立关系,而是三元互动共生或三位一体的关系。古今中外所有创造性的文学理论都来自于文学批评实践和文学史研究,而文学史视野中的文学批评则更具有学术力量。我个人在研究中是始终坚持作为文学批评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作为文学史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并行不悖的,二者互融共生,各有侧重又彼此对话。至于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来,则近乎是一个不可完成的学术使命,我以为这将是对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者创造力的一个严峻考验。
  张 冀:我是现代文学研究出身,我平时在研究和教学中有这么一个不大成熟的个人体会:我们的个人经历和知识构成只有和作家的生命体验和文本实存相契、共鸣,才能真正读懂作家、读懂文本,才能让学生有真正的收获。而您出生、成长于武汉郊县,后又长期在华中师范大学工作,请问您在市镇的生命体验对您从事文学研究究竟有多大帮助?刘醒龙当年就曾惊讶于“这个叫李遇春的青年评论家,如何拥有同我一样的对乡村与乡土积攒了半辈子的深情理解”。
  李遇春:文学研究或文学批评其实就是批评家与作家及其作品的精神对话,而但凡对话就不可缺少对话前提,也就是说批评家的“前理解”其实很重要,它决定了批评家能否有潜力进入作家及其作品的精神世界和艺术世界。所以研究文学的过程中,研究者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很重要,我们很难设想没有乡村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的文学研究者能做好乡土文学研究,同样,对现代都市生活缺少体验的研究者也很难做好都市文学研究。其实,所谓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主要是在文学研究的“心证”与“史证”环节中起作用,而对于文学研究中的“形证”而言,更需要后天的艺术审美积淀和专业的文学知识训练。所以在“三证”中,“形证”是文学研究中的艺术本体,它是“心证”和“史证”附丽的主体。离开了“形证”,文学研究就失去了艺术研究的独立性,而沦为无本之末的学术附庸。说到我的评论之所以得到刘醒龙的赞誉,那是因为我和他从小生活的地域环境十分相似甚至可以说大体形同,所以我能比较好地完成与他的乡村小说的精神对话。我的家乡在武汉郊区,其实那个地方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属于黄冈地区,直到现在我家乡的老辈人还不认同自己是武汉人,都固执地认同黄冈,这主要是黄冈的传统农业文明与武汉的现代城市文明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的缘故,故而行政区划上的收编改变不了文化心理上的隔膜。我个人也是如此,我一直在心里把自己当作一个黄冈人,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来越认同黄冈的文化和文学传统。从黄梅的慧能到黄州的苏东坡再到麻城的李贽,从黄梅的废名到浠水的闻一多再到蕲春的胡风,大黄冈的文化和文学血统确实值得后人永远铭记。我个人在研究中对知识分子题材的文学和乡土文学显然更有亲近感,我集中关注的西部文学和旧体诗词正代表了我的这两种文学趣味,这不是有意的选择而是无意识的生成。
  张 冀:这种“无意识的生成”或许就是一种缘分吧!当今中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饱遭诟病,您这些年置身其中有过焦虑吗?在常人看来,您似乎觉得做学问充满了快乐,那么你快乐的不二法门是什么呢?
  李遇春:其实快乐是暂时的表象,焦虑则是骨子里的常态。目前中国高校里的学术评价机制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也严重制约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或批评的健康发展。我时刻提醒着自己要从“项目化生存”中超拔出来,在做文学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学术个性尽量释放出来,不能为项目而项目,那就成了项目的奴隶而不是主人了。只有学术上的自主才能让一个学人快乐,舍此无它。你说的不二法门其实是一个佛家术语,所谓不二,我理解就是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站在一个尽量客观公正的角度和立场上看问题,那样超然的姿态当然会带来快乐。如果固执于“二”,纠结于二元对立,那就必定痛苦不堪了。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一直对于毛姆的话颇为感佩,在我们动辄谈及时代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厘清一个前提: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时代”,人如果能明明白白察觉到自己曾处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个“代”,那他当时须意识到这个时代的时移势易,饱受困惑的煎熬,因为时代中的风浪,对大部分碌碌无为的人来说,不过只是年似一年的寻常日子,有心人,在这样的漫漫长日的处安思危中体会到了所谓的——“时代”。作家作为人群中最敏感的心灵,无疑在承担着经历“时代”
期刊
刘萍、李灵编著的《中国电视剧》一书对中国电视剧的介绍中,将上世纪九三年以来的中国生产的中长篇电视剧分为了“杰出人物”“名著改编”“历史演绎”“都市言情”等九类,另单独分列了少儿题材电视剧、少数民族电视剧和戏曲电视剧三个类别。本文中的“毛泽东题材”属于《中国电视剧》中九大分类中的“杰出人物”。电视剧以毛泽东命名,属于“毛泽东题材”电视剧。另外诸如“红军三部曲”(《长征》《井冈山》《红色摇篮》)《延安
期刊
一、蒸发与幻化  西方印象派的崛起,实现了绘画从形体到色彩的转移,实现了感觉从客体到主体的重心偏离。印象派绘画和此后的现代绘画显示出两大特色:一是形式的理性化;二是色彩的感情化。这突出地表现在后期印象派画家塞尚和凡高的绘画中。前期印象派大师莫奈关注的是客体真实感觉,他在不同季节、气候和时间对同一干草堆进行绘画,几次的主体感觉不同,其画面效果大相径庭,这已显示出主体真实感觉的重要性。莫奈的《睡莲》和
期刊
2013年的中国电影延续着近年来的强势表现,根据电影总局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年故事片为638部,年度票房轻松超过210亿(国产影片的票房约占55%),比去年的168亿元增长近40亿,有望连续9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长势头。而全年过亿的中外影片数量高达61部,创下历史新高。截至12月底,国产影片过亿34部,大约占据年度总票房的一半。在国产电影过亿电影中,突出表现为商业大片的明显衰败,几乎都是中小成本影片
期刊
印象中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遇春君时的情形。那是在2006年浙江大学举办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春天的杭州,空气很温润,会议的间歇,偶遇遇春君和他的同门师兄、现武汉大学教授叶立文。那时的李遇春刚过而立之年,洋溢着青年人的才气和朝气,但性格丝毫也不张扬,相反略显矜持甚至腼腆。现在,一晃7、8年过去了,遇春成果丰硕,成了一名优秀的青年批评家和大学教授。我与他的交往增多,友情渐深厚,对他的认识也更丰富,不过在
期刊
之前看过阿乙的中篇小说《杨村的一则咒语》,让我为之震撼。《杨村的一则咒语》,应是阿乙创作多年以来重要的记录。故事开始于乡村的一个很普通的场景,两个妇女因为一只走失的鸡争吵。“要是你偷了,今年你的儿子死;要是没偷,今年我的儿子死”这句话竟成了可怕的谶语。钟永连的儿子死了,但这却不是宿命,而是她的儿子的死与“含铅量、周工作负荷量、防护措施”有关。阿乙直指现实,这和之前将一切定论为宿命有本质上的区别。之
期刊
最近读谢子元的散文集《小小集》,觉得他对生活的“发现”深刻,书写自然清新,让人感受到从形式到内容,均能以小搏大,典雅深邃,充满思想的力量。  散文集《小小集》(由线装书局出版),题材非常广泛,不论自然风光、市井生活、社会百态,还是人物素描及文艺评论,均能在细微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到诗意。全书72篇作品共20万字,分为“小情调”“小感慨”“小看法”三大辑。作者为人为文低调,书名至分辑的题名书写,一律以
期刊
海天是一位有思想的画家。当人们用心观赏海天画的溪中卵石所透露着的生命意识,观赏老树兜偶尔伸展着的一枝秋叶所展示的生命真义时,那种与生命真义难以分割的“时的哲学”便油然而生了。  一、“真义”回到“本源”  海天喜欢自然的幽僻,因为小景物有大思想。这种艺术是纯中国传统的东西,有中国的话语系统。在中国话语系统里,他发现并践履了新的“传统观”,他以“剥离”的方式超越了中国传统工笔画,又极成功地继承、宏扬
期刊
近期,一则关于台湾著名言情作家琼瑶状告内地影视编剧于正抄袭侵权的新闻——琼瑶指控于正编剧的热播剧《宫锁连城》抄袭自己的作品《梅花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随着“于正抄袭门”的关注度日渐升温,网络小说《帝王业》的作者寐语者也加入了讨伐行列——指认于正新作“不但涉嫌抄袭琼瑶女士作品《梅花烙》,也盗用了《帝王业》书中的重要桥段”{1}。事实上,早在2013年4月,该剧就被指认涉嫌抄袭著名网络写
期刊
1927年,王静安先生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两年后,清华研究院同仁树纪念碑于清华,乞陈寅恪先生撰写铭文,其中道: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白云苍狗,时光荏苒,斯人已逝,但铭文中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0个字,其光芒足以照耀千秋,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