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心理学分析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ong_j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心理学角度探索合理的化学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關键词:心理学;主体作用;参与
  心理学研究证明,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分两大类:一类属于心理的认知因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类属于心理的意向因素(动机、注意、情感、意志等)。两类因素分别构成“感知——思维——知识智慧”的认识过程和“感受——情感——意志性格”的情绪过程。心理的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和谐统一,相互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这两种因素都应予以高度关注,一方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地加工,不仅要根据难度和内在逻辑做到循序渐进,还要关注学习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采取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教学方法或措施,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以下本人以《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这节课,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 创设问题情境,让问题更深入有效
  将认知性动力转换为学生的认知行动,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点拨。教师在讲授化学教学内容时,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悬念,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认知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用化学实验为切入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有效提问,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探究“燃烧的条件”中设计演示实验:(信息提示: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以上)烧杯中盛有接近100℃的热水,并投入了一小块白磷。烧杯上方盖了一片导热性很强的薄铜片,一端放一小块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红磷(如图)。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追问:若让水中的白磷接触到氧气,白磷会燃烧吗?学生们没见过,心理会有矛盾和期待。接着现场演示实验,让他们更加肯定了燃烧的条件。
  设计演示实验“白磷自然”:白磷离开水,并用滤纸去除表面的水,发现白磷表面有冒烟的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但是没有燃烧,为什么?最后不经点火就燃烧起来,为什么?让学生剖析问题,感受缓慢氧化的存在,再次明确燃烧的条件。
  学生面对化学实验里的变化,会表现出向往、兴奋、惊喜、渴求等多种感情心理,教师在实验中精心创设的问题,有助于启发学生探究、发现,最后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动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 挖掘生活资源,感受身边的化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兴趣时,大脑中有关学习神经的细胞会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无关的则处于抑制状态。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选择学生身边蕴含化学知识的物质、现象,提出有关的化学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化学,在生活体验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探究“自然”现象:你有见过草垛吗?你有在那捉迷藏吗?你有将手伸进草垛中的体验吗?(生活的体验——感觉到热)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很快能从白磷自燃中得到启示:若通风不好,堆放久了,都可能引起自燃而发生火灾。
  探究“爆炸的条件”,教师引导思维:鞭炮,大家都见过、玩过,有没有这样玩过——除去鞭炮的外包装,直接对火药点火?会爆炸不?爆炸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这时学生明确爆炸需要有限的空间。观看“井盖上放鞭炮 井盖被炸飞”视频,分析在井盖边燃放烟花爆竹可能存在的危险,让学关注瓦斯爆炸、粉尘爆炸的危险,从而明确油库、面粉厂、锯木厂、纺织厂、矿井、煤气站等地要悬挂“严禁烟火”的重要性。
  在探究“灭火的条件”,从身边简单的灭火入手,学生比较容易领会并做出很好的总结:演示:用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学生会很兴奋、认真观察),进而思考生活中通常怎么熄灭蜡烛,原理是什么?我们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火熄灭了?我还可以怎么熄灭燃着的木条呢?(在地板上戳一戳、伸入水中或扎入泥土里)原理是什么?延伸出酒精灯的使用,打火机的使用,燃气灶的使用,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学生会很快融入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感。
  探究“火灾发生时如何灭火”,如:“油锅着火了,怎么办?”让学生分析原因;实验室燃着的酒精灯不小心打翻了,“桌面着火了,怎么办?”燃气瓶着火了,以及森林大火,怎么办?教育学生遇事沉着冷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挖掘生活中的现象,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活泼,提出有关的化学问题,通过让学生剖析问题诱发学生的内驱动力,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让学生在剖析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 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来,激发学习热情
  实践表明,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参与和参与程度的多少。主动参与活动,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化学思想和方法。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与期待,特别希望能提前感知,在课堂上不但愿意当众参与,还希望自己表现出色。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些有真实情景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能让学生完成的任务,尽可能让学生来完成,这样无形中可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学生钻研课本,查找资料,自己思考,对培养其自学能力也有一定好处。
  参考文献:
  [1]赵丽琴.怎样让学生爱学习[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娟.运用心理学知识搞好化学课堂教学[N].科技咨询导报,2007.
  作者简介:
  吴良俤,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二附中。
其他文献
摘要:微课教学是教师为了更好地给学生讲授知识,而针对其重点、难点、疑点等,通过制作视频、动画、图片,且插入背景音乐或者旁白的一种教学形式。目前,对于微课教学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微课教学的實际应用还不成熟,微课更多的是教师相互之间交流工具,因此,对于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教学  一、 微课的相关概念  微课,一般是指为使学习者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执
摘要:虽一草一木,亦莫不有性情,一事一物,亦莫不含美韵,在中职学校班级建设中融入美育教育,体现在事事、时时、处处。本论文从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中职学校的特点,从育境、育心、育才等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在中职学校班级建设中融入美育的途径与方法,提升中职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建设;美育;途径与方法  美者,为见真行善也。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