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戊二烯与OH自由基光化学反应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

来源 :中国科学:化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cai372751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烟雾箱模拟装置,研究了异戊二烯与OH自由基反应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反应中生成的气相产物通过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PTR-MS)测定,SOA的浓度及粒径谱分布通过高分辨率粒径谱仪(EEPS3090)测定.研究表明:甲基丙烯醛(MAC)/甲基乙烯基酮(MVK)、乙醛、甲醛、甲醇、甲酸/乙醇、乙醇醛、甲基乙二醛、丙酮/丙醛等为主要气相产物,各组实验中MAC/MVK和乙醛浓度达到最大时,其产率分别介于13.78%~37.72%和5.38%~9.34%(以C计)范围内;SOA生成量及其中值粒径
其他文献
论述了X射线脉冲星辐射模型和脉冲轮廓构造算法,提出了以Kullback-leibler距离函数作为评价标准,提高具有泊松分布规律的X射线脉冲星脉冲轮廓信噪比的平滑算法,推导了平滑参数和平滑累积脉冲轮廓的计算公式.搭建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地面模拟系统,实现了对模拟X射线脉冲星单光子到达时间的记录及X射线脉冲星脉冲轮廓的构造,得到了X射线脉冲到达时间TOA.在X射线脉冲星导航地面模拟系统上,对平滑算法进
期刊
为某些特殊问题构造有效的安全多方计算协议是多方计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文中使用密钥共享方案为排序问题构造了一个有效的安全多方计算协议,该协议在n个参与者中至多只有t个不诚实者,若t≤(n-1)/2,则它在被动攻击下是完全安全的;若t
期刊
从商空间的粒度计算理论出发,本文讨论模糊集的模糊度量问题,即模糊度的定义.根据模糊集的结构分析,我们提出"各向同性"的假设,在这个假设下得出以下结果:(1)在有限完备半序集上具有各向同性的模糊度是唯一的.(2)得出模糊数学中的模糊度函数同构的充分必要条件.(3)得出模糊度具有模糊单调性和粒度单调性的充分必要条件.(4)在一定的假设下,给出模糊度的解析表达式.这些结果阐明了模糊度与粒计算的关系,揭示
期刊
通过静电层层组装技术在玻碳(GC)电极表面制备{多壁碳纳米管(MWCNT)/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n多层膜,并采用循环伏安法在多层膜的表面电化学修饰一层磷钼酸(PMo12)膜,构筑GC/{MWCNT/PDDA}n-PMo12复合膜修饰电极.利用SEM对比观察{MWCNT/PDDA}n和{PDDA/MWCNT}n-PMo12的微观结构,并研究该复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及其对溴酸盐(BrO
期刊
发展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K2NiF4结构Ln2MO4型氧化物(Ln=La,Pr,Nd,Sm;M=Ni,Cu,Fe,Co,Mn)由于具有高的离子-电子电导率,与固体电解质匹配的热膨胀系数,较好的氧扩散及表面交换性能,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预示着该类材料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阴极材料的高温化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镍酸盐Ln2NiO4(Ln=La,P
期刊
我们使用表面活性剂P123和聚苯乙烯球双模板技术,合成了多级有序的宏孔/介孔TiO2薄膜,并将其与P25多孔薄膜复合形成双层结构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实验结果表明,宏孔/介孔TiO2薄膜层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光阳极对太阳光的散射以及捕获能力,从而提高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与使用单一P25光阳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相比,双层TiO2结构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所产生的短路光电流密度从
期刊
主要合成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Li4Ti5O12亚微米球电极材料,并研究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材料的制备分为三个步骤:TiCl4水解得到金红石相的TiO2,然后将得到的TiO2与LiOH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中间相LiTi2O4+δ,最后将中间相高温煅烧得到尖晶石结构的Li4Ti5O12.采用XRD、SEM和TEM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尖晶石相的Li4Ti5O12负极
期刊
以膨胀石墨和硫酸亚铁为前驱物,采用一步还原法得到Fe/膨胀石墨(Fe/EG)插层复合物.并用SEM、XRD、网络矢量分析仪等测试仪器分别研究了Fe含量(wFe)对Fe/EG插层复合物的形貌、结构、微波电磁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插层剂Fe的含量能有效地调控Fe/EG插层复合物的微波电磁与吸收特性.随wFe在27.5wt%~71.5wt%范围内增大,Fe/EG插层复合物的介电常数在wFe=2
期刊
针对生物接触氧化修复工艺存在的生物膜内磷累积导致系统除磷性能恶化的问题,以受污染源水为对象,开展表层生物膜脱除(SBD)和全层生物膜脱除(FBD)两种排泥方式对系统除磷长效性和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修复系统启动1周后除磷效率达46.9%,随后系统除磷性能迅速恶化.采用FBD方式后系统除磷效果得以恢复,溶解性磷酸盐(DP)去除率维持在30%以上近1个月,生物膜饱和吸磷量达(31
期刊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冷拔单晶铜的织构和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为了考察初始取向对冷拔铜线材形变组织和织构的影响,试验结果并与冷拔和单晶铜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与和单晶铜相比,单晶铜晶粒分裂更加明显,在冷拔过程中迅速形成+织构.但高应变下,由于剪切应力的影响,和织构组分沿线材径向的分布并不均匀,织构绝大部分分布在试样表面,则主要分布于试样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