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德是福建沿海一个欠发达地区,是当时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全地区9个县,其中6个是贫困县,经济总量排在全省最末,俗称“闽东老九”。就是在这样一个“老、少、边、岛、穷”的地方,刚满35岁的习近平,以深入调研起步,建立“四下基层”制度,提出“弱鸟先飞”理念,倡导“滴水穿石”精神,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善宁德基础设施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下决心带领闽东百姓摆脱贫困。
“弱鸟先飞”
1988年6月,习近平来到宁德,当地的干部对这位有“背景”的“大官”有许多期待:带来资金、带来项目、带来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习近平在大家的期待中,开始了大走访和大调研。一个多月的时间,习近平把宁德的9个县(区)跑了一遍,包括13个乡镇、18个村、12家工厂及学校,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总结出了宁德“三大特点”:一是全地区9个县都是重点的革命老区;二是少数民族畲族的聚集区;三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宁德还存在“三大弱点”:一是交通闭塞;二是没煤少电;三是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同时,宁德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政治优势,有老区的光荣传统;二是山海资源优势;三是宁德劳动人民的淳朴风气和艰苦奋斗精神,是人的优势。闽东人太想一步就富起来,特别是对修通福温铁路、开发三都澳港口、建设中心城市这“三个目标”,习近平要求干部们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这“四下基层”中,体验生活,调查研究,寻找思路和办法。习近平认为,闽东的经济建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农民问题。闽东要发展,就要走一条“大农业”的路子,即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以农业商品观念替代以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观念。习近平还意识到,当时的干部群众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希望国家多拨资金,多安排些计划内原料。因此,习近平要求大家要有“弱鸟先飞”的理念,要把解决原材料、资金短缺的关键放到自己身上来,这种思想意识的转变是“先飞”的第一要义。习近平对负责财政工作的同志提出,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紧缩与发展的关系、多办事与量力而行的关系。要有大财政观念,不能把增加财政收入理解为“卡紧企业”,只有企业发展了,财政收入才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水涨船高、泉大水足就是这个道理。要抱好西瓜,还要捡好芝麻,积少成多。增加财政收入要与搞活大中型国有骨干企业相结合,“先予后取,培植财源”,讲究“欲取姑予”的艺术,不做“竭泽而渔”的蠢事。既要積极争取外界支持,又要深挖自身潜力发展,更要通过资产融通,大力支持工农业发展。用“弱鸟先飞”的理念,稳定干部群众的思想,符合宁德发展的现实。1990年,福建全省财政收入209亿元,宁德只有2.3亿元;但从增长幅度看,当时福建省“七五”期间财政年均增长17.3%,宁德是27.3%,超出10个百分点,乡财建设和特产税管征实现新突破,习近平在宁德开展经济工作的成效得到广泛认可。
“滴水穿石”
面对宁德干部群众急于摆脱贫困、急于求成的心理,习近平提出了“滴水穿石”精神,强调要想摆脱贫困就要有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知难而进,攻坚克难,勇于贡献。从让分散居住在山上的群众搬迁下来,到实现“连家船民”上岸定居,“扶贫先扶志”“三进下党”,再到学习温州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民营企业,探索如何为民营企业服务、加强旧城改造等,无不体现了 “滴水穿石”精神。也是这种精神,引导着宁德的党员干部拿出百倍的信心耐心恒心,树立长远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干,对闽东干部队伍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宁德,习近平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就是为了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两个理念,重点强调不要跟别人攀比,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要接受落后的现实,也决不能自甘平庸、无所作为。要鼓起干劲,有“先飞”的劲头,有“穿石”的韧劲,坚持不懈干下去。“一任接着一任干,任任干给群众看。”
“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理念一直贯穿于习近平在宁德工作的始终,被闽东人民传承发扬并称之为“闽东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激励和鞭策着宁德的党员干部埋头苦干、砥砺前行。(作者单位: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 文
“弱鸟先飞”
1988年6月,习近平来到宁德,当地的干部对这位有“背景”的“大官”有许多期待:带来资金、带来项目、带来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习近平在大家的期待中,开始了大走访和大调研。一个多月的时间,习近平把宁德的9个县(区)跑了一遍,包括13个乡镇、18个村、12家工厂及学校,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总结出了宁德“三大特点”:一是全地区9个县都是重点的革命老区;二是少数民族畲族的聚集区;三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宁德还存在“三大弱点”:一是交通闭塞;二是没煤少电;三是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同时,宁德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政治优势,有老区的光荣传统;二是山海资源优势;三是宁德劳动人民的淳朴风气和艰苦奋斗精神,是人的优势。闽东人太想一步就富起来,特别是对修通福温铁路、开发三都澳港口、建设中心城市这“三个目标”,习近平要求干部们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这“四下基层”中,体验生活,调查研究,寻找思路和办法。习近平认为,闽东的经济建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农民问题。闽东要发展,就要走一条“大农业”的路子,即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以农业商品观念替代以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观念。习近平还意识到,当时的干部群众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希望国家多拨资金,多安排些计划内原料。因此,习近平要求大家要有“弱鸟先飞”的理念,要把解决原材料、资金短缺的关键放到自己身上来,这种思想意识的转变是“先飞”的第一要义。习近平对负责财政工作的同志提出,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紧缩与发展的关系、多办事与量力而行的关系。要有大财政观念,不能把增加财政收入理解为“卡紧企业”,只有企业发展了,财政收入才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水涨船高、泉大水足就是这个道理。要抱好西瓜,还要捡好芝麻,积少成多。增加财政收入要与搞活大中型国有骨干企业相结合,“先予后取,培植财源”,讲究“欲取姑予”的艺术,不做“竭泽而渔”的蠢事。既要積极争取外界支持,又要深挖自身潜力发展,更要通过资产融通,大力支持工农业发展。用“弱鸟先飞”的理念,稳定干部群众的思想,符合宁德发展的现实。1990年,福建全省财政收入209亿元,宁德只有2.3亿元;但从增长幅度看,当时福建省“七五”期间财政年均增长17.3%,宁德是27.3%,超出10个百分点,乡财建设和特产税管征实现新突破,习近平在宁德开展经济工作的成效得到广泛认可。
“滴水穿石”
面对宁德干部群众急于摆脱贫困、急于求成的心理,习近平提出了“滴水穿石”精神,强调要想摆脱贫困就要有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知难而进,攻坚克难,勇于贡献。从让分散居住在山上的群众搬迁下来,到实现“连家船民”上岸定居,“扶贫先扶志”“三进下党”,再到学习温州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民营企业,探索如何为民营企业服务、加强旧城改造等,无不体现了 “滴水穿石”精神。也是这种精神,引导着宁德的党员干部拿出百倍的信心耐心恒心,树立长远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干,对闽东干部队伍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宁德,习近平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就是为了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两个理念,重点强调不要跟别人攀比,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要接受落后的现实,也决不能自甘平庸、无所作为。要鼓起干劲,有“先飞”的劲头,有“穿石”的韧劲,坚持不懈干下去。“一任接着一任干,任任干给群众看。”
“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理念一直贯穿于习近平在宁德工作的始终,被闽东人民传承发扬并称之为“闽东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激励和鞭策着宁德的党员干部埋头苦干、砥砺前行。(作者单位: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