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四好农村路”:通向幸福,通向远方

来源 :宁波通讯·图话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月伊始,秋意渐浓。汽车缓缓行驶在象山县定塘镇马漕线,远处青山如黛,绿意盎然,道路两旁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景观绿化,各色花草错落有致点缀其间,好一幅景色宜人的乡村画卷!若行车累了倦了,还可以到就近的公路服务驿站歇歇脚,喝口茶。这是近日记者在象山县采访“四好农村路”时看到的情景。
  象山县“三改一拆”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只是象山创建“四好(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农村路”的一个缩影。去年,该县通过了“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验收,是宁波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入选的区县(市)。
  打造精品线编织“最美”农村路网
  车子还未驶入象山定塘下营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开得热闹的月季花。红的、白的、粉的,各色花朵竞相绽放,花丛下映衬着青翠欲滴的草坪,煞是好看。原来,自从开展“四好农村路”创建以来,这条途经下营村、庙山村和地龙村共1.7公里的乡村道路被“盛装打扮”,种上了1万余株月季花,花开时节,道路两侧的月季花团锦簇、摇曳生姿,一派迷人景象。农村公路照明不佳,该镇还在道路上安装自发光体照明,既保证了夜间行车安全,又增加了公路“颜值”。
  “小而美”的月季花大道、樱花大道、鸡冠花大道……一条条“绿、美、畅、洁”的特色农村公路串联起各个村落;松兰山沿海观光道、影视大道等优美壮丽的景观道路,让人如同行走在风景画中。在象山,像这样的精品线公路共有176公里,或点缀于乡野,或蜿蜒于山川,延绵不绝,美不胜收。
  为了更好地管护、运营农村路,去年开始,象山将“路长制”从国道省道延伸到了县道村道,每条村道都有“路长”,路长为每个村的村书记,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平时,他们的工作内容很多,要及时发现道路边乱堆放的垃圾、违规摆放的摊位等,并且要及时协调清理这些垃圾和劝离这些摊主,如果有问题可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解决,以确保农村路的干净整洁。
  除了“路长制”,公路服务站是象山农村路建设的另一个特色创新。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伊家公路服务站,白墙黛瓦,竹影婆娑,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工作人员介绍,伊家公路服务站利用公路边角建造,属于“共建共管”,投入资金30万元,面积1250平方米,建有服务站主体建筑一座、厕所一座、生态停车位12个,并有一个登山步道入口位于场地中间,具备停车、观光、如厕、临时休息等功能,设有专人管理。这里原先是村里的农业设施用房,破旧不堪,便拆了建成驿站,供游客停车休息。而在花港村,公路服务站集村卫生室、银行便民服务点、物流点等于一体,还创新性地推出“时间银行”,带动村民参与志愿服务。在大塘港,公路服务站修葺一新,是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和赛事的重要场地。每逢“鱼头节”开锣,各地游客蜂拥而至,千人共飨鱼头盛宴的场景蔚为壮观。
  以路为媒铺设致富民生路
  “四好农村路”,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象山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245.2公里,基本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道路养护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全面完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四好农村路”犹如一根根“毛细血管”遍布象山各地,带动曾经的小山村、小渔村美丽蜕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象山鹤浦镇小百丈至大文沙公路,是宁波“四好农村路”、美丽公路建设的示范性工程和宁波市农村公路提能升级试点工程,公路所通向的大沙村,诉说着改革开放后美丽公路带来的乡村振兴故事。曾经,大沙村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小百丈至大文沙公路改造提升后,沿线村容村貌也得到美化,盘活了周边乡村乃至鹤浦镇的旅游资源,为农家乐旅游、农产品外销打通了富民之路。集“山、海、滩、礁”于一体的原生态景象,成为周边市民自驾热门之地。
  “现在从县城到我们村,开车只需40分钟。由于道路通达,村里还发展了农家乐、采茶、旅游观光等项目,山里人和城里人的差距也缩小了。”西周镇伊家山村村书记俞兴球道出了伊家山村的变化。伊家山村位于西周镇东南侧的崇山峻岭中,海拔370米,曾因道路不通,閉塞、贫穷、落后,几乎与世隔绝。下莲线改变了这个小村庄。下莲线是西周镇依托“古村古居韵味独特、山水竹林风光优美、佛教文化底蕴深厚”的资源禀赋和现实基础,全力打造的象西竹乡古韵文化旅游精品线。它全方位展示西周山水旅游资源,让乡村旅游更具吸引力,做强做好全域旅游文章。同时,下莲线还是象山“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莲线、三高线、沿海中线……这些农村路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大动脉。鹤浦镇的小海鲜、定塘镇的蔬菜瓜果、茅洋乡的溪东美景……随着一条条农村公路的开通,以前需要艰难运输农作物、渔获物的村民们,现在可以坐等客商上门收购,以前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风景,已成为游客们耳熟能详、争相探访的景观。
  凝心聚力惠民生,以路为弦谱华章。纵观象山县,这场以路网建设为媒的“棋局”已全面铺陈开来。“四好农村路”缔造了美丽乡村,也撬动了“美丽经济”。去年,象山村级经营性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11.5%,村均经营性收入近64万元,全县民宿经济收入6.79亿元,同比增长25.3%。
其他文献
背靠群山,面朝大海,一手牵着九峰山景区,另一只手牵着洋沙山景区,这就是位于北仑区春晓街道的三山村。山峦苍翠、溪流淙淙,推门见山,阖窗听水,宛如世外桃源的优美环境,让一方百姓在这里暢快地呼吸、诗意地栖居,生动诠释出“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美丽内涵。  提升颜值从环境整治开始  生态资源丰富的三山村,是原三山乡政府驻地,2005年由球山、双狮、凤山、堰谭、合宅5个村合并而成。其时因缺乏系统性规划,导致基
期刊
前段时间,连接海曙龙观乡和奉化溪口镇的龙溪公路升级改造完成,越来越多的司机喜欢驶上这条公路。和以前相比,龙溪公路更宽,更平整,也更美丽了,宛如一条缎带缠绕在山水之间。  作为海曙美丽经济交通走廊中“四横四纵四环六连接”的四环之一,龙溪公路连接起了沿线桓村村、龙溪村、大路村、山下村、李岙村、雪岙村6个村庄。6个村庄各有特色,但皆带着一种“世外桃源”意境。龙溪公路改造完成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会循着这
期刊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探索农村集體产权制度改革,到2018年被列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单位,宁波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历经近30年,已进入攻坚扫尾阶段。  目前宁波已有99.6%的村社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419万人成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东。这意味着,如果合作社经营得好,这419万名股东每年都可以享受到集体资产的分红以及与股份有关的一系列权益。  通过改革,集体经济组织摸清了家底,明晰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党的十九大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就是要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三农”问题。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指引下,宁波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强化使命担当,以融合发展为
期刊
几年之前,张家村还是奉化有名的“困难户”,村里环境脏乱,无集体经济收入。短短几年时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全是因为一个人。他就是“浙江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冯德林。  2014年初,原宁波市经信委委派冯德林担任奉化区大堰镇张家村农村工作指导员一职,一干就是五年。在这五年里,他扎根农村一线,每天吃住在村里,深入考察村情,了解村民诉求,掌握第一手资料,因村制宜制订扶贫工作方案,成功使张家村一年
期刊
从前,高泥村是个地处西沪港畔、收入相对较差的“贫困村”,村民守着西沪港这个聚宝盆不知该如何利用,除了赶小海,就靠养殖海带、紫菜过日子,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如今,村子成了省级特色精品村、省3A级景区村、“浙江省网箱养殖第一村”。随着黄避岙乡高泥村第二届大黄鱼美食节的举办,村里又迎来了一波旅游热潮,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尝黄鱼、赏荷花、住民宿,体验着斑斓海岸休闲生活。  短短几十年,这个不起眼的传统
期刊
当前,宁波市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深化改革深水期,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中美经贸摩擦和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导致外贸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惠农政策及资金投入的边际效应递减等严峻挑战。  但越是吃力的时候,越要保持定力,越要在促增收上拿出新举措、获得新成效。  促进农民增收,要向现代农业要效益。农民增收,基本盘还是在农业。要立足提质增效,着力做强一产,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期刊
9月28日,宁波市首个田园综合体——达人村正式运营。达人村位于江北区甬江街道北郊片区,是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农俗表演、农家美食、农趣玩乐、田园夜色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于去年9月底试运营。一年来,达人村吸引了50多万名游客前去“打卡”,门票营业额突破1500万元,已成为宁波新晋“田园网红”。在正式运营前,博得良好口碑的达人村已被评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甬江街道北郊片区曾是宁波
期刊
在宁海县岔路镇和前童古镇的交界处有一个小而美的村庄。从一条绿荫掩映的柏油路进去,村口立着五个醒目的大字:“36条发源地”。  这里是宁海县岔路镇下畈村。五年前,规范村级小微权力的“36条权力清单”正是从这里开始试行,而后闻名全国。  下畈村面积约0.1平方公里,共有农户168户,人口470人。村庄内小桥流水,松林环绕,古樟灵秀。这几年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整体环境还在进一步提升。今年8月,记者去采
期刊
宁波市乡村治理创新工作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末,宁波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并被司法部、民政部推广。多年来,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创新、合力推进,乡村治理亮点纷呈,典型案例层出不穷,涌现出了“村民说事”“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小板凳工作法”“书记一点通”等特色做法,打响了乡村善治的“宁波品牌”,乡村治理工作总体上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回顾总结宁波乡村治理创新的成功实践,我认为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