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渗流耦合作用下土石坝稳定性分析

来源 :海河水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che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地震-渗流作用下土石坝的稳定性,以某一土石坝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土软件Geo-slope中的Seep/w、Slope/w以及Quake/w模块,分析该土石坝在地震-渗流作用下可液化土层的发展规律、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坝体典型节点加速度和位移变化规律.计算研究表明:在地震-渗流耦合作用下,可液化土层的中下部液化发展水平较高,中下部土体的超孔隙水压力增量也比较大,上层土体发生液化的概率最小.坝体典型节点的加速度发生放大效应,节点高程越高,加速度放大效应越明显.坝体底部位移最小,中上部位移比较大,下游上部土体的竖向位移向上,此处土体发生隆起现象.
其他文献
异种钢焊接接头在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结构中应用广泛.采用XRD,SEM及EDS及显微硬度对原始态和服役1×105 h的T91/TP347H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相组成、显微组织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分析,并采用显微硬度计对2种接头的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结果 表明,相较于原始态,服役1×105 h的接头TP347H母材晶粒更为粗大,T91和TP347H的热影响区强化相粗化,焊缝有M23C6和Nb(C,N)析出.2种状态的焊接接头硬度最高值均出现在T91侧热影响区,最低值均在TP347H母材,服役1×105 h的焊接
利用反应量热仪(RC1),测定了以2?(二硝基亚甲基)?5,5?二硝基?2H?嘧啶?4,6?二酮(TNMPO)为原料,经水解反应制备FOX?7工艺的热流曲线,对水解反应的工艺热危险性进行了分析,采用定温实验,利用n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对不同温度下的水解反应速率进行了拟合,进而获得了水解反应的表观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20℃条件下,TNMPO水解制备FOX?7反应的摩尔生成焓为-46.563 kJ?mol-1,绝热温升为9.1 K.若水解反应发生失控,反应体系可到达的最高温度(MTSR)为29.1℃.对2?
为研究某水库防渗墙设计方案对地下水渗流场影响,利用ANSYS-Fluent仿真对比试验手段,研究了防渗墙深度、厚度设计参数与渗流场特征参数变化关系.主坝上游侧水头差最大,且主坝底流速最高;防渗墙深度愈大,则水头差愈低,但降幅减小,深度超过11.5 m后降幅显著减少.主坝底流速在深度低于11.5 m时稳定在1.62 cm/s,超过11.5 m后增长;防渗墙底流速在深度11.5 m最低,为0.5 cm/s.防渗墙厚度参数增大,各特征面上水头差均为递减,但厚度超过1.5 m后降幅趋于0.主坝底流速在防渗墙厚度0
地下水污染相比于地表水与大气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后,随着水流不断扩散,难以及时找到污染源头并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地下水中的污染进行溯源,是进行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前提条件.同时,水污染事件中污染物来源不清也会导致责任归属难判定,从而引起案件纠纷等系列问题.首先对常见的地下水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进行了归纳,之后对目前地下水污染溯源技术和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最后结合溯源方法的实践应用提出该方向应用的重难点.
潘家口水库水情计算中,出库流量计算涉及溢洪道、泄洪洞、发电洞等多型式、多孔洞的出流.其中,发电洞(水电站)机组型式及运行方式不同,其出流量计算方法亦不同;水库库容曲线的选择使用,对调节流量计算结果亦有显著影响.分析了影响水情计算结果的因素及其背景,提出了改进方案,以期对提高水情计算结果精度有所裨益.
为提升淮河河道堤坝防洪能力,采用防渗混凝土作为堤顶加高与坝身防渗主要材料,设计开展了防渗混凝土三轴试验.研究获得了肪渗纤维含量与混凝土强度的负相关二次函数关系,肪渗纤维含量应控制在合理值时才有利于兼顾防渗性与承载性,本试验中肪渗纤维含量最佳为6%.尺寸效应引起的混凝土强度损耗较稳定,围压10、20 MPa下平均降幅分别为7.2%、10.3%,工程中应选择尺寸差异小混凝土进行设计应用.肪渗纤维含量抑制混凝土线弹性模量,而尺寸效应在线弹性变形阶段无影响.论文研究为水利工程中防渗混凝土应用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介绍了NJG型真空激光准直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潘家口水库大坝的布置情况.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NJG型真空激光准直系统能够实现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的自动化同步监测,测量结果均符合大坝变形监测的规律,数据稳定且连续.通过分析和研究最近2 a NJG型真空激光准直系统的观测资料,确认NJG型真空激光准直系统的可靠性,其平均无故障时间和自动化数据缺失率均符合规范要求,由此得出应用于大坝变形监测中的NJG型真空激光准直系统具有精度高、故障率低、运行稳定、方便维护的特点.
针对免示教六轴塔脚焊接机器人在输电线路塔脚焊接进行工艺试验,对去除加劲板的塔脚结构部件主焊缝进行全自动GMAW.验证了焊接工艺参数,检验了焊接工件的变形、焊缝外观及焊缝尺寸.将免示教六轴塔脚焊接机器人生产效率与原手工焊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免示教六轴塔脚焊接机器人,在输电线路塔脚焊接中,成形良好、焊缝外观优美呈鱼鳞纹、焊脚尺寸满足要求,且效率明显高于手工焊接,对后续输电线路铁塔塔脚焊接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对Q690D低合金高强钢进行了焊接热模拟,得到了一次和二次焊接热循环时不同峰值温度和冷却时间下的热影响区组织,并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测试、冲击性能测试及断口形貌分析.结果 表明,一次焊接热循环时,随着焊接热循环峰值温度的增加,试样显微组织逐渐粗化,并由粒状贝氏体组织向上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组织转变,硬度增加,冲击性能恶化.热循环峰值温度为900℃时,冲击吸收能量最大为78.95 J;峰值温度为1350℃时,冲击吸收能量最小值仅为17 J.冲击断口由延性断裂向解理断裂转
引黄泥沙问题是制约黄河下游引黄灌区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析总结绞吸式挖泥船在小开河引黄灌区沉沙池清淤中的成功应用,提出了利用挖泥船和多级加压泵站、通过管道向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远距离输送黄河泥沙改良土壤的设想.届时,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将形成“引黄泥沙利用—盐碱地改良—生态环境改善—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四位一体”良性发展模式,同时对坚守国家土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