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类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x0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当前水利工程类专业课程课时压缩为背景,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对措施。结合“水资源规划及利用”重点课程建设实例,重点进行了课程教学效果(考试成绩)与学生旷课、请假、迟到次数的相关分析,得出考试成绩与学生缺课次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线性关系。加强课堂考勤和渗透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动力是避免学生逃课的有效应对措施。
  关键词:课程建设;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考勤
  作者简介:张芮(1980-),男,甘肃武威人,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讲师。(甘肃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重点建设课程“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建设项目、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教研项目“校企共建水利工程教育中心实习实践形式与管理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39-02
  水利工程类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在相关单位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监理、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课程门数多、彼此联系紧密、教学任务重、实践性强是该类专业的特点。然而,近年来随着学分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许多水利类专业的课堂教学学时逐渐压缩。[1-2]为了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必要在有限课时条件下对课程教学进一步改革。另外,近年来学生逃学旷课现象突出,[3]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此,论文以“水资源规划及利用”重点课程建设为例,探索有限课时和缺课现象突出背景下水利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对策和措施,以期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一、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是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也是学习水工建筑物、水电站等课程的基础。为此,课题组在压缩课时(由48学时压缩为40学时)条件下修订教学大纲,以“必需内容不减少、重复内容全删除、重点内容要突出”为指导思想,保留了水库的兴利调节、防洪调节、水能规划等三大核心课程体系内容,刪除了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内容(与水利工程经济分析课程重复),突出了水电站装机容量选择等重点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具有河流综合利用规划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为从事水资源评价、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工作打下基础。
  二、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建立探究-引导式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达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教学中课题组设计了符合学生实际的“提出工程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中紧扣专业要求和学生实际,将学生动脑-动手二位一体的学习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充分体现“四重一主”(重知识、重能力、重个性、重发展和学生的主体性)的教育教学原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2.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传统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和集中反映,板书可使学生领悟教师的思维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不可忽略的功效。[4]然而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的内容多、课时少,而且计算表格和图量非常大,反复的擦写限制了向学生传递知识和内容。因此,应将传统的板书教学和多媒体课件教学相结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复杂的图表通过幻灯片投影来完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而公式推导等则用板书讲解,给学生停留足够的思考时间,从而避免学生被动接受式教学模式。
  三、加强学生上课考勤力度
  1.考勤的必要性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传播文化的神圣殿堂,也是师生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然而多项研究表明,近年来无论重点大学还是一般院校,学生逃学旷课现象却普遍发生。[5-6]张芮(2011年)研究表明,学生公共选修课考试成绩均与请假、迟到、次数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旷课次数负相关更是达到极显著水平。[7]因此,加强课堂考勤力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2.“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学习效果与考勤的相关分析
  (1)课程建设前的相关分析。以“水资源规划及利用”重点课程建设之初(2006级水电专业)学生为例,利用SPASS13.0分析软件,对学生学习效果与考勤各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其中,学习效果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衡量(采用五级制分段平均成绩),以便于和其他要素直接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对“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考试成绩和上课考勤情况统计,2006级水电专业学生人均迟到、早退0.8次,人均请假和旷课分别为0.34和0.25次,人均缺课次数达到0.59次,而平均考试成绩为64.94分,成绩达到优秀的仅有1人,不及格人数达到30人,占总人数的27.78%,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通过相关分析(表1)得出,学生考试成绩与迟到、早退之间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827,说明学生迟到、早退次数越多,考试成绩越低;考试成绩与请假次数和旷课次数的相关系数则分别达-0.933和-0.915,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20,0.029<0.05);而考试成绩与缺课总数的相关系数更是高达-0.964,其负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8<0.01)。因此可以看出,缺课总数(即请假和旷课总次数)对考试成绩的影响最大,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做好严格考勤,尽量减少缺课次数。
  (2)重点课程建设第一年的相关分析。重点课程建设第一年学生(2007级水电专业)人均请假为0.51,比建设之前的0.34有所增加;而人均旷课次数和缺课总数分别为0.06和0.57次,比之前均有所降低,而全班迟到、早退仅有2次,基本属于偶然现象。从考试成绩来看,平均成绩达到73.24分,比之前提高12.78%;成绩优秀有9人,不及格人数减少到了16人(学生总数为102人),教学效果有了极大地提高。另需说明的是2007级任课教师兼任其班主任,对班上旷课现象管理较为严格,这可能是导致人均旷课次数仅为0.06次的主要原因。   由该课程建设第一年的考试成绩与考勤相关分析可以看出(表2),考试成绩与旷课次数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47,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而考试成绩与请假次数和缺课总数的相关系数均高达-0.980,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3)重点课程建设第二年的相关分析。该重点课程建设第二年中,学生人均旷课次数为0.24次,比第一年有所增加;人均请假次数和缺课次数分别为0.22和0.46次,比建设第1年显著减少,而且无迟到和早退现象发生。从考试成绩来看,平均成绩达到76.21分,比建设之前和建设第一年依次提高17.35%和4.06%;成绩优秀的学生有13人,不及格人数减少到8人,仅占全班人数的6.96%,教学效果有了質的飞跃。
  从考试成绩与学生出勤的相关分析来看,考试成绩与学生请假、旷课、缺课次数仍然呈现负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较表1和表2有所降低。说明考勤质量提升后,考试成绩受学生缺课次数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小,而其他因素(学习方法、专业基础素质等)对成绩的影响比重逐步加大。
  综上所述,课题组在2年的重点课程建设中加强了上课考勤力度,制定并实施的缺课扣分制。在客观上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渗透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从前面分析可知,学生缺课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任课教师除了优化授课知识体系、加强学生考勤外,更重要的应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渗透情感教育,以感情和生动知识体系留住学生学习的心灵,激发学习的动力。大学与之前中学教学迥然不同,自学、自理、自我创新能力培养是重中之重。进入大学后师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明显减少,许多学生产生了不被学校和老师重视的情感,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学生自己收集的就业信息不全面有些甚至是负面的,学生无形中形成了“学好学坏一个样”的心理。大学生活中,教师跟学生相处较多的时间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和专业等教育,既可以减少数学课堂中较枯燥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应对就业压力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适当向学生引导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专业课程的魅力,享受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学生具有积极的心态、进取的意识、科学的精神,使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渗透,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葆乐心.高校学分制的实施现状及亟需改进的实质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04,(5):58-60.
  [2]罗丹.有限课时条件下大学公共数学课教学改革实践初探——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个案[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136-137.
  [3]王铁军.现代教育思潮[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张美玲.浅谈线性代数教学方法[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46):32-33.
  [5]吴鲁平.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6]张庆峰.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探析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0,152(1):206-208.
  [7]张芮.高校公选课教学效果的相关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46):158-160.
  (责任编辑:宋秀丽)
其他文献
摘要:从基于行动导向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理念出发,介绍了“PLC应用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的构建,并从“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阐述了“交通信号灯的PLC控制”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对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行动导向;PLC应用技术;任务驱动教学  作者简介:黄秋姬(1963-),女,湖南攸县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汤光华(1957-),男,湖
期刊
摘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将开放式、互动式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明显,得到了成都理工大学教学督导专家及学生的一致好评,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法;开放式;互动式  作者简介:鲁红英(1974-),女,重庆人,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肖思和(1970-)
期刊
摘要:“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往往难以令人满意。结合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和改革,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数据结构;现场编程;联动教学改革;C语言  作者简介:蔡敏(1975-),男,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汪世义(1974-),男,安徽桐城人,
期刊
摘要:首先剖析职业教育中高等数学课程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结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提出职业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路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等数学;改革思路  作者简介:王素华(1978-),女,山东菏泽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河北 秦皇岛 0661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15-
期刊
摘要:针对理工类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以数学建模类课程教学和方法的改革为研究对象,结合第一、第二课堂建设,探索了一条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基础与专业结合、专业与应用结合的教学模式,极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经过十余年的实践表明,该教改和实践对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专业能力具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教育模式;第一课堂;第二课堂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高校高等数学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将“再创造”方法融入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思想和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起到有效的学习激励作用。  关键词:高等数学;再创造;科学思维  作者简介:熊丹(1979-),女,湖北天门人,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讲师。(湖北 武汉 43006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13
期刊
摘要:“分子生物學与基因工程”是生物科学相关专业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以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引入合作性、探究式、开放式教学)等方面为突破口,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开展“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理论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以期为同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创新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王忠华(1972-),男,浙江开化人
期刊
摘要:教学设计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案可以保证教师有效地实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从“行动导向”的涵义和教学设计原则出发,以高职院校物理课程的行动导向教学设计为例,展示了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关键词:行动导向;高职物理;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杨广佚(1966-),男,陕西扶风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彭宏斌(1969-),男,陕西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工科焊接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教学模式较为生硬,不能与生产实践有效结合的弊端,提出了大胆借鉴国外高校教学模式对焊接基础课教学进行改革,并且根据不同教学模式给出具体实施办法,对焊接教改的实施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焊接;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作者简介:尹丹青(1980-),男,河南洛阳人,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期刊
摘要:“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但目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目前高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现有的5种教学方法,提出了在软件工程课程不同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教学模式,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此方案发挥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为“软件工程”教学提供一种基于多元教学法的课程改革方案,使学生不仅学到了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实际开发的能力。  关键词:多元教学模式;软件工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