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儿童经验生长的环境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_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对于人的一生发展都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中,教师们会紧紧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幼儿在真实的生活状态下,或是幼儿每天的游戏中的兴趣点、内心需要、或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的内容来丰富环境,从而触发幼儿与环境进行有效互动,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班级环境;儿童本位;诱发支持
  一、前言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发展是离不开环境的,环境越有价值,儿童获得的经验也就越丰富。伴随着课程游戏化改革,我园一直在探索一个属于儿童的班级环境到底是什么样的,是像家—样温馨还是追求—种精致,是像传统意义上一样把儿童的一些足迹进行呈现,还是激发儿童自主性,鼓励儿童自主表达?教师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对话和学习,逐渐对幼儿的生活环境有了新的认识。
  二、用儿童本位的视角呈现班级环境
  回想过去,环境中曾经充斥着太多的成人视角。首先是有太多的文字,如区域名称,区域规则无外乎都是文字,不管幼儿是否看懂;其次是高度,标识能贴多高就多高,幼儿、教师也是需要仰头看,因此被忽略也是常态,这样的环境就是一种摆设;第三是色系,几乎不考究,红黄蓝绿一通装饰,怎么花哨就怎么来;第四是区域的设置围墙而设,区域空间狭窄,大片的空间未得到有效利用。面对这些陈年问题,要在教师理念的革新下逐一击破。
  首先,在区域空间设置上对全教室空间进行整体设计和利用,每个空间能够容纳3-4位幼儿参与活动,区域闯有顺畅、多通道的行走路线。
  其次,班级环境的颜色以原木色为主,温馨色点缀使人感到放松和舒适;墙面、地面、桌面、柜面立体化游戏环境,柜面应在幼儿的视线范围之内。
  再次,对环境中文字进行替换,文字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呈现。小班采用的是幼儿的活动照片来进行提示,中班则是活动照片和幼儿的自我表征进行相结合,大班则是表征结合相应的幼儿能看懂的文字进行穿插。这样的呈现方式使幼儿感觉自己不是局外人,他们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
  这样的变革后,我们惊喜地看到孩子与环境窃窃私语的机会多了,班级里的嘈杂情况明显好转,区域化的空间能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需要,充满幼儿痕迹的环境彰显着“我的环境我做主”。
  三、有意义的班級环境具有诱发支持功能
  环境中的内容如何才能让幼儿有兴趣地与之互动,发挥环境的潜在教育价值,这是我们改革中的使命所在。说到底环境创设最终要回归到人,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于是我们在环境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追问“环境是谁的”来转变教师的理念,让孩子们生活在温馨、舒适、有意义的环境中。在环境的改造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1.环境聚焦孩子的一日生活
  “生活即教育。”独立的生活能力是每个入园孩子必备的技能,也是保障他们身心安全的前提。因此吃喝拉撒睡等是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环境既要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又要为儿童提供自我管理的机会。
  自我服务环境:在幼儿园,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生活技能,环境中对生活小技能的无声提醒,会缓解孩子紧张焦虑的情绪,并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有—个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他不愿意在班级里如厕,因为他害怕厕所管道的黑洞,脚踏板也让他感觉到害怕。于是教师在厕所里贴上小树苗让小朋友浇浇水,贴上小圆点,让幼儿明白站在点上是安全的距离。因此这类环境主要围绕生活小技能展开:入厕提醒、记录点心、喝水实况、值日生工作等,环境的彰显从更关注幼儿内心诉求开始。
  习惯养成环境:这类环境主要围绕“一日管理”来渗透,如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自主盛餐、独立入园等,这些环境更多地关注幼儿内心诉求,会与孩子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互动,能跟得上孩子的生活需要。
  如每个班级都把抽象的时间进行可视化和具体化,让幼儿能摸得着、看得见。不同年龄层次的一日生活安排表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小班的主要以幼儿生活照片来表达,中大班主要以幼儿看得懂的表征方式来表达。孩子能通过可视化的时间环境安排自己的一日生活,什么时间段做什么清清楚楚。这样做的初衷是为幼儿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生活、学习、游戏和运动创造条件。所以,环境聚焦幼儿的一日生活,能让幼儿的生活更有秩序感,更有小主人意识;这样的环境服务于儿童的生活,增加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儿童更独立自主。
  2.环境满足孩子在游戏中的需求
  能满足幼儿需求的环境一定是幼儿喜欢的。根据幼儿的生活、活动和经验,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能进一步把孩子的内在潜能激发出来。所以教师要思考如何做到“通过所创设的环境能够满足孩子需要”。
  (1)推动情节发展需求的环境
  在大班的角色游戏中,推动幼儿不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和情节,同时这也是大班角色游戏指导和关注的重点,如在“小医院”的游戏中,幼儿在一段时间内一直停留在挂号、看病、打吊针的流水型程序里面,失去了角色游戏的价值。通过几次静悄悄的观察后,教师根据“小医院”中一些难得一见,但又跟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与环境做了融合:医生涵涵看到轩轩小朋友来找他看松动的牙齿吓了一大跳,其他孩子因为没有换牙的经历也害怕极了。教师很快意识到换牙经历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针对幼儿对换牙这方面知识经验的欠缺,教师与孩子一起收集关于换牙的相关信息并鼓励他们,同时将幼儿表征张贴形成“换牙知多少”的环境墙。在那一阶段的游戏时间,我们发现“小医院”看牙的孩子络绎不绝,随着游戏的开展,我们发现这样的游戏不但缓解了幼儿换牙的压力,幼儿对牙齿也有了探索的兴趣和欲望:有的孩子收集了牙齿模型,在美工区制作后放进了“小医院”的展示台;科探区则在研究“我们到底有多少颗牙”,“小医院”的医生则像每次帮他们检查牙齿的医生—样开始记录龋齿的数量……“看牙”游戏不但丰富了“小医院”的情节,同时也促进了一些相关区域的融合。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认识到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经验来扩展角色游戏的主题,而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也应当反映了幼儿当下的成长需求。   (2)掌握技能技巧需求的环境
  有时幼儿在玩游戏时需要掌握一些技能技巧的基础才能顺利地进行。以编织区为例,在幼儿学用织布机织围巾的时候我们是这样做的。第一步是欣赏先行。以立体的方式先呈现一些真实的小巧玲珑的围巾配饰,供幼儿欣赏玩耍。第二步就是解读步骤,解决怎么织的问题。环境上以特写的方式呈现织围巾的操作图:穿—转一压,这样幼儿就对操作的过程一目了然。通过放大的操作途径,让幼儿自主探索织围巾的步骤,幼儿感受到织围巾也不是很难,都愿意去试一试。第三步就是内化于心。当参与编织游戏的幼儿能够像模像样地露两手的时候,教师就鼓励幼儿用表征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呈现在环境里,并鼓励幼儿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成功。
  3.环境反映孩子在成长中的问题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总会遇到需要迫切解决的游戏问题,如果教师对这些问题置之不理,游戏就会中断;如果能恰当地利用这些问题,不但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扩展幼儿的游戏内容,更能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和探索。如在生活区中碰到的“多少水和面才能揉成面团”的问题,孩子展开了调查,并在环境中分享了调查表。在后续的游戏中,孩子根据调查表的信息提示一—进行尝试,明白了要选择相对固定的工具,才能测量出面和水各需的量。通过问题环境可以看到孩子在游戏中的一系列生动的场景,这些场景故事的背后就是他们成长的轨迹。
  4.环境分享孩子在过程中的有益经验
  分享差异经验:幼儿个体由于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学习方法、情感体验、认知经验等不同,在游戲中会反映不同的有益经验,通过对个体有益经验环境的分享,会引发更多的孩子去关注和探索。有三个孩子在建造“屋顶”时,每个孩子对屋顶的表征方式是不一样的,一个用平铺盖顶的方式表现屋顶,一个用双单元块斜插,形成了镂空的尖角屋顶,一个用了斜坡三角排成的层顶。当教师把这三个作品呈现在环境里时,作品中屋顶的不同表现手法会让幼儿的建构经验的信息得到补充或者拓展,下一次建构中,就会给幼儿启发和探索。
  分享关键经验:关键经验是幼儿在游戏发展中需要直接获取的重要经验,它强调的是重要经验而不是一般经验。在用“万能工匠”搭建过山车时,难点是转弯轨道的连接,一位孩子运用了多孔接口和软皮管连接顺利解决了。环境分享了“转弯”搭建经验的表征图后,在进一步的游戏中孩子发现搭建圆形的物体也都可以运用多接口和软管进行组合。在这里我们认识到在游戏中对一些关键经验的及时分享,会成为其他幼儿开展游戏的依据,也是进一步获取认知、技能的基础。
  在追寻幼儿经验生长的环境中,教师真切地感受到,基于儿童本位的班级环境其本质就在于透过环境能看到儿童的生活兴趣以及需要和当下的经验,透过环境能看到这个班级的教育理念与课程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课程活动的发展轨迹,透过环境我们能够看到教师对儿童的了解与支持。马克思曾说,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教师对环境的研究过程其本质就是对孩子研究的过程,也是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过程;环境创设的成效其关键是儿童地位,所以环境创设的核心还在于教师对班级儿童的理解水平、教育理念与课程活动的发展轨迹。携同幼儿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不断升华游戏环境的内蕴,促进幼儿生命的内生长。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一种新的网络攻击方式——APT(高级持续型渗透攻击)因为其特殊性和高危性逐步受到网络安全从业者的关注。高级持续型渗透攻击由于其颠覆传统病毒的特性,传统的检测方式难以方便的检测其存在和运行,而现有的检测方式有往往伴随着计算资源和时间资源的消耗。因此,基于动态监测APT病毒的目的,本文采用了行为分析的检测方法,结合MapReduce编程方式和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了一种新的APT攻击检测模型。在
我国能源日益紧缺,北方地区供暖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建筑能耗,为了能够在保证供暖的同时还能够节约能源,相关研究人员提出在公共建筑各区域分时分温供暖节能概念,在满足公共建筑
目的了解在模拟HCV HVR1免疫7肽f7P)刺激条件下,HCV感染者免疫细胞变化情况。方法分离HCV感染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和7P共同孵育培养后,应用IL-10、IFN-γ、TNF—α抗体进行细
临床操作中经常需要掰取玻璃安瓿来配制药液,目前厂家提供的安瓿,其颈、体之间多有一环形凹痕,且在颈上有一圆形蓝点,应用时仅需以双手手指分别持住安瓿体部和颈部末段,对准安瓿颈
期刊
为了培养高职学院模具专业的学生能顺应市场需求,成为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模具行业调研为依据,分析了浙江省企业对此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阐述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形
在分析《机械制图》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的基础上,介绍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在空间思维能力,并能提高课堂效率,且更有事半功倍的效
目的 探讨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我院2002年6月~2005年7月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3886例人群中发现冠状动脉心肌桥55例,分
摘要:《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其中课程设计教学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一环。针对目前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探讨了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设计改革教学。通过改革实践,学生的工程设计意识得到了有力提升。  关键词: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