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理事:
现就中华慈善总会2013年和2014年1-5月份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向理事会报告。请予审议。
2013年工作简要回顾
2013年中华慈善总会在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顺利发展、成效显著。
一、坚定信心,统一认识,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
2013年,总会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一是圆满完成换届工作。按照相关规定,总会于2013年3月29日在北京举行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依法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和总会领导班子。并经第一次理事会讨论通过,明确了本届理事会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任务。二是成功召开全国慈善会负责人座谈会。鉴于舆论场中持续对慈善公益机构质疑不断,不时冒出对总会和地方慈善会的微词,为及时统一思想认识,避免诱发思想混乱,总会于9月18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慈善会负责人座谈会,与各地慈善会就当前的工作形势和发展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统一了思想认识,在重大原则性问题上取得了高度共识,坚定了发展信心。
二、扶贫济困,注重实效,进一步发挥慈善组织的作用。
一是多管齐下动员募捐,年度筹募总量大幅度增长。2013年,总会共接收社会捐赠款物100.64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36%,其中货币资金3.97亿元,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96.67亿元。二是立足特殊困难群体,慈善救助成效显著。2013年,总会在团体会员和各地慈善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灾难救助、扶贫济困等八大领域的68个慈善项目和专项基金,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惠及困难群众约20万人次。在“4·20”芦山地震中,总会积极参与紧急救援,筹集善款9214万元;微笑列车项目为2.6万名唇腭裂患者免费提供了矫正手术;“为了我们的孩子——千名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筛查8万多人,并成功为筛查出的600余名先心病儿童实施手术,受助儿童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格列卫、易瑞沙、特罗凯等药品援助项目为近3万人提供了赖以维护生命的药品援助;周大福慈善基金、衣恋圣秀慈善基金等专项基金,在10多个省区市捐建音乐教室、电脑教室等260余间,为近3000名学生提供助学金;贫困母亲、慈善情暖万家、饮水工程等扶贫项目为2万多个家庭送去资金和物资援助;LDS慈善会、行走渴望项目为近5000名残障人士提供了轮椅和助行器等等。三是内外兼修,慈善宣传效果更为凸显。总会建立健全了信息采集共享机制,加强报纸、杂志等自有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主动接受主流媒体采访,积极参加各类慈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四是“走出去,请进来”,对外交流合作广泛开展。2013年总会与全球联合之路、LDS慈善会等境外慈善机构频繁互动,对方多次来访,总会派员参加第二届中德未来之桥青年领导者研修班,参加2014年5月份联合之路年会等,在合作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五是“上下联动,左右联手”,慈善会合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13年6月,全国县以上慈善会数量增长到1966个,范围覆盖我国大陆所有省、区、市,不少省的慈善组织还延伸到乡镇、街道乃至村组、社区,形成广泛高效的社会救助网络。2013年总会团体会员数量增加到351家,与总会在扶贫、救灾等各个领域共同开展了密切合作。总会还与各地慈善会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应对舆论压力、探讨改革创新,有效增强了慈善会系统在探索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合力。
三、完善制度,激发活力,进一步提高自身建设水平。
一是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完善管理制度。总会制定出台了药品援助项目患者核查机制、药品援助项目特殊情况处理的规章制度、《考勤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规范,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内部综合管理能力。二是注重管理,规范运行,自觉接受各方监督。总会充分发挥财务监管以及理事会、监事会作用,加强内部监督管理。自觉接受民间组织管理局年检、年度财务审计、年度专项审计等多项审查,均得到了监督检查单位的肯定。在民政部5年一次的社会组织等级评定工作中,总会再次被评为“5A级社会组织”。三是注重技术手段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推动信息化进程。药品援助项目建立了专门的热线中心,开发、升级了数据管理系统。总会正式启动新网站建设,将信息化进程推向新阶段。四是注重人才培养,激发工作活力。通过招聘、选拔优秀员工进入管理岗位,组织员工培训,发挥工会作用,建立考勤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等方式,不断激发组织活力。
2014年1-5月份工作进展情况
2014年1-5月份,总会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以规范运作为基础,加强内部管理。
一是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针对工作中较为突出的公文运转、人事管理、法律咨询、地方慈善会合作等问题,总会先后制定《中华慈善总会办文办事运转程序》,实行公文集中运转;印发了《中华慈善总会人事管理暂行规定》,首次明确提出员工晋职、晋级标准以及年度考核奖惩办法;启动了制定《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医院管理办法》,将对“中华慈善医院”的遴选、挂牌、管理、监督等内容予以规范;聘请了专业性强、热心慈善的专家为法律顾问,建立健全总会法律专家咨询制度;为规范与地方慈善会的合作,总会与地方慈善会签署项目合作一揽子协议,现在已经与41个地方慈善会签署完毕,增强了合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二是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总会女同志占全体员工半数以上,为充分调动女同志工作积极性,总会在组建机关工会后又专门成立了妇女工作委员会。总会换届后,根据人员变化的情况,报经民政部机关党委批准,总会党支部进行了改选,新一任党支部继续发挥好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总会工会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切实解决员工实际困难。三是开设全员培训模拟学校,强化业务学习。总会今年将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年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总会统一组织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总会自身组织学习与参加社会培训相结合、个人自觉学习与考评督促相结合的方法,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习慈善业务、行业法律法规、公文写作等内容,在全会范围内形成了争相赶超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良好效果。四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改“四风”要求。总会结合中央精神和自身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执行办法,严格规范各项行政开支、来访接待及公务用车行为,努力做到勤俭、节约、廉洁。
二、以开拓创新为动力,探索业务拓展。
一是以现有项目、基金为基础,拓宽慈善业务领域。总会在现有项目、专项基金的基础上,主动与捐赠方沟通,力争拓展原有项目或推出新的援助项目;积极探索以养老为重点的新的项目模式,拓宽救助范围;系统总结已有项目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细化、优化项目执行方式;建立规范资助型慈善项目,逐步探索资助型项目的服务模式。在爱心企业和人士的支持下,总会各项业务探索有序推进,今年以来新设立了圆梦基金、美亚圆梦基金、东方易事特关爱基金和中华慈善总会学习项目等专项基金,救助范围涵盖支教助学、扶贫济困等领域。二是从群众需求出发改进项目管理方式,加大帮困力度,扩大受益面。如针对社会比较关注的大病救助项目,为保障患者安全、快捷、有效地申请到捐赠援助药品,总会在与捐赠方协商后简化了申报程序、缩短了审批时间、适度减少了复查次数;在各发药点配备了监控摄像,严格禁止审批人员与申请人直接接触以杜绝不正之风;更改了易瑞沙等项目援助模式,进一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切实做到助民之需,帮民解忧。三是提高团体会员服务水平,增强慈善会凝聚力。今年中华慈善总会团体会员数量增加到355家。为加强与团体会员的沟通联络,总会对会员单位的基本信息进行了重新整理,建立了团体会员联络群,同时积极为总会团体会员单位提供项目运作、慈善宣传、境外慈善工作学习交流的机会等服务。四是与全球联合之路确立更为实质性的合作。总会自1998年成为全球联合之路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会员单位以来,与其在经验交流、友好往来等方面有着密切接触。为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今年双方就实质性合作项目签署协议,深入研究了如何共同将合作推向新的发展阶段问题。
三、以公开透明为保障,提升组织公信力。
一是顺利通过相关部门的全面审计。今年以来,总会通过了由民政部指定的中辰兴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年度财务审计;完成了财政部财政专员办、西城区统计局等单位对总会的账号、统计工作的年检工作;填报了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对总会2013年财务整体情况的统计。各项审计检查工作均顺利通过,这也充分说明了总会工作是经受得起监督和严格考验的。二是对抗震救灾捐赠资金接受使用情况等进行公示,提高信息公开效果。为进一步加大公开透明的力度,总会专门研究和改善实施公开的方式,以使公开的内容清晰、明确、透明度高,便于看清看懂。如在对玉树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的公示中,除将总会自身和各地慈善会汇缴的共计26亿多元捐赠款安排使用的整体情况公示外,还以3个附件详细列出细目,一个附件可以具体查每笔捐款到什么项目里去了,一个附件可以逆向地具体查每个项目来源于哪几笔捐款,一个附件可以具体查各省汇缴的捐款去向,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三是发挥监事会内部监督职能作用。总会会长办公会议以及重大活动均邀请监事会代表参加,充分发挥监事会在总会日常工作和重大决策中的监督作用。在5月份召开的第四届理事会监事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中,监事会听取了总会2013年工作情况通报和关于2013年财务工作汇报,提出了监事会2014年工作要点和落实措施。各位监事对青海玉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款物的使用和灾后重建、加强监事会自身建设、科学设置财会列支科目和对外宣传项目的描述口径、数据统计等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四是以网站建设为中心,加强内部沟通和对外宣传。总会官方网站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正在总会内部和团体会员中试运行、征求意见。初步建立起了由新闻办统筹,包括《慈善》杂志、《慈善公益报》、《人民政协报·慈善周刊》、置于《人民网》首页的中华慈善新闻网以及内部发行的《中华慈善总会内部参考》、《大众慈善》等在内的自有媒体宣传阵地,形成了各媒体发挥所长、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初步组建由总会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部分市县慈善会在内的全国通讯员队伍,并初步确立全国通讯员管理制度。在用好自有媒体的基础上,总会积极与主流媒体互动、参加各类慈善公益会议,在重大问题或关键问题上主动接受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主流媒体专访,进一步化解了媒体与大众对慈善会的疑虑,增进对慈善会系统的了解和信赖。
总体而言,2013年以来,总会在做好日常慈善工作的前提下,狠抓内部建设,开拓创新,积极拓展募捐渠道和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位理事的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总会,向各位理事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战略发展的长期规划亟待出台;募捐手段偏于单一;项目资源有待整合,品牌项目在数量和知名度上仍需提高;新闻宣传策划、理论调研、新媒体应用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领域有待拓展;为团体会员服务水平尚需要提高;自身队伍素质有待增强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重视和逐步解决。
经验和体会
自2013年3月底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本届理事会和会领导班子已履行职责一年多。这一年多以来,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慈善事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良好机遇,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重担。
归纳起来,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慈善事业的发展靠党的领导和政府支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政府简政放权、由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将为慈善组织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期待已久的慈善事业法已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并确定由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牵头起草。慈善法的出台将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促进相关的法律、规章尽快完善,从而加快中国慈善事业法律法规体系框架的形成。
二是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慈善组织的期望和要求与日俱增,来自媒体、公众、主管部门等各方面的监督愈加严格,慈善组织几家独大的格局正被打破,百家争鸣、优胜劣汰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思维模式以及互联网发展而带来的传播、筹募、项目执行乃至公众互动方式等方方面面的革新势不可挡。慈善工作必须面对这些新形势,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三是继往开来,看到成绩,认清不足,开拓进取。总会作为我国第一家以“慈善”命名的全国性慈善组织,今年已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来,在崔乃夫、阎明复、范宝俊三位老会长的带领下,总会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身管理体制较为健全,团体会员以及由此组成的合作网络遍布全国,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以知名企业和人士、国外基金会为主的大额捐赠方之间的合作稳中有增;自身发展基金也较为雄厚,年度筹募额已突破百亿元大关,与团体会员共同募集的款物总额已约占整个全社会捐赠总额的1/3,且呈现继续上升趋势;慈善项目体系较为完善,并形成了以大病救助和专项基金为主打的项目优势。正如优势突出一样,我们的短板也十分显著,创新意识与能力不足,从决策到执行效率不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公众捐赠份额亟需提高,与慈善会以外的其他慈善公益组织交流互动不多等等。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认为应该抓住三个关键因素:一是注重人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的慈善工作队伍。要鼓励年轻人进入慈善组织发展,建立健全专职慈善工作者进出、晋级考核机制,将其工资福利待遇提高到合理水平,提供各类培训学习机会和其他成长平台。二是大力创新拓展。只有更开放的管理理念、更现代的管理方式、更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在竞争中胜出。要虚心接受新理念的挑战,积极学习国内外慈善机构和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要创新募捐机制,拓宽筹资渠道,特别是在公众募捐方面要有所突破;创新项目运作方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以规范、高效、务实的慈善项目赢得社会的信赖和支持;创新宣传手段,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公信力。三是强化合作。总会要有大发展,必需与全国各地慈善会以及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形成密切的合作。要提高为团体会员服务的水平,增强与各地慈善会在项目、筹募、宣传等方面合作的广度和力度。加强与境内外同行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推进实质性的合作。增进与行业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为促进慈善组织专业化进程而努力。
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中华慈善总会成立20周年。我们要在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坚持“以规范运作为基础,以开拓创新为动力,以公开透明为保障”的原则,努力打造2014开拓创新年,不断开创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下一步,总会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纪念20周年为契机,通过开展系列纪念活动,推动慈善事业的提升与发展。活动将以“慈心为民,善行天下”为核心主题,以“纪念与回顾”、“成绩与现在”、“思考与未来”为系列主题,本着“实效第一、节约成本、团结合作”的基本原则,展示历程、凝聚力量、树立形象、拓展合作。总会将于9月份举行中华慈善总会20周年纪念会和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表彰,总结慈善工作经验、树立典范,表彰先进,回顾总会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历史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推动“一张纸献爱心”等公募慈善项目,拓展筹募渠道。总会将从群众实际困难出发,设计、开展品牌公募项目。在由中宣部等多部门联合组织的“节俭惜福养德圆梦”全民节约活动中,总会“一张纸献爱心”行动被列为在全国开展的八大具体实施项目之一。总会将以此为契机,打造全国慈善会统一行动、统一劝募平台,组织各类媒体对行动进行宣传推广,发挥各地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作用,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家庭收集废旧报纸和书刊,将所得款项捐赠给该项目,用于救治贫困家庭先心病、白血病等患病儿童及其他急难救助。在此基础上,着力推出几项管理规范、影响力大的公募品牌慈善项目。
三、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提高总会影响力。要以新的官方网站为依托,实现与传统媒体有效对接,充分发挥慈善会自有宣传体系的作用。以20周年为契机,开展集中宣传报道,策划展示总会良好的社会形象。配合公募项目的宣传推广,打造总会品牌项目。改进与媒体和公众之间的互动方式,及时向捐赠人、媒体和公众汇报总会项目进展和成绩,以实际行动倡导高效透明的治理模式。
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搭建服务平台。总会要立足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特殊需求,搭建爱心人士与志愿者参与的慈善平台,连接捐助人、受助人对接的渠道,持续提升服务效果。提高为团体会员服务的水平,积极提供舆情咨询、慈善资源、专业培训等多样服务方式,共同探索更为广阔的合作模式。及时与行业内外专家学者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共同为促进慈善组织专业化进程而努力。
各位理事,总会20年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正是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慈善事业才大有作为;正是依靠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总会才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正是由于几代慈善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总会才获得了今天的成绩;正是由于全国慈善会系统的密切合作,慈善工作才取得显著的成就。20年是一座里程碑,记载着我们的辉煌成绩;20年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对我们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们铭记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重担,同心同德,携手共进,为慈善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誙
现就中华慈善总会2013年和2014年1-5月份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向理事会报告。请予审议。
2013年工作简要回顾
2013年中华慈善总会在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顺利发展、成效显著。
一、坚定信心,统一认识,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
2013年,总会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一是圆满完成换届工作。按照相关规定,总会于2013年3月29日在北京举行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依法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和总会领导班子。并经第一次理事会讨论通过,明确了本届理事会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任务。二是成功召开全国慈善会负责人座谈会。鉴于舆论场中持续对慈善公益机构质疑不断,不时冒出对总会和地方慈善会的微词,为及时统一思想认识,避免诱发思想混乱,总会于9月18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慈善会负责人座谈会,与各地慈善会就当前的工作形势和发展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统一了思想认识,在重大原则性问题上取得了高度共识,坚定了发展信心。
二、扶贫济困,注重实效,进一步发挥慈善组织的作用。
一是多管齐下动员募捐,年度筹募总量大幅度增长。2013年,总会共接收社会捐赠款物100.64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36%,其中货币资金3.97亿元,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96.67亿元。二是立足特殊困难群体,慈善救助成效显著。2013年,总会在团体会员和各地慈善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灾难救助、扶贫济困等八大领域的68个慈善项目和专项基金,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惠及困难群众约20万人次。在“4·20”芦山地震中,总会积极参与紧急救援,筹集善款9214万元;微笑列车项目为2.6万名唇腭裂患者免费提供了矫正手术;“为了我们的孩子——千名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筛查8万多人,并成功为筛查出的600余名先心病儿童实施手术,受助儿童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格列卫、易瑞沙、特罗凯等药品援助项目为近3万人提供了赖以维护生命的药品援助;周大福慈善基金、衣恋圣秀慈善基金等专项基金,在10多个省区市捐建音乐教室、电脑教室等260余间,为近3000名学生提供助学金;贫困母亲、慈善情暖万家、饮水工程等扶贫项目为2万多个家庭送去资金和物资援助;LDS慈善会、行走渴望项目为近5000名残障人士提供了轮椅和助行器等等。三是内外兼修,慈善宣传效果更为凸显。总会建立健全了信息采集共享机制,加强报纸、杂志等自有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主动接受主流媒体采访,积极参加各类慈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四是“走出去,请进来”,对外交流合作广泛开展。2013年总会与全球联合之路、LDS慈善会等境外慈善机构频繁互动,对方多次来访,总会派员参加第二届中德未来之桥青年领导者研修班,参加2014年5月份联合之路年会等,在合作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五是“上下联动,左右联手”,慈善会合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13年6月,全国县以上慈善会数量增长到1966个,范围覆盖我国大陆所有省、区、市,不少省的慈善组织还延伸到乡镇、街道乃至村组、社区,形成广泛高效的社会救助网络。2013年总会团体会员数量增加到351家,与总会在扶贫、救灾等各个领域共同开展了密切合作。总会还与各地慈善会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应对舆论压力、探讨改革创新,有效增强了慈善会系统在探索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合力。
三、完善制度,激发活力,进一步提高自身建设水平。
一是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完善管理制度。总会制定出台了药品援助项目患者核查机制、药品援助项目特殊情况处理的规章制度、《考勤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规范,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内部综合管理能力。二是注重管理,规范运行,自觉接受各方监督。总会充分发挥财务监管以及理事会、监事会作用,加强内部监督管理。自觉接受民间组织管理局年检、年度财务审计、年度专项审计等多项审查,均得到了监督检查单位的肯定。在民政部5年一次的社会组织等级评定工作中,总会再次被评为“5A级社会组织”。三是注重技术手段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推动信息化进程。药品援助项目建立了专门的热线中心,开发、升级了数据管理系统。总会正式启动新网站建设,将信息化进程推向新阶段。四是注重人才培养,激发工作活力。通过招聘、选拔优秀员工进入管理岗位,组织员工培训,发挥工会作用,建立考勤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等方式,不断激发组织活力。
2014年1-5月份工作进展情况
2014年1-5月份,总会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以规范运作为基础,加强内部管理。
一是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针对工作中较为突出的公文运转、人事管理、法律咨询、地方慈善会合作等问题,总会先后制定《中华慈善总会办文办事运转程序》,实行公文集中运转;印发了《中华慈善总会人事管理暂行规定》,首次明确提出员工晋职、晋级标准以及年度考核奖惩办法;启动了制定《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医院管理办法》,将对“中华慈善医院”的遴选、挂牌、管理、监督等内容予以规范;聘请了专业性强、热心慈善的专家为法律顾问,建立健全总会法律专家咨询制度;为规范与地方慈善会的合作,总会与地方慈善会签署项目合作一揽子协议,现在已经与41个地方慈善会签署完毕,增强了合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二是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总会女同志占全体员工半数以上,为充分调动女同志工作积极性,总会在组建机关工会后又专门成立了妇女工作委员会。总会换届后,根据人员变化的情况,报经民政部机关党委批准,总会党支部进行了改选,新一任党支部继续发挥好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总会工会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切实解决员工实际困难。三是开设全员培训模拟学校,强化业务学习。总会今年将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年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总会统一组织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总会自身组织学习与参加社会培训相结合、个人自觉学习与考评督促相结合的方法,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习慈善业务、行业法律法规、公文写作等内容,在全会范围内形成了争相赶超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良好效果。四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改“四风”要求。总会结合中央精神和自身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执行办法,严格规范各项行政开支、来访接待及公务用车行为,努力做到勤俭、节约、廉洁。
二、以开拓创新为动力,探索业务拓展。
一是以现有项目、基金为基础,拓宽慈善业务领域。总会在现有项目、专项基金的基础上,主动与捐赠方沟通,力争拓展原有项目或推出新的援助项目;积极探索以养老为重点的新的项目模式,拓宽救助范围;系统总结已有项目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细化、优化项目执行方式;建立规范资助型慈善项目,逐步探索资助型项目的服务模式。在爱心企业和人士的支持下,总会各项业务探索有序推进,今年以来新设立了圆梦基金、美亚圆梦基金、东方易事特关爱基金和中华慈善总会学习项目等专项基金,救助范围涵盖支教助学、扶贫济困等领域。二是从群众需求出发改进项目管理方式,加大帮困力度,扩大受益面。如针对社会比较关注的大病救助项目,为保障患者安全、快捷、有效地申请到捐赠援助药品,总会在与捐赠方协商后简化了申报程序、缩短了审批时间、适度减少了复查次数;在各发药点配备了监控摄像,严格禁止审批人员与申请人直接接触以杜绝不正之风;更改了易瑞沙等项目援助模式,进一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切实做到助民之需,帮民解忧。三是提高团体会员服务水平,增强慈善会凝聚力。今年中华慈善总会团体会员数量增加到355家。为加强与团体会员的沟通联络,总会对会员单位的基本信息进行了重新整理,建立了团体会员联络群,同时积极为总会团体会员单位提供项目运作、慈善宣传、境外慈善工作学习交流的机会等服务。四是与全球联合之路确立更为实质性的合作。总会自1998年成为全球联合之路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会员单位以来,与其在经验交流、友好往来等方面有着密切接触。为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今年双方就实质性合作项目签署协议,深入研究了如何共同将合作推向新的发展阶段问题。
三、以公开透明为保障,提升组织公信力。
一是顺利通过相关部门的全面审计。今年以来,总会通过了由民政部指定的中辰兴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年度财务审计;完成了财政部财政专员办、西城区统计局等单位对总会的账号、统计工作的年检工作;填报了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对总会2013年财务整体情况的统计。各项审计检查工作均顺利通过,这也充分说明了总会工作是经受得起监督和严格考验的。二是对抗震救灾捐赠资金接受使用情况等进行公示,提高信息公开效果。为进一步加大公开透明的力度,总会专门研究和改善实施公开的方式,以使公开的内容清晰、明确、透明度高,便于看清看懂。如在对玉树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的公示中,除将总会自身和各地慈善会汇缴的共计26亿多元捐赠款安排使用的整体情况公示外,还以3个附件详细列出细目,一个附件可以具体查每笔捐款到什么项目里去了,一个附件可以逆向地具体查每个项目来源于哪几笔捐款,一个附件可以具体查各省汇缴的捐款去向,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三是发挥监事会内部监督职能作用。总会会长办公会议以及重大活动均邀请监事会代表参加,充分发挥监事会在总会日常工作和重大决策中的监督作用。在5月份召开的第四届理事会监事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中,监事会听取了总会2013年工作情况通报和关于2013年财务工作汇报,提出了监事会2014年工作要点和落实措施。各位监事对青海玉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款物的使用和灾后重建、加强监事会自身建设、科学设置财会列支科目和对外宣传项目的描述口径、数据统计等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四是以网站建设为中心,加强内部沟通和对外宣传。总会官方网站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正在总会内部和团体会员中试运行、征求意见。初步建立起了由新闻办统筹,包括《慈善》杂志、《慈善公益报》、《人民政协报·慈善周刊》、置于《人民网》首页的中华慈善新闻网以及内部发行的《中华慈善总会内部参考》、《大众慈善》等在内的自有媒体宣传阵地,形成了各媒体发挥所长、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初步组建由总会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部分市县慈善会在内的全国通讯员队伍,并初步确立全国通讯员管理制度。在用好自有媒体的基础上,总会积极与主流媒体互动、参加各类慈善公益会议,在重大问题或关键问题上主动接受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主流媒体专访,进一步化解了媒体与大众对慈善会的疑虑,增进对慈善会系统的了解和信赖。
总体而言,2013年以来,总会在做好日常慈善工作的前提下,狠抓内部建设,开拓创新,积极拓展募捐渠道和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位理事的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总会,向各位理事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战略发展的长期规划亟待出台;募捐手段偏于单一;项目资源有待整合,品牌项目在数量和知名度上仍需提高;新闻宣传策划、理论调研、新媒体应用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领域有待拓展;为团体会员服务水平尚需要提高;自身队伍素质有待增强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重视和逐步解决。
经验和体会
自2013年3月底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本届理事会和会领导班子已履行职责一年多。这一年多以来,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慈善事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良好机遇,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重担。
归纳起来,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慈善事业的发展靠党的领导和政府支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政府简政放权、由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将为慈善组织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期待已久的慈善事业法已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并确定由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牵头起草。慈善法的出台将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促进相关的法律、规章尽快完善,从而加快中国慈善事业法律法规体系框架的形成。
二是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慈善组织的期望和要求与日俱增,来自媒体、公众、主管部门等各方面的监督愈加严格,慈善组织几家独大的格局正被打破,百家争鸣、优胜劣汰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思维模式以及互联网发展而带来的传播、筹募、项目执行乃至公众互动方式等方方面面的革新势不可挡。慈善工作必须面对这些新形势,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三是继往开来,看到成绩,认清不足,开拓进取。总会作为我国第一家以“慈善”命名的全国性慈善组织,今年已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来,在崔乃夫、阎明复、范宝俊三位老会长的带领下,总会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身管理体制较为健全,团体会员以及由此组成的合作网络遍布全国,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以知名企业和人士、国外基金会为主的大额捐赠方之间的合作稳中有增;自身发展基金也较为雄厚,年度筹募额已突破百亿元大关,与团体会员共同募集的款物总额已约占整个全社会捐赠总额的1/3,且呈现继续上升趋势;慈善项目体系较为完善,并形成了以大病救助和专项基金为主打的项目优势。正如优势突出一样,我们的短板也十分显著,创新意识与能力不足,从决策到执行效率不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公众捐赠份额亟需提高,与慈善会以外的其他慈善公益组织交流互动不多等等。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认为应该抓住三个关键因素:一是注重人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的慈善工作队伍。要鼓励年轻人进入慈善组织发展,建立健全专职慈善工作者进出、晋级考核机制,将其工资福利待遇提高到合理水平,提供各类培训学习机会和其他成长平台。二是大力创新拓展。只有更开放的管理理念、更现代的管理方式、更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在竞争中胜出。要虚心接受新理念的挑战,积极学习国内外慈善机构和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要创新募捐机制,拓宽筹资渠道,特别是在公众募捐方面要有所突破;创新项目运作方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以规范、高效、务实的慈善项目赢得社会的信赖和支持;创新宣传手段,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公信力。三是强化合作。总会要有大发展,必需与全国各地慈善会以及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形成密切的合作。要提高为团体会员服务的水平,增强与各地慈善会在项目、筹募、宣传等方面合作的广度和力度。加强与境内外同行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推进实质性的合作。增进与行业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为促进慈善组织专业化进程而努力。
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中华慈善总会成立20周年。我们要在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坚持“以规范运作为基础,以开拓创新为动力,以公开透明为保障”的原则,努力打造2014开拓创新年,不断开创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下一步,总会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纪念20周年为契机,通过开展系列纪念活动,推动慈善事业的提升与发展。活动将以“慈心为民,善行天下”为核心主题,以“纪念与回顾”、“成绩与现在”、“思考与未来”为系列主题,本着“实效第一、节约成本、团结合作”的基本原则,展示历程、凝聚力量、树立形象、拓展合作。总会将于9月份举行中华慈善总会20周年纪念会和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表彰,总结慈善工作经验、树立典范,表彰先进,回顾总会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历史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推动“一张纸献爱心”等公募慈善项目,拓展筹募渠道。总会将从群众实际困难出发,设计、开展品牌公募项目。在由中宣部等多部门联合组织的“节俭惜福养德圆梦”全民节约活动中,总会“一张纸献爱心”行动被列为在全国开展的八大具体实施项目之一。总会将以此为契机,打造全国慈善会统一行动、统一劝募平台,组织各类媒体对行动进行宣传推广,发挥各地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作用,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家庭收集废旧报纸和书刊,将所得款项捐赠给该项目,用于救治贫困家庭先心病、白血病等患病儿童及其他急难救助。在此基础上,着力推出几项管理规范、影响力大的公募品牌慈善项目。
三、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提高总会影响力。要以新的官方网站为依托,实现与传统媒体有效对接,充分发挥慈善会自有宣传体系的作用。以20周年为契机,开展集中宣传报道,策划展示总会良好的社会形象。配合公募项目的宣传推广,打造总会品牌项目。改进与媒体和公众之间的互动方式,及时向捐赠人、媒体和公众汇报总会项目进展和成绩,以实际行动倡导高效透明的治理模式。
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搭建服务平台。总会要立足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特殊需求,搭建爱心人士与志愿者参与的慈善平台,连接捐助人、受助人对接的渠道,持续提升服务效果。提高为团体会员服务的水平,积极提供舆情咨询、慈善资源、专业培训等多样服务方式,共同探索更为广阔的合作模式。及时与行业内外专家学者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共同为促进慈善组织专业化进程而努力。
各位理事,总会20年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正是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慈善事业才大有作为;正是依靠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总会才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正是由于几代慈善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总会才获得了今天的成绩;正是由于全国慈善会系统的密切合作,慈善工作才取得显著的成就。20年是一座里程碑,记载着我们的辉煌成绩;20年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对我们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们铭记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重担,同心同德,携手共进,为慈善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