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词语之花”开满“语文课堂”之园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faweawr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认识世界、进行思维活动要依靠词。薛法根老师说过:“语文教学要善于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里面品味作者传情达意的精妙之处……”的确,教师要善于利用词语,使其成为学生感悟文本深刻内涵的“敲门砖”。词语作为表情达意的基本元素,我们要在一定的语境中体现它的价值。随着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推广,我们在教学中处处可见老师们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教学场景。老师们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们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并在自己的学习中不断运用和积累,从而打开与文本对话的一扇扇窗口,真正让词语解读成为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我在教《搭石》这篇课文中对词语的教学。
  一、字理析解,凸显词语的趣味性
  字理析解,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对形象、指示、会意、形声等造字法进行分析。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把字理析解融入其中,会让文本解读变得深入浅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对词语的学习感到枯燥和乏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趣中习有所得。
  教学片段——“伏”
  (学生读悟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一段话后)
  师:这段话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年轻人对老人的关爱?
  生:“伏”字让我心头一颤。“伏”让我觉得年轻人对老人很好,很主动去帮助他。
  师:是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老师弯下腰,扮演老奶奶要过搭石的样子,一生上前做背人的动作,但动作不恰当。)
  师:同学们,是这样背吗?(学生议论纷纷)
  师: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板书“犬”)人们一见到它,就会主动弯下腰,(板书“人”)后来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这个字。看,这个人弯得多么恭敬,多么心甘情愿啊。
  (学生此时非常自然地深深地弯下了身子……)
  伏”字的教学,发挥了汉语言“形象性”强的优势,运用字理析解的方法,与学生一同品析了“伏”。学生在趣味故事中从感观上认识了“伏”的来历,在字理分析中理解感悟了它的意思,还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思想教育,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我听过我校潘小伟老师上这篇课文对"伏"字的教学设计,他让一学生上台示范背老人过河,学生背得不正确。潘老师问学生该怎么背?大家各抒己见,然后师小结后示范背的动作,再让学生背。这次学生背比第一次稍微多弯了一点腰。我想这一片断的教学,师示范背的动作或学生讨论该怎么背,都不如抓住词语"伏"字的词语理解。通过"伏"字的字面形象和趣味故事,学生对背老人过河的动作及尊老的情感都得以体现。
  二、情境对话,遵循词语的实践性
  创设情境,走进文本人物内心是文本解读的关键。而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站在作者的立场,尽量复原或重建作者的境遇与意图,并努力剥茧抽丝,取其精华。”创设情境对话,遵循词语的“实践性”来理解关键词,是一种很好的为感悟文本服务的方法。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来学习课文,并将这种方法用在自己以后的学习中去。
  教学片段——“理所当然”
  师:(扮演老人)现在我想问问同学们,年轻人都把我背过河了,我要不要谢谢他呢?(学生讨论)
  师:年轻人,你要不要我谢谢?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另一生)如果是你,你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也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在想,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因为……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因为……
  师:在搭石上,仅仅是背老人过搭石才是理所当然吗?
  生:不是的,还有……
  师:在搭石上,理所当然的事相信还有很多,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笔写写。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文本的语言中走上几个来回。”这个词语的教学,就是立足文本,采用情境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读揣摩词义,在讨论、对话中再现词义,在拓展中生发感悟,在实践中内化提升,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真正让学生“在文本的语言中走上几个来回”。我想学生此时对"理所当然"的理解不单单停留在字面上,通过这个词语的教学,学生们看到了生活在山里的淳朴的人们,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幼,并将其看成是理所当然,当做了一种习惯。这种美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对生活的认识,使他们的心中也充满了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三、想象画面,品味词语的概括性
  汉语言词汇丰富,特别是四字词语,往往是一个词就是一个故事、一个道理、一幅画面,概括性很强。透过一个词,想象一幅画面,能唤醒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走进文本情境中与文本产生共鸣。词语本身带着很强的画面感、形象感和情感,当我们把这些词语转化成画面后,让学生想象词语所蕴含的意象,有了质感的画面,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教学片段——“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绰”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绰”在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那“人影绰绰” 是什么意思?
  师:“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我们闭上眼睛,边读边想。
  生1:我好像看到水清得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乡亲们的影子。一阵风吹来,水面荡起了一圈圈波纹,人们走搭石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像是在跳舞,美丽极了。
  生2:我仿佛看到清清的溪水露出了笑脸,湖面上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美丽。
  ……
  这个教学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式,使词的内容丰富、形象、富有了生命力,然后引导学生把词的画面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生在理解、想象、朗读过程中,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到一种人景交融的美,学生自然地获得了鲜活有效的语文积累。学生通过这些词语的学习,不但感受到文本所表达的景美,还有体会到了文中看不到的心灵美。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到词语“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的意思,这样,学生对文本词语的理解就不仅仅是静止的语言文字了,而是一组组充满了动感的画面,当这些抽象的词语被形象化时,词语的意思已经了然于胸了。
  以上几个词语的教学,避免了空洞地解说,它们就像是一排“搭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欣赏一道道乡亲们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人文风景,也引出了阅读教学中词语教学的一道道“风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文章的情感是通过词句表达出来的,教师只有重视词语教学,改变生硬的教学状态,才能让一个个僵硬的文字符号变成一把把打开文本情感闸门的钥匙,才能让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词语在课堂中描绘一道道风景。
其他文献
化学是以生产、生活、自然现象为研究机体,通过实验探究为技法的一门富具假设、实践检验为特色、游离于宏观和微观双层面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从它的起源与人们认识研究发展的历程来看,离不开观察、实验、猜想、假设、论证、解释、应用及伴随曲折、玄妙、离奇、变化莫测并和客观世界相融合的过程,因此形成了自身的学科特色与思想。赋予人们认识它、学习它、研究它的特殊认识过程和方法。因此学习化学,尤其就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方
期刊
众所周知,小学英语是英语的起点教学,小学生初学英语时普遍感到新鲜,积极性都很高,要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持久,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把教学活动巧妙的穿插进英语课堂教学中去,实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而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因此,把握不好活动的节奏,往往会给教学任务的完成带来不良影响。教师应该适时地对课堂活动进行或收或放,做到既巩固知识,又有效节约时间。即能
期刊
进入高中新课程后,我逐步养成了一个习惯: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问,逐渐形成了基于问题而展开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古人云:“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不难地发现,古人所说的“疑”其实就是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过程,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与学之中,“问题”是何等之重要呀,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语文教学成效明显。但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众多误区,在贯彻课改时出现片面观点。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分析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误区,并从多方面提出了改善对策,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误区 对策  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中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其目标主要是想通过多角度
期刊
新课改倡导“ 合作、交流、互动 ”的学习理念,而这个学习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的。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互相探究、互相评价、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新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既发挥集体智慧,又开展合作学习,它是学生自主学习、探求知识的良好形式。课堂讨论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凸现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课程政策发生重大变革,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形式被提上议事日程。基础教育的目标要求农村初级中学除设置国家课程外,还必须根据地方区域经济特点和学校条件设置地方课程。这是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执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需要。本人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探索出一些适合农村初中地方课程
期刊
〔摘 要〕标准的英语发音对学生学习英语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职学生大多英语基础薄弱,所以发不好音,会给他们本来就兴趣不高的学习路上带来一连串的困难。发音不正就听不准,读不好,更谈不上用英语交流。会直接印象到语汇的记忆与积累。随着学习路上“拦路虎”的增多,他们就会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学习应一门语言就是要达到“说”的目的,而说的时候就必须“准”。  〔关键词〕发音标准 国际音标 提
期刊
〔摘 要〕深化农村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为本”是改革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落后现状的突破口。在教学中要以境诱读,引疑激思——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深入感悟——品读课文,深层体悟。总之,只有大胆地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给学生独立阅读的机会,教师适当引导,真正让学生做到与作者交流、与文本对话,不仅从内容方面、更是从思想感情方
期刊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一作用?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我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 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是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对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也是学生为以后能够适应社会活动的要求。  一、合作学习必须要分工协作  合作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其中达到共同目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