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多学科模式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的转归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PF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行多学科模式诊治,对照组常规流程治疗。记录两组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腔组织脱垂、盆底功能、尿失禁及性生活质量恢复情况。评估两种治疗方案对PFD患者总体生活质量恢复状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出院时POP-Q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时PFIQ-7、ICI-Q-SF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入院时(P<0.05),PISQ-12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入院时(P<0.05)。出院12个月观察组I-Qo L评分优良率为84.44%,生活质量优良率恢复的中位时间6.824个月,对照组分别为64.44%和9.20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模式诊疗有助于恢复PFD正常解剖结构,减少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早期恢复,获得良好的预后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