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腰椎间盘镜下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临床评价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间盘镜(MED)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T12至L2)骨折行单纯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采用MED下置入普通椎弓根螺钉(MED组),57例采用Sextant系统经皮穿刺置入空心椎弓根螺钉(Sextant组),51例采用Viper系统经皮穿刺置入空心椎弓根螺钉(Viper组)。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手术操作方便性评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MED组与Sextant组、Viper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调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extant组和Viper组比较,MED组虽然操作繁琐,但透视次数少、平均住院费用低、不需要特殊器械和内置物。

结论

MED辅助实施椎弓根螺钉微创置钉,实现了微创可视下确定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使繁琐的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操作简化,有手术安全性高、手术风险可控性强等特点。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成人胫骨干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地区变化趋势。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各4所医院诊治的成人胫骨干骨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东部沿海4所医院收治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内陆4所医院收治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段分布及骨折分型等。按年龄进行分组分为青壮年组(16~45岁)、中年组(46~65岁)、老年组(65岁以
目的分析长骨骨折合并重型脑外伤患者的早期血清差异蛋白质表达,寻找其中有促进成骨作用的蛋白质。方法随机选取3例重型脑外伤合并下肢长骨骨折的患者为实验组(IF组),匹配与其一般情况相似的单纯重型脑外伤和单纯骨折患者各3例为2个对照组(设为I组和F组)。收集各组伤后第3天的血清样本,经纯化与定量后行双向电泳,对实验组比对照组上调表达超过3倍的差异蛋白点进行MALDI-TOF-MS鉴定。结果IF组与I组间
目的探讨距骨完全脱出游离治疗的初步体会,为这种罕见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总结1例距骨完全脱出游离患者治疗经过(距骨缺失在现场5 h,经急诊再植后发生感染、骨髓炎,二期行距骨切除、胫跟融合并应用Ilizarov技术恢复患肢长度),并对近30年关于距骨完全脱出游离的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最终胫跟成功融合并避免了肢体短缩,伤后2年时踝关节伤口无感染迹象,可胜任原工作,对功能结果满意。结论距骨完全脱
目的比较普通解剖钢板加自体髂骨植骨与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普通解剖钢板加自体髂骨植骨组(植骨组,36例)和锁定钢板组(非植骨组,32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
期刊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以制定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7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5例,女22例;年龄18~55岁。以静脉造影阳性结果为诊断DVT的"金标准",其中血栓组18例(26.9%),非血栓组49例(73.1%)。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骨折分型、内科合并症、血管神经损伤、D-二聚体水平、下肢深静脉超声、造影
我有一个朋友,她是花中之王,享有国色天香的美名,她就是我们中国的国花——牡丹花。  牡丹花的叶子肉嘟嘟的,像刚生下来的小宝宝的手,非常可爱,牡丹花的葉子是椭圆形的,细细闻来,带着淡淡的清香。一片片叶子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远远望去,好像枝头上挂了好多翡翠,美丽极了。  牡丹花盛开的时候,也是形态各异,热闹非凡。瞧,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期刊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应用地塞米松预防切口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3例6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均行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术,其中31例33足术后当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3 mg/kg,维持2 d停药(地塞米松组);32例34足采用常规治疗(常规组)。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两组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急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5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男503例,女250例;年龄60~102岁,平均77.0岁。按照患者术后1周内有无发生脑卒中,将患者分为卒中组(17例,2.3%)和正常组(736例,97.7%),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急性脑
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已被欧洲肝病研究协会(EASL)和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推荐为肝细胞癌的最佳分期和治疗指南。该指南认为:肝切除术只适用于BCLC 0期或A期患者,而不适用于BCLC B期和C期患者。近年来多项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BCLC B期和C期患者接受部分肝切除术后的长期生存率高于仅接受TACE和全身治疗患者,引起国际上肝癌研究者的激烈争议。因此,是否将部分肝切除术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