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间盘镜(MED)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T12至L2)骨折行单纯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采用MED下置入普通椎弓根螺钉(MED组),57例采用Sextant系统经皮穿刺置入空心椎弓根螺钉(Sextant组),51例采用Viper系统经皮穿刺置入空心椎弓根螺钉(Viper组)。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手术操作方便性评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MED组与Sextant组、Viper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调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extant组和Viper组比较,MED组虽然操作繁琐,但透视次数少、平均住院费用低、不需要特殊器械和内置物。
结论MED辅助实施椎弓根螺钉微创置钉,实现了微创可视下确定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使繁琐的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操作简化,有手术安全性高、手术风险可控性强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