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如何市民化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ww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出了明确方向和要求。为达到这个目标,应加快构建中央对农民工流入地的转移支付制度。
  现状:财政负担难以承受
  要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就要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让“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这一思路深入人心。
  2011 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但是6.9亿城镇常住人口中至少有2亿人是没有当地户籍的流动人口,这其中又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为主。这部分人群能否获得公平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是其在城市稳定就业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解决这么大一个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问题,需要巨额财政投入,远不是一两年、一两个专项就能彻底解决的,需要从财政体制层面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
  农民工流入地一般为经济发达地区,财政能力较强,但由于转移人口规模大,导致一些流入区域的农业转移人口接近或超过本地户籍人口,由此带来流入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范围增加,需要投入的资金增多,往往给当地财政带来较大负担,有时甚至难以承受。
  未来:形成合理的财政政策
  考虑到农民工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向东部流入地区提供的财政转移支持,实质上也是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支持,客观上减轻了东部地区因人口流入而增加的财政负担,这既体现了财权与事权一致的原则,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本区域内的公共服务资金投入。
  未来,对农民工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要结合城乡居民户籍制度改革的安排,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的部分,纳入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中央要通过规范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按照农民工市民化人口规模、公共服务成本等因素,给予流入地必要的补助。
  按照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规划,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我国要将1个亿的农民工变为市民,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成本巨大,需要流入地政府财力和中央转移支付来共同合理承担。
  二是对于那些暂时不符合条件成为市民的农民工,也应享受城市的某些基本公共服务,如随迁子女入学、社会保险、就业服务等,中央也应按照农民工流入地的常住人口情况,给予一定的专项转移支付支持。
  三要形成正向服务机制。即流入地政府对农民工公共服务做得好的地方,不仅拿到转移支付,而且还可以获得中央必要的奖励。
其他文献
魏则西事件后,再探医改困局的突破路径。  近期,非法经营疫苗、问题眼用全氟丙烷气体致盲、魏泽西等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暴露出我国药品生产、流通、监管以及医疗服务领域仍存诸多漏洞。  药品安全到底如何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以及医疗服务质量怎样才能提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局从哪里突破?这些都是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也是必答题。  日前,《财经国家周刊》、瞭望智库主办第24次“文
期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发动机,无论是制度变革,还是结构优化,抑或是要素升级,其核心都是创新。  今年一季度,福建GDP实现5784.80亿元,同比增长8.3%,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1.6个百分点。而在去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福建的GDP增速为9%,不少指标处在全国前列。  稳增长福建有秘诀,也有底气。找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这是福建当下经济工作的主抓手。  中央对福
期刊
今年全球经济或将继续下行,全球贸易的进一步萎缩尤其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位,以及全球利率水平已经降至“二战”以来的谷底且很可能将进一步走低,加之新兴经济体分化加剧等,多方面不利因素正使得我国“十三五”期间的外部环境,极具挑战性、复杂性、不确定性。  具体上,外部风险将来自几个方面:  风险之一,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或还会持续,这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年初,IMF将2016年度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6%下
期刊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将保持新常态,急需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对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培育发展新动力的作用。  为此,必须打造众创空间的“升级版”,要围绕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初创企业与大企业、初创企业与产业对接的平台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形成围绕各区域、各产业而集聚的一批众创空间体系,更好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发挥科技创新在“双创”中的引领作用。  现状
期刊
2016年前两个月的进出口数据,不出意外的双降,但笔者仍认为,“十三五”时期外贸进出口形势将总体企稳回升。  现状:外部环境挑战巨大  “十三五”时期外贸进出口领域总体将企稳回升,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归结起来就是:对外环境整体不理想。  首先,国外市场发展势头不强劲。我国的传统外贸伙伴、主要出口目标国家——美国、欧盟、日本复苏乏力。另一边,外贸增长的蓝海——新兴国家近几年的发展也稍显疲弱,可以想见未
期刊
对当前经济如何稳增长,社会上有一个误区,就是将投资等同于产能过剩,认为我国过去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导致了今天的产能过剩,因此应该控制投资。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  现状:投资不等于产能过剩  消费虽然重要,但消费拉动增长的前提是依托在就业基础上的收入不断提高。只有通过投资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进而增加收入、刺激消费。所以讨论的重点还是如何保证有效投资上。  那
期刊
夯实社会保障基础是关乎基本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制度安排,是公众关注度极高的重要领域,也是“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现状:各项社保制度均未成熟  在3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十二五” 时期可以说是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力度最大、投入规模空前、发展速度最快、惠及民生最广的时期,也是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转型的重要过渡时期。  总体来看,包括综合型社会救
期刊
“十三五”时期,中国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对中国农民群体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现状:种地为啥效益低?  中国农业目前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首先,农村是以超小规模的经营为主,基本还停留在人均几亩地的这种水平。没有规模,很难谈效益,就更难谈发展。  另外,从事农业的人群呈现明显老龄化,目前以40岁、50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为从事农业经营的主体。劳动力的素质
期刊
中国金融体系正由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多元,向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活水的,也正是金融系统。因此,“十三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金融改革领航。当前,诸多结构性问题反映在金融领域,就是中小银行长期发展不足,成为了金融系统的短板。  现状:中小银行长期发展不足  2014年“金融国十条”出台已近两年,但眼下还需进一步优化银行分类监管,让各类银行都有“出彩”的机会。而对于中小银行,应该给予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
期刊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描绘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一系列推进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将相继出台,下一步工作的关键在于抓好落实。  抓落实,是所有组织成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任何一项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科学完美的规划也是空文,再理想的目标措施也是泡影。战略目标固然重要,但落实相当于1,后面的0靠它才能发挥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