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它主要危害茎,使茎枯死,造成豆田植株成片死亡而使大豆减产。近几年来在许多地区大豆菌核病的发生面积增加,个别地块发病率有所上升,甚至有的连队几乎每个地块都有发生,有的发病率达30%以上,平均减产15%左右。这些情况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大豆菌核病的病源
大豆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de bary?演属子囊菌亚门,病菌形成大量的菌核,菌核外部为
黑色,内部为白色的拟薄壁细胞组织,菌核抗逆力强,可耐-40度低温,产生菌核的范围是5~30度,最低温度15~24度,菌核萌发温度为5~20度,形成子囊最适温度为18~20度,子囊盘形成必须有足够的散射光,子囊孢子萌发温度在0~35度,以5~10度最好,而且要求很高的湿度条件,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度,在覆土深度2~5厘米时,有利于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超过7厘米则不能萌发。
二、大豆菌核病的侵染循环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散落病田中和混杂种子中的菌核越冬,豆秸上带的菌核也可以潜存到第二年,但以病田间的菌核为最多,种子带菌虽不多,但是保存条件较好,可以随着种子进入豆田和远距离传播。
在春季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成熟后弹出,在空气中随气流传播,子囊孢子是病害主要的初侵染来源。此外,菌核直接产生菌丝也可以进行传播。病部表面形成的菌丝,接触健康株或健康部后,由所分泌的果胶酶,先分解健全寄主组织,然后才能侵染。在潮湿条件下,病害可重复侵染多次。
三、大豆菌核病危害症状及发病因素
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封垄以后,常在7月雨季盛发期,病株茎部接近地面处或分枝处,产生不规则形的退绿或淡褐色斑块,迅速向上下蔓延扩大,患部湿润,并布满白色菌丝体。病部扩展至环绕茎杆时,病部以上的组织萎蔫枯死或凋萎,后期病部组织纵裂呈麻杆状,菌丝丛中形成大量黑色鼠粪状菌核,病部表皮破裂,木质部外露呈苍白色,剖开病茎,内部也充满菌丝和成行排列的菌核。病害在田间呈片状分布,病株枯死早的不结实,或因分枝减少而结荚少,子粒秕小。
影响菌核病的发病因素
1、气候条件和菌源量。
2、大豆连作,田间遗留大量菌核或发现病株后未及时处理,增加了病源。
3、大豆分枝期降雨多,大豆生长过于茂盛,通风不良。
四、大豆菌核病的防治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应根据其发生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来协调和处理大豆与病害系统中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将病害控制在经济阈值范围内。
1、从耕作措施入手,采用轮作的方法,深翻将田间菌核埋入土壤深层,可明显抑制菌核的萌发,减少初侵染的来源,排除豆田积水,降低湿度,以及防止过多施用氮肥等,均可减少发病。
2、严格进行种子清选也是减轻病害的简单易行的措施,菌核大小,颜色,形状与豆粒区别很大,可以用机械或人工筛选,淘汰大豆种子的菌核。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田间通透性好也是降低病害的措施之一。
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3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12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125~1.5kg,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每公顷0.9~1.125kg。
5、选择对菌核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如东农34号。
陈鹏(黑龙江省绥化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一、大豆菌核病的病源
大豆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黑色,内部为白色的拟薄壁细胞组织,菌核抗逆力强,可耐-40度低温,产生菌核的范围是5~30度,最低温度15~24度,菌核萌发温度为5~20度,形成子囊最适温度为18~20度,子囊盘形成必须有足够的散射光,子囊孢子萌发温度在0~35度,以5~10度最好,而且要求很高的湿度条件,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度,在覆土深度2~5厘米时,有利于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超过7厘米则不能萌发。
二、大豆菌核病的侵染循环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散落病田中和混杂种子中的菌核越冬,豆秸上带的菌核也可以潜存到第二年,但以病田间的菌核为最多,种子带菌虽不多,但是保存条件较好,可以随着种子进入豆田和远距离传播。
在春季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成熟后弹出,在空气中随气流传播,子囊孢子是病害主要的初侵染来源。此外,菌核直接产生菌丝也可以进行传播。病部表面形成的菌丝,接触健康株或健康部后,由所分泌的果胶酶,先分解健全寄主组织,然后才能侵染。在潮湿条件下,病害可重复侵染多次。
三、大豆菌核病危害症状及发病因素
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封垄以后,常在7月雨季盛发期,病株茎部接近地面处或分枝处,产生不规则形的退绿或淡褐色斑块,迅速向上下蔓延扩大,患部湿润,并布满白色菌丝体。病部扩展至环绕茎杆时,病部以上的组织萎蔫枯死或凋萎,后期病部组织纵裂呈麻杆状,菌丝丛中形成大量黑色鼠粪状菌核,病部表皮破裂,木质部外露呈苍白色,剖开病茎,内部也充满菌丝和成行排列的菌核。病害在田间呈片状分布,病株枯死早的不结实,或因分枝减少而结荚少,子粒秕小。
影响菌核病的发病因素
1、气候条件和菌源量。
2、大豆连作,田间遗留大量菌核或发现病株后未及时处理,增加了病源。
3、大豆分枝期降雨多,大豆生长过于茂盛,通风不良。
四、大豆菌核病的防治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应根据其发生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来协调和处理大豆与病害系统中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将病害控制在经济阈值范围内。
1、从耕作措施入手,采用轮作的方法,深翻将田间菌核埋入土壤深层,可明显抑制菌核的萌发,减少初侵染的来源,排除豆田积水,降低湿度,以及防止过多施用氮肥等,均可减少发病。
2、严格进行种子清选也是减轻病害的简单易行的措施,菌核大小,颜色,形状与豆粒区别很大,可以用机械或人工筛选,淘汰大豆种子的菌核。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田间通透性好也是降低病害的措施之一。
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3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12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125~1.5kg,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每公顷0.9~1.125kg。
5、选择对菌核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如东农34号。
陈鹏(黑龙江省绥化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