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信任”与“信心”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末的金融风暴让人觉得这个冬天格外寒冷,而北京友谊宾馆的会议室内却激情四溢。12月21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在此举行,来自大型国有企业、跨国公司、民营企业的400多名企业家代表共商对策。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出席年会开幕式并做讲话,鼓励广大企业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切实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团结广大职工齐心协力度过难关。而作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重要源泉的企业文化,则在挑战面前为企业提供了自主创新的机遇。
  在两天的会议中,各种关于企业文化的观点不断交流碰撞,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共同对经济危机加深了解和认识,他们通过相互鼓励,决心共度时艰。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抱团取暖的机会,为更顺利地渡过"经济严冬"提供了能量。
  
  真正的好企业能经受严冬的考验
  
  因华尔街的贪婪造成金融衍生品的产品链延伸过长,而美国政府的监管不力导致了次贷危机,随即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并逐步影响实体经济,即而人们感到经济严冬的阵阵寒意。华泰保险公司董事长王梓木在会议上更是直言经济危机是中国改革开放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邓小平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的理论。经济发展规律是波浪式前进,那么就会出现高峰和低谷。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了三十年,遇到经济危机是正常的。冬天可以调节人的肌体抵抗力,激发人体免疫功能的潜力。外部有压力,企业内部的一些经营隐患就会被发现,就有了根除隐患的动力。虽然08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但也是我们进行身体锻炼,适应环境的好时候。只要我们学会调控,把握机会,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产品就可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迎来又一个春天。
  华西希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傅文阁在谈到危机时说,中国的汉字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危机"是"危险中的机会"。其实危险最多的时候,也是机会最多的时候。成功的企业,尤其是延续时间比较长的企业,如果不经过几次风雨,不经过几次危机,那就不会有免疫能力,也不会有竞争力,也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好企业。
  傅文阁相信,现在是企业最好的机遇,也是我们练内功的最好机遇,其实真正的危机不是外部的,而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自身的,真正的危机绝对不在于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了,而是来自于我们自身,你的能力有多强?你的水平多高?所以今年华西希望集团还是提出狠抓管理,狠抓团队,狠抓文化,这是我们寻找商机的最好时机。
  
  做春天里最早萌发的企业
  
  菲尼克斯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建党在应对严冬策略上发言:"一个伟大的企业必须是经历过寒冬和危机之后才可能成就的。坚定对中国的信心,对菲尼克斯而言,如果要想成为扎根中国真正的成功企业,唯一的道路就是持续的扎根中国,更深,更彻底,更整合。成立中国投资公司,整合菲尼克斯更集中的资源,寻找危机中的机会。企业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现在我们要走到客户当中,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同时给客户一个明确的信号,你们的关切就是我们的关切,适度的降价也是有必要的,让客户相信我们是愿意跟客户一起面对寒冬,过去的两个月我们举办了客户的联谊会,在北京成立了技术创新中心,让客户知道,我们在寒冬面前,更能够贴近客户,更能够了解客户的需求,同时也更能够关注客户的关切。"
  上海联合水泥股份有限公司CEO黄清海认为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过冬战略。如果企业过去已经过度扩张了,那现在的策略就是要瘦身,精兵简政,丢掉一些瓶瓶罐罐的,如果还想到银行贷款,恶性循环,这样对一个企业来说可能就会顶不住。所以第一个字就是瘦。
  假如企业基本健康,这个时候企业负责人要做出自己的特点,就是唯一性。这个唯一性在海外是很强调的,一个企业不一定要最大,达尔文说过,幸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者,也是最智者,而是最适者。所以,适者就是企业有自己的特点,无论春夏秋冬,都能够应对。
  针对第三种企业,这位CEO指出,"你的企业有幸成为第三种企业,即已经积累丰厚,实力强悍。这个时候就要扩张。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议价能力很强,银行也会给你锦上添花。危机的时候更多的是分析它的机会,就是要扩张,在扩张的情况下,当然还是要记住一条,不能过度,因为管理学上已经分析过全世界健康长寿的企业,上百年的企业共同的特点就是保守的财务政策。"
  面对如何过冬的热议,华泰保险公司董事长王梓木用四句话作了精简论述。第一句话是冬天少行走,冬天要保持实力,保持热力,现在我们应该是留住最好员工的时候。
  第二句话冬天备足粮,包括你冬天的口粮和春天的种子,口粮就是准备金,要给员工发足够的薪水,在你生产下降的情况下,趋缓的情况下,员工工资还能够有一定的保障;另外是冬天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新产品的开发,所以我说的就是冬天里边其实是有一些企业做准备的最好时机。
  第三句话冬天好打猎,不是老打猎,因为冬天大雪纷纷,有一些动物过得了冬,有的就过不了,有的过不了就被能过冬的企业吃了,这个时候实际上是企业兼并收购的极好时机。
  第四句话冬天要滑雪,增强体魄,为发展储备能量。
  
  忠诚的员工是企业过冬最好的棉衣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部分。无怪乎很多企业都将员工比作是企业过冬的棉衣。但在经济严冬面前,企业是不是裁员就能自保,是不是卖掉棉衣攒起钱就能走出低迷?年会讨论中,企业文化风格迥异的三位企业管理者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们一致认为抱着棉衣过冬才能抵风御寒。
  胜利油田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李玉卿指出企业有三个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他坦言:"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比较其他的企业来说可能更重一些,再一个从企业情况来看,我们总的销售收入是1 245亿,人工费、人工成本就是140个亿,仅仅占了企业总收入的1/4,假如说你裁员了,也解决不了面临的危机问题,只能使这个企业没有信心,给社会增加负担,给社会造成不稳定,所以我个人理解,裁员的可能性不大。"
  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资讯部总经理沈健认为裁员负面影响大,能不裁尽量不裁,同舟共济,一起度过难关。首先让员工对企业产生信任,除了钱以外,他要认同你这个企业的文化,认为你这个企业是一家做正义事业的公司,才肯为你工作。诺基亚有全球统一的价值观,我们认为信任的背后,它的支撑是信仰,认同诺基亚的企业文化,要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所以诺基亚在其他方面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多样性,但是价值观这个问题是统一的。
  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刘瑞旗深有同感,他说,裁员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特别是优秀的企业,它都有自己的文化,你的员工进到你企业来的时候对我们的信任也好,员工相互之间的熟悉程度也好,这都是一种成本,离开的时候,对他、对企业都是一种成本损失,因为这种信任的成本是需要过程的,所以说我们公司长期以来,我们的原则一般不采取裁员,也不开除员工,我也希望员工到恒源祥集团以后,也不要离开恒源祥集团,当一个人离开的时候对企业对他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损失,这种损失不一定是经济上立刻能够计算出来的,但是它是很大的。
  
  企业文化需要创新与转化
  
  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否则只有关门倒闭。在经济严冬中,锻炼体魄建设创新文化更是企业走出严冬的一门必修功课。因此,本次年会特意将"创新文化"当作一个独立的专题展开讨论。
  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文化处处长李世华对此作出精辟阐述。她认为创新文化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形成的、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集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就是有利于创新的价值取向、规范、习惯、氛围,也就是一切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创新文化不等于企业的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和文化创新也不是一个概念。企业文化一定是内生内动,要有个性,它一定是你这个企业精神的独特表达。
  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叫好?大家都曾经记得我们在转变观念的时候,经常讲一个关于两个老太太消费观念的故事。美国的老太太是超前消费,幸福一辈子;中国的老太太是节约用钱,辛苦一辈子。但现在发生金融风暴后,就要对这个故事重新解读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就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价值理念体系的构建和转化,怎么样在企业文化的本质上下功夫呢?就是在构建企业文化价值理念时,一定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未来的发展战略为依据,同时把构建的过程作为文化融合、统一思想的过程。企业精心构建的价值本质只是一个起点,最主要的是推进它的转化,就是体现在你的战略当中,要用创新的思想、创新的意识来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制、组织流程、业务流程、业绩考核,等等。
  谈及企业文化如何转化的问题,李世华指出,第一就是领导要率先转化,以身作则;第二要把这种转化体现在企业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等各个环节上,落实在每一个价值链当中。
  最近有很多案例可以证明这个问题,比如说东航的集体返航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这些企业,他们哪一个在文化上没有"诚信"这一条?最后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些文化全部是做给人看的,全部是一张名片。企业文化不能转化,不能落地生根,就会变得非常脆弱,无力支撑企业战略执行,更是无从引领企业战略发展。
  [责任编辑 郝幸田]
其他文献
(本刊记者 胡 正)12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了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2008年工作,分析形势,交流经验,研究安排2009年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对一年来的国资监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2009年的工作,对各级国资委引导国有企业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
期刊
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信息技术兴起为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在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之下,和平与发展正日益冲破“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定见而逐步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宏大背景下,绝大多数国家以增强综合国力为中心目标的竞争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持续不断;以计划经济为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体制与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体制,经过战后长期竞争和比较,前者的劣势与
期刊
工农建国六秩秋,地覆天翻伟业酬;  改革春风拂华夏,盎然生机耀神州。  港澳回归成一统,台海和平补金瓯;  百年奥运今圆梦,神七飞天太空游。  纵横阡陌高速路,鳞次栉比摩天楼;  五光十色霓虹闪,车往人来任自流。  陶令曾经乐桃花,今朝亦当愧自羞;  杜公广厦千万间,万千广厦人人有。  嫦娥起舞歌盛世,吴刚捧酒庆丰收;  赤县繁荣傲东方,世界舞台我招手。
期刊
培养造就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是企业发展稳定的基础,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是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和谐企业,努力造就一支作风过硬、技术高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改革,加快发展和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在企业党建工作中强化党员队伍建设的“三个定位”。    定位一:把握政治方向    在政治上把关定向。坚定正确
期刊
欧德顺,字“无为”,出生于四川中江。书家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十余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坚毅品质。他先后从事过油料运输机械制造、气体生产、工艺品制作、餐饮娱乐、平面广告影视媒体营销策划与徽标设计等众多领域职业。他从战士到干部,从部队到工厂,从基层到机关,从军队转业到中央国家机关,无论在哪里工作,他都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工作热情与勤奋好学的积极态度,长期笔耕不辍,表现出对书法艺术情有独
期刊
我的老家在美丽的山城重庆,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我从1983年便来到了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生活与学习。每每遇上过节,我们一家人都要回到重庆看望爷爷、婆婆。本来应该是让人愉快的事,可大家都为买不着火车票而犯了难。当时,连接成渝两地最便捷的通道便是成渝铁路,成都和重庆两地之间的经济往来基本都要靠这条铁路,加之西南地区外出打工的人较多,从成都到宜宾、泸州等地的车次又都要经过成渝线,所以每次遇上春节、暑假
期刊
海南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所辖18个供电分公司、9个直属单位、1个电厂(清澜电厂)、2个计划单列供电公司(洋浦供电公司、老城供电公司)。公司自2004年加入南方电网公司以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南网方略统领全局,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发挥塑形、育人、铸魂的作用,推动公司各项工作不断发展,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
期刊
策划人语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海啸正在全球肆虐,对中国经济与中国企业的影响也日益蔓延、扩大、加深。当此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的黑云压城之时,直面危机、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尤为重要。唯物辩证法认为,危与机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危中有机,机中有危,在一定条件下,危险可以转化为机遇。既然我们已经置身于危机之中,那就决不能被危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相反,我们需要同舟共济、同心协力,千方百计地采
期刊
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及其严峻挑战和考验,北重集团决策层未雨绸缪、及早谋划,提出了一系列强有力举措,执行层 快捷高效、注重效果,形成了上下同心、集智攻坚、化危为机的良好态势,不仅成功化解了2008年巨大的成本压力,而且科学谋划了应对2009年危机考验的经营之道。    抓住九大环节,化解成本压力    2008年上半年,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原材料、能源价格普遍高涨,企业生产成本同比增加了3.5
期刊
发端于美国的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及其企业的影响正在日益蔓延、扩展、加深。  面对席卷而来的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风暴,“大敌”当前,我们的企业计将安出,如何应对?    首先是坚定信心  温家宝总理说,面对危机,信心比黄金更宝贵。坚定信心并非空喊口号自我壮胆,而是源于对客观情势的审时度势。从危机发展的趋势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因此,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