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有人不无羡慕地问康辉,“你们工作很轻松吧?是不是每天晚上7点到7点半上半小时班就可以了?”对于如此脑洞大开的问题,康辉无奈地报以微笑。
的确,广大观众在收看《新闻联播》时,只看到播音员神态自若、轻松自如,却难以想象这短短30分钟背后有着怎样的紧张、繁忙和付出。
今年5 月,中央和 国家机关“建功新时代岗位作贡献”劳模精神宣讲报告会在京举行。会上,十九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康辉与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另外4位同志讲述了他们和所在集体的先进事迹。其中,康辉所讲述的《新闻联播》背后的故事尤其吸引人、感染人。
《新闻联播》开播40年来,始终以“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为宗旨,成为记录、观察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是收视率最高、传播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同时,大概也是容错率最低的新闻节目。每天30分钟,是由8000多字的解说词、500到800个镜头、近千字的字幕构成的,容不得丝毫差错。对联播最好的形容就是十二个字,“字字千钧、秒秒政治、天天考试”,而且保不齐哪天就来一次“大考”。
康辉至今忘不了的一次播出是201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当天的《新闻联播》要发布十八届一中全会公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简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等重要新闻。所有这些重要新闻都要经过极为严格的拍摄、编辑、制作、审稿、修改、再制作、再审稿、传送、播出,时间非常紧张。
康辉清楚地记得,当19点整导播发出开播口令,他和李修平开始播报内容提要的时候,播出线上已经确定可以正常播出的新闻,只有一条!其他新闻都在制作中。演播室外一阵阵急促奔跑的脚步声,那是同事们争分夺秒地将刚刚制作完毕、审核通过的新闻送上播出线,来一条审一条,审一条播一条。有的新闻送到播出线,距离按照既定顺序播出只差几秒钟!每一条新闻,要经过好几道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个人哪怕手抖一下,结果都可能不堪设想。
康辉和李修平作为播音员,手里更是备了比平时播出要多好几倍的备用稿件,一旦哪一条出现任何问题,他们就要以口播的方式将新闻播报出去,不能遗漏或迟发任何一条重要消息,也不能错发哪怕一个字!平时《新闻联播》是30分钟,但那一天,已经开播了,他们还不知道当天节目的准确时长,在内容提要中只是预告“今天的新闻联播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直到19点53分,才确定了整个版面的时长是124分钟。这个长度在那一天之前的《新闻联播》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而安全播出的难度也是空前的!那真是惊心动魄的124分钟,但也是近乎完美的124分钟!安全播出,准确无误!那是《新闻联播》的所有工作人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过硬的业务本领、崇高的职业精神和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共同完成的任务,已经载入中国新闻史册。
康辉对那一天记忆犹新,还因为那一天也创下了他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纪录:因为重要时政新闻播出的特殊要求,他在完成了上午的时政直播和当天《新闻联播》播出后,又一直值班到次日凌晨三点之后,24小时内持续高强度工作近20小时。
康辉说,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的那一天,他高强度地工作了近20个小时,是真累啊,仿佛下一秒钟就能睡着,但只要面对镜头,他就精神饱满、目光炯炯、安全播出。
如果问其中的秘诀是什么?那就是心中反复默念的一句话,“我在岗位上!”
康辉说这种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就是他和同事的工作常态。这个职业真的要求把非常态以常态视之,包括病痛。
2016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康辉作为随访新闻报道团队的一员,从出发前就进入了密集工作的状态。可能是因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高度紧张忙碌,在第一站,他就身体不适,前胸后背肩膀脖颈处起了一片片水疱,钻心的疼痛并伴有发热、疲倦等症状,经随队医生诊断,是带状疱疹。
那个滋味该怎么形容呢?没得过的完全无法体会。按照医嘱,要卧床休息,但任务不等人啊,而且所有的证件办理、现场报名都不能再更改,只有咬牙继续冲上去!按照医嘱,要穿宽松的衣服以尽量少接触皮肤,可每天即使气温再高康辉也要一身正装。汗水在那个时候简直就是硫酸,在灼烧着身体。但他必须要求自己在工作时表现正常,出镜时正常,配音时正常。可难受怎么办?康辉只能动用精神因素,那就是藐视它。以往出差都盼着能多睡一会儿,但那次,他最怕的反而是休息。忙还好,注意力集中,到了休息的时候,那痛痒的滋味真是让人无从抵挡。因为怕忍不住抓破 了水疱引起感染更影响工作和行程,他只能采取用手掌按压患处的办法减缓一点症状。与他同行的同事还开玩笑似地说:“康辉你很注重保健啊,时不时地给自己按摩几下。”
康辉没有对更多的人谈及病情,带着难以忍受的病痛坚持按照应有的高标准完成了全部工作。回到北京,当他说要去医院时,很多同行的伙伴都奇怪地问,“你生病了吗?”那一次,他发现自己原来还真有点演戏的天分。
电视新闻这个职业要求从业者要把生活中很多的非常态以常态视之,不光是病痛,甚至是生离死别。
2005年,康辉父亲因癌症病危。那段时间,他一直北京-石家庄两头跑。父亲弥留之际,他还在北京值联播配音班,接到姐姐的电话,他的第一反应是马上回家,可几乎同时,也是第一反应,是心中常常默念的那句话:我在岗位上。因为很多新闻还没审完,还可能修改,又临近播出,如果换其他同事,很多配音要重来,很可能影响安全播出。所以,康辉在确认了最后一条新闻配音不再修改后,才飞奔上路。等他到家,父亲已经不在了。姐姐说,“爸一直在等你,没等到你。”他深感愧對父亲,心里唯一感到安慰的是,他是听话的孩子,因为他记着父亲总说的话“,这辈子你要凭本事吃饭”。父亲说的这个本事,他懂,不仅有能力,更有态度。康辉在报告会上说 :“今天,在大家面前讲工作的‘不容易’很不好意思,因为实在没有觉得这是多么了不得的付出,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选择它所有的一切,这再正常不过。况且,对比很多同事,他们的坚持才殊为不易:我们的战地记者,在叙利亚战场上长达数小时不间断地通过摄像机、手机直播,不远处就是呼啸而过的炮弹;我们的暗访记者,长期卧底传销组织,每天几乎都置身于生死边缘,才能拿到第一手材料,让真相大白;我们的摄像师,只为G20杭州峰会直播中开场的一个景观镜头,在酷暑骄阳下坚守山顶上的一个机位,汗水在衣服上结成盐花,蚊虫叮肿了穿着长裤的腿;我们的女主持人,看起来光彩照人,但谁又能体会到她们穿着高跟 鞋连续站七八个小时录制节目的滋味?还有我们的编辑、技术、化妆、行政人员,他们的默默奉献更是在屏幕上难以见到的。但正像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视察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播出区对幕后工作人员说的那样,‘要把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第一时间播出去,还要做到零差错,这非常不容易,要付出很多努力,你们都是幕后英雄’!”
2017年10月,康辉光荣地出席了党的十九大。十九大绘就了新时代的发展蓝图,他和大家一样深受鼓舞。他时常在想,身处这样的新时代,应该给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赋予怎样新的内涵呢?
报告会上,康辉讲了他的思考和体会:新时代的劳模、劳动者,仍然需要埋头苦干,更加需要创新巧干,始终需要快乐相伴,极其需要立意高远。他说:“新时代的每一个劳动者要真正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体价值的实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的奋斗才能创造出最大的幸福,只有这样的奋斗才是最大的幸福!
的确,广大观众在收看《新闻联播》时,只看到播音员神态自若、轻松自如,却难以想象这短短30分钟背后有着怎样的紧张、繁忙和付出。
今年5 月,中央和 国家机关“建功新时代岗位作贡献”劳模精神宣讲报告会在京举行。会上,十九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康辉与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另外4位同志讲述了他们和所在集体的先进事迹。其中,康辉所讲述的《新闻联播》背后的故事尤其吸引人、感染人。
一天24小时,近20小时在高强度工作
《新闻联播》开播40年来,始终以“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为宗旨,成为记录、观察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是收视率最高、传播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同时,大概也是容错率最低的新闻节目。每天30分钟,是由8000多字的解说词、500到800个镜头、近千字的字幕构成的,容不得丝毫差错。对联播最好的形容就是十二个字,“字字千钧、秒秒政治、天天考试”,而且保不齐哪天就来一次“大考”。
康辉至今忘不了的一次播出是201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当天的《新闻联播》要发布十八届一中全会公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简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等重要新闻。所有这些重要新闻都要经过极为严格的拍摄、编辑、制作、审稿、修改、再制作、再审稿、传送、播出,时间非常紧张。
康辉清楚地记得,当19点整导播发出开播口令,他和李修平开始播报内容提要的时候,播出线上已经确定可以正常播出的新闻,只有一条!其他新闻都在制作中。演播室外一阵阵急促奔跑的脚步声,那是同事们争分夺秒地将刚刚制作完毕、审核通过的新闻送上播出线,来一条审一条,审一条播一条。有的新闻送到播出线,距离按照既定顺序播出只差几秒钟!每一条新闻,要经过好几道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个人哪怕手抖一下,结果都可能不堪设想。
康辉和李修平作为播音员,手里更是备了比平时播出要多好几倍的备用稿件,一旦哪一条出现任何问题,他们就要以口播的方式将新闻播报出去,不能遗漏或迟发任何一条重要消息,也不能错发哪怕一个字!平时《新闻联播》是30分钟,但那一天,已经开播了,他们还不知道当天节目的准确时长,在内容提要中只是预告“今天的新闻联播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直到19点53分,才确定了整个版面的时长是124分钟。这个长度在那一天之前的《新闻联播》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而安全播出的难度也是空前的!那真是惊心动魄的124分钟,但也是近乎完美的124分钟!安全播出,准确无误!那是《新闻联播》的所有工作人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过硬的业务本领、崇高的职业精神和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共同完成的任务,已经载入中国新闻史册。
康辉对那一天记忆犹新,还因为那一天也创下了他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纪录:因为重要时政新闻播出的特殊要求,他在完成了上午的时政直播和当天《新闻联播》播出后,又一直值班到次日凌晨三点之后,24小时内持续高强度工作近20小时。
病痛来袭,但“我在岗位上!”
康辉说,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的那一天,他高强度地工作了近20个小时,是真累啊,仿佛下一秒钟就能睡着,但只要面对镜头,他就精神饱满、目光炯炯、安全播出。
如果问其中的秘诀是什么?那就是心中反复默念的一句话,“我在岗位上!”
康辉说这种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就是他和同事的工作常态。这个职业真的要求把非常态以常态视之,包括病痛。
2016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康辉作为随访新闻报道团队的一员,从出发前就进入了密集工作的状态。可能是因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高度紧张忙碌,在第一站,他就身体不适,前胸后背肩膀脖颈处起了一片片水疱,钻心的疼痛并伴有发热、疲倦等症状,经随队医生诊断,是带状疱疹。
那个滋味该怎么形容呢?没得过的完全无法体会。按照医嘱,要卧床休息,但任务不等人啊,而且所有的证件办理、现场报名都不能再更改,只有咬牙继续冲上去!按照医嘱,要穿宽松的衣服以尽量少接触皮肤,可每天即使气温再高康辉也要一身正装。汗水在那个时候简直就是硫酸,在灼烧着身体。但他必须要求自己在工作时表现正常,出镜时正常,配音时正常。可难受怎么办?康辉只能动用精神因素,那就是藐视它。以往出差都盼着能多睡一会儿,但那次,他最怕的反而是休息。忙还好,注意力集中,到了休息的时候,那痛痒的滋味真是让人无从抵挡。因为怕忍不住抓破 了水疱引起感染更影响工作和行程,他只能采取用手掌按压患处的办法减缓一点症状。与他同行的同事还开玩笑似地说:“康辉你很注重保健啊,时不时地给自己按摩几下。”
康辉没有对更多的人谈及病情,带着难以忍受的病痛坚持按照应有的高标准完成了全部工作。回到北京,当他说要去医院时,很多同行的伙伴都奇怪地问,“你生病了吗?”那一次,他发现自己原来还真有点演戏的天分。
本事,不仅是能力,更是态度
电视新闻这个职业要求从业者要把生活中很多的非常态以常态视之,不光是病痛,甚至是生离死别。
2005年,康辉父亲因癌症病危。那段时间,他一直北京-石家庄两头跑。父亲弥留之际,他还在北京值联播配音班,接到姐姐的电话,他的第一反应是马上回家,可几乎同时,也是第一反应,是心中常常默念的那句话:我在岗位上。因为很多新闻还没审完,还可能修改,又临近播出,如果换其他同事,很多配音要重来,很可能影响安全播出。所以,康辉在确认了最后一条新闻配音不再修改后,才飞奔上路。等他到家,父亲已经不在了。姐姐说,“爸一直在等你,没等到你。”他深感愧對父亲,心里唯一感到安慰的是,他是听话的孩子,因为他记着父亲总说的话“,这辈子你要凭本事吃饭”。父亲说的这个本事,他懂,不仅有能力,更有态度。康辉在报告会上说 :“今天,在大家面前讲工作的‘不容易’很不好意思,因为实在没有觉得这是多么了不得的付出,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选择它所有的一切,这再正常不过。况且,对比很多同事,他们的坚持才殊为不易:我们的战地记者,在叙利亚战场上长达数小时不间断地通过摄像机、手机直播,不远处就是呼啸而过的炮弹;我们的暗访记者,长期卧底传销组织,每天几乎都置身于生死边缘,才能拿到第一手材料,让真相大白;我们的摄像师,只为G20杭州峰会直播中开场的一个景观镜头,在酷暑骄阳下坚守山顶上的一个机位,汗水在衣服上结成盐花,蚊虫叮肿了穿着长裤的腿;我们的女主持人,看起来光彩照人,但谁又能体会到她们穿着高跟 鞋连续站七八个小时录制节目的滋味?还有我们的编辑、技术、化妆、行政人员,他们的默默奉献更是在屏幕上难以见到的。但正像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视察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播出区对幕后工作人员说的那样,‘要把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第一时间播出去,还要做到零差错,这非常不容易,要付出很多努力,你们都是幕后英雄’!”
2017年10月,康辉光荣地出席了党的十九大。十九大绘就了新时代的发展蓝图,他和大家一样深受鼓舞。他时常在想,身处这样的新时代,应该给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赋予怎样新的内涵呢?
报告会上,康辉讲了他的思考和体会:新时代的劳模、劳动者,仍然需要埋头苦干,更加需要创新巧干,始终需要快乐相伴,极其需要立意高远。他说:“新时代的每一个劳动者要真正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体价值的实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的奋斗才能创造出最大的幸福,只有这样的奋斗才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