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深度变革,以更好的满足现代人们越来越快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要求。近年来,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信息泛滥的隐患,网络安全问题对个人,甚至对国家信息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而要想解决这些隐患,则需要加强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可见,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1信息化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
1.1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一直都是最为严重的,作为人为编写的特制程序,网络病毒虽然在本质上仍属于一段代码,但是与其他网络程序相比,却具有自我复制、强感染性、破坏性以及潜伏性等多种类似于病毒的特点,一旦进入到计算系统中,且达到预设的触发条件,就会迅速破坏计算机程序,并通过修改程序等方法向其他计算机程序进行传播。通过传播网络病毒,不法分子不仅可以窃取到用户重要的隐私信息与商业机密,同时还会使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的重要数据信息被销毁、篡改或是丢失,造成的损失可能是非常严重的。
1.2黑客攻击
实际上,网络黑客就是一种掌握计算机科学、编程和设计等方面高端技术的不法分子群体,这类群体通常会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展开攻击,窃取他人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或是直接破坏对方的计算机系统程序,使整个系统出现异常运行或是直接陷入瘫痪,最终达到牟取不法利益的目的。目前,黑客发动网络攻击的技术难度虽然相对较高,但是由于这种不法行为具有着低成本、隐蔽性的特点,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时有出现,并且通常都得不到有效的制止。
1.3系统漏洞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定都是人为进行的,既是人为操作,则不可避免的存在系统漏洞。可见,安全漏洞是客观存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即使对系统不断的进行修复也不可能出现完美无缺的网络系统,仍然为木马、病毒的恶意攻击留有可趁之机。
1.4共享网络
虽然共享网络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也同样存在着很多的网络安全隐患。首先,共享网络虽然可以设置密码来限制用户登录,但是很多商家仍然会选择将无线局域网设置为开放式访问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非法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网络资源,这不仅会降低合法用户的服务质量,同时一旦未能遵守相应网络安全条例,还可能会产生法律纠纷。其次,在无线环境中,非法用户可以通过侦听等手段来轻松获取无线网络的MAC地址,并将其用于进行恶意攻击,甚至是诱导合法用户进入网络,获取其身份鉴别信息,实现对传输文件或会话信息的拦截。
1.5安全意识薄弱
网络安全意识薄弱,这是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主管因素,人们对网络使用的安全保护意识及相关的法律保护意识不强,信息传播较为随意,这是个人信息发生泄露的主要原因之一。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发展至今,对于一些牵线的安全漏洞都能有效的识别、修复,一些简单的网络攻击之所以屡次成功,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用户的疏忽大意造成的。
2信息化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2.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分析来达到提高计算机安全性的目的,其常用的形式主要包括静态、动态及混合等三种模式,其能够在多种网络环境下实现对计算机的保护。当防火墙技术判定某一网站或网络接口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时,其会自动向计算机用户发出警告,并实现对于该网站或网络接口的隔离。
2.2漏洞扫描技术
漏洞扫描技术是针对计算机系统漏洞所建立的一种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安全扫描程序(软件)来对计算机系统的代码进行获取与分析,一旦发现计算机系统程序中存在漏洞,就会及时提醒用户对该漏洞进行修复,如用户同意修复并为其提供修复授权,那么安全扫描程序就会自行编译系统程序,通过模拟网络攻击等方式修复查找到的漏洞。另外,漏洞扫描技术还可以通過IP地址的查询来对系统中的非法入侵信息进行收集,并针对这些非法入侵信息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措施或是采取相应的反击,这在面对网络攻击时同样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2.3网络入侵监测技术
网络入侵监测技术就是对网络入侵行为进行监控与检测,根据具体监测范围的不同可以具体分为误用检测、异常检测以及病毒与网络入侵检测。
(1)误用检测。该检测技术可以对已存在的网络入侵行为进行检测,其能够将计算机曾经遭受到的入侵行为进行记录,并建立虚拟的模型。当计算机所遭受的入侵行为属于虚拟模型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时,系统即会将其判定为入侵行为,并对入侵操作进行全程监控。
(2)异常检测。异常检测技术可以自动收集用户的使用习惯及网络阅览习惯,并将其建立为虚拟的模型,当用户计算机出现不规范的异常行为时,即用户的操作行为不在虚拟模型的控制范围之内,即可将其视为入侵行为,从而自动进行抵御。
(3)入侵及病毒数据库。计算机可以将所遭遇的入侵行为及网络病毒特征进行记录并建立数据库,当用户计算机遭受到数据库中的入侵之后,计算机可以自动调取相应的杀毒软件或防护措施而实现对计算机的保护。
(4)数据备份技术。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在遭受黑客攻击或病毒入侵后经常会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并给个人或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很多企业、个人都会利用数据备份技术对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以规避数据丢失所造成的危害。数据备份技术可分为定期磁带、网络数据、远程镜像等多种技术方法,各种技术的数据更新方式、存储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都可以将数据完整的保存下来,起到良好的网络安全防护效果。
(5)信息补救以及找回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中信息遗失或者被盗,也是很常见的。最常用的信息补救和找回技术就是备份和镜像。备份是用户保护重要信息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也是人人都会的技术方法,尤其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要保密信息的部门或者个人,备份就显得尤为重要。镜像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通过镜像可保证在计算机出现问题时系统的正常使用。
3结语
总之,信息化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对防火墙技术、数据备份技术等各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进行灵活应用以及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将信息安全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另外,计算机用户需要形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通过对多种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组合应用,加强对于计算机的保护,切实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冀.信息化语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与技术措施分析[J].电子世界,2019,559(01):206.
[2]李慧.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7):214-214.
[3]周文.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技术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谭再蜂.研究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技术[J].数码世界,2017,(12):233-233.
作者简介:陈飞(1981.12-),男,河北石家庄人,空军工程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1信息化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
1.1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一直都是最为严重的,作为人为编写的特制程序,网络病毒虽然在本质上仍属于一段代码,但是与其他网络程序相比,却具有自我复制、强感染性、破坏性以及潜伏性等多种类似于病毒的特点,一旦进入到计算系统中,且达到预设的触发条件,就会迅速破坏计算机程序,并通过修改程序等方法向其他计算机程序进行传播。通过传播网络病毒,不法分子不仅可以窃取到用户重要的隐私信息与商业机密,同时还会使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的重要数据信息被销毁、篡改或是丢失,造成的损失可能是非常严重的。
1.2黑客攻击
实际上,网络黑客就是一种掌握计算机科学、编程和设计等方面高端技术的不法分子群体,这类群体通常会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展开攻击,窃取他人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或是直接破坏对方的计算机系统程序,使整个系统出现异常运行或是直接陷入瘫痪,最终达到牟取不法利益的目的。目前,黑客发动网络攻击的技术难度虽然相对较高,但是由于这种不法行为具有着低成本、隐蔽性的特点,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时有出现,并且通常都得不到有效的制止。
1.3系统漏洞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定都是人为进行的,既是人为操作,则不可避免的存在系统漏洞。可见,安全漏洞是客观存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即使对系统不断的进行修复也不可能出现完美无缺的网络系统,仍然为木马、病毒的恶意攻击留有可趁之机。
1.4共享网络
虽然共享网络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也同样存在着很多的网络安全隐患。首先,共享网络虽然可以设置密码来限制用户登录,但是很多商家仍然会选择将无线局域网设置为开放式访问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非法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网络资源,这不仅会降低合法用户的服务质量,同时一旦未能遵守相应网络安全条例,还可能会产生法律纠纷。其次,在无线环境中,非法用户可以通过侦听等手段来轻松获取无线网络的MAC地址,并将其用于进行恶意攻击,甚至是诱导合法用户进入网络,获取其身份鉴别信息,实现对传输文件或会话信息的拦截。
1.5安全意识薄弱
网络安全意识薄弱,这是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主管因素,人们对网络使用的安全保护意识及相关的法律保护意识不强,信息传播较为随意,这是个人信息发生泄露的主要原因之一。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发展至今,对于一些牵线的安全漏洞都能有效的识别、修复,一些简单的网络攻击之所以屡次成功,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用户的疏忽大意造成的。
2信息化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2.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分析来达到提高计算机安全性的目的,其常用的形式主要包括静态、动态及混合等三种模式,其能够在多种网络环境下实现对计算机的保护。当防火墙技术判定某一网站或网络接口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时,其会自动向计算机用户发出警告,并实现对于该网站或网络接口的隔离。
2.2漏洞扫描技术
漏洞扫描技术是针对计算机系统漏洞所建立的一种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安全扫描程序(软件)来对计算机系统的代码进行获取与分析,一旦发现计算机系统程序中存在漏洞,就会及时提醒用户对该漏洞进行修复,如用户同意修复并为其提供修复授权,那么安全扫描程序就会自行编译系统程序,通过模拟网络攻击等方式修复查找到的漏洞。另外,漏洞扫描技术还可以通過IP地址的查询来对系统中的非法入侵信息进行收集,并针对这些非法入侵信息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措施或是采取相应的反击,这在面对网络攻击时同样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2.3网络入侵监测技术
网络入侵监测技术就是对网络入侵行为进行监控与检测,根据具体监测范围的不同可以具体分为误用检测、异常检测以及病毒与网络入侵检测。
(1)误用检测。该检测技术可以对已存在的网络入侵行为进行检测,其能够将计算机曾经遭受到的入侵行为进行记录,并建立虚拟的模型。当计算机所遭受的入侵行为属于虚拟模型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时,系统即会将其判定为入侵行为,并对入侵操作进行全程监控。
(2)异常检测。异常检测技术可以自动收集用户的使用习惯及网络阅览习惯,并将其建立为虚拟的模型,当用户计算机出现不规范的异常行为时,即用户的操作行为不在虚拟模型的控制范围之内,即可将其视为入侵行为,从而自动进行抵御。
(3)入侵及病毒数据库。计算机可以将所遭遇的入侵行为及网络病毒特征进行记录并建立数据库,当用户计算机遭受到数据库中的入侵之后,计算机可以自动调取相应的杀毒软件或防护措施而实现对计算机的保护。
(4)数据备份技术。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在遭受黑客攻击或病毒入侵后经常会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并给个人或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很多企业、个人都会利用数据备份技术对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以规避数据丢失所造成的危害。数据备份技术可分为定期磁带、网络数据、远程镜像等多种技术方法,各种技术的数据更新方式、存储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都可以将数据完整的保存下来,起到良好的网络安全防护效果。
(5)信息补救以及找回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中信息遗失或者被盗,也是很常见的。最常用的信息补救和找回技术就是备份和镜像。备份是用户保护重要信息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也是人人都会的技术方法,尤其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要保密信息的部门或者个人,备份就显得尤为重要。镜像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通过镜像可保证在计算机出现问题时系统的正常使用。
3结语
总之,信息化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对防火墙技术、数据备份技术等各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进行灵活应用以及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将信息安全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另外,计算机用户需要形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通过对多种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组合应用,加强对于计算机的保护,切实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冀.信息化语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与技术措施分析[J].电子世界,2019,559(01):206.
[2]李慧.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7):214-214.
[3]周文.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技术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谭再蜂.研究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技术[J].数码世界,2017,(12):233-233.
作者简介:陈飞(1981.12-),男,河北石家庄人,空军工程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