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中,怎样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率?笔者认为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小组讨论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决定合作学习效 果的优劣。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好讨论的契机,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使讨论 成为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 在规律归纳中,引导学生讨论。
数学学科本身存在着许多有趣的规律和诱人的奥妙。当要概括学习内容、发现规律、提取思维精华时,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积极地去发现,主动地去探求,自觉地去运用 。从而不仅理解知识,更重要是学会了方法,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能力。如教学“20以内加减 法”,出示练习:
8 + 3 13 - 6
( )+( ) ( )-( )
( )+( ) ( )-( )
( )+( ) ( )-( )
学生完成练习后,组织讨论,尝试归纳,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总结出其中的规律:(1) 在加法里,当和不变时,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小)另一个加数则相应减少(或增加);(2) 在减法里,当差不变时,被减数增加(或减少),减数也相应增加(或减少)。以后学生利用 “递增”、“递减”规律做类似的题目,速度快,准确率高。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了观察、比较 、发现、归纳等方法。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小组讨 论得到了自主解决问题的锻炼,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2、 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引导学生讨论。
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某一知识的重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因 为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怎么做。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 质”时,不是把这个规律的关键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引导小组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 质疑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学生对规律就会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3、 在出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时,引导学生讨论。
当知识出现难点、疑点,而使学生思维受阻,或优秀学生提出新见解而其他大 部分学生不理解时,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当及时抓住学生愤悱心理,组织小 组讨论,促使学生思考探究,合作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 教学循环小数时,课一开始,教师说: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下面我们进行计 算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①0.75÷0.5 ②20÷6 ③58.6÷11。 当学生发现②、③题永远除不尽,而感到束手无策时,教师抓住 时机引入课题,并组织小组讨论。这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积极发言,从而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投入到创新学习的活动中去。
4、 一题多解,思维发散时,引导学生讨论。
当某一问题有多种思路或解法时,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会勇于发表不同的 意见。对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及时表扬鼓励。经常进行发散性训练,会使学生广开思路萌发创 造性思维。例如,教学应用题:“某服装厂计划本月生产衬衫4000件。上半月完成5/8,如果 下半月完成的与上半月一样多,这个月将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经过学生思考、讨论,找 出6种不同的解法:
①4000×5/8 + 4000×5/8-4000 ②4000×(5/8 + 5/8)-4000
③4000×(5/8 ×2)-4000④4000×5/8×2-4000
⑤4000×( 5/8 + 5/8 -1)⑥4000×(5/8 ×2-1)
1、 在规律归纳中,引导学生讨论。
数学学科本身存在着许多有趣的规律和诱人的奥妙。当要概括学习内容、发现规律、提取思维精华时,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积极地去发现,主动地去探求,自觉地去运用 。从而不仅理解知识,更重要是学会了方法,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能力。如教学“20以内加减 法”,出示练习:
8 + 3 13 - 6
( )+( ) ( )-( )
( )+( ) ( )-( )
( )+( ) ( )-( )
学生完成练习后,组织讨论,尝试归纳,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总结出其中的规律:(1) 在加法里,当和不变时,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小)另一个加数则相应减少(或增加);(2) 在减法里,当差不变时,被减数增加(或减少),减数也相应增加(或减少)。以后学生利用 “递增”、“递减”规律做类似的题目,速度快,准确率高。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了观察、比较 、发现、归纳等方法。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小组讨 论得到了自主解决问题的锻炼,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2、 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引导学生讨论。
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某一知识的重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因 为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怎么做。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 质”时,不是把这个规律的关键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引导小组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 质疑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学生对规律就会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3、 在出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时,引导学生讨论。
当知识出现难点、疑点,而使学生思维受阻,或优秀学生提出新见解而其他大 部分学生不理解时,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当及时抓住学生愤悱心理,组织小 组讨论,促使学生思考探究,合作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 教学循环小数时,课一开始,教师说: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下面我们进行计 算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①0.75÷0.5 ②20÷6 ③58.6÷11。 当学生发现②、③题永远除不尽,而感到束手无策时,教师抓住 时机引入课题,并组织小组讨论。这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积极发言,从而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投入到创新学习的活动中去。
4、 一题多解,思维发散时,引导学生讨论。
当某一问题有多种思路或解法时,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会勇于发表不同的 意见。对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及时表扬鼓励。经常进行发散性训练,会使学生广开思路萌发创 造性思维。例如,教学应用题:“某服装厂计划本月生产衬衫4000件。上半月完成5/8,如果 下半月完成的与上半月一样多,这个月将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经过学生思考、讨论,找 出6种不同的解法:
①4000×5/8 + 4000×5/8-4000 ②4000×(5/8 + 5/8)-4000
③4000×(5/8 ×2)-4000④4000×5/8×2-4000
⑤4000×( 5/8 + 5/8 -1)⑥4000×(5/8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