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育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要注重完善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评估、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切实提高“双带头人”履职能力。
关键词:高校党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力争将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打造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间骨干力量,将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促进新时代高校事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双带头人”制度从高校党支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抓住了高校基层党建的“牛鼻子”,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但在实际推行中也面临着一些阻碍需要克服。
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优越性
1.有利于发挥“双带头人”的感召力
党支部书记要想有效地凝心聚力,单纯依靠支部书记这个“头衔”还不足够,个人能力和号召力必不可少。在高校,学术水平是一个教师个人威望的重要来源,一名人品好、业务精的教师党员,将受到师生的一致尊敬,并能够产生很大的号召力,有效凝聚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2.有利于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
基层党支部建设长期存在“党建科研‘两张皮’”的问题,“双带头人”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困境。“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双重身份”有利于党建、科研的齐头并进、有机融合:抓教学科研时,能够有效贯彻党立德树人、党管人才、发展青年党员等方针政策;抓党务工作时,能够找到思想、政治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契合点,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进中心工作的强大动力,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
“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剖析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党组织选拔党性觉悟好、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根据笔者的观察,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还需深化。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繁重,面对基层党建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党支部书记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基层党建的重要意义,在党建工作方面存在得过且过的想法,甚至认为支部活动只是一个“大家聚在一起开会、活动”的载体。支部生活或是照本宣科,毫无吸引力;或是活动多、学习少,缺乏“党味”。如此一来,党的生活的政治性、严肃性难以保证,党员的政治意识、思想境界难以提高,更不利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在高校的权威。
第二,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一些“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对党务工作有热情,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有效指导,也很难承担好“党建带头人”的角色。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党支部书记虽然认识到党支部抓好基层党建的任务重要,但工作方法僵化,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很难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二是党建业务有待熟悉。绝大多数“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党务工作基础知识,不能很好地完成支部工作,造成基层党建工作的缺位甚至失范。
2.相关原因分析
第一,“双带头人”教学科研任务重,党务工作激励少。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对基层党务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党支部书记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作为“学术带头人”的教学科研压力也很重。教学科研任务与党务工作的平衡是“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面临的一大挑战。从现实角度看,科研工作成果与科研经费、职称评审、研究生招生指标等相挂钩,这些都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教师有很强的动力去完成好教学科研任务。相比之下,高校普遍缺乏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激励:党支部书记很少能够参与系或科室的重大事项决策,党支部书记的任职经历对教师未来发展的帮助作用较小。缺乏完善的激励制度,也会导致教师们担任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不高。
第二,支部设置有待改进。伴随着学科发展、科研事业的需要,学术团队、研究中心、学科组大量涌现。相比传统的系所、专业,学术团队内部的师生交流更加直接、充分。就支部设置而言,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的党支部采取的是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模式”,即依托系所、专业设立支部。但从便于开展支部生活的角度考虑,纯粹以系所、专业设置党支部的传统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果能依托新型学术组织设立支部,利用学术团队内部“人心齐、人气旺”的优势,更有利于支部工作的开展。
第三,对“双带头人”队伍的培育与引导还需加强。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双带头人”队伍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缺乏积极性,党务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加之“双带头人”群体本身具有知识层次高、工作任务重的特点,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根据笔者的观察,目前高校都会定期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但针对“双带头人”队伍的高层次、个性化培训还较少。“双带头人”的成长需要党组织的培育和关怀,只有培育好“双带头人”,才能抓住高校基层党建的“牛鼻子”。
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的路径分析
综上所述,加强“双带头人”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意愿”和“能力”两方面: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双带头人”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激励他们做好党建工作;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双带头人”开展支部建设的能力。有效解决党支部书记“想干、愿干、能干”的问题。
1.完善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评估、激励保障机制
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是相比教学科研工作,支部工作的考核量化指標相对较少,而与考核评估相对应的是激励机制的缺失。因此,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
第一,建立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机制。准确客观地考核评估,是激励党支部书记工作的基础。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科学制定岗位职责和目标。将支部工作拆解细化,结合“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制度,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党费收缴、发展党员等基础性工作,明确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设立具体的年度或季度工作目标,使下一步的考核有的放矢。二是加强工作考核。结合工作目标以及实际工作成果,以打分或评星定级等方式,客观全面地评定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成效。三是推行教师党支部书记向上级党组织述职制度,既有助于高校全面了解教师党支部工作,也督促党支部书记对支部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增进支部间工作的交流。
关键词:高校党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力争将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打造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间骨干力量,将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促进新时代高校事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双带头人”制度从高校党支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抓住了高校基层党建的“牛鼻子”,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但在实际推行中也面临着一些阻碍需要克服。
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优越性
1.有利于发挥“双带头人”的感召力
党支部书记要想有效地凝心聚力,单纯依靠支部书记这个“头衔”还不足够,个人能力和号召力必不可少。在高校,学术水平是一个教师个人威望的重要来源,一名人品好、业务精的教师党员,将受到师生的一致尊敬,并能够产生很大的号召力,有效凝聚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2.有利于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
基层党支部建设长期存在“党建科研‘两张皮’”的问题,“双带头人”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困境。“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双重身份”有利于党建、科研的齐头并进、有机融合:抓教学科研时,能够有效贯彻党立德树人、党管人才、发展青年党员等方针政策;抓党务工作时,能够找到思想、政治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契合点,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进中心工作的强大动力,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
“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剖析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党组织选拔党性觉悟好、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根据笔者的观察,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还需深化。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繁重,面对基层党建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党支部书记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基层党建的重要意义,在党建工作方面存在得过且过的想法,甚至认为支部活动只是一个“大家聚在一起开会、活动”的载体。支部生活或是照本宣科,毫无吸引力;或是活动多、学习少,缺乏“党味”。如此一来,党的生活的政治性、严肃性难以保证,党员的政治意识、思想境界难以提高,更不利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在高校的权威。
第二,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一些“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对党务工作有热情,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有效指导,也很难承担好“党建带头人”的角色。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党支部书记虽然认识到党支部抓好基层党建的任务重要,但工作方法僵化,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很难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二是党建业务有待熟悉。绝大多数“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党务工作基础知识,不能很好地完成支部工作,造成基层党建工作的缺位甚至失范。
2.相关原因分析
第一,“双带头人”教学科研任务重,党务工作激励少。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对基层党务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党支部书记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作为“学术带头人”的教学科研压力也很重。教学科研任务与党务工作的平衡是“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面临的一大挑战。从现实角度看,科研工作成果与科研经费、职称评审、研究生招生指标等相挂钩,这些都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教师有很强的动力去完成好教学科研任务。相比之下,高校普遍缺乏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激励:党支部书记很少能够参与系或科室的重大事项决策,党支部书记的任职经历对教师未来发展的帮助作用较小。缺乏完善的激励制度,也会导致教师们担任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不高。
第二,支部设置有待改进。伴随着学科发展、科研事业的需要,学术团队、研究中心、学科组大量涌现。相比传统的系所、专业,学术团队内部的师生交流更加直接、充分。就支部设置而言,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的党支部采取的是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模式”,即依托系所、专业设立支部。但从便于开展支部生活的角度考虑,纯粹以系所、专业设置党支部的传统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果能依托新型学术组织设立支部,利用学术团队内部“人心齐、人气旺”的优势,更有利于支部工作的开展。
第三,对“双带头人”队伍的培育与引导还需加强。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双带头人”队伍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缺乏积极性,党务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加之“双带头人”群体本身具有知识层次高、工作任务重的特点,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根据笔者的观察,目前高校都会定期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但针对“双带头人”队伍的高层次、个性化培训还较少。“双带头人”的成长需要党组织的培育和关怀,只有培育好“双带头人”,才能抓住高校基层党建的“牛鼻子”。
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的路径分析
综上所述,加强“双带头人”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意愿”和“能力”两方面: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双带头人”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激励他们做好党建工作;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双带头人”开展支部建设的能力。有效解决党支部书记“想干、愿干、能干”的问题。
1.完善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评估、激励保障机制
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是相比教学科研工作,支部工作的考核量化指標相对较少,而与考核评估相对应的是激励机制的缺失。因此,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
第一,建立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机制。准确客观地考核评估,是激励党支部书记工作的基础。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科学制定岗位职责和目标。将支部工作拆解细化,结合“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制度,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党费收缴、发展党员等基础性工作,明确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设立具体的年度或季度工作目标,使下一步的考核有的放矢。二是加强工作考核。结合工作目标以及实际工作成果,以打分或评星定级等方式,客观全面地评定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成效。三是推行教师党支部书记向上级党组织述职制度,既有助于高校全面了解教师党支部工作,也督促党支部书记对支部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增进支部间工作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