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环境多变等因素使当代大学生思想积极活跃,导致一部分学生自我迷失,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不明确、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等现象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当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当下,高校学风建设的方法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是以高校学生管理者为主体,通过外在驱动力来引导和激励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还有所欠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倡导者和发展者马斯洛,他提出的自我实现理论在哲学、心理学及管理学等相关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自我实现理论的内涵与意义,提出在学风建设中学生自我实现理论的积极作用,从内化的驱动力上来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
关键词:自我实现理论;高校学风;学风建设;积极作用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放低了,尤其是一些普通本科或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越来越成为高校管理工作者的挑战。一些学生并不是十分珍惜大学机会,在激烈的高考竞争过后,十分“享受”大学自主学习的环境,放松过度,沉迷游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亟待提高。
一、普通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多元社会文化强烈冲击着学生正确思想意识的形成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入,各种西方文化、思潮、意识形态也纷至沓来。高校历来是各种社会思潮的汇集地,一些新思想新意识的不断涌入,使得一些90后大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思想意识在不断的受到侵蚀和腐化。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学习不专心,成绩不理想。迟到早退、旷课逃课时有发生。有的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产生错误的认识,又不能较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身陷于高中时期“老师教、学生学”的学习模式不能自拔,对“为什么学”和“怎么学”都十分茫然,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更难以实现自身的理想追求和人生价值。
(二)学校、家庭环境因素等直接制约着学生的自主创新观念的形成
一方面,某些程度上,教育的“产业化”趋势使得部分高校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能及时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盲目扩招增收,重就业、轻培养造成人才流失。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高校如果在管理方法上墨守成规,在学风建设上缺乏有效的规划与措施,就很难适应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一旦形成不良风气,势必会制约着学生自主创新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对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当代大学生来讲,需要知识来改变命运的观念越来越淡薄,啃老族、拼背景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严重制约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个人缺乏自律、自控、自觉能力以致迷失前进方向
由于高中时期枯燥而机械的环境制约和对大学生活的过度美化憧憬想象,一些学生把大学当成放松和享受的地方。老师不点名的课不去上,不感兴趣的课不愿意上,迟到、早退和旷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没逃过课的大学不是大学”、“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等错误观念在学生中广为流传。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玩手机做低头一族的现象普遍存在。主动预习、自觉学习和课后复习的较少,抄作业应付考试的较多。有的学生迷恋网络虚拟世界,整天泡在宿舍或网吧,把学习完全抛在脑后。有的学生把时间放在谈情说爱交朋友上,吃喝玩乐,只求活得潇洒自在。高校辅导员老师的积极引导和说服教育也只能起一时之效,严重缺乏自律、自控和自觉能力。
(四)自我实现理论的内涵与意义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理论包涵需求的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指出,每个人期望自己所成为的人物是不同的,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也是因人而异的,因此,自我实现需要的本质在于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
目前,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方法与措施有很多,比如:加强惩处和课堂考勤等制度建设,完善督学预警工作,加强辅导员与学生家长联系和合作,党员或学生干部与成绩落后学生建立帮扶机制等等,大多数都是以外力的作用督促和激励学生投入学习中去,学校的学生管理者起到了主导作用,这违背了高校主体地位的性质,忽视了培养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容易使学生认为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对学习只是应付的态度。长此以往,对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会产生障碍,各种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就会此起彼伏,难以控制。
(一)对于高等学校的管理者来说,自我实现理论在高校学风建设上是有理论指导意义的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作用。无论是高校的管理者还是学生,他们的学习观念对高校的学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本质上,高校学风建设更多的是需要塑造学生内在的良好的学习价值观,而不是仅仅依靠外力管理手段的更新。在高校实际学生工作中,学生违规违纪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实质上是学生个体与学校产生冲突的过程。根据马斯洛的观点,引起这种冲突的原因在于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外在环境的制约和限制。因此,如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建立协同制度。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告诉我们,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的价值追求与高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使两者向着一个目标奋斗,这才是高校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
(二)对于高等学校学生来说,自我实现理论在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上是有现实意义的
在如今的高等学校中,尤其是一些普通本科或高职院校,尽管教学水平、教学设施在不断改善,给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许多方便,但很大程度上,由于父母期盼、就业形势等多方限制,依然没有按照学生的气质特点和兴趣爱好提供系统的个性化教育,很多学生依然处于迷茫之中。根据自我实现理论观点,这主要是人没有发挥自己的潜能,只停留在需求的最低层,追求满足最基本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顾名思义首先在于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潜能,然后再到如何实现。事实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远比外在驱动力作用的效果和时间要好的多。那么如果按照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构想,当前的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一、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
(一)做好入学教育,引导学生快速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个有效的新生入学教育甚至比学生在整个大学时期的学习更重要。它既是学生在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启蒙教育,也是学生走好第一步的关键。新生入学教育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效果,一是能够帮助新生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包括从高中阶段到大学阶段学习要求、生活环境以及社会活动的变化,引导学生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的良好习惯。二是要树立学生全新的学习理念,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三是要引导学生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良好的形象既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对大学生成才的殷切期盼。
(二)做好专业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热爱自己所学专业
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在高中阶段是没有的,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大学新生最迷茫和困惑的,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及时给予这方面知识的灌输,为他们构建起专业课程的框架,使其尽快投入到大学的专业学习中来,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另外,专业教育还应该包括该专业在本校的发展历史以及专业设施和教师的配备情况,使学生通过对校园生活和学习的熟悉尽快融入到学校的氛围之中。根据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这种融入很容易使学生和高校建立协同制度,使学生意识到自己需要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强化了学生的校纪校规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
(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习动机的正确形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马斯洛理论来说,实际上其本质就是在为自我实现做准备。当前一部分学生,之所以进入大学学习,完全是满足家长或者老师的需要,形成一种“别人上大学,我也应该上大学”的错误想法,不明白上大学干什么,为什么上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一种回答以上两个问题的教育活动,它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自我分析和定位,可以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自身优势,结合外在环境和社会需求等关键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权衡出符合自己职业倾向的奋斗目标,一旦树立了正确的学习动机,他们就会为这一目标分阶段而努力,直到完成自我实现。
(四)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助力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
由于高中时期的枯燥和紧张,学生对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大学是一个乌托邦式象牙塔的片面意识,对于大学的认识过于理想化。一旦真正进入大学后,如果发现大学生活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和自由,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疏解和调控,就会引发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失落感,造成负面情绪,进而导致对新鲜事物丧失兴趣,无法实现学习目标。因此,对于自我意识过分强烈的学生,高校应当适当加强问题学生的心理干预,及时给予正面的开导和疏解,帮助其走出精神和意识的困境,慢慢引导他们从学习上找回快乐和自信,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五)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主体作用
大学是一个需要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高要求和高层次学习的地方,一些学生如果不能较快的适应这种环境变化,就会造成时间的极大浪费。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具备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培养自己的理论思维、实践操作和探索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主体作用,使学生把教育管理的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动机,并外化成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最终由个体行为逐渐形成集体风气,进而全面深化的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综上所述,高校学风建设最终的结果应该是形成一种具有高校本身独特精神特征的良好大学学习风气,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在高校学风建设上提供了新思路,对高校学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文硕.从学生工作的角度初探高校独立学院学风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4(09).
[2]黎宇东.论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及其管理学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唐小明,万磊.高校学风建设视域下的大学生学习幸福感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4(01).
[4]石志成,韩新风.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5).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自我实现理论;高校学风;学风建设;积极作用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放低了,尤其是一些普通本科或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越来越成为高校管理工作者的挑战。一些学生并不是十分珍惜大学机会,在激烈的高考竞争过后,十分“享受”大学自主学习的环境,放松过度,沉迷游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亟待提高。
一、普通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多元社会文化强烈冲击着学生正确思想意识的形成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入,各种西方文化、思潮、意识形态也纷至沓来。高校历来是各种社会思潮的汇集地,一些新思想新意识的不断涌入,使得一些90后大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思想意识在不断的受到侵蚀和腐化。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学习不专心,成绩不理想。迟到早退、旷课逃课时有发生。有的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产生错误的认识,又不能较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身陷于高中时期“老师教、学生学”的学习模式不能自拔,对“为什么学”和“怎么学”都十分茫然,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更难以实现自身的理想追求和人生价值。
(二)学校、家庭环境因素等直接制约着学生的自主创新观念的形成
一方面,某些程度上,教育的“产业化”趋势使得部分高校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能及时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盲目扩招增收,重就业、轻培养造成人才流失。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高校如果在管理方法上墨守成规,在学风建设上缺乏有效的规划与措施,就很难适应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一旦形成不良风气,势必会制约着学生自主创新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对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当代大学生来讲,需要知识来改变命运的观念越来越淡薄,啃老族、拼背景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严重制约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个人缺乏自律、自控、自觉能力以致迷失前进方向
由于高中时期枯燥而机械的环境制约和对大学生活的过度美化憧憬想象,一些学生把大学当成放松和享受的地方。老师不点名的课不去上,不感兴趣的课不愿意上,迟到、早退和旷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没逃过课的大学不是大学”、“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等错误观念在学生中广为流传。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玩手机做低头一族的现象普遍存在。主动预习、自觉学习和课后复习的较少,抄作业应付考试的较多。有的学生迷恋网络虚拟世界,整天泡在宿舍或网吧,把学习完全抛在脑后。有的学生把时间放在谈情说爱交朋友上,吃喝玩乐,只求活得潇洒自在。高校辅导员老师的积极引导和说服教育也只能起一时之效,严重缺乏自律、自控和自觉能力。
(四)自我实现理论的内涵与意义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理论包涵需求的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指出,每个人期望自己所成为的人物是不同的,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也是因人而异的,因此,自我实现需要的本质在于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
目前,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方法与措施有很多,比如:加强惩处和课堂考勤等制度建设,完善督学预警工作,加强辅导员与学生家长联系和合作,党员或学生干部与成绩落后学生建立帮扶机制等等,大多数都是以外力的作用督促和激励学生投入学习中去,学校的学生管理者起到了主导作用,这违背了高校主体地位的性质,忽视了培养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容易使学生认为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对学习只是应付的态度。长此以往,对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会产生障碍,各种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就会此起彼伏,难以控制。
(一)对于高等学校的管理者来说,自我实现理论在高校学风建设上是有理论指导意义的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作用。无论是高校的管理者还是学生,他们的学习观念对高校的学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本质上,高校学风建设更多的是需要塑造学生内在的良好的学习价值观,而不是仅仅依靠外力管理手段的更新。在高校实际学生工作中,学生违规违纪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实质上是学生个体与学校产生冲突的过程。根据马斯洛的观点,引起这种冲突的原因在于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外在环境的制约和限制。因此,如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建立协同制度。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告诉我们,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的价值追求与高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使两者向着一个目标奋斗,这才是高校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
(二)对于高等学校学生来说,自我实现理论在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上是有现实意义的
在如今的高等学校中,尤其是一些普通本科或高职院校,尽管教学水平、教学设施在不断改善,给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许多方便,但很大程度上,由于父母期盼、就业形势等多方限制,依然没有按照学生的气质特点和兴趣爱好提供系统的个性化教育,很多学生依然处于迷茫之中。根据自我实现理论观点,这主要是人没有发挥自己的潜能,只停留在需求的最低层,追求满足最基本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顾名思义首先在于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潜能,然后再到如何实现。事实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远比外在驱动力作用的效果和时间要好的多。那么如果按照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构想,当前的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一、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
(一)做好入学教育,引导学生快速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个有效的新生入学教育甚至比学生在整个大学时期的学习更重要。它既是学生在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启蒙教育,也是学生走好第一步的关键。新生入学教育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效果,一是能够帮助新生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包括从高中阶段到大学阶段学习要求、生活环境以及社会活动的变化,引导学生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的良好习惯。二是要树立学生全新的学习理念,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三是要引导学生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良好的形象既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对大学生成才的殷切期盼。
(二)做好专业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热爱自己所学专业
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在高中阶段是没有的,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大学新生最迷茫和困惑的,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及时给予这方面知识的灌输,为他们构建起专业课程的框架,使其尽快投入到大学的专业学习中来,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另外,专业教育还应该包括该专业在本校的发展历史以及专业设施和教师的配备情况,使学生通过对校园生活和学习的熟悉尽快融入到学校的氛围之中。根据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这种融入很容易使学生和高校建立协同制度,使学生意识到自己需要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强化了学生的校纪校规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
(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习动机的正确形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马斯洛理论来说,实际上其本质就是在为自我实现做准备。当前一部分学生,之所以进入大学学习,完全是满足家长或者老师的需要,形成一种“别人上大学,我也应该上大学”的错误想法,不明白上大学干什么,为什么上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一种回答以上两个问题的教育活动,它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自我分析和定位,可以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自身优势,结合外在环境和社会需求等关键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权衡出符合自己职业倾向的奋斗目标,一旦树立了正确的学习动机,他们就会为这一目标分阶段而努力,直到完成自我实现。
(四)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助力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
由于高中时期的枯燥和紧张,学生对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大学是一个乌托邦式象牙塔的片面意识,对于大学的认识过于理想化。一旦真正进入大学后,如果发现大学生活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和自由,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疏解和调控,就会引发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失落感,造成负面情绪,进而导致对新鲜事物丧失兴趣,无法实现学习目标。因此,对于自我意识过分强烈的学生,高校应当适当加强问题学生的心理干预,及时给予正面的开导和疏解,帮助其走出精神和意识的困境,慢慢引导他们从学习上找回快乐和自信,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五)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主体作用
大学是一个需要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高要求和高层次学习的地方,一些学生如果不能较快的适应这种环境变化,就会造成时间的极大浪费。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具备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培养自己的理论思维、实践操作和探索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主体作用,使学生把教育管理的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动机,并外化成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最终由个体行为逐渐形成集体风气,进而全面深化的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综上所述,高校学风建设最终的结果应该是形成一种具有高校本身独特精神特征的良好大学学习风气,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在高校学风建设上提供了新思路,对高校学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文硕.从学生工作的角度初探高校独立学院学风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4(09).
[2]黎宇东.论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及其管理学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唐小明,万磊.高校学风建设视域下的大学生学习幸福感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4(01).
[4]石志成,韩新风.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5).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