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引导道德观念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但学生本身“底子薄,基础弱”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外还有个别高职院校也存在着“重技能,轻德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德育工作低效运行,德育陷入瓶颈与困境。本文主要通过探析高职院校德育方法的路径来为高职院校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方法;实现路径
1 引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建立德育长效机制,将德育工作建设的更有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始终探索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应挖掘各种有效渠道拓宽并整合对高职学生德育工作有效的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统领,逐步完善全课程思政体系、创新实践模式、提升队伍素质、凸显德育育人特色,进一步打造德育网络格局。
2 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实现全课程思政体系
2.1精炼思政课程内涵
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以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为根本,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模式和当前高职学生关心的实事相结合,除了加强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外,还应该加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国情、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在调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参与度的前提下,引导和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高职学生因时代发展所出现的道德迷茫、理想信念薄弱等问题。
2.2 挖掘课程思政精髓
除了思政课外,高职院校都开设有职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辅助德育教育课程。这些课程给予学生自主参与德育活动,增强道德体验的机会,职业指导教师和心理指导教师会通过专业引导,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和心理健康教育。另外,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也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专业课教师们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时,结合各自学科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起来,把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融于其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实现教书育人的德育工作网络,为拓宽多样化的德育工作路径打下基础。
3 利用各种德育资源,开辟文化德育的新窗口
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托马斯·里考纳提出,学校应当承担起完善人格教育的重任,努力将公民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培养高职学生健全的人格是高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之一。除了传统德育工作中关于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外,高职院校应积极挖掘各种人文德育资源,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第一,应加强高职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第二,应强化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因为随着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国家软实力建设后,都将培养民族精神作为高职德育体系中的核心目标。第三,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德育内容体系,增强高职学生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打造富有人文精神的职业人。
4 强化活动育人方向,贯彻实践育人理念
4.1活动促德育
高职院校应遵循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深入挖掘党团教育资源,依托党团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引领为核心,积极开展以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为内容、以体验为目的各类体育文艺、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课外和校外活动。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外,通过上述活动为载体,培养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让他们成为人格健全、道德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活动育人是一种开放性的,能够激发人潜能的发展性德育教育。因此,活动德育是一种发展性的隐性德育教育,它通过持续不断的活动,使高职学生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不断向更高水平的德育内化迈进。
4.2 实践促德育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如果离开了社会生活的参与,学校的德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所以,高职院校德育必须要以实践作为出发点与归宿点,要在社会生活中引导高职学生用自己的眼、心、脑去观察、感知、思考和判断,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着力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将高职学生打造成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德育任务。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全面发挥企业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内化、巩固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5 运用新媒体,打造网络德育根据地
随着科技进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发展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多的习惯于使用手机阅读、电子阅读等方式来交流。而高职学生更不例外,他们习惯穿梭于博客、搜索引擎、电子邮箱、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中,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以交互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在接受多元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后,他们已不再接受单纯灌輸性的德育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就必须运用好新媒体,关注网络舆情,加强网络德育。其一,构建有特色的校园网络信息平台,及时掌握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其二,广泛利用贴吧、博客和微博,将德育内容以博客和微博方式进行传播,吸引学生们的点击和关注,达到课堂教学难以企及的教育效果。其三,对高职学生网络资源的使用进行指导,发挥高职院校易班网络德育平台的作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新媒体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6 狠抓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提炼先进德育理念
德育是一个大工程,德育者育人理念的优劣关系到被德育者所受德育教育的效果,因此,建设一直高素质、有先进德育理念的思政教育队伍至关重要。职业教育更是如此,学生德育基础薄弱、先天不足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进行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第一,校长、学工部长及各系、二级学院领导,学生口工作人员组成思政教育纵队,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创新德育科研育人模式,钻研高职院校育人理念,将传统的“管理学生、约束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引导学生”,用平等化的德育理念来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教师德育水平。第三,各科目教师也要树立育人为主、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第四,联合家长和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支持和配合高职院校共同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7 结语
德育是灵魂工程,高职院校德育方法多样化路径实现,需要统合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网络等多样化的高职德育资源,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与心理教育贯穿于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只有整合资源,形成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全方位的德育教育阵地,构筑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德育教育途径链接网,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方法多样化路径的目标,为高职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参考文献
[1]林韧卒.高职院校德育体系整合创新[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2]许敏燕.应用网络媒介创新高职院校德育路径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2(07)
[3]李永莲.高职院校的实践德育及其实现路径[J].现代教育,2013(05)
[4]刘华.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探索,2015(05)
[5]戴贞标.高职院校德育实施的基本路径[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
作者简介
田婧婷(1984-),女,山西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世界历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方法;实现路径
1 引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建立德育长效机制,将德育工作建设的更有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始终探索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应挖掘各种有效渠道拓宽并整合对高职学生德育工作有效的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统领,逐步完善全课程思政体系、创新实践模式、提升队伍素质、凸显德育育人特色,进一步打造德育网络格局。
2 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实现全课程思政体系
2.1精炼思政课程内涵
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以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为根本,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模式和当前高职学生关心的实事相结合,除了加强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外,还应该加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国情、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在调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参与度的前提下,引导和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高职学生因时代发展所出现的道德迷茫、理想信念薄弱等问题。
2.2 挖掘课程思政精髓
除了思政课外,高职院校都开设有职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辅助德育教育课程。这些课程给予学生自主参与德育活动,增强道德体验的机会,职业指导教师和心理指导教师会通过专业引导,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和心理健康教育。另外,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也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专业课教师们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时,结合各自学科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起来,把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融于其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实现教书育人的德育工作网络,为拓宽多样化的德育工作路径打下基础。
3 利用各种德育资源,开辟文化德育的新窗口
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托马斯·里考纳提出,学校应当承担起完善人格教育的重任,努力将公民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培养高职学生健全的人格是高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之一。除了传统德育工作中关于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外,高职院校应积极挖掘各种人文德育资源,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第一,应加强高职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第二,应强化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因为随着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国家软实力建设后,都将培养民族精神作为高职德育体系中的核心目标。第三,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德育内容体系,增强高职学生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打造富有人文精神的职业人。
4 强化活动育人方向,贯彻实践育人理念
4.1活动促德育
高职院校应遵循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深入挖掘党团教育资源,依托党团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引领为核心,积极开展以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为内容、以体验为目的各类体育文艺、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课外和校外活动。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外,通过上述活动为载体,培养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让他们成为人格健全、道德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活动育人是一种开放性的,能够激发人潜能的发展性德育教育。因此,活动德育是一种发展性的隐性德育教育,它通过持续不断的活动,使高职学生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不断向更高水平的德育内化迈进。
4.2 实践促德育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如果离开了社会生活的参与,学校的德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所以,高职院校德育必须要以实践作为出发点与归宿点,要在社会生活中引导高职学生用自己的眼、心、脑去观察、感知、思考和判断,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着力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将高职学生打造成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德育任务。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全面发挥企业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内化、巩固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5 运用新媒体,打造网络德育根据地
随着科技进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发展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多的习惯于使用手机阅读、电子阅读等方式来交流。而高职学生更不例外,他们习惯穿梭于博客、搜索引擎、电子邮箱、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中,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以交互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在接受多元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后,他们已不再接受单纯灌輸性的德育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就必须运用好新媒体,关注网络舆情,加强网络德育。其一,构建有特色的校园网络信息平台,及时掌握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其二,广泛利用贴吧、博客和微博,将德育内容以博客和微博方式进行传播,吸引学生们的点击和关注,达到课堂教学难以企及的教育效果。其三,对高职学生网络资源的使用进行指导,发挥高职院校易班网络德育平台的作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新媒体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6 狠抓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提炼先进德育理念
德育是一个大工程,德育者育人理念的优劣关系到被德育者所受德育教育的效果,因此,建设一直高素质、有先进德育理念的思政教育队伍至关重要。职业教育更是如此,学生德育基础薄弱、先天不足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进行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第一,校长、学工部长及各系、二级学院领导,学生口工作人员组成思政教育纵队,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创新德育科研育人模式,钻研高职院校育人理念,将传统的“管理学生、约束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引导学生”,用平等化的德育理念来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教师德育水平。第三,各科目教师也要树立育人为主、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第四,联合家长和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支持和配合高职院校共同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7 结语
德育是灵魂工程,高职院校德育方法多样化路径实现,需要统合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网络等多样化的高职德育资源,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与心理教育贯穿于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只有整合资源,形成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全方位的德育教育阵地,构筑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德育教育途径链接网,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方法多样化路径的目标,为高职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参考文献
[1]林韧卒.高职院校德育体系整合创新[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2]许敏燕.应用网络媒介创新高职院校德育路径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2(07)
[3]李永莲.高职院校的实践德育及其实现路径[J].现代教育,2013(05)
[4]刘华.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探索,2015(05)
[5]戴贞标.高职院校德育实施的基本路径[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
作者简介
田婧婷(1984-),女,山西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世界历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