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1的症结所在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_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當下,群文阅读、主题阅读以及单元整组阅读,越来越得到众多老师的认可。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时,由一篇课文带一篇拓展文章,发展到带两篇、三篇,乃至多篇,以进行整组教学。意在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以期学生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阅读更多文本,“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形成语文素养。前不久,认真观察了一位教师执教的群组教学课。教者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组“尊严”为主题,以导读课文《尊严》为核心,拓展了《尊严与人格》《嗟来之食》《闪光的礼物》3个文本,构成一组既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的文章。
  其中,《尊严与人格》写一个男孩偷摘邻居葡萄被罚跪,继母第一次责打了他,教育他可以犯错,不能丧失尊严。《嗟来之食》改编自《礼记·檀弓》,写一个饥民宁可饿死,也不受嗟来之食。《闪光的礼物》写一个家境贫困的男孩,用手推车送报,因尽职尽责,赢得了订户的尊重与赞赏,获赠圣诞礼物—— 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这组群文教学共用4课时完成。第1课时,指导学生完成《尊严》的基础知识自学与检测。第2课时,快速默读《尊严与人格》导入,默读《尊严》《嗟来之食》《闪光的礼物》,以填写表格的方式作比较(人物、事件、结果),谈对“用劳动和实力赢得他人尊重”的认识。跳读找出《尊严》和《嗟来之食》直接描写主人公形象的句段,细读批注,思考相同之处。第3课时,跳读找《闪光的礼物》中主人公得到客户认可和尊重的原因,并在相关句段批注。思考:这篇文章在表现人物形象上与前两篇有什么不同?认识间接描写和直接描写。第4课时,《闪光的礼物》随文练笔,写一个雨中送报的片段,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男孩对工作认真负责。
  认真观察分析这4节课,发现量变并不一定导致质变,群组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可能背离了设计的初衷。下面试加以剖析。
  一、从教学目标上来说,要从模糊性转向层级性和具体性
  教者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A1.学习课文《尊严》,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A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尊严》,其他三篇文章在默读中达到读准字音、基本流畅的目标。
  B1.理解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比较四篇文章内容上的异同,从中整合“用劳动和实力赢得尊严”这一主题的内涵。
  B2.领会《尊严》《嗟来之食》两篇文章中人物外貌、语言、行动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所起的作用,领会《闪光的礼物》中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B3.在阅读中加强快速默读、迅速把握文章内容的训练,学习跳读和浏览。
  C1.懂得尊严的含义,懂得维护自己的尊严,并能够认识到个人的尊严是用劳动和实力换取来的。
  这3个层级的6个目标,表面上看来具体、有层次,但细究,还存在着几个明显的问题。
  1. 贪多求全,目标泛化
  笼统、抽象、空泛是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老问题。每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元素,更何况一组4篇文章。教者设定的这6个目标,关涉到方方面面:“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跳读和浏览”“懂得维护尊严”。涉及到这一组文章的主旨、内容、题材、立意、表达、情感以及阅读策略,可谓“五脏俱全”。
  尤其是B2这个重点目标,泛化现象更为严重。人物形象都是通过多个侧面来表达的,《尊严》一文就涉及到了神态、外貌、心理、动作、语言描写,学生重点领会的是哪一种呢?事实上,学生在此前阅读同题材课文时,教师已经反复强调过,但基本都是平移式复现。所以,需要思考的是本次再学习可递进的深度。
  具体到一篇、一组文章,设定教学目标不应追求面面俱到,而应根据文本表达形式和人文意蕴,确立相对集中的、切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晰感知到要学会什么。
  结合课标要求和《教师用书》上的“教材解读”,以及《尊严》表达上的鲜明特色,核心目标应该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目标明确后,就可以理清4篇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尊严》为导读课,重在得法,其余3篇为自读课,重在实践。3篇文章中,《嗟来之食》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都与《尊严》有着强烈的互文性,可进行比较阅读,进一步强化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品质的作用,并激发表达欲望,进行练笔实践。而《尊严与人格》和《闪光的礼物》内容过于浅显,彼“尊严”非此“尊严”,表达特点也不突出,只作为主题阅读材料即可。
  2.含糊笼统,目标虚化
  上述教学目标中的B类和C类,教者大量使用了“理解”“领会”“懂得”和“认识”等词语。这些词都属于“内隐性心理动词”,是一种只能学生自己感知、教师无法观察,难以操作和测量的内隐心理表现。惯用这些动词来呈现学生的学习行为,会使语文教学陷入所想与所教不同、所教与所学不同、所学与所考不同的窘境。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最终学习目标的达成,失去了基本的一致性,偏离了语文教学轨道,甚至“差之千里”。
  如“理解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是个体内化知识的认知过程,不但教师无法观察到学生是否理解,学生自己也难以判断是否理解。如果能用“说出”“找出”“填出”这样的动词,教师就可以凭借外显行为表现来判断学生是否真的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
  因此,避免教学目标虚化的主要策略是在陈述目标时,尽可能使用外显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认知结果发生的行为变化。一经确定,它就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为教学提供行进的方向,给学习结果提供评价的标准。
  据此,我们可以将以上相应教学目标修改为:
  B1.用问题法分别概括4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最终结果怎样)。
  B2.画出《尊严》一文中的3次对话,结合描写哈默语言所用的标点符号,联系他的外貌、神态描写,说说对杰克逊大叔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B3.对比阅读《尊严》和《嗟来之食》,找出两者相同点,填写表格;再画出《嗟来之食》一文中对饥民外貌、语言的描写,说出与《尊严》在描写上的不同点。
  C1.补充《礼记·檀记》中
  《不食嗟来之食》的结尾,讨论:生命与尊严哪个更重要?
  C2.补写或改写《嗟来之
  食》,通过外貌及语言描写,表明自己的观点。
  二、 从教学内容来说,要从点状知识转向网络知识构建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些知识与能力零星地分散于不同的课文之中,教师往往遇到什么教什么,自己懂什么教什么。常会一叶障目,或东鳞西爪,难以形成渐进的知识网络。正如本组教学,教者意欲通过一组文本教学,让学生穷尽人物描写方法。如此一来,学生所获即是多个浮于知识表层的
  散点。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要求教师从语言材料中抽取知识,置于它所从属的知识网络中,并分析它在该网络中的位置及与周边相鄰知识的关系,以此确定教学时学生可学习的知识层级,才能被学生纳入相应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学习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首先要将三组对话抽离出来,重点感悟。
  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小伙子,您愿意为我捶捶背吗?
  作者通过三次对话,来凸显哈默的尊严。只有联系当时的情境与哈默的心理,注意说话的语调、语气,才能更好地体会语言描写的作用。
  第一句,哈默在疲惫不堪、饥寒交迫之时,面对食物别人狼吞虎咽,他却彬彬有礼地发问。这个问句,问出的是君子处于困厄之时,仍保有基本的礼义廉耻。这是他做人的底线。第二次,当得知没有活儿时,虽然失望,仍立即拒绝,并用双重否定和感叹语气,坚持以劳动换取食物。第三次,当对方退让后,仍以感叹语句,坚持先劳动再吃饭。这三句话,正是渐进式地表现了哈默的尊严,若只说一句就被邀捶背,则无此力量。
  杰克逊大叔的三句话,则充分表明了他的善良。农场里不会没有活儿,并且会有许多重活儿,从送上食物,到吃过饭再派活儿,最后到蹲下来让哈默捶背,是那样善解人意,处处体贴。他的情感由同情怜悯,已经慢慢上升到了认可欣赏,所以才会把杰克逊留下来,并将女儿许配给他。从某种意义上说,杰克逊慧眼识英雄,看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这3次对话,推动了整个故事情节,体现了人物品质。在描写过程中,对次要人物杰克逊着墨较多,每一次语言描写后,都紧跟了他的心理活动,恰恰没有主要人物哈默的心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哈默的语言,批注他此时的心理活动,理解他的言行;然后再认真推敲这三处语言描写可否更换。如,将感叹句换成陈述句,将双重否定句换成肯定句,从而体会到语言描写要恰如其分才能表现人物品质。
  然后,在与《嗟来之食》的比较阅读中,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将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进一步系统化和结构化。
  一个是求同比较。即剖开表面现象,摒弃偶然性和非本质细节,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可以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让学生发现两篇文章有着相同主题:维护尊严。相近情节:两个遭遇困境的人,在饥饿时如何面对别人的施舍。表达手法相近:都是按事情发展顺序,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
  另一个是求异比较。注重求异思维,寻求差异,认识不同作家写同一类人物,是如何突出个性的。同样是维护尊严,一个是彬彬有礼地婉拒,通过劳动赢得尊重;一个则怒气冲冲地拒绝,最终饥饿而死。原因是同样行善的两人,一个礼貌相待,一个侮辱施舍。
  在具体的外貌描写上,《尊严》对难民哈默采用概括描写,仅用“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4个成语,既精准,又给人以想象空间。《嗟来之食》则具体描绘,通过一系列的细节让人物形象鲜明立体,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他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由于几天没有吃东西了,他已经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走起路来有些东倒西歪。
  语言描写上,《尊严》共有5次,其间对话3次;《嗟来之食》共4次,对话仅1次。后者语句简短,尤其是黔敖,多为命令式的祈使句——“叫花子,给你吃吧!”“喂,过来吃!”“喂,听到没有?给你吃的!”粗鄙无礼,高高在上,在施舍中以侮辱灾民取乐,根本不是对话的态度,才使得灾民宁死不吃:“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吃这样的嗟来之食!”
  三、 从教学策略来说,读写结合要从技术性指导转向情感表达
  很多教师有随文练笔意识,即每学一课,都要读写结合,让学生进行习作。但实际上往往读写割裂,在阅读时未涉及到写,或仅蜻蜓点水,贴贴标签。其后所谓的仿写、续写、补写、改写,与本文的写法没太大关联,或仅得其形,未得其神,有照猫画虎之嫌。另一种就是运用习得的写法写作,但所写内容却与己无关,生硬干瘪,甚至言不由衷。一旦进入技术主义的泥淖,再高明的写法也是屠龙之技。因此,随文练笔要与生活相接,先有话想说,再考虑如何说,防止凌空蹈虚。
  在比较阅读后,眼见两个同样有尊严的人,一个改变人生,成为百万富翁,一个却活活饿死,成为典故。面对截然不同的结局,恰可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生命与尊严究竟哪个重要?
  学生形成不同观点,展开辩论,认识生命与尊重同样重要。再适时补充原文言文结尾: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
  教师解释并补充介绍曾子其人,然后指导学生练笔。根据自己的观点,或扩写“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或改写“从而谢焉,始食也”。要努力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这样的练笔,既是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更是对学习结果的检测。最重要的是,它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是真情实感的写作。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教研室)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经常有老师问我这样一个问题:“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时,(填空时)音节上标了声调对不对?”  看来,很多老师对这个问题很纠结。  因为,这样的题型在试卷上经常出现,而标准答案往往又很机械,所以老师们看到学生“画蛇添足”加了声调,总是不忍心扣分。  这不,前两天又有一位外省的老师发来微信,征求我的意见:  “陈老师,有一个语文的知识点想讨教一下,关于小学生查字典,写‘音节’的时候,音节是有声调还是没有声
六月六日这天,恰逢礼拜六休班。卢六一大早就坐公交出门了,回来时手里就多了一个方便袋,等他把里面簇新的连衣裙递给小丽时,她竟一脸的不解。这不年不节的,你给我买裙子干啥?还是红色的,这多招人眼啊。小丽说归说,还是把裙子抖开紧紧地贴在自己胸前左看右看,竟不愿放下手来了。裙子把她的小脸映得红红的,竟多了几分妩媚。   卢六说,看你这记性,今天六月六,咱俩的结婚纪念日啊。我再怎么没本事,买条裙子还是可以的。
刚入学的学生,最让教师头疼的就是他们的习惯培养,除了定班规、讲道理,还能做些什么呢?  “爱读诗的孩子不会砸玻璃。”如果在每天清晨最宝贵的时光里,我们以国学经典,以浪漫的诗歌,以琅琅的书声唤醒学生内在的秩序感,习惯的培养会不会事半功倍呢?  我打算先从国学经典《弟子规》入手。虽然像“骑下马,乘下车”这样的规则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适用,但其中绝大多数礼仪规则仍然在经过历史的沉淀后于人类文明的长河里熠
摘 要: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具有应用型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巨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应用型创新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构建立体式、多元化课程体系、“项目 基地 企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营造团结协作的创新育人环境等途径提高高职学生的应用型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驱动 高职院校 应用型创新能力  为把我国建设成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中共中央、国务院
统编本教材发下来后,发现部分课文还是人教版所采用过的老课文。老课文怎么教?现在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新鞋走老路”,部分教师仍然沿袭过去的教法,用过去的课件及教学设计来教学;一种是“力不从心”,很想有新的教法,但是却抓不准教学要点,用不好新教材。笔者担任六年级的教学,使用新教材差不多已有大半个学期,六年级上册的老课文有《草原》《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桥》等,如何教好老课文?让老课文散发她的语
阅读素养是学生为达到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发展潜能以及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它侧重于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书面信息的能力。阅读素养是学生面向未来的基础能力。阅读是通向更多知识的路径。只有掌握了阅读的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2011年版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青少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应届毕业研究生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了解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征和分析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阐述有效改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建议,从而引导艺术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提高毕业生就业意识,推动高校就业工作。  关键词: 艺术类研究生 就业指导 创业辅导 有效建议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艺考热”逐年升温,招生规模
【教材分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融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中,6小节诗按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诗歌易读易懂,节奏感强,韵脚整齐,富有韵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观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学情分析】  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朗读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正确、流利,但在通过朗读理解和体会作者情感方面还需要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教学目标】  1.正确
课标强调,教师是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者。教师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要能够依据学段目标、单元任务、文本特点、真实学情重新审视教材,在深刻理解语文课程性质的前提下,使教材真正成为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载体,实现用教材教语文。要想使教材更好地为学生学习语文服务,为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目标服务,教师可对现有教学内容增、删、改、换乃至重构。  一、教学内容重构的重要依据  1.突出学科性
课堂上,教师经常会这样问学生:“根据课文题目猜猜看,你觉得这篇文章会写些什么? ”这就是在进行预测。预测策略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故事的结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文章的观点等多方面进行猜想和验证。在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指导中使用预测策略,会使课堂充满生趣,学生读有兴趣,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阅读品质。  一、导读伊始,预测激活儿童的阅读期待  德国接受美学创始者姚斯提出了“期待视野”理论,初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