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格子大抵是我遇到的最神秘的女生。
她的第一篇稿子写的是厕所里一群男二货的小事儿,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蓝格子。当她第一次写年又又和许然的故事时,我便在女主的身上找到了那么多自己的影子,或者说,十七岁的我们都与年又又这个形象有或多或少的相似度。因为留心,我发现,随后而至的几本期刊里都有她的文字,同年又又这个名字一样,质朴简单却一点也不随意。
我逐渐发现,她自己特别钟意年又又和许然,好多篇文章写的都是他们的故事。年又又单纯天真,容易感动,有时候执拗得可爱。作为内心敏感的女汉子,她有一些神经质的小毛病但一点也不讨厌,甚至有时傻得叫人心疼。最大的特点是爱而不得,却尤为坚持。
作为作者,她显然是最喜爱年又又的人,可除了这个较为招人喜欢的性格,她对她几乎没有任何的偏爱。相貌普通,路人一枚。没有过人的本领,也不晓得如何变通。有眉眼干净的许然,却是求而不得;有爱她挺她的闺蜜,但是一笔带过;有如斯少年路离,只是惊鸿一瞥;有后来的盛一隽、林暮暮、夏西、林浩南等一同寻梦的朋友,却只是缓缓路过你的青春,而后又各自走开了。故事还在继续,也不知他们会不会被你遗忘。
是的,十七岁的我们能有什么伟大的追求,或是过人的智慧呢?不过是与同学嬉笑打闹,经历三个如约而至的夏天,就好像过完了一生。最远大的目标啊,大抵就是高考能去一个还不错的学校,和喜欢的人儿在一个共同喜欢的城市里。
那是个还相信天长地久的年纪,仅仅是希望第一次认真喜欢的人能够一直在一起。
她笔下的大多都是小人物,但仅仅是一个小人物,她能写出他们的很多面,有光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她会给他们留余地。我想这可能源自她本人的善良,因此,我也对她本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庆幸自己生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我很快找到了她的微博、QQ、微信等,在她的朋友圈中,我了解到更多有关她的信息。比如她和我一样来自安徽,比如她正处在水深火热的高三,比如年又又取自双,许然取自她的喜好,路离取自《离骚》……
我拼命刷她的朋友圈,像个小粉丝在《偶像来了》的节目现场,高举闪烁着“蓝格子”的荧光塑料牌。如果说有什么特别值得开心的,那大概就是,她能回过头看我一眼,冲我淡淡一笑。
我没有想到,这种兴奋感过后,留给我的竟是愧疚,我并不想去打扰她,欣喜之余,我甚至有些莫名的羞耻。从不愿当狂热小粉丝的我,不想给她的生活造成任何困扰。
后来想想,那时的自己也实在是天真的,毕竟只是一本给中学生读的杂志,成就再大其实也不过是温暖了一群孤单的同龄人,可我却像魔怔了似的,紧紧攥着写着她QQ号的小纸条不舍得撒手。
高二时,因为钟情于蓝格子的文字,我第一次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并开始书写自己的故事,一个个的,拙劣却无比认真,慢慢地,竟也收获了一些认可;围姐作为我的文字启蒙人,我最开始选择她的原因,一是因为当时她虽然是编辑部新来的年轻小编,性格文字却都是霸气非凡;二是因为蓝格子始终跟她。我起笔名洪夜宸时,想到的是用自己的姓,很巧的是,与蓝格子有那么一丁点对应的感觉,意识到这点,我也很是得意的。
那时候看小博,我最大的期待,不是莫言韩寒,而是和蓝格子印在同一本杂志上。
我第一次意识到,文字可以温暖,甚至拯救人。
包括后来我学了编剧,去南艺上戏艺考,究其根本,其实都是因为她。我想这些她大概一点儿也不知道,因为我甚至没告诉过跟任何人。现在,我选择毫无保留地将那些事情记录下来,希望让她看到,有个女孩儿曾经这样被她的文字深深温暖感动过,并且像她笔下的执拗的年又又一样,为了等待她下一期的故事而早早守在报亭前。
从小到大,我有过很多偶像,从《流星花园》里的言承旭到国民老公宋仲基,从话剧演员袁泉到收视女王赵丽颖,从霍建华到胡歌,从韩寒到钱钟书。
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她这样,会带给我这么大的影响。
在文章的首段我写与蓝格子的关系时,用了“相识”一词,其实这是有些不妥的。小博的作者我熟识的不多,最熟的要属夏南年,我俩在外考试时同床共枕过两次,我还误把她爸当成了监考老师;再次一点就是莫小扬,我俩曾多次书信来往,互相勉励;然后应当是小乖,我去考上戏时差点就与她见面,考试期间,她带来的鼓励和帮助让我很感激;最后是若宇寒,我从他那买过一些旧杂志,也曾夸他的声音舒服好听,只是不知他是否还记得。当然还有阿狸、惟念等,也都或多或少聊过天,反正啊,我与这些人的交集通通比与她要多。
只有蓝格子,因为太过珍惜,反而令我不敢轻易接触。
直到现在,當我去翻那些旧刊,看到《此去经年》《蘑菇蘑菇不开花》《你比童话更美好》……这些故事带着淡淡的熟悉感,一如往昔般让我觉得温暖。好的文字啊,是经得起时间沉淀的。
2015年小博办七月合刊搜集作者照片,听闻蓝格子也会露脸,我期待了良久,也曾幻想过她的样貌,按照她的描绘,应当是又又般爱穿牛仔裤的炸鸡少女,普通中带着那么点不平凡。
结果她刊登的照片……是一张巧妙的不露脸自拍。
少女与生俱来的清新气质,反倒更是给她本人笼罩了一层神秘的气息。
其实,透过年又又这个女孩儿,我好像已经熟识了蓝格子一般。
她该是每个人青春中最普通的路人丁,短发、略黑,慢热真诚、认真固执,笑容灿烂、知晓感恩,喜欢一个在她心里无比特别但其实很普通的少年,她被他身上萦绕的干净气息蛊惑,表白被拒,小心翼翼,又满眼热望。
在我爱少女漫的高二,我也曾在数学课上画过我幻想中的蓝格子。当然我画技有限,实在不敢班门弄斧,况且更怕被班导老爷子发现,只是轻笑着折成纸飞机丢出窗外了。
反正啊,她是我心中的盛世极光,一方女子。
后来,围姐建了一个她旗下的作者群,蓝格子在群里力荐网剧《一起同过窗》。在她拿2017年的过稿率担保前,我便毫无置疑地去看了。她说喜欢女主钟白,我想是能猜到原因的。钟白与她有几分相似,大大咧咧,爱穿牛仔裤,女汉子的外表,棉花糖的心,喜欢一个普通的男生,倔强不肯妥协,坚持演着属于自己的独角戏。为他做许多事,得到的只是感激。
但坚持所爱,其实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可厚非吧。
祝福她,坚持文字的炸鸡少女。如果加一个期限,希望是一辈子。
编辑/围子
她的第一篇稿子写的是厕所里一群男二货的小事儿,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蓝格子。当她第一次写年又又和许然的故事时,我便在女主的身上找到了那么多自己的影子,或者说,十七岁的我们都与年又又这个形象有或多或少的相似度。因为留心,我发现,随后而至的几本期刊里都有她的文字,同年又又这个名字一样,质朴简单却一点也不随意。
我逐渐发现,她自己特别钟意年又又和许然,好多篇文章写的都是他们的故事。年又又单纯天真,容易感动,有时候执拗得可爱。作为内心敏感的女汉子,她有一些神经质的小毛病但一点也不讨厌,甚至有时傻得叫人心疼。最大的特点是爱而不得,却尤为坚持。
作为作者,她显然是最喜爱年又又的人,可除了这个较为招人喜欢的性格,她对她几乎没有任何的偏爱。相貌普通,路人一枚。没有过人的本领,也不晓得如何变通。有眉眼干净的许然,却是求而不得;有爱她挺她的闺蜜,但是一笔带过;有如斯少年路离,只是惊鸿一瞥;有后来的盛一隽、林暮暮、夏西、林浩南等一同寻梦的朋友,却只是缓缓路过你的青春,而后又各自走开了。故事还在继续,也不知他们会不会被你遗忘。
是的,十七岁的我们能有什么伟大的追求,或是过人的智慧呢?不过是与同学嬉笑打闹,经历三个如约而至的夏天,就好像过完了一生。最远大的目标啊,大抵就是高考能去一个还不错的学校,和喜欢的人儿在一个共同喜欢的城市里。
那是个还相信天长地久的年纪,仅仅是希望第一次认真喜欢的人能够一直在一起。
她笔下的大多都是小人物,但仅仅是一个小人物,她能写出他们的很多面,有光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她会给他们留余地。我想这可能源自她本人的善良,因此,我也对她本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庆幸自己生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我很快找到了她的微博、QQ、微信等,在她的朋友圈中,我了解到更多有关她的信息。比如她和我一样来自安徽,比如她正处在水深火热的高三,比如年又又取自双,许然取自她的喜好,路离取自《离骚》……
我拼命刷她的朋友圈,像个小粉丝在《偶像来了》的节目现场,高举闪烁着“蓝格子”的荧光塑料牌。如果说有什么特别值得开心的,那大概就是,她能回过头看我一眼,冲我淡淡一笑。
我没有想到,这种兴奋感过后,留给我的竟是愧疚,我并不想去打扰她,欣喜之余,我甚至有些莫名的羞耻。从不愿当狂热小粉丝的我,不想给她的生活造成任何困扰。
后来想想,那时的自己也实在是天真的,毕竟只是一本给中学生读的杂志,成就再大其实也不过是温暖了一群孤单的同龄人,可我却像魔怔了似的,紧紧攥着写着她QQ号的小纸条不舍得撒手。
高二时,因为钟情于蓝格子的文字,我第一次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并开始书写自己的故事,一个个的,拙劣却无比认真,慢慢地,竟也收获了一些认可;围姐作为我的文字启蒙人,我最开始选择她的原因,一是因为当时她虽然是编辑部新来的年轻小编,性格文字却都是霸气非凡;二是因为蓝格子始终跟她。我起笔名洪夜宸时,想到的是用自己的姓,很巧的是,与蓝格子有那么一丁点对应的感觉,意识到这点,我也很是得意的。
那时候看小博,我最大的期待,不是莫言韩寒,而是和蓝格子印在同一本杂志上。
我第一次意识到,文字可以温暖,甚至拯救人。
包括后来我学了编剧,去南艺上戏艺考,究其根本,其实都是因为她。我想这些她大概一点儿也不知道,因为我甚至没告诉过跟任何人。现在,我选择毫无保留地将那些事情记录下来,希望让她看到,有个女孩儿曾经这样被她的文字深深温暖感动过,并且像她笔下的执拗的年又又一样,为了等待她下一期的故事而早早守在报亭前。
从小到大,我有过很多偶像,从《流星花园》里的言承旭到国民老公宋仲基,从话剧演员袁泉到收视女王赵丽颖,从霍建华到胡歌,从韩寒到钱钟书。
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她这样,会带给我这么大的影响。
在文章的首段我写与蓝格子的关系时,用了“相识”一词,其实这是有些不妥的。小博的作者我熟识的不多,最熟的要属夏南年,我俩在外考试时同床共枕过两次,我还误把她爸当成了监考老师;再次一点就是莫小扬,我俩曾多次书信来往,互相勉励;然后应当是小乖,我去考上戏时差点就与她见面,考试期间,她带来的鼓励和帮助让我很感激;最后是若宇寒,我从他那买过一些旧杂志,也曾夸他的声音舒服好听,只是不知他是否还记得。当然还有阿狸、惟念等,也都或多或少聊过天,反正啊,我与这些人的交集通通比与她要多。
只有蓝格子,因为太过珍惜,反而令我不敢轻易接触。
直到现在,當我去翻那些旧刊,看到《此去经年》《蘑菇蘑菇不开花》《你比童话更美好》……这些故事带着淡淡的熟悉感,一如往昔般让我觉得温暖。好的文字啊,是经得起时间沉淀的。
2015年小博办七月合刊搜集作者照片,听闻蓝格子也会露脸,我期待了良久,也曾幻想过她的样貌,按照她的描绘,应当是又又般爱穿牛仔裤的炸鸡少女,普通中带着那么点不平凡。
结果她刊登的照片……是一张巧妙的不露脸自拍。
少女与生俱来的清新气质,反倒更是给她本人笼罩了一层神秘的气息。
其实,透过年又又这个女孩儿,我好像已经熟识了蓝格子一般。
她该是每个人青春中最普通的路人丁,短发、略黑,慢热真诚、认真固执,笑容灿烂、知晓感恩,喜欢一个在她心里无比特别但其实很普通的少年,她被他身上萦绕的干净气息蛊惑,表白被拒,小心翼翼,又满眼热望。
在我爱少女漫的高二,我也曾在数学课上画过我幻想中的蓝格子。当然我画技有限,实在不敢班门弄斧,况且更怕被班导老爷子发现,只是轻笑着折成纸飞机丢出窗外了。
反正啊,她是我心中的盛世极光,一方女子。
后来,围姐建了一个她旗下的作者群,蓝格子在群里力荐网剧《一起同过窗》。在她拿2017年的过稿率担保前,我便毫无置疑地去看了。她说喜欢女主钟白,我想是能猜到原因的。钟白与她有几分相似,大大咧咧,爱穿牛仔裤,女汉子的外表,棉花糖的心,喜欢一个普通的男生,倔强不肯妥协,坚持演着属于自己的独角戏。为他做许多事,得到的只是感激。
但坚持所爱,其实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可厚非吧。
祝福她,坚持文字的炸鸡少女。如果加一个期限,希望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