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筑设计应该对经济、美观、适用和安全的建设方针以及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进行贯彻,把现阶段家庭居住行为手段作为依据,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的组织,使室内空间具有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并使住宅的运用作用得到完善。但是,目前的住宅建筑设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改善。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住宅建筑;建筑设计;问题;措施
一、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师的思想认识
现阶段,有许多的高层住宅,其具有剪力墙较厚,刚度大等弊端,致使相对侧移值比较小,远远比规定值小,既影响著建筑物的抗震效果,还会出现浪费。有的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往往采取比较怪异的造型作为模板,或是直接仿制抄袭,他们认为只要作品可以带来震撼,符合求异求新的需求,哪怕是直接从国外抄袭而来的设计,都会受到建设单位和决策者的大力支持。而事实上,这种想法和行为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最极端的表现,他们忽略了对建筑同环境之间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的考虑,从而使建筑品位有所降低,同时增加工程造价。
(二)勘察时设计管理的理念落后
工程勘察设计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行业,所有的勘察设计单位需要严格认真的按照强制性规范执行,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对勘察设计的质量进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商品价格以及质量监管等进行的调整和监控计划,也慢慢的从政府控制的计划经济时期,转变成市场调节。在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防范措施和监督体制还不是很完善,而市场调节还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与滞后性,所以就导致出现了“大院”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属于百密一疏,往往是当外业工作深度已经符合勘察深度以后,在内业报告里面所发生的违规情况。所以,在对工作深度进行改善,并使之完全满足勘察深度以后,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计划定价的手段,能够对工程质量进行保证,还能够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的管理得到加强,降低或控制项目总投资。
(三)专业技术知识缺乏
有的工程设计人员并没有足够的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导致其设计的建筑图纸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而为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时,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如果发生突发性情况根本不能应付,更有甚者,根本不了解施工工艺。而年轻的设计师,一旦离开了图库和计算机,就会出现大脑空白的情况,不能徒手进行设计和画图。这样的话就很难对设计的质量进行保证,而这样的设计也不能成为工程项目的施工依据。
二、住宅建筑设计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使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思想认识得到提升
在对住宅建筑进行施工建设时,设计人员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其思想的“开放”与“保守”也是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误区,需要选用竞争机制来对该问题进行解决,并积极的开展一些竞赛,推进设计师积极的对住宅建筑的功能、结构和外形等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设计人员还需要不断的使自身专业的技术知识得到加强,使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不断的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建筑设计,并不断的掌握新的设计方式和设计信息。除此之外,还需要使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深入到施工一线,并对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等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技术知识进行足够的了解和掌握,经历设计作品完成整个过程,从而使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水平得到提升,正真达到“经济、美观、适用和安全”的建设要求,真正懂得怎样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二)对勘察设计团队的管理进行完善
构建一支比较完善的勘察设计团队,要坚决避免出卖图签、挂靠现象,规范和完善勘察设计市场秩序。例如一些勘察设计大院出现的违规情况,有很多并不是由勘察设计人员自身导致的,而是由挂靠人员的行为所导致的,这样就会对勘察报告产生很严重的质量危害,同时影响了设计质量,影响到项目的安全、经济,也是在本行业中不允许出现的,提醒我们要切实加强和规范行业自律,保证勘察设计团队的完整性。特别是在一些资质较低的设计单位,存在着很多带薪培训的情况。当执业人员对所有专业知识有足够的掌握和了解,并可以独挡一面时,就会出现很多跳槽的现象。跳槽情况的出现,会对设计单位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往往存在着大院中人才储备量较多,小院中严重的缺失人才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来对这种情况进行避免。设计单位内部也需要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来对勘察设计团队的管理进行完善,当然也要结合本行业一些监督管理办法,从而避免勘察设计质量出现滑坡的现象。
(三)加强学习强制性条文
设计单位应积极的组织对勘察设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学习,尤其是针对一些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情况,需要找出本单位在以往出现类似情况的施工图,进行个案的分析,加强专业交流,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通过对其进行学习,使设计水平得到提升。设计水平既可以通过工程项目设计的体量以及复杂性进行体现,还可以通过工程设计图纸在执行过程中的严格规范进行体现。只有是强制性条文,与人们财产安全和建筑质量安全都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所以需要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不能使用任何理由和手段让建筑设计质量出现危险。
三、对住宅建筑设计提出的建议
面对住宅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存在的问题,为了使住宅建筑和居住需求更加的符合,结合细致的设计原则,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功能空间隔离
居住水平的不断提升,主要由居民功能进行体现,也是功能空间专用在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专用程度越高,功能使用质量随之增高。食寝分离是文明分室的标准,起居和主卧室需独立、工作空间和学习空间独立、还需要公私分离。也就是说需要使家庭生活空间划分成公共区域和私密区域,把专用卫生间、卧室以及工作室等具有私密性要求的空间规划为私区,使起居室、厨房、门厅、餐厅和公共卫生间等规划为公区,根据公私分离的原则对生活行为单元进行组合设计。 居寝分离和餐寝分离。把用餐功能和卧室进行有效的分离,还需要把起居功能和卧室进行分离。起居、就寝和用餐分离,面积条件允许时,需要对专用餐厅的设置进行优先的考虑。在条件不允许时,还可以把用餐空间设置在起居空间中,形成餐室厨房,必要时还可以设置在门厅中,营造灵活多变功能空间。
(二)平面布局
不同居住者的层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价值取向以及审美意识也有很大的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在选择住宅时也就有着不同的要求。即使是同一个居住者,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对空间利用有着不同的选择和需求,所以,在对建筑住宅进行设计时,既要提供种类繁多的套型平面,还需要让住宅平面布局和存在的差异性和变动完全的适应。有些单元大开间,尽管存在固定的卫生间、单元形状、厨房和入口,要注意还是可以把其分为不同平面布局,灵活适应居者需要,从而使之和不同层次的要求相满足,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三)对厨房和卫生间进行布局
厨房作为对家庭劳务进行集中的区域,占有面积决定着它的适用程度,还可以由形状以及尺寸等方面进行决定。按照洗-切-烧等操作流程,厨房台面布置成为I型柜式和L型柜式比较合理,还需要有足够的台面空间可以放微波炉和电饭煲等。卫生间需要随着套型面积的不断增大而增加,卫生间内需要设置浴缸、洗脸池和坐便器等。条件允许可以厕、洗分开,对盥洗室进行分设后,可以设置吊柜,当然还需要和厨房进行有机结合,从而留出完整用餐的空间。
四、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而技术难度也在不断的增加。我们建筑设计人员还要不断的对各种知识进行积累,博采众长,对现场的条件进行充分的利用,扬长避短,采用合理的技术、材料和工艺,使科技创新有所加强,从而可以创作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方立新,王琳琳.建筑设计领域的专家系统知识库研究[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學术会议论文集[C].2004.
[2]刘巧妮,张剑,刘福通.浅谈在建筑设计中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3]王启镔,宋蕾,李萍,宋智勇,王东.建筑设计中太阳能技术的综合利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
【关键词】 住宅建筑;建筑设计;问题;措施
一、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师的思想认识
现阶段,有许多的高层住宅,其具有剪力墙较厚,刚度大等弊端,致使相对侧移值比较小,远远比规定值小,既影响著建筑物的抗震效果,还会出现浪费。有的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往往采取比较怪异的造型作为模板,或是直接仿制抄袭,他们认为只要作品可以带来震撼,符合求异求新的需求,哪怕是直接从国外抄袭而来的设计,都会受到建设单位和决策者的大力支持。而事实上,这种想法和行为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最极端的表现,他们忽略了对建筑同环境之间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的考虑,从而使建筑品位有所降低,同时增加工程造价。
(二)勘察时设计管理的理念落后
工程勘察设计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行业,所有的勘察设计单位需要严格认真的按照强制性规范执行,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对勘察设计的质量进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商品价格以及质量监管等进行的调整和监控计划,也慢慢的从政府控制的计划经济时期,转变成市场调节。在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防范措施和监督体制还不是很完善,而市场调节还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与滞后性,所以就导致出现了“大院”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属于百密一疏,往往是当外业工作深度已经符合勘察深度以后,在内业报告里面所发生的违规情况。所以,在对工作深度进行改善,并使之完全满足勘察深度以后,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计划定价的手段,能够对工程质量进行保证,还能够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的管理得到加强,降低或控制项目总投资。
(三)专业技术知识缺乏
有的工程设计人员并没有足够的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导致其设计的建筑图纸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而为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时,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如果发生突发性情况根本不能应付,更有甚者,根本不了解施工工艺。而年轻的设计师,一旦离开了图库和计算机,就会出现大脑空白的情况,不能徒手进行设计和画图。这样的话就很难对设计的质量进行保证,而这样的设计也不能成为工程项目的施工依据。
二、住宅建筑设计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使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思想认识得到提升
在对住宅建筑进行施工建设时,设计人员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其思想的“开放”与“保守”也是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误区,需要选用竞争机制来对该问题进行解决,并积极的开展一些竞赛,推进设计师积极的对住宅建筑的功能、结构和外形等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设计人员还需要不断的使自身专业的技术知识得到加强,使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不断的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建筑设计,并不断的掌握新的设计方式和设计信息。除此之外,还需要使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深入到施工一线,并对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等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技术知识进行足够的了解和掌握,经历设计作品完成整个过程,从而使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水平得到提升,正真达到“经济、美观、适用和安全”的建设要求,真正懂得怎样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二)对勘察设计团队的管理进行完善
构建一支比较完善的勘察设计团队,要坚决避免出卖图签、挂靠现象,规范和完善勘察设计市场秩序。例如一些勘察设计大院出现的违规情况,有很多并不是由勘察设计人员自身导致的,而是由挂靠人员的行为所导致的,这样就会对勘察报告产生很严重的质量危害,同时影响了设计质量,影响到项目的安全、经济,也是在本行业中不允许出现的,提醒我们要切实加强和规范行业自律,保证勘察设计团队的完整性。特别是在一些资质较低的设计单位,存在着很多带薪培训的情况。当执业人员对所有专业知识有足够的掌握和了解,并可以独挡一面时,就会出现很多跳槽的现象。跳槽情况的出现,会对设计单位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往往存在着大院中人才储备量较多,小院中严重的缺失人才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来对这种情况进行避免。设计单位内部也需要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来对勘察设计团队的管理进行完善,当然也要结合本行业一些监督管理办法,从而避免勘察设计质量出现滑坡的现象。
(三)加强学习强制性条文
设计单位应积极的组织对勘察设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学习,尤其是针对一些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情况,需要找出本单位在以往出现类似情况的施工图,进行个案的分析,加强专业交流,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通过对其进行学习,使设计水平得到提升。设计水平既可以通过工程项目设计的体量以及复杂性进行体现,还可以通过工程设计图纸在执行过程中的严格规范进行体现。只有是强制性条文,与人们财产安全和建筑质量安全都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所以需要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不能使用任何理由和手段让建筑设计质量出现危险。
三、对住宅建筑设计提出的建议
面对住宅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存在的问题,为了使住宅建筑和居住需求更加的符合,结合细致的设计原则,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功能空间隔离
居住水平的不断提升,主要由居民功能进行体现,也是功能空间专用在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专用程度越高,功能使用质量随之增高。食寝分离是文明分室的标准,起居和主卧室需独立、工作空间和学习空间独立、还需要公私分离。也就是说需要使家庭生活空间划分成公共区域和私密区域,把专用卫生间、卧室以及工作室等具有私密性要求的空间规划为私区,使起居室、厨房、门厅、餐厅和公共卫生间等规划为公区,根据公私分离的原则对生活行为单元进行组合设计。 居寝分离和餐寝分离。把用餐功能和卧室进行有效的分离,还需要把起居功能和卧室进行分离。起居、就寝和用餐分离,面积条件允许时,需要对专用餐厅的设置进行优先的考虑。在条件不允许时,还可以把用餐空间设置在起居空间中,形成餐室厨房,必要时还可以设置在门厅中,营造灵活多变功能空间。
(二)平面布局
不同居住者的层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价值取向以及审美意识也有很大的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在选择住宅时也就有着不同的要求。即使是同一个居住者,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对空间利用有着不同的选择和需求,所以,在对建筑住宅进行设计时,既要提供种类繁多的套型平面,还需要让住宅平面布局和存在的差异性和变动完全的适应。有些单元大开间,尽管存在固定的卫生间、单元形状、厨房和入口,要注意还是可以把其分为不同平面布局,灵活适应居者需要,从而使之和不同层次的要求相满足,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三)对厨房和卫生间进行布局
厨房作为对家庭劳务进行集中的区域,占有面积决定着它的适用程度,还可以由形状以及尺寸等方面进行决定。按照洗-切-烧等操作流程,厨房台面布置成为I型柜式和L型柜式比较合理,还需要有足够的台面空间可以放微波炉和电饭煲等。卫生间需要随着套型面积的不断增大而增加,卫生间内需要设置浴缸、洗脸池和坐便器等。条件允许可以厕、洗分开,对盥洗室进行分设后,可以设置吊柜,当然还需要和厨房进行有机结合,从而留出完整用餐的空间。
四、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而技术难度也在不断的增加。我们建筑设计人员还要不断的对各种知识进行积累,博采众长,对现场的条件进行充分的利用,扬长避短,采用合理的技术、材料和工艺,使科技创新有所加强,从而可以创作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方立新,王琳琳.建筑设计领域的专家系统知识库研究[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學术会议论文集[C].2004.
[2]刘巧妮,张剑,刘福通.浅谈在建筑设计中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3]王启镔,宋蕾,李萍,宋智勇,王东.建筑设计中太阳能技术的综合利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