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对空间多维性的思考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_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鉴赏课是九年义务及大学美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涉猎内容很广,除一些经典名画以外,还包含原始美术、民间美术、现代美术等。通过对多维空间的认识和了解,在引导学生欣赏现代美术作品是就会有方向、有目的、有理论依据。在此理论的指导下,观赏现代美术作品就会变复杂高深为浅显易懂,从中找到人类创造艺术的真谛--超越精神的自由。
  关键词:美术鉴赏课;空间;多维空间;原始美术;现代艺术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270-02
  一、空间及其特性
  (一)空间的概念
  空间是无处不在的,所有形态必然依附于一定的空间才能被感觉所感知。空间决定形态的大小、远近、方位及隐显,而形态也对空间性状产生影响。被限定的空间也具有形态性。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讲,我们所知觉到的形态只不过是被周围环境(空间)烘托出来的主体部分;反过来说,周围环境也只不过是在主体(被视觉“聚焦”的部分)对比下被知觉为次要部分,或后退部分。空间实质上就是一个物所处周围环境的立体位置,以及它本身与周围其它物的距离间隔和区域。
  (二)空间的多维性
  空间分为:零度空间、一度空间、二度空间、三维空间、四维空间及多维空间等等。
  我们知道三维空间就是长、宽、高组合的体积。四维空间即体的转动加进了“过程”的时间。四维空间,它与三度空间的作品相比,更重视表现物体的运动变化及其过程。使观众可以感到时间的流动。它能将不同时代,不同空间和环境的物象,变成视觉形象进行艺术组合。如毕加索《哭泣的女人》在一张脸上能出现两个鼻子。
  二、多维空间与现代艺术
  多维空间——即是含有行为、运动、装置等因素的立体空间。是在四维空间的基础上,主体参与客体的再造空间。它通过描绘、剪贴、拼接、装置、多媒体、音响及行为等要素把作品立体化、延伸化的自由空间。也可以说是把人的情感及触觉、听觉、视觉、味觉、运动觉和所处场景相结合的混合艺术空间。如罗·劳申伯格《土耳其宫女》用一个贴着一些现代照片和古典裸体画的盒子,接在一根棍子上,象征一个人体。棍子被插立在一个枕垫上摇摆着。在盒子的顶上,立一只鸡的标本。法国观众立即会联想到一个法文俚语:把情妇称为昂贵的鸡。这件作品显然有着对现代生活的某种讽刺。他的作品除了用剪贴、拼接等手段外,还运用了描绘、喷涂、装置等手段进行创作组合。再如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梅?维斯特之屋》利用绘画与实物相结合,把沙发、家具、镜框等日常生活用品组合成为一个女人肖像。以最真实物象表现最不真实的物体和情景。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客观物态已不再是它本体,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涵义。如“蚂蚁”象征紧张、焦虑和衰老。“面包”的外表坚硬,内部柔软是性欲的象征。“拐杖”是死亡和复活的象征。“抽屉”表现了达利对情欲的幻想等等。
  三、现代观念衍生与现代艺术作品
  以往我们老师在美术欣赏课上,赏析美术作品大都是以时代背景、艺术风格等为主线,剖析美术作品,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趋于浮浅的表面形式,对画家的主观愿望和精神诉求却鲜少提及。以多维空间视角剖析现代艺术作品更是凤毛麟角,甚至是空白。事实上,以空间多维性的视角思考现代艺术作品、剖析现代作品的艺术形式,再引导学生欣赏现代美术作品是就会有方向、有目的、有理论依据。在此理论的指导下,观赏现代美术作品就会变复杂高深为浅显易懂。
  现代观念的衍生与现代艺术的形成是息息相关的,现代艺术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的,急剧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冲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飞速发展着的科学技术变更着人们常规的思想观念;繁纷活跃的哲学探讨促使人们去努力探索和认真思考。这一切为现代美术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前提,提供了时代背景和基础,也提供了理论和土壤。
  现代美术中有现实主义美术,也有现代主义美术。现实主义强调的是客观再现;现代主义强调是主观表现。它们共同的特征是:重视时代精神、重视个性自由、重视创造创新。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是,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和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是扭曲、异化、反判的。他们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隐晦的、模糊的,寓意抽象且富哲理。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除了在时间前后上有所区别以外,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也有着根本的不同。现代艺术是专家艺术、贵族艺术;后现代艺术是大众艺术、公众艺术。现代艺术追求艺术的独立性和纯粹性;后现代艺术追求艺术的社会性和综合性。现代艺术和古典艺术要通过专家认可的程度来决定其作品的价值;而后现代艺术无须专家评定、无须进入艺术殿堂,可直接在大庭广众中流传。现代艺术以自我表现为目的,强调原创性和个性;而后现代艺术以表达公众关心的事物为主。后现代主义是以现代主义的反叛者的面目出现的,但它是在现代艺术的体内孕育而生,带有现代艺术的体温和基因。如果没有现代艺术的权威化和专业化。就没有后现代艺术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没有现代艺术的日新月异,千变万化,就没有后现代艺术的异彩纷呈,多源共存。
  “现代艺术”反映了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有些美术作品以积极的心态,用极具个性化的语言表现自我感受,达到某种美的展示。有些美术作品反映的是一种意向,它只是搅动人们的情绪,不产生任何美感,甚至使人产生反感、恶感。然而它也可产生某种暗示、启迪,使人感到有所领悟、有所联想。“后现代艺术”,可称为“混合空间艺术”,它模糊了艺术多样性的界限,强调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混杂糅合,比如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它更多地采用了“多维空间”的处理手法。把视空间、触空间、运动空间和画面以及与“实物”进行有机结合,再加进个人的主观意愿、哲学思变,以此来表达社会变革带给人们的压抑、束缚、矛盾……而产生出的个人的扭曲心理,以及人与人的关爱与仇恨、人与自然的建设与破坏、人与社会的奉献与索取、国与国的和平与战争等等。人类一面雄心勃勃的建设着文明,一面又熟视无睹的破坏着自己的生存环境;一面歌颂着和平、博爱和美,一面对宣扬着暴力、战争、仇恨;一面大谈创新,一面又谨守着传统。在这新旧交替、善恶并存、好坏真假混淆的特定时代,形成了特定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特定的语言结构和时空观念。为了表达时代带给人们的矛盾、焦虑、紧张、恐惧、迷茫的情绪和失衡、扭曲、创伤、荒诞的心理状态,艺术家们跨越时空运用了“多维空间”的象征性、符号化的艺术语言对画面进行切割、重组,以此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愿望和心理感受。如恩索尔的《骷髅争夺上吊死尸》,作品内容荒诞,显示出一种病态心理。契里柯的《扰乱人心的缪斯》,是通过物体在“非现实”的背景上并置,以传达一种引人深究的神秘感。作品内容荒诞离奇,留给人的印象是焦虑和不安。萨尔瓦多?达利的《圣安东尼的诱惑》,是把传统的宗教题材作为诱发幻觉的手段,以表达一个苦行者如何抵制诱惑的意象,画面充满荒诞离奇的魔幻意味。“多维空间”打破了旧的传统框架,建立了新的时空观念。打破旧的秩序,建立新的和谐。毕加索一生都在对客观物象进行着破坏和重组,拆散的物象通过重组,出现了新的涵义。表面上不符合逻辑的荒诞组合都象征性的、隐喻性的、暗示出生活内在的真实,以及与人的肉体、情感、思想、灵魂在时间的长河的流逝变迁中的异化。如,人头马身,可以表现人具备与马一样骄键和力量。鸟头人身,可以表现人对自由自在的向往。机器人表现人的异化和延伸。半马半机器又表现动物的异化。半植物半动物能表现自然界的神奇美好。不同年代人物的荒诞组合可表现时空的跨度……,所有画面中出现的一切物体,都可以按着艺术家的主观意愿去任意安排,一切事物都可以拆散重组、夸张变形,都可随意飘在空中。动物、植物、机器、建筑都注入了人的情感、寓意和语言符号。在画面的未知空间中隐藏着诗意与神奇。由此产生了罗·劳申伯格的“混合艺术”,玛塞尔·杜桑的“现成品”艺术等等,他们都是对传统艺术和古典艺术的一种反思和反叛。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意愿和对艺术的再思考。
  人类社会越是进步,艺术的个性就越是突出。随着艺术技巧的不断多样和提高,艺术的方式也由原来的单纯变为多样。现代、后现代艺术的出现就是人们探索艺术本质的过程中,艺术回归原始状态的具体体现。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后现代艺术早已存在于原始艺术和古典艺术之中,它的出现只不过是由“隐性”转化为“显形”。这种“转化”不仅是运动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当我们看到仰韶文化中的彩陶纹样时,好像重新见到了现代艺术大师马蒂斯,毕加索;当我们看到人面蛇身的伏羲女娲时,就会使人的联想善于描绘幻觉的现代艺术大师达利。当抽象艺术成为西方的一个重要流派时,有些人在总结中国传统绘画时却使用“半抽象,半写实”的语言进行概括。中国的现代艺术一直是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而发展,并与西方现代艺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在美术鉴赏课上,让学生了解了空间及其构成,再以空间多维性的视角欣赏现代艺术就会使学生由原来只是欣赏美术作品表面艺术效果进入到艺术的本质与内核。由被动接受为主动赏析,增强学生们的艺术鉴赏的水平,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创造艺术的真谛——“超越精神的自由”。只有精神的无限才能达到艺术的无限。
  ——————————
  参考文献:
  〔1〕周金月.素描教学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
  〔2〕鲁道夫·阿根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 姜黎梅)
其他文献
摘 要: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通过奇幻怪诞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的新型艺术表现方式。在小说《所罗门之歌》和《宠儿》中,托尼·莫里森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通过运用象征和模仿《圣经》典故将故事情节以魔幻的方式展示出来,创造出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所罗门之歌》;《宠儿》;《圣经》原型;象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
期刊
摘 要:冒犯用语往往会给人际交往带来负面影响,但又是人们沟通中难以避免的。本文围绕当今高校165位学生的冒犯用语展开,对比分析男女学生冒犯用语类型、使用状况以及被冒犯的频率等,并较为深入地探讨其使用冒犯用语的原因,望能引起人们对冒犯用语的重视,强化人们的言语修养意识,增强人际沟通能力。  关键词:高校;男学生;女学生;冒犯用语;对比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 要:中国梦是新一届党和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中国梦的实现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为了使研究具有针对性,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针对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的危机进行了原因剖析与对策分析,文章在中国梦语境下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二维分析策略,以期为全面深化改革助力。  关键词:中国梦;马克思主义;信仰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谚语来源于民间,是一种最朴素的文学样式。它流传范围广,流传时间长,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谚语,我们至今还口耳相传,不仅因为它们通俗易懂,简单好记,还因为它们蕴含着人民群众从实践中沉淀下来的智慧和经验。本文以蒙古族谚语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其中蕴含的哲学智慧。  关键词:蒙古族;谚语;哲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H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163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中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对2008年4月28号的TIMES杂志封面进行解析和研究。阐释图像作为社会符号和语言作为符号是如何共同作用的,以提高读者的多模态话语识读能力,提高报刊类杂志的图片选取质量,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刊物应有的社会作用。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杂志封面;再现、互动和构图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
期刊
摘 要:在我国,讨论次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之前提条件即合法转租。我国应该承认合法转租下次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次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为优先缔约请求权,其不具有物权之排他效力。必须处理好第三人与次承租人的关系。在非法转租中次承租人的利益同样应得到保护。  关键词:转租;次承租人;优先购买权  中图分类号:D9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099-03  一、次承租人
期刊
摘 要:近几年各省各地《新闻联播》都在寻找创新节目语态的路径。本文通过对《安徽新闻联播》的长期观察,以其引入评论员为研究重点,先论述其引入背景,再分析《新闻联播》和“评论员”相互联姻的必然性,最后总结其宣传需要和传播效果相互平衡的创新性,以探索各地《新闻联播》语态的多元化表达。  关键词:新闻联播;评论员;舆论监督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
期刊
摘 要:交替传译在国际会议中被广泛应用。要想出色的完成交替传译任务,译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和广博的知识,还要掌握娴熟的口译技巧。本文基于释义理论,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奥巴马总统在宾汉姆顿大学的演讲模拟交传实践,研究交替传译的策略和技巧。  关键词:交替传译;翻译策略;释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180-03  一
期刊
摘 要:《热爱生命》是杰克·伦敦的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白描和写实,并运用了层递式手法,描写了一位狂野中的独行客,在极度衰竭、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同伤痛、饥饿、严寒和野兽斗争和搏击的历程,演绎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是一首关于生命的赞歌,令人感动和落泪、给人鼓舞和力量。除了跌宕起伏、引入入胜的故事情节外,小说的字里行间,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学,带给我们的,是更多关于生命的思索。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的诗歌越来越多被译介到西方世界,诗词的翻译标准也成为了翻译界争论的主题,诗歌的翻译的标准是“忠实原文”还是“再创造”,是以作者为中心地翻译,还是以译者为本体的传达,诗词的可译性也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从诗的“表现”与“再现”的角度入手,分析诗歌中隐喻现象在翻译过程中的消解,进而说明诗歌情境的不可译性。  关键词:诗歌;翻译标准;隐喻的消解;不可译性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