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悖论:20世纪40年代甘肃乡镇保长民选及其异化

来源 :安徽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后国民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开始沿承总理遗教,实施"宪政"统治。为了使其宪政之治初备民主色彩,国民政府决定将乡镇保长的产生模式由委派制转变为选举制。甘肃乡镇保长民选亦在国民政府的一再催促下于1945年开始实施,然因其地僻处西陲,财力、人力均极缺乏,民众思想陈陋痼弊,乡镇保长民选一开始便举步艰难。加之内战的爆发和田赋兵役的持续加重进一步加剧了村民与乡镇保长的矛盾,乡镇保长职位不再成为乡村精英竞逐的对象,随选即辞或被迫就任者屡见不鲜,本欲借助选举以提高乡镇保长素质的民选制度却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权力结构的失衡。面对乡镇保长群体性劣化和乡村秩序的紊乱,甘肃省政府在内战尾歇之际被迫将乡镇保长的产生模式再次由选举回溯为委派。乡镇保长民选的异化及最终失败的结局,宣告了国民政府在天时、地利、人和均处不利的时境下试图通过民主的幻象来挽救日趋消亡的政治声誉,其结果只能是一场民主的滥觞。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研究骨科小儿患儿的风险管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小儿患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儿给
文章以一道求向量数量积的最值问题为例,探讨教会学生思考的路径和方法.通过一题多思,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对该题解法的评析和反思教会学生破解难题的方法,从
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的难点之一,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到困难,原因是因为排列组合的题型较多,不易归类,并且有些问题思路较为独特。这里介绍几种方法,通过学习可以体会到解题的策略,进而达到使问题化难为易的目的。
借助完整的档案资料,本文从职业、收入、生活水平、社会地位和教育层次等多层面入手,系统展示了民国清华从业群体的阶层结构与社会流动状况。研究表明,民国大学不同职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