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智慧课堂的乐趣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ong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享受智慧课堂的磁力;充分激扬学生的生命,让学生享受智慧课堂的动力;提供学习的平台,让学生享受智慧课堂的活力;同时还要链接生活,让学生享受智慧课堂的张力,从而使学生真正享受语文!
  语文教学 智慧课堂 乐趣
  回眸语文教学,我的感受是:享受语文,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生命的“情弦”;享受语文,才能让语文教学绿意盎然,实现语文教学的诗意回归!
  一、转变观念,享受智慧课堂的磁力
  每当我们大人驻足于大商场而流连忘返时,跟随我们而去的小孩却一个劲地吵着要离开。当我们蹲下来才发现:在他们的眼里所见的都是大人的身影,哪里有什么“美丽的风景”?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课堂,在讲台上高高站着的老师,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生活经历滔滔不绝地给学生一味地讲授时,可曾想过“蹲下来拾起童心”?站在和学生一样的高度去思考他们的问题,解答他们的疑惑,感受他们的感受,快乐他们的快乐,让课堂由老师“一厢情愿”地苦心经营,变成师生“两情相悦”的动感地带。
  老师蹲下来拾起童心,不仅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要尊重欣赏和宽容学生,也是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是师生间对话的课堂。
  二、激扬生命,享受智慧课堂的动力
  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渴求主动发展的生命体。课堂中学生的“动”,更应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例如,我在教学《生命桥》时,有这样的一个案例:
  师:“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羚羊们面临着来顶之灾。它们怎么办呢?是束手就擒,还是绝路求生?
  生:绝路求生。
  师:他们是怎样绝路求生的?
  生:先分成两队,然后一只老羚羊带头试跳,最后一队队学着跳。
  师:这种做法高明在哪里?
  生:“一队队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临危不乱,井然有序。如果大家争先恐后,肯定会影响飞跃,就会贻误时机,就会被活捉。
  师:即使铁石心肠也会为之动容,放下猎枪,这正是羚羊们的高明之处。
  这种探究,是多么富有智慧的挑战呀!
  三、精彩纷呈,享受智慧课堂的活力
  意大利诗人洛利斯·马拉古兹的《不,一百种在那里》:“孩子有/一百种语文/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小学语文课本是许多文学家们大浪淘沙、艺海拾贝的结晶,有着无限的艺术魅力。只要我们给提供学生一个个智慧学习的平台,得到的将是一个接一个的惊喜。
  例如,我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这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孩子们,请自由交流你们的阅读感受,老师愿意聆听你们的声音!
  生1:“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这个比喻有颜色、有形状、有动作,令人耳目一新。
  生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读了这句话,我很受启发,同一棵树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同一个班级找不到两个相同的学生。
  师:请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然后在下面划个破折号,再写上你的姓名。同学们一起读一遍,这就是于庆红同学的格言。
  生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读了这句话,我想到了人的一生也有“四季”:我,就像春天的叶子,嫩嫩的;爸爸就像夏天的叶子,大大的;爷爷就像秋天的叶子,黄黄的;人死了就像冬天的叶子一样飘落了……
  (一阵热烈的掌声)。
  生4:由“回归大树地下的根”,我想到“落‘叶’不是无情物,化做泥土更护‘树’”。
  师:为什么会想到这句话?
  生4:因为我曾经背诵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
  师:这就叫活学活用!老师送给你一片枫叶,这片枫叶是我的一个朋友从北京香山上采摘的!
  生4:(双手接过红叶,连声说)谢谢!谢谢!
  生5:“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从这句话,我明白了,家把爸爸、妈妈和我结为一个整体,爸爸、妈妈和我在家里都有自己的位置。
  师:好!你把书本与现实结合起来了,这叫活读书!掌声鼓励!
  用心聆听孩子们的心声,意味着还孩子思维的自由,还孩子表达的自由,还孩子心灵的自由;意味着对孩子想像的放飞,对孩子个性的认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
  四、链接生活,享受智慧课堂的张力
  正如《新课标》中所指出的那样:“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育脱离社会生活,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教学就失却了土壤,丧失了生命力。
  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学校长廊上的紫藤花开了。习作课前,我让学生先站在教学楼前观赏。大家忍不住惊叹:“真漂亮!”“就像紫色的云飘浮在校园里。”他们走下楼去,有的轻轻地捧起花瓣,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有的低下头,使劲儿地嗅着;还有的则静静地驻足欣赏。有的说:“老师,我现在知道了什么叫‘竞相开放’。”有的说:“它们开得这样热烈,一定是在比美吧,我看用‘争奇斗艳’合适!”……
  学生的语言是鲜活的,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用最生动的表达将生活和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语文课程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课程。如果说知识是豆浆,那么智慧便是卤水,有了它的点化,知识才能凝结成思想的豆腐。让我们用智慧和汗水来实现语文课堂的诗意畅想,享受语文!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金明东.掀起你的盖头来,好想看清你的脸.语文教学通讯,2005,(11).
  [3]兰君子.畅想诗意的课堂.
其他文献
黄酒香气是黄酒中最重要的风味物质,对判断黄酒风格、质量优劣和品质高低起着重要作用。在构成黄酒的主要香气中,β-苯乙醇含量最高,是黄酒标准中质量指标之一,其在黄酒中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