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几年前初秋的一天,和着这美妙无比、令人遐思的旋律,我走进了向往已久的金银滩。
青海湖畔的金银滩草原北依积雪皑皑的祁连山,南临烟波浩淼的青海湖,东穿湟源峡谷与西宁市相接,西边就是苍茫的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3200多米。初秋的金银滩,如一块浑然的绿毯厚厚实实地铺在起伏的地上,雪白的羊群,黑亮的牦牛,一群群一伙伙撒落在碧绿的草地上,悠闲地享受着秋日的阳光。
金银滩注定是个产生激情和滋长爱情的地方。60多年前,20多岁的王洛宾不远万里到金银滩草原采风,不期与一位骑着白马,身着红色藏袍的姑娘邂逅。王洛宾被姑娘貌若天仙般的魅力所吸引,不由地走近。白马一惊,向前奔跑起来。姑娘回眸一瞥,脸上露出顽皮的微笑,随即调转马头奔过来,轻轻抽了王骆宾一鞭子,便疾驰而去。王骆宾望着姑娘远去的身影,爱慕之情油然而生,一首新歌渐渐在脑海里浮现,那就是后来传唱不衰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是夜,高原万里无云月光辉映,青海湖秋风拂浪波涛阵阵,金银滩花草清香伴着牛羊鼻息的温热柔然袭人。我尽情享受这美景美色,久久不能入眠,随意翻阅宾馆房间摆放的一摞旅游简介和画册,被金银滩上曾经发生的特殊的绝密爱情所震撼,内心深处禁不住升腾起一股崇敬之情,这是因为绝密爱情所投射出的那种永不磨灭的精气神远远胜于此前生发的所有儿女情长。
那是1958年5月31日,中央领导层批准了核工业部上报的选址报告,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选在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上。当年从祖国各地聚集到一起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和解放军官兵,凭借着满腔的热血和为国奉献的精神,就着雪嚼着生硬的馒头,轰轰烈烈地建起了一批在当时具有领先水平的军工厂,用原子弹和氢弹爆炸的轰鸣声扬我中华国威,从此中国在军事上不再弱小,外敌不再随意觊觎。
保密工作是这里的第一要务。国家秘密、国家机密、国家绝密,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浓烈的保密气氛。据说,一颗原子弹有上万个零部件,每个工厂、每个车间、每个工段、每个人,只能生产一个零部件,这一切都是在十分严格的保密程序中完成。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时,很多内部职工都不知道这颗原子弹是他们亲手中组装的。
工厂保密、工程保密、工作保密、岗位保密、身份保密,就连男女爱情也被贴上了绝密的封条。曾有这样一对夫妻,接到命令,先后出发,因为保密,失去了联系。直到在戈壁滩上的老榆树下等车时,夫妻俩意外重逢,才发现都在做着同一项核武器研制工作。据说张爱萍将军听说这个传奇,当即提笔将这棵树命名为“夫妻树”。放眼今日金银滩,分明没有成片茂密的森林,笔直挺拔的树木也屈指可数,但将军赐名的这棵“夫妻树”却成了人们心中永恒的绿荫。
漫步在“原子城纪念馆”的纪念园中,在一组名为“信箱”的情景雕塑面前驻足:一位正将信投入邮箱的妻子和离她不远处正倚墙读信的丈夫,用诗意的语言诠释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1962年,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妇先后从北京来到221厂工作。出于保密要求,两人都不知道对方在哪里,只能靠写信传递相思之苦,而信必须到北京转一大圈后才能到达对方手中。直到几年以后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在庆功联欢会上两个偶然相遇,喜极而泣。原来他们工作的两个车间仅一墙之隔。
更使人永远不能忘怀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亲情爱情。1953年,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与邓稼先结婚,从结婚那一天就彼此托付终身。婚后5年,他们生活得幸福快乐。可是1958年盛夏的一天晚上,邓稼先辗转反侧不得入睡。夫人许鹿希问:“怎么了?”“我要调动工作。”“调哪?”“这不能说”“干啥?”“这也不能说。”“我跟你通信吧。”“这也不行!”整整28年,邓稼先不知去向、生死未卜,许鹿希信守离别时相互托付的诺言,无怨无悔、痴情等待。1985年,邓稼先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回京住院治疗。此时两个人的手才得以紧紧地握在一起,这是分别28年之后少有的团聚。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走了,许鹿希不相信地问:“20多年的等候,分别得这么快?”在金银滩类似这样的情、这样的爱,不知还有多少!
如今,蘑菇云的烟尘早已悄然散去,但这段历史所包含的耀眼光芒中,所折射出的生命之绚烂、信仰之圣洁、品格之崇高依然让人禁不住热泪奔涌,因为主人公们早已把自己的爱情纽带与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幸福紧紧联结在了一起。随着时间年轮的扩增,绝密爱情愈加璀璨,这人间大爱必将在美丽的金银滩上永远流传下去。
(摘自《太原日报》)
2014.9.2 刘春友
几年前初秋的一天,和着这美妙无比、令人遐思的旋律,我走进了向往已久的金银滩。
青海湖畔的金银滩草原北依积雪皑皑的祁连山,南临烟波浩淼的青海湖,东穿湟源峡谷与西宁市相接,西边就是苍茫的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3200多米。初秋的金银滩,如一块浑然的绿毯厚厚实实地铺在起伏的地上,雪白的羊群,黑亮的牦牛,一群群一伙伙撒落在碧绿的草地上,悠闲地享受着秋日的阳光。
金银滩注定是个产生激情和滋长爱情的地方。60多年前,20多岁的王洛宾不远万里到金银滩草原采风,不期与一位骑着白马,身着红色藏袍的姑娘邂逅。王洛宾被姑娘貌若天仙般的魅力所吸引,不由地走近。白马一惊,向前奔跑起来。姑娘回眸一瞥,脸上露出顽皮的微笑,随即调转马头奔过来,轻轻抽了王骆宾一鞭子,便疾驰而去。王骆宾望着姑娘远去的身影,爱慕之情油然而生,一首新歌渐渐在脑海里浮现,那就是后来传唱不衰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是夜,高原万里无云月光辉映,青海湖秋风拂浪波涛阵阵,金银滩花草清香伴着牛羊鼻息的温热柔然袭人。我尽情享受这美景美色,久久不能入眠,随意翻阅宾馆房间摆放的一摞旅游简介和画册,被金银滩上曾经发生的特殊的绝密爱情所震撼,内心深处禁不住升腾起一股崇敬之情,这是因为绝密爱情所投射出的那种永不磨灭的精气神远远胜于此前生发的所有儿女情长。
那是1958年5月31日,中央领导层批准了核工业部上报的选址报告,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选在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上。当年从祖国各地聚集到一起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和解放军官兵,凭借着满腔的热血和为国奉献的精神,就着雪嚼着生硬的馒头,轰轰烈烈地建起了一批在当时具有领先水平的军工厂,用原子弹和氢弹爆炸的轰鸣声扬我中华国威,从此中国在军事上不再弱小,外敌不再随意觊觎。
保密工作是这里的第一要务。国家秘密、国家机密、国家绝密,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浓烈的保密气氛。据说,一颗原子弹有上万个零部件,每个工厂、每个车间、每个工段、每个人,只能生产一个零部件,这一切都是在十分严格的保密程序中完成。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时,很多内部职工都不知道这颗原子弹是他们亲手中组装的。
工厂保密、工程保密、工作保密、岗位保密、身份保密,就连男女爱情也被贴上了绝密的封条。曾有这样一对夫妻,接到命令,先后出发,因为保密,失去了联系。直到在戈壁滩上的老榆树下等车时,夫妻俩意外重逢,才发现都在做着同一项核武器研制工作。据说张爱萍将军听说这个传奇,当即提笔将这棵树命名为“夫妻树”。放眼今日金银滩,分明没有成片茂密的森林,笔直挺拔的树木也屈指可数,但将军赐名的这棵“夫妻树”却成了人们心中永恒的绿荫。
漫步在“原子城纪念馆”的纪念园中,在一组名为“信箱”的情景雕塑面前驻足:一位正将信投入邮箱的妻子和离她不远处正倚墙读信的丈夫,用诗意的语言诠释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1962年,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妇先后从北京来到221厂工作。出于保密要求,两人都不知道对方在哪里,只能靠写信传递相思之苦,而信必须到北京转一大圈后才能到达对方手中。直到几年以后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在庆功联欢会上两个偶然相遇,喜极而泣。原来他们工作的两个车间仅一墙之隔。
更使人永远不能忘怀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亲情爱情。1953年,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与邓稼先结婚,从结婚那一天就彼此托付终身。婚后5年,他们生活得幸福快乐。可是1958年盛夏的一天晚上,邓稼先辗转反侧不得入睡。夫人许鹿希问:“怎么了?”“我要调动工作。”“调哪?”“这不能说”“干啥?”“这也不能说。”“我跟你通信吧。”“这也不行!”整整28年,邓稼先不知去向、生死未卜,许鹿希信守离别时相互托付的诺言,无怨无悔、痴情等待。1985年,邓稼先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回京住院治疗。此时两个人的手才得以紧紧地握在一起,这是分别28年之后少有的团聚。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走了,许鹿希不相信地问:“20多年的等候,分别得这么快?”在金银滩类似这样的情、这样的爱,不知还有多少!
如今,蘑菇云的烟尘早已悄然散去,但这段历史所包含的耀眼光芒中,所折射出的生命之绚烂、信仰之圣洁、品格之崇高依然让人禁不住热泪奔涌,因为主人公们早已把自己的爱情纽带与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幸福紧紧联结在了一起。随着时间年轮的扩增,绝密爱情愈加璀璨,这人间大爱必将在美丽的金银滩上永远流传下去。
(摘自《太原日报》)
2014.9.2 刘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