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过程,按照科学的理论体系构建方法,构建了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概念模型,即“树”模型。“树”模型将工程管理的基础理论、主体理论以及应用理论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生动地体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理论发展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开放、动态、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树”模型;主体理论;
1工程管理学科与理论体系
1.1工程管理的界定与发展
工程管理不同于以研究管理学基本原理、综合模型和通用方法为主、更具基础性与抽象性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不同于围绕项目活动展开的项目管理,不同于以企业经营生产为研究对象的企业管理,工程管理具有独特的工程技术背景又兼具管理的策略与方法。工程管理是指为实现预期工程目标,对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由于工程具有技术集成性和产业相关性的特征,工程管理也与技术和产业有着必然的联系。工程管理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管理,是工程管理者基于特定产业环境对特定形式的技术集成体的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工程管理的应用领域不仅仅限于土木建筑领域,工程管理的理论现已广泛指导石油、化工、冶金、矿业、航天、通信、制造等行业。工程管理学科也不再单单是着重工民建管理或土木工程管理,已发展成为了更为宽泛意义的工程管理。
1.2工程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工程管理学科是工程科学与管理科学融合而形成的一门复合型学科,是研究工程科学方法与管理科学方法如何有效结合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一门学科。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便在各高等院校设立了工程管理相关专业,发展至今,全国已有38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工程管理本科专业,40余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工程管理博士点,与工程管理相关的博士点则更加数不胜数。
中国工程院在2000年已经正式设置了工程管理学部,承认与奠定了工程管理学科的学术地位。同時,院士是否具有特定产业影响力、相关的技术背景、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等选择标准决定了院士不仅仅具备特定产业的贡献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具有独立、可计量的学术成就,如此形成的科学家群体引领着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体现了工程管理的理论研究价值与实践探索价值。
纵观整个工程管理理论丛林,缺乏中国本土化、原创性的理论成果,大多沿袭西方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框架,并且尚未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系统化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虽然我国工程管理学科已经有科学家群体的支持、学术团体的建立、论著的问世等,但完整的学科需要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以推进我国工程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化,提高我国工程管理实践水平。
2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构建方法
理论体系是概念发展的有机组织,是逻辑化的概念推演与展开的过程,是学科概念以及概念间的联结,通过推理、论证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逻辑系统。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严谨、科学的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产物,必须以宽厚、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有一系列的理论准备,并且需要正确、科学的方法。
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工程管理领域积累了许多基本概念、规律,亟需进行合理的梳理与构建,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多种多样,可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方法,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到灭亡规律的历史方法,以及运用扎根式理论建构的案例研究方法。
3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概念模型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体现的是工程管理理论的系统化、体系化,需明确所涵盖工程管理理论内容,揭示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层次关系,理清工程管理理论的关系与脉络。工程管理理论分层次包含基础理论、主体理论与应用理论,理论的来源与提升依靠大量工程管理实例的分析与总结,同时中国国情的大环境影响着工程管理理论的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在哲学层次思想的指导下,并从逻辑方法、历史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以及与工程管理的联系中可以看出,工程管理理论系是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与创新的动态过程中,工程管理体系应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动态性与创新性的特点。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概念模型犹如树,扎根于中国的特殊国情、文化,包括我国工程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丰富经验等,即树木生长的土壤;工程管理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错综复杂,基础理论犹如树的根基,正是工程管理理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的交叉、交融,这种庞大的学科交叉式的工程管理理论深深扎根于土壤,汲取养分,成长壮大;工程管理的主体理论是树木的主干,工程管理的应用理论是树的枝干,枝干上的分枝是应用技术与方法;通过理论的应用与发展,最终结出累累硕果,即实践成果,实践成果越来越多,成熟的果实掉落又成为土壤的养分。
1)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是指在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具有稳定性、根本性、普遍性特点的理论原理。其中包含管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对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
2)工程管理主体理论主要包括工程人文、工程组织、工程创新、工程决策、工程价值、工程环境等。
工程人文主要是指工程伦理、工程文化与工程艺术,研究工程师的地位与作用、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工程文化的功能与塑造以及工程的艺术表现等。工程组织主要是指工程管理活动中的组织管理方式、原则和规律等。
4结语
当前,我国工程实践不断发展,工程管理影响力不断增强,工程管理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工程管理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同,工程管理的学科地位开始得到确认,但是一门完整的学科需要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与重要课题。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如逻辑方法、历史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等,还需要寻找更多有效、合适的方法帮助构建理论体系。同时在现有思考的基础上,构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概念模型,即“树”模型,充分考虑工程管理理论体系开放、发展、动态的特点,将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框架喻为树,中国国情为土壤与环境,基础理论是根基,主体理论是主干,应用理论、技术与方法是枝干,实践成果是果实与养分。
基础理论是指与工程管理相关的起着基础支撑作用的理论原理。应用理论则是工程管理在各领域的应用原理、技术与方法等。主体理论是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包含工程人文、工程价值、工程组织、工程决策等。
参考文献:
[1] 何继善,王孟钧,王青娥.中国工程管理现状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何继善,陈晓红,洪开荣.论工程管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5,7(10):5-10.
[3] 袁广林.构建公安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法与策略[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36.
关键词: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树”模型;主体理论;
1工程管理学科与理论体系
1.1工程管理的界定与发展
工程管理不同于以研究管理学基本原理、综合模型和通用方法为主、更具基础性与抽象性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不同于围绕项目活动展开的项目管理,不同于以企业经营生产为研究对象的企业管理,工程管理具有独特的工程技术背景又兼具管理的策略与方法。工程管理是指为实现预期工程目标,对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由于工程具有技术集成性和产业相关性的特征,工程管理也与技术和产业有着必然的联系。工程管理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管理,是工程管理者基于特定产业环境对特定形式的技术集成体的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工程管理的应用领域不仅仅限于土木建筑领域,工程管理的理论现已广泛指导石油、化工、冶金、矿业、航天、通信、制造等行业。工程管理学科也不再单单是着重工民建管理或土木工程管理,已发展成为了更为宽泛意义的工程管理。
1.2工程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工程管理学科是工程科学与管理科学融合而形成的一门复合型学科,是研究工程科学方法与管理科学方法如何有效结合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一门学科。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便在各高等院校设立了工程管理相关专业,发展至今,全国已有38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工程管理本科专业,40余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工程管理博士点,与工程管理相关的博士点则更加数不胜数。
中国工程院在2000年已经正式设置了工程管理学部,承认与奠定了工程管理学科的学术地位。同時,院士是否具有特定产业影响力、相关的技术背景、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等选择标准决定了院士不仅仅具备特定产业的贡献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具有独立、可计量的学术成就,如此形成的科学家群体引领着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体现了工程管理的理论研究价值与实践探索价值。
纵观整个工程管理理论丛林,缺乏中国本土化、原创性的理论成果,大多沿袭西方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框架,并且尚未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系统化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虽然我国工程管理学科已经有科学家群体的支持、学术团体的建立、论著的问世等,但完整的学科需要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以推进我国工程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化,提高我国工程管理实践水平。
2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构建方法
理论体系是概念发展的有机组织,是逻辑化的概念推演与展开的过程,是学科概念以及概念间的联结,通过推理、论证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逻辑系统。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严谨、科学的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产物,必须以宽厚、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有一系列的理论准备,并且需要正确、科学的方法。
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工程管理领域积累了许多基本概念、规律,亟需进行合理的梳理与构建,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多种多样,可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方法,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到灭亡规律的历史方法,以及运用扎根式理论建构的案例研究方法。
3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概念模型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体现的是工程管理理论的系统化、体系化,需明确所涵盖工程管理理论内容,揭示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层次关系,理清工程管理理论的关系与脉络。工程管理理论分层次包含基础理论、主体理论与应用理论,理论的来源与提升依靠大量工程管理实例的分析与总结,同时中国国情的大环境影响着工程管理理论的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在哲学层次思想的指导下,并从逻辑方法、历史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以及与工程管理的联系中可以看出,工程管理理论系是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与创新的动态过程中,工程管理体系应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动态性与创新性的特点。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概念模型犹如树,扎根于中国的特殊国情、文化,包括我国工程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丰富经验等,即树木生长的土壤;工程管理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错综复杂,基础理论犹如树的根基,正是工程管理理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的交叉、交融,这种庞大的学科交叉式的工程管理理论深深扎根于土壤,汲取养分,成长壮大;工程管理的主体理论是树木的主干,工程管理的应用理论是树的枝干,枝干上的分枝是应用技术与方法;通过理论的应用与发展,最终结出累累硕果,即实践成果,实践成果越来越多,成熟的果实掉落又成为土壤的养分。
1)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是指在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具有稳定性、根本性、普遍性特点的理论原理。其中包含管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对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
2)工程管理主体理论主要包括工程人文、工程组织、工程创新、工程决策、工程价值、工程环境等。
工程人文主要是指工程伦理、工程文化与工程艺术,研究工程师的地位与作用、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工程文化的功能与塑造以及工程的艺术表现等。工程组织主要是指工程管理活动中的组织管理方式、原则和规律等。
4结语
当前,我国工程实践不断发展,工程管理影响力不断增强,工程管理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工程管理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同,工程管理的学科地位开始得到确认,但是一门完整的学科需要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与重要课题。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如逻辑方法、历史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等,还需要寻找更多有效、合适的方法帮助构建理论体系。同时在现有思考的基础上,构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概念模型,即“树”模型,充分考虑工程管理理论体系开放、发展、动态的特点,将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框架喻为树,中国国情为土壤与环境,基础理论是根基,主体理论是主干,应用理论、技术与方法是枝干,实践成果是果实与养分。
基础理论是指与工程管理相关的起着基础支撑作用的理论原理。应用理论则是工程管理在各领域的应用原理、技术与方法等。主体理论是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包含工程人文、工程价值、工程组织、工程决策等。
参考文献:
[1] 何继善,王孟钧,王青娥.中国工程管理现状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何继善,陈晓红,洪开荣.论工程管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5,7(10):5-10.
[3] 袁广林.构建公安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法与策略[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