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x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近年来生产中发生最为常见、最难防治的一种传染性蚕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感染力强,病程长、危害大等特点,对蚕茧的稳产高产影响很大。近年来我镇在分析该病的发病原因,针对该病的发病特点,采取了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发病原因
  1.消毒防病不规范
  调查发现,一些农户消毒意识不强、消毒不彻底,不按要求操作,马虎了事。一是蚕前消毒不彻底,表现在使用消毒药剂浓度配制不准;温湿度达不到要求;只消小蚕室,不消大蚕室;只消蚕室不消附属室;只消地面不消墙壁和门窗;只消室内不消室外。消毒不全面,留有死角。二是蚕期消毒不认真,只注重蚕室消毒,忽视周围环境的消毒,病蚕乱扔,蚕沙乱堆,见蚕发病后乱用药,不对症下药,造成病原扩散。三是忽视回山消毒,留下隐患,造成恶性循环。
  2.饲养密度大,管理粗放
  部分小蚕共育室共育数量大,设施不全,操作人员少,技术要求不达标,不及时扩座匀座,蚕头过密,蚕体相互抓伤,造成创伤感染;有的共育室为了追求一日孵化率,人为延长收蚁时间,采取隔两日收蚁,降低了蚁蚕的体质,易感染病原发病。
  本镇各户平均养蚕2张左右,劳动力紧张,部分蚕农采取粗放式饲养,动作粗暴,蚕头过密,给桑不匀,造成食桑不足、蚕体受伤,增加病原感染的机率。
  3.环境、气候的恶化
  近几年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每年或多或少出现恶劣天气。气候多变,不利家蚕正常生长发育。如小蚕期长期低温多湿,造成蚕体大小不齐,龄期延长,体质虚弱;大蚕期连续高温、食桑不足造成蚕体的愈加虚弱,从而导致血液型脓病的发生。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大气环境日趋恶劣,养蚕环境日趋严峻;害虫基数增加,为追求治虫效果,农药的使用频率、剂量、浓度相应增加。种种不良因素严重影响着家蚕生产安全,也导致蚕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加大病毒感染的机率。
  4.桑园管理不当
  桑园偏施氮肥,有机肥过少,桑叶含水率偏高、桑叶偏嫩,蚕食下后,造成蚕体虚胖,对病毒的抵抗力下降,诱发血液型脓病。
  5.桑叶、蚕具存放不当
  桑叶的贮藏不当表现在没有规范的贮桑池、薄膜包裹覆盖,致使桑叶萎蔫或发热变质,蚕食下后,蚕体病变。蚕具的存放缺乏专用附属室,末经消毒的蚕具直接堆放蚕室,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
  二、防治措施
  1.加强桑园培管提高叶质
  桑园施肥要防偏施氮肥,多施有机肥、复合肥,做到氮、磷、钾的合理搭配。推广桑园覆草技术,改良土壤,搞好桑园排灌系统,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此外,春季桑园摘芯、秋季适施叶面肥,确保家蚕食用适熟优质桑叶,增强蚕体质,提高蚕儿抗病力。认真做好桑园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加强对病虫的防治力度,减少交叉感染的机率。
  2.做好桑叶的采、运、贮
  加强蚕期全程用叶质量管理,做好桑叶的采、运、贮工作,确保桑叶新鲜。小蚕期更要精选良叶,做到不吃虫口叶、泥水叶、过老或过嫩叶;大蚕期采叶要快采快运,减少桑叶途中运输时间,采回后立即抖松,用湿布进行覆盖,严禁用塑料薄膜包裹、覆盖桑叶,避免桑叶蒸热而变质,尽量当天采当天喂。
  3.严格消毒防病
  将消毒防病工作贯穿于养蚕生产全过程。一是要严格蚕前消毒,按“一打扫、二水洗、三药消”的步骤,药液配制浓度要正确,蚕具、蚕室内外环境等消毒要彻底、全面。二是加强蚕期的消毒防病,切实做好蚕体、蚕座消毒,防止蚕座感染;淘汰弱小蚕、迟眠蚕,防止混育感染;尤其在小蚕期要严格提青分批;对病蚕、病死蚕和蚕沙进行集中处理,防止扩散传染;蚕期中经常使用消毒净稀释液或漂白粉液进行叶面、贮藏室、地面消毒,防止食下传染。三是重视养蚕后的回山消毒,蚕期结束后,病毒仍留存于蔟室、蔟具及周围环境中,养蚕一结束先用药物粗消一次,再拆卸蚕架,清洗蠶具,用药物进行彻底消毒。
  4.协调相关部门,保证蚕作安全
  对于工业污染。蚕期切实做到蚕区附近的污染企业停产或停火一个月,被氟污染的桑叶要进行清洗、消毒,并用2~3%的石灰水添食。农业与环保相配合,搞好春秋蚕期对排污企业的监测,防止和减少污染事件的发生。对于农药污染,规范农药销售,禁销、禁用“两高”农药。在蚕期协调农业部门,粮田治虫避免使用有机氮、菊脂类农药,建好隔离带,桑园治虫用药严格按照“三统一”(统一时间、统一农药品种、统一浓度)原则,不得随意加大药量,以防农药残留期延长,影响蚕作安全。
其他文献
老年人居丧期间发生心理应激反应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作者运用短程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模式对六例患者进行了积极的心理治疗 ,效果显著。现以一案例分析为基础 ,对应用短
月季常见病虫害有十种,其中病害有月季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花叶病、枝枯病、根癌病六种,虫害有月季叶蜂、茎蜂、长管蚜、白轮盾蚧四种。  一、月季黑斑病  1.发病规律  月季黑斑病为真菌病害。其病原为蔷薇放线孢菌。病菌在病落叶和病枝上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借风雨及浇灌水的溅泼传播。湿度大,是该病流行的重要条件。在多雨、多雾和有露的天气,发病严重。植株过密,温室通风不良,湿度较大,以及扦插苗密度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肽,rhEGF)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并比较2组糖尿病足患者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80.0%)较对照组总治愈率(42.9%)明显升高,2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天数(12±1.56)d,明显较对照组(19±3.02)d缩短,2组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针对目前市场中三包期内动力铅蓄电池性能不良而导致退货率高的问题,把电池组分类,从外观、开路电压、电压差、大电流放电测量、电池充放电检析等方面进行归类判定.
目的:分析骨科清洁伤口手术预防性用抗菌药情况。方法:179例骨科清洁伤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用药时间、用药种类、用药频度以及联合用药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无用药史
早期康复和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治疗效果从整体上的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医务人员不仅限于生物方面的施治行为,还有促进病人早期康复和恢复健康心理启发他们正确与疾病作斗争的义
2007年,红叶石楠商品苗销售2.8亿株,比上年增长了180%,但价格波动较大,上半年售价每盆达2.5元,7月份后下降到1.3元,下降48%,从11月份开始,红叶石楠价格已开始缓慢回升。预计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维拉帕米缓释剂(VSR)/群多普利(TDP)是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苯烷基胺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抑制剂(ACEI)的复方制剂。本文参考近期文献就VSR/TDP的药效学、药动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防治对策,保证抗结核方案的顺利完成.方法对40例结核病人抗结核治疗引起的肝损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保肝治疗愈后良好,均完成抗结核疗程.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诊断和治疗,确保抗结核治疗,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