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英语学习焦虑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wn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在线英语学习焦虑对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中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大学生在线英语学习焦虑对自我调节学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在线英语学习动机对自我调节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大学生在线英语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焦虑和自我调节学习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其他文献
2020年,应《外国语言文学》之邀,组了一个专栏——“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专栏”,提出“研究美国文学肯定无法避开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从具体文本出发探讨了美国族裔文学中各具特色的主题.一年来,经与同行不断交流讨论,决定在《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组一个专栏——“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共同体思想研究”,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深入探究美国族裔文学.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社会从原来多种文化融合的“大熔炉”逐渐转向到多元文化并存的“色拉碗”,而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各个族裔不断构建其文化共同体思想.这种构建过
期刊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多元文化是在移民文化和本土文化不断碰撞和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此过程中,文化记忆不仅是移民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移民作家的创作源泉.以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记忆共同体思想为契入点,可以对美国本土裔、亚裔、犹太裔、非裔、西裔等文学中的文化记忆共同体进行梳理与考查,提出美国族裔共同体思想是勾连族裔文化记忆的独特脉络.通过探讨各族裔文学内部,能使我们发现族裔之间形成文化记忆共同体的潜能,并展望各个族裔与主流文化协商互动中形成的更高层面的文化共同体思想.
六朝咏物诗与造物艺术在美学特征与发展趋势上大致相同.二者存在比较分析的可能,而相关研究却寥寥.在艺术形式追求上,自南朝以来,咏物诗由描摹物象追求“形似”而致使全面性的“声色大开”.而造物艺术也历经“形似”与自然“清简”审美风格的交替.最终“文”“艺”创作携手为“形神兼善”的艺术境界奠定基础.因此,对六朝咏物诗与造物艺术美学特征的比较,有利于把握六朝“文”“艺”创作观中积极、有价值的共通元素.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和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美国文化.移民文化精神作为文化现象始终与共同体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考察美国族裔文学中文化精神书写所呈现的各个层面,如民族情感、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等,剖析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精神所呈现的共同体特征,提出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精神共同体思想是美国族裔文化共同体思想的灵魂,促成美国从原来多种文化融合的“大熔炉”逐渐向多元文化并存的“色拉碗”转变.
韵书《同音字汇》的音系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中古清平声字与清去声字合流;二是知庄章组声母合流,与精组声母构成对立.将该书的音系特点与王力、钱淞生《台山方音》(1950)所记录的台山方言语音特点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只有少量由于古今语音演变造成的差别,据此可判定本书为记录清代中后期粤方言四邑片台山方言语音的韵书.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探讨该书中语音至今台山方音的发展演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