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育下大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研究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taozh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匠精神”是一种体现在制造业中精益求精的职业理念。究其实质,它是指“凝结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已经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推手,成为提高职工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培育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强调:“高等教育要着力围绕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2]因此,工匠精神培育下大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现实课题。
   本文探讨大学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并对工匠精神培育下大学生职业认同现状进行分析,从建构职业认同感的“阶梯”、建立积极职业情感、校企合力打造归属感、促进职业自我概念完善和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氛围提出工匠精神培育下大学生职业认同融合策略。

一、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3]表明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创造了美以及人类的全部文化。然而中国自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等级观念,“农本工末”“重农轻商”和“重道轻器”的社会偏见根深蒂固,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将劳动视为外在的束缚与枷锁,在此种情况下,人们自然是由衷地厌恶劳动、逃避劳动。尽管注重宣传“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光荣”的价值观,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劳动的态度仍然是能避则避。培育工匠精神通过对劳动过程、价值产生以及人类本质等问题的科学梳理和论证,帮助大学生理解“人的价值是在直接的劳动生活中得以自我实现,人在劳动的创造性活动中实现价值、获得享受”。
   (二)养成强烈职业认同感
   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一项重要意义就是帮助大学生养成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心理学视角的“认同”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范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4]职业认同感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职业认同感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成分,职业认同感的形成与职业能力的发展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劳动认同感是指帮助大学生理解、认同热爱甚至是敬畏自己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保证其以满腔热情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使工匠精神由外在的规范号召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执行,需要将工匠精神上升到与个体生命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高度,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就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实现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另一个意义是培养大学生尽职尽责、尽善尽美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是具体的业务能力,要求大学生“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地把自己所从事的劳动做好、做精。大学生工匠精神既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与掌握,使自己具备经济建设和时代要求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也包括人文素质的提升,使自己具有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审美情趣,真正成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国工匠”,而不至于丧失劳动价值,沦落为“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財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5]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关键阶段,是工匠精神形成的黄金时期,此时期开展的工匠精神培育属于源头培育,对学生毕业后弘扬工匠精神至关重要。

二、工匠精神培育下大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分析


   (一)职业价值观混乱
   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结构转型阶段,社会价值观发生的变化,一方面通过人们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觉醒而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又通过原有的道德失范、价值失衡而曲折地表现出来,社会上滋生出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这种社会现象对大学生有很大影响,容易造成大学生职业选择动机受世俗化的价值目标影响,偏离理想主义价值目标,如“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大学生的职业认同形成,体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过度关注“公作”,而忽视“工作”。在就业岗位选择上,地方高校大学生往往易忽视自身条件,就业首先选择国企、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等。求职期精力多数用在备考国家、省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上,而没有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的职业。个体本位价值取向群体本位价值,大学生在越来越重视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经济利益的同时,淡化了社会责任意识,缺少服务奉献精神。
   (二)职业心理迷茫
   认同可以区分为正面的认同和反面的认同,正面的认同就是社会予以肯定和个人主动接受的认同。从正面认同的角度看,首先,现代社会对个人能力和发展的重视。“能力本位观让大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前景对职业向上流动有着积极的期待,影响着大学生对职业的价值感。其次,在我国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国家以及企业重奖高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了这一职业群体的集体形象,提高了集体的自尊和自信,多数学生对成为高技术技能人才充满期待。反面的认同则是社会予以贬低、否定和个人常常力图避免的认同。地方高校囿于教育功能,使得大学生专业认同到职业认同转化率低。大学时期学习专业知识,具备专业认同,这是大学生学好专业的基础与前提,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大学时期是一个专业认同与职业认同同步进行与转化的时期,但是在地方高校教育功能的局限下,专业认同难以转化为职业认同。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的时候,都会安排专业教育这一环节,从专业设置、历史沿革、发展方向与目标、学习理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在现有的高校教育体制下,大学生要顺利毕业必须重视专业学习,而就业方面的课程学习,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大学时期,职业认同感更多的是建立在专业认同基础之上,然而即使专业认同度达到很高程度的毕业生,也未必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为人才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使得专业能力强的毕业生求职时屡屡碰壁,直接导致毕业生的职业认同困惑。
其他文献
“中国制造2025”时代,必将促使电子信息行业迎来更大的发展,对于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鉴于人力资本及电子技术发展等综合因素的考虑,中小型企业目前需求的电子
2015年6月24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委托维持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安徽省国土厅原厅长陈良纲重大受贿案进行二审宣判:依法驳回陈良纲的上诉,维持一审法院对其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个财产50万元的判决。  贪官捞钱的手段多是大同小异的,而对待犯罪的态度却不同;贪官当庭翻供的理由多是大同小异的,却没见过自称精神有病的。陈良纲是个特例。他在接受纪委和检察机关调查时,主动供认了受贿900
两年来,市教育学会积极参与并鼓励、引导各分会、专业研究会、基层教育学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
内容摘要:临场监督执行死刑是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的一项新增业务,需要积极探索、规范和发展。临场监督执行死刑职责自2013年1月1日由检察机关公诉部门负责调整为由刑事执行检察部门负责。文章从临场监督执行死刑的概念、目的和基本原则谈起,总结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两年来临场监督执行死刑工作所获取的经验,并针对工作中遇见的问题,分六个方面对临场监督执行死刑进行理论与实务探讨。  关键词:临场监督 执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