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职业是体现一个人自身价值的载体,一个职业目标与生活目标一致的人是幸福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都在从事自己喜爱的发明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他宣称:“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的工作,每一天对我而言都是其乐无穷的。”所以,在高中阶段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即进行“职业指导”,不仅有助于学生高考填报志愿,而且从更长远来看,当把求职这一特定阶段的特定任务放到整个人生发展的背景中加以探讨时,能够帮助高中生建立起积极的职业态度,实现他们的人生幸福。
一、高考是职业生涯的开始
传统意义上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的起点,其实不然,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其“起源”就是他们高考填报的专业志愿。目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多元的选择,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可以说越早越好。
中学生已经处于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但是,目前高中生却较少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面临职业生涯重要选择的时候(比如文理分科、高考志愿填报)出现误区。许多家长和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能更多考虑的是高校的名气、专业的热门程度,以及毕业后求职是否顺畅,以为这样便能为自己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殊不知,如果忽略了学生自身的职业兴趣和个性特点,盲目追求名牌高校和热门专业,后果可能是南辕北辙。几乎所有高校的教务处在每年新生入学不久,都会收到不少转专业的申请,尽管近年来有些高校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转专业或第二学历的机会,但数量范围毕竟有限。更重要的是,从学生自身来看,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里学习四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会埋没自己在所擅长专业上的才华;有的即使转专业成功了,也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高中阶段进行职业规划尤为重要。
二、规划人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感
高中阶段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重要时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让学生意识到:设计自己的未来不是老师和家长的事,而是自己的事;未来不能靠别人安排,而是要自己创造!
高中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和职业选择进行探索,力求将职业选择与个人特质匹配起来。高中生有独立自主的需求,在各方面进行探路,尝试着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班主任要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增强高中生对自我的认识,引导他们将独立自主的需求体现于职业生涯规划上,尝试初步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第一次提出“职业指导”这个概念,将其界定为:帮助求职的个体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职业、正确选择职业,实现人——职匹配的实践活动。高中阶段正是奠定一个人职业规划的关键期,职业指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择己所爱、择己所能和择世所需。
1、择己所爱。从事一项自己感兴趣和觉得有价值的工作,本身就能给人满足感,职业生涯会因此变得趣味无穷。职业或者专业的选择,需要重点考虑的一点就是主体自身的偏好。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人们都会心甘情愿、不遗余力地去追求,高中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也是如此。所以,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考虑这些问题:我想从事什么职业?哪些职业是我喜欢的?从事哪些职业我会非常开心?这就是让学生确定自己对职业的喜好,即兴趣。
2、择己所能。如果择己所爱是充满情感地畅想的话,那么择己所能就要靠理性来把握了。仅凭兴趣选择工作是不理性的,感兴趣的事情并不代表有能力去做。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理性地评价自己,即明白自己能干什么。每位高中生在填报志愿时都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既尊重自己的喜好,又能实事求是地做出恰当的选择。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什么有人喜欢做教师,有人喜欢做建筑师?为什么有人擅长具体的操作,有人擅长当领导?这就涉及到需要、兴趣、价值观、气质、性格、智力、情绪和意志等诸多方面的个体差异分析。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就是一个成熟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
3、择世所需。在对自己“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的问题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后,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和未来发展前景,也就是了解社会“允许”我干什么,“能让”我干什么,这也是职业选择是否成功的基本保证。未来社会变迁的速度将越来越快,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也会随之变化,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职业市场,但在此时要形成一种观念,即作为一个准职业人,要随时关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不怕变化,关注市场,审时度势,灵活应对。
班主任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职业的兴趣,增进对职业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关心日常生活中成人的职业角色,初步了解社会的职业分工;了解职业与技术、社会和人的发展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班主任要经常开展校外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进入职场进行实地考察和操作。这类体验活动能使高中生不仅对职场产生感性认识,而且可以对职业心理特质的自我评估进行验证。例如,有的同学一直以为自己的职业兴趣在于与人打交道,在职业体验活动中可能会发现自己除了这方面的专长外,还有其他平时未发现的能力。因此,让高中生积累一些职业体验是帮助他们探索职业自我最直接的方法。更为实用的是,可以帮助高中生选择大学的专业志愿。
在学生走出校园去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不谙世事的学生会因为失败、挫折降低积极性,产生不良情绪。班主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与学生沟通,让他们勇于面对困难,提高心理承受力,树立自信心;还要具体分析挫败的原因,找出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实践带来的丰富感受,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职场,在体验中品味生活,在体验中收获未来的希望。
一、高考是职业生涯的开始
传统意义上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的起点,其实不然,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其“起源”就是他们高考填报的专业志愿。目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多元的选择,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可以说越早越好。
中学生已经处于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但是,目前高中生却较少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面临职业生涯重要选择的时候(比如文理分科、高考志愿填报)出现误区。许多家长和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能更多考虑的是高校的名气、专业的热门程度,以及毕业后求职是否顺畅,以为这样便能为自己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殊不知,如果忽略了学生自身的职业兴趣和个性特点,盲目追求名牌高校和热门专业,后果可能是南辕北辙。几乎所有高校的教务处在每年新生入学不久,都会收到不少转专业的申请,尽管近年来有些高校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转专业或第二学历的机会,但数量范围毕竟有限。更重要的是,从学生自身来看,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里学习四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会埋没自己在所擅长专业上的才华;有的即使转专业成功了,也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高中阶段进行职业规划尤为重要。
二、规划人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感
高中阶段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重要时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让学生意识到:设计自己的未来不是老师和家长的事,而是自己的事;未来不能靠别人安排,而是要自己创造!
高中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和职业选择进行探索,力求将职业选择与个人特质匹配起来。高中生有独立自主的需求,在各方面进行探路,尝试着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班主任要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增强高中生对自我的认识,引导他们将独立自主的需求体现于职业生涯规划上,尝试初步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第一次提出“职业指导”这个概念,将其界定为:帮助求职的个体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职业、正确选择职业,实现人——职匹配的实践活动。高中阶段正是奠定一个人职业规划的关键期,职业指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择己所爱、择己所能和择世所需。
1、择己所爱。从事一项自己感兴趣和觉得有价值的工作,本身就能给人满足感,职业生涯会因此变得趣味无穷。职业或者专业的选择,需要重点考虑的一点就是主体自身的偏好。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人们都会心甘情愿、不遗余力地去追求,高中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也是如此。所以,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考虑这些问题:我想从事什么职业?哪些职业是我喜欢的?从事哪些职业我会非常开心?这就是让学生确定自己对职业的喜好,即兴趣。
2、择己所能。如果择己所爱是充满情感地畅想的话,那么择己所能就要靠理性来把握了。仅凭兴趣选择工作是不理性的,感兴趣的事情并不代表有能力去做。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理性地评价自己,即明白自己能干什么。每位高中生在填报志愿时都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既尊重自己的喜好,又能实事求是地做出恰当的选择。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什么有人喜欢做教师,有人喜欢做建筑师?为什么有人擅长具体的操作,有人擅长当领导?这就涉及到需要、兴趣、价值观、气质、性格、智力、情绪和意志等诸多方面的个体差异分析。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就是一个成熟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
3、择世所需。在对自己“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的问题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后,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和未来发展前景,也就是了解社会“允许”我干什么,“能让”我干什么,这也是职业选择是否成功的基本保证。未来社会变迁的速度将越来越快,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也会随之变化,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职业市场,但在此时要形成一种观念,即作为一个准职业人,要随时关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不怕变化,关注市场,审时度势,灵活应对。
班主任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职业的兴趣,增进对职业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关心日常生活中成人的职业角色,初步了解社会的职业分工;了解职业与技术、社会和人的发展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班主任要经常开展校外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进入职场进行实地考察和操作。这类体验活动能使高中生不仅对职场产生感性认识,而且可以对职业心理特质的自我评估进行验证。例如,有的同学一直以为自己的职业兴趣在于与人打交道,在职业体验活动中可能会发现自己除了这方面的专长外,还有其他平时未发现的能力。因此,让高中生积累一些职业体验是帮助他们探索职业自我最直接的方法。更为实用的是,可以帮助高中生选择大学的专业志愿。
在学生走出校园去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不谙世事的学生会因为失败、挫折降低积极性,产生不良情绪。班主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与学生沟通,让他们勇于面对困难,提高心理承受力,树立自信心;还要具体分析挫败的原因,找出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实践带来的丰富感受,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职场,在体验中品味生活,在体验中收获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