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成长曲线图是父母的情感起伏线,
孩子的成就是父母的快乐源泉。
但从孩子身上获取快乐的方式却不止一种。
发现了一个神童
有了孩子,父母们从此会选择一条或主流或非主流的家庭教育路,但不管是哪条路,他们的生活注定将因孩子的成长而变化。
2015年1月,叶伟民带着6岁儿子叶伟国参加了CCTV的《家庭幽默大赛》。这个金发小男孩对着朱丹、刘仪伟和郑渊洁,愉快地弹着吉他,讲着冷笑话,来了段成语接龙,并显摆了自己会五国语言的天赋,一夜成名。
几个月后,央视主持人严艺走访了叶伟民一家,将叶伟国的生活拍摄成系列纪录片《外国人在中国》中的一集—《“小神童”和他的爸爸》。这一次,在20多分钟的片子里,在舞台上又唱又笑的叶伟国直到结尾处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不是只有中国父母才相信高密度的教育能缔造成功。在广州做了多年外贸生意的俄罗斯人叶伟民,也是这一理念的忠实执行者:
叶伟国每天要学习至少12小时,从早上8点起,家庭教师们先后进门,教授他中文、英语、西班牙语、数学、魔方、国际象棋等课程。
叶伟国不上幼儿园,因为在父亲看来幼儿园的学习时间太短,叶伟国也没有其他可以一起玩的朋友。主持人问他:“你喜欢和那些小朋友一起玩吗?”他瞪大眼睛点头:“喜欢。”“那你想念幼儿园的那些小朋友吗?”他肯定地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不想。”
这是父亲叶伟民需要的答案。儿子7个月大时,他发现叶伟国有超强记忆力,“给他说这个东西是什么后,第二天他仍然还记得。”他决定要好好开发儿子的潜力,“不能浪费了。”
不笑的孩子
是孩子的快乐是父母的快乐,还是孩子的成就才是父母的快乐?在这道选择题里,叶伟民如他认识的大多数中国朋友一样,选择了后者。
为了儿子的教育,叶伟民在广州天河区一处高档小区租了一套240平方米的复合式住宅。这里的大多数住户都秉持着和他差不多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做最好的那个。
“你最想要什么?”主持人问小神童。“得冠军。”“那如果是第二名呢?”“我只想得冠军。”
2014年,叶伟国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一个国际象棋比赛,只得了第二名。回家的路上,父亲沉着脸,一言不发。除了冠军,其他都是失败,他把这个观念成功地灌输给了儿子,并从俄罗斯请来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给儿子上课。
“他得过七届冠军!”叶伟国骄傲地向主持人介绍自己的老师。
2015年,再次回到深圳比赛,叶伟国终于赢得了冠军。父亲和教练一起坐在台下,露出欣慰和得意的笑容。但站在领奖台上的儿子,看不出有任何开心的表情。
孩子的母亲和爷爷、奶奶都强烈反对叶伟民的做法。“负荷太大了,他吃不消。”面对镜头,母亲担忧地说。但她在教育一事上毫无发言权。丈夫骄傲地宣布:“这个孩子,95%是属于我的,你可以发言,但不能改变我的决定。”
对儿子在《家庭幽默大赛》上的表现,叶伟民显然非常满意。儿子弹吉他的动作是他设计的,为此他纠正过好几次叶伟国拿吉他的姿势:“要拿正了,不要歪。”6岁的孩子却无法按照他设计的姿势拿稳那把42寸的吉他。“那你怎么舒服怎么拿吧。”父亲难得民主一次,却在看到儿子的新姿势后再次出言纠正:“你这样拿不对!”
“我会陪他一起玩,我会很投入,放松;但如果孩子做错了,我会马上批评。”他总结自己的教育方式。
也许这是叶伟国很少笑、表情多是严肃或略微有些惧怕的原因之一。
深圳比赛后,叶伟民破例让儿子在小区里玩1小时作为奖励——他的生活区域被限定在了这个高档住宅区里。短暂的1小时纯玩时光让叶伟国露出与年龄相符的开心。
“你最喜欢玩什么?”主持人问。“滑滑梯。”
“那为什么不对爸爸说想多玩两个小时?”“他会不高兴的。”小神童小心翼翼地回答。
这个绝对的“鹰爸”,会为了孩子努力工作,会陪着儿子一起报名参加国际象棋大赛,会一道题一道题地检查儿子的数学作业。他以儿子的成就为快乐源泉,设计了一张密密麻麻的蓝图:“不能给孩子太多自由,否则他会沉溺于吃、玩耍、睡觉,浪费了天赋。”
平等和交互的快乐
看着孩子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设计的人生蓝图,可以给叶伟民这样的父母带来快乐。还有一种快乐,设计者是孩子,父母虽是配角,但在引导、鼓励和交互中同样能获得满足感。
2012年,17岁的黑嘉嘉成为台湾段位最高的职业围棋女棋手,这个天才少女走上TED的讲台,和全世界的青少年分享成长的经验:被尊重和倾听,是她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最宝贵的礼物。
4岁那年,她和爷爷看亚运直播,看体操比赛时,黑嘉嘉迷上了这项运动。她告诉爷爷和妈妈:“我想学体操。”
妈妈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女儿调皮:她懂什么是体操吗?于是带她去了一个叫“健宝园”的早教机构。黑嘉嘉在那里玩了一天,妈妈看她很开心,就报了一期的课程。得知此事后,黑嘉嘉问妈妈:“一期课程是多久?”“三个月。”
“那好,三个月后,你要让我去学真正的体操。”她认真地说。
妈妈非常吃惊,她反问黑嘉嘉:“你知道这不是体操?”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立即向孩子道歉——为自己的低估和误导。不久后,妈妈联系了中华台北体操协会,又找到了台北市唯一的体操推广中心,实现了女儿的梦想。
学什么,由孩子自己决定,父母只给予引导、尊重和支持。这是黑嘉嘉父母的教育理念。两年后,女儿不想学体操了,他们也没有用“这是你自己选择的,应该坚持下去”一类的话,要求孩子继续下去。
此时,黑嘉嘉显示出对围棋的强烈兴趣,想把大量时间花在学围棋上。征求老师意见时,老师劝父母:“不要让孩子走围棋这条路,太辛苦了。”父母随后又征求了女儿的意见,最后决定:支持她的选择。 纪伯伦在自己的书《先知》里说道:“你可以给孩子所有的爱,但不要给他们你的想法,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可以成全孩子、塑造孩子,但不应该试图把他们复制成自己,或者企图将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加注在孩子身上。
女儿取得成功后,黑嘉嘉的母亲常常接受采访,并总被问到这个问题:“女儿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你一定很骄傲和快乐吧?”而母亲的回答永远是:“不,黑嘉嘉的快乐才是我最大的成就。”
心灵的成长是快乐源泉
但在教育方式上,父母终究是主角。而一对崇尚自由的父母,可以在见证孩子心灵自由而健康成长的同时,与她分享持久难忘的快乐生活。
热衷于文化交流的苏瑶夫妇在女儿7岁那年进行了一次全家出国游。一开始,他们只想去英国和爱尔兰。到达英国后,苏瑶发现凭借英国签证很容易申请到土耳其签证,于是一家人毅然前往千年古城伊斯坦布尔。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他们“顺道”参观了黎巴嫩、约旦;跨越红海,踏上神奇的非洲大陆;折回亚洲,在尼泊尔攀登珠穆朗玛峰……一走就是将近一年。出发时,女儿玫玫读一年级,回来后就成了三年级的学生。母亲苏瑶却不担心会因此影响孩子的学习。在她看来,除了在路上可以自学学校课程,旅行途中还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东西。
身在国外,英语是日常语言。玫玫喜欢折纸,每到一个新地方都要自己用英语和大人打交道,以便买到纸张和剪刀,一年下来英语和折纸功夫都长进不少。
旅途中1/4的时间,他们都在当沙发客。沙发客的经历,让玫玫提前体会到了分离的滋味。在黎巴嫩,提供住宿的主人每天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一起做饭,一起玩闹;在约旦,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打疫苗,主人家就陪着他们找了整整两天。这样的亲近让她对陌生人产生前所未有的感激之情,每次分离都会哭得稀里哗啦。
在尼泊尔,玫玫更学会了同龄人难以理解的“珍惜”。他们在登珠峰大本营途中遇上了少年阿俊,男孩瘦弱的肩上背着30公斤重的大米——他被父母安排去山上一间小店打工补贴家用,月薪折合人民币133元。就在他打工的那家店里,玫玫亲眼目睹少年以异常谦卑的姿态,把勺子送到老板儿子的手上。
不是亲眼所见,女儿绝对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像阿俊那样过着如此贫困生活的人。离开前,玫玫和父母商量,决定长期资助少年上学。“这是一堂关于爱心的课程。”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女儿学会了分享爱,做母亲的觉得这比考试拿第一更让她开心。
孩子的成就是父母的快乐源泉。
但从孩子身上获取快乐的方式却不止一种。
发现了一个神童
有了孩子,父母们从此会选择一条或主流或非主流的家庭教育路,但不管是哪条路,他们的生活注定将因孩子的成长而变化。
2015年1月,叶伟民带着6岁儿子叶伟国参加了CCTV的《家庭幽默大赛》。这个金发小男孩对着朱丹、刘仪伟和郑渊洁,愉快地弹着吉他,讲着冷笑话,来了段成语接龙,并显摆了自己会五国语言的天赋,一夜成名。
几个月后,央视主持人严艺走访了叶伟民一家,将叶伟国的生活拍摄成系列纪录片《外国人在中国》中的一集—《“小神童”和他的爸爸》。这一次,在20多分钟的片子里,在舞台上又唱又笑的叶伟国直到结尾处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不是只有中国父母才相信高密度的教育能缔造成功。在广州做了多年外贸生意的俄罗斯人叶伟民,也是这一理念的忠实执行者:
叶伟国每天要学习至少12小时,从早上8点起,家庭教师们先后进门,教授他中文、英语、西班牙语、数学、魔方、国际象棋等课程。
叶伟国不上幼儿园,因为在父亲看来幼儿园的学习时间太短,叶伟国也没有其他可以一起玩的朋友。主持人问他:“你喜欢和那些小朋友一起玩吗?”他瞪大眼睛点头:“喜欢。”“那你想念幼儿园的那些小朋友吗?”他肯定地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不想。”
这是父亲叶伟民需要的答案。儿子7个月大时,他发现叶伟国有超强记忆力,“给他说这个东西是什么后,第二天他仍然还记得。”他决定要好好开发儿子的潜力,“不能浪费了。”
不笑的孩子
是孩子的快乐是父母的快乐,还是孩子的成就才是父母的快乐?在这道选择题里,叶伟民如他认识的大多数中国朋友一样,选择了后者。
为了儿子的教育,叶伟民在广州天河区一处高档小区租了一套240平方米的复合式住宅。这里的大多数住户都秉持着和他差不多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做最好的那个。
“你最想要什么?”主持人问小神童。“得冠军。”“那如果是第二名呢?”“我只想得冠军。”
2014年,叶伟国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一个国际象棋比赛,只得了第二名。回家的路上,父亲沉着脸,一言不发。除了冠军,其他都是失败,他把这个观念成功地灌输给了儿子,并从俄罗斯请来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给儿子上课。
“他得过七届冠军!”叶伟国骄傲地向主持人介绍自己的老师。
2015年,再次回到深圳比赛,叶伟国终于赢得了冠军。父亲和教练一起坐在台下,露出欣慰和得意的笑容。但站在领奖台上的儿子,看不出有任何开心的表情。
孩子的母亲和爷爷、奶奶都强烈反对叶伟民的做法。“负荷太大了,他吃不消。”面对镜头,母亲担忧地说。但她在教育一事上毫无发言权。丈夫骄傲地宣布:“这个孩子,95%是属于我的,你可以发言,但不能改变我的决定。”
对儿子在《家庭幽默大赛》上的表现,叶伟民显然非常满意。儿子弹吉他的动作是他设计的,为此他纠正过好几次叶伟国拿吉他的姿势:“要拿正了,不要歪。”6岁的孩子却无法按照他设计的姿势拿稳那把42寸的吉他。“那你怎么舒服怎么拿吧。”父亲难得民主一次,却在看到儿子的新姿势后再次出言纠正:“你这样拿不对!”
“我会陪他一起玩,我会很投入,放松;但如果孩子做错了,我会马上批评。”他总结自己的教育方式。
也许这是叶伟国很少笑、表情多是严肃或略微有些惧怕的原因之一。
深圳比赛后,叶伟民破例让儿子在小区里玩1小时作为奖励——他的生活区域被限定在了这个高档住宅区里。短暂的1小时纯玩时光让叶伟国露出与年龄相符的开心。
“你最喜欢玩什么?”主持人问。“滑滑梯。”
“那为什么不对爸爸说想多玩两个小时?”“他会不高兴的。”小神童小心翼翼地回答。
这个绝对的“鹰爸”,会为了孩子努力工作,会陪着儿子一起报名参加国际象棋大赛,会一道题一道题地检查儿子的数学作业。他以儿子的成就为快乐源泉,设计了一张密密麻麻的蓝图:“不能给孩子太多自由,否则他会沉溺于吃、玩耍、睡觉,浪费了天赋。”
平等和交互的快乐
看着孩子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设计的人生蓝图,可以给叶伟民这样的父母带来快乐。还有一种快乐,设计者是孩子,父母虽是配角,但在引导、鼓励和交互中同样能获得满足感。
2012年,17岁的黑嘉嘉成为台湾段位最高的职业围棋女棋手,这个天才少女走上TED的讲台,和全世界的青少年分享成长的经验:被尊重和倾听,是她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最宝贵的礼物。
4岁那年,她和爷爷看亚运直播,看体操比赛时,黑嘉嘉迷上了这项运动。她告诉爷爷和妈妈:“我想学体操。”
妈妈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女儿调皮:她懂什么是体操吗?于是带她去了一个叫“健宝园”的早教机构。黑嘉嘉在那里玩了一天,妈妈看她很开心,就报了一期的课程。得知此事后,黑嘉嘉问妈妈:“一期课程是多久?”“三个月。”
“那好,三个月后,你要让我去学真正的体操。”她认真地说。
妈妈非常吃惊,她反问黑嘉嘉:“你知道这不是体操?”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立即向孩子道歉——为自己的低估和误导。不久后,妈妈联系了中华台北体操协会,又找到了台北市唯一的体操推广中心,实现了女儿的梦想。
学什么,由孩子自己决定,父母只给予引导、尊重和支持。这是黑嘉嘉父母的教育理念。两年后,女儿不想学体操了,他们也没有用“这是你自己选择的,应该坚持下去”一类的话,要求孩子继续下去。
此时,黑嘉嘉显示出对围棋的强烈兴趣,想把大量时间花在学围棋上。征求老师意见时,老师劝父母:“不要让孩子走围棋这条路,太辛苦了。”父母随后又征求了女儿的意见,最后决定:支持她的选择。 纪伯伦在自己的书《先知》里说道:“你可以给孩子所有的爱,但不要给他们你的想法,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可以成全孩子、塑造孩子,但不应该试图把他们复制成自己,或者企图将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加注在孩子身上。
女儿取得成功后,黑嘉嘉的母亲常常接受采访,并总被问到这个问题:“女儿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你一定很骄傲和快乐吧?”而母亲的回答永远是:“不,黑嘉嘉的快乐才是我最大的成就。”
心灵的成长是快乐源泉
但在教育方式上,父母终究是主角。而一对崇尚自由的父母,可以在见证孩子心灵自由而健康成长的同时,与她分享持久难忘的快乐生活。
热衷于文化交流的苏瑶夫妇在女儿7岁那年进行了一次全家出国游。一开始,他们只想去英国和爱尔兰。到达英国后,苏瑶发现凭借英国签证很容易申请到土耳其签证,于是一家人毅然前往千年古城伊斯坦布尔。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他们“顺道”参观了黎巴嫩、约旦;跨越红海,踏上神奇的非洲大陆;折回亚洲,在尼泊尔攀登珠穆朗玛峰……一走就是将近一年。出发时,女儿玫玫读一年级,回来后就成了三年级的学生。母亲苏瑶却不担心会因此影响孩子的学习。在她看来,除了在路上可以自学学校课程,旅行途中还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东西。
身在国外,英语是日常语言。玫玫喜欢折纸,每到一个新地方都要自己用英语和大人打交道,以便买到纸张和剪刀,一年下来英语和折纸功夫都长进不少。
旅途中1/4的时间,他们都在当沙发客。沙发客的经历,让玫玫提前体会到了分离的滋味。在黎巴嫩,提供住宿的主人每天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一起做饭,一起玩闹;在约旦,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打疫苗,主人家就陪着他们找了整整两天。这样的亲近让她对陌生人产生前所未有的感激之情,每次分离都会哭得稀里哗啦。
在尼泊尔,玫玫更学会了同龄人难以理解的“珍惜”。他们在登珠峰大本营途中遇上了少年阿俊,男孩瘦弱的肩上背着30公斤重的大米——他被父母安排去山上一间小店打工补贴家用,月薪折合人民币133元。就在他打工的那家店里,玫玫亲眼目睹少年以异常谦卑的姿态,把勺子送到老板儿子的手上。
不是亲眼所见,女儿绝对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像阿俊那样过着如此贫困生活的人。离开前,玫玫和父母商量,决定长期资助少年上学。“这是一堂关于爱心的课程。”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女儿学会了分享爱,做母亲的觉得这比考试拿第一更让她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