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sgx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年少时就胸怀大志,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时的大政治家管仲和军事家乐毅。15岁时,为逃避战乱,他随家人离开山东老家,辗转来到湖北襄阳避难,后隐居在城西的隆中边种地,边修学,边静观天下,待机而出,人称“卧龙先生”。
  刘备为发展自己的集权势力,“三顾茅庐”真诚邀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深受感动,向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并提出对策,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随后,诸葛亮登上政治舞台,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掌握着军政大权。他联孙抗曹,取得著名的赤壁之战的胜利,并乘机占领荆州,进军四川,占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为刘备建立和巩固蜀汉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
  《易经·系辞下》中有句话:“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诸葛亮的成功,得益于他能够待机而出,凭借自己的非凡才华,赢得了人生的转机。
  法国18世纪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波拿巴,原是一名小小的炮兵上尉。1793年,守卫土伦城的法国军队发生了叛乱,他前往前线参加了平叛的战役。
  在英国军队的援助下,土伦城四面环水,且三面是深水区,英国军舰在水面上巡逻,只要前来攻城的法军一靠近,就会遭到猛烈攻击,而且法军的军舰远远不如英军的军舰先进,因此,叛军将土伦城守卫得如同铜墙铁壁,前来平叛的法军,无论怎么攻打也无法攻下城池。
  面对无计可施的尴尬局面,这天,年仅24岁的拿破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大胆向特派员萨利切蒂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并建议调进100艘巨型木舰,装上陆战用的火炮代替舰炮,拦腰轰击英国军舰,以劣胜优。
  当即,拿破仑被任命为攻城炮兵副指挥,并提升为少校。随后,他指挥前线将士利用这种“新式武器”,精心谋划,英勇作战,所向披靡。仅用两天时间,英军的舰艇就被炮火轰击得七零八落,不得不狼狈逃走。叛军见状,很快缴械投降,法军很快攻克了土伦城。
  经历了这一事件,拿破伦一举成名,被破格提升为少将旅长。随后一路飞黄腾达,并最终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塞万提斯说过:“乘着顺风,就该扯篷。”拿破仑的成功,得益于善于捕捉机遇,在最关键时刻,找到了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人生走向辉煌。
  美国著名的企业家瓦浮基,生于19世纪中期。当时,淘金热在美国西部悄然兴起,成千上万的人涌向那里寻找金矿。那时,瓦浮基只是一个10多岁的穷孩子,也想去碰碰运气。但因为穷,买不起车票,只能偷偷坐着大篷车,一路坎坷来到西部一个叫奥丝丁的荒凉地方。
  在奥丝丁,到处都是金矿,但因为气候干燥,水源奇缺,来淘金的人们拼死苦干一天,连一口清水也无法喝到,甚至连滋润嘴唇的一滴水也无法找到。因此,许多人愿意用一块金币去换一壶凉水。
  瓦浮基原本年幼,身单力薄,干活儿根本比不过人家,又缺乏淘金经验,一天到晚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这天,他突发奇想,如果打口井卖水给找金矿的人,或许比自己找金子更容易赚钱。
  说干就干,瓦浮基买来挖镢、铁锹,选定位置,挖出一口水井,经过沉淀、过滤,成为清凉可口的饮用水,随后卖给矿工,短短几年时间,就赚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劳伦斯·J·彼得说过:“不要有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想法。只要你是锥子,哪怕是放在口袋里,年长日久,也会冒出尖来。”瓦浮基的成功,得益于紧紧抢抓机遇,有胆有识,不畏艰辛,迅速行动,才使人生有了更大的舞台。
  生活中,只要多留心,就会发现机遇,又要及时抓住机遇,如果坐着等机遇,躺着喊机遇,睡着梦机遇,机遇永远会像满天星斗,可望而不可即,最终只能坐以待毙。很多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沉下心来埋头做事的韧劲。
  人们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机遇要靠实力去创造。假如机遇摆在你面前,但你却没能力去应付,机会就会离你而去。因此,创造机遇,抢抓机遇,永远是强者的行动指南。一个人只有不断锤炼自己,执著努力,勇于进取,才能在机遇到来时脱颖而出,赢得成功女神的微笑。
  (编辑 欣然)
其他文献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语言文字更是魅力无穷,历代文人雅士巧妙地运用文字撰写对联,绽放着一朵朵超脱卓绝的智慧之花。现撷取数例,与君共赏,以博一乐。  很久以前,在江西宜黄县城的学前街上,有一经营铁器的店铺,店铺后面是一广场,建有戏台。一年春节,店老板请当地一私塾先生撰写春联。这位先生略加思索,写出这样一副对联:  铁锤是铁,铁砧也是铁,铁锤打铁砧,还是铁打铁;  做戏是人,看戏亦是人,台下看台上,又
巴西热带雨林,一旦入夏,干旱便魔鬼般肆虐开来,让无数生命望而却步。  然而,就在动物们争先恐后迁徙时,白蚁这小生命却异军突起,在旱地上建出一种奇特家园——红色蚁丘,像哨兵般高高耸立着。这些蚁丘内部,有肺脏般复杂多变的空间结构,向上呈树枝状,与丘体表面开口相连,向下则分成许多孔道,呈辐射状延伸后又合并成粗孔道,通往潮湿阴凉的地下深处。这些通天接地,相互连通的空间结构,使穴内空气保持新鲜,并使温度稳定
小升是一所名牌大学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是管理专业再加上小升所在的城市经济发达,需要很多管理方面的人才,因此小升刚毕业就找到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这份工作不但专业对口,而且薪水福利等各方面的待遇都不错。   小升工作很努力,三个月试用期过去了,小升也成了公司的正式员工。可是让小升没有想到的是转正后的薪水也并没有按应聘时许诺的那样大幅度的提升。小升很不开心,渐渐也没有了刚开始工作时的那份热情了。  
陇东干旱,时间久了,人心也容易干燥、硬朗,但黄土绵软、深厚,就能有效地削减一切。  连日来多雨,习惯了干旱、干燥的人,一下子就烦躁了起来。这雨让人觉得或多或少有些沉闷和压抑,再加上小县城也就那么大,整日里上班下班,从北到南,再从南到北,总感到心不能宁,读不进书,写不出文章,吃不下饭,也睡不好觉,不知道该如何让自己宁静下来。  坐在书桌前,正烦躁、无奈着,抬眼向对面的书柜上望去,想找一本能读下去的书
那天翻看微博好友圈,看到久未联系的朋友发了一条动态。夜色如水的夜晚,她一个人去金碧辉煌的大剧院听梁祝音乐会。现场聆听如泣如诉的经典旋律,朋友身临其境,亲眼见证了梁祝化蝶飞的凄美哀怨,不禁潸然泪下,情不能已。  看惯了秀恩爱晒幸福的朋友圈,我对铺天盖地的炫耀已经无感了,偶然看到这么一条情真意切的心情动态,不觉心弦被轻轻触动,当即搜索本地音乐会演出场次,不问价格购买了一张日期最近的门票。  有多久,我
周末,读王小波,在他的一篇《我为什么要写作》里,读到一个词“减熵”,挺有意思。  有人问一个登山家为什么要去登山——谁都知道登山是一件既危险又没有实际好处的事,而且还会导致肌肉疼痛,但偏偏还有人要去登山。王小波把这个现象叫做减熵现象。他说,通常人总是喜欢趋利避害,热力学上把自发现象叫做熵增现象,所以反其道而行之肯定减熵。  他拿自己当例子。他本身学的是理工科,以他的情形完全可以去经商赚大钱,可是他
1  世上万物,都争着往上走,唯独水,不争高,却总是往下走。世上最低的地方,常常能看到水的影子。水偶尔成瀑布,化雨雪登上高处,也不是为了高高在上,而是为了扑向下面的大地……  水往低处流,水知道把自己放低,四面八方的朋友就越多。  地球上为什么海最大,为什么条条江河都愿意奔向大海?因为海总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  2  大海是蓝的,黄河是黄的,小溪是绿的,水是无色的,可它们开出的花朵却都是白的。 
知人则哲  “知人则哲”句语出《尚书》,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智谋所在。  知人则哲,是一种识人的智慧。不管是大敌当前,还是和平年代,知人则哲,于人生和大业,必然是有益而无害。  知人则哲,就是能鉴察人的品行和才能,体察人心,认清事物本质,又能掌握人与事物的变化之道。如此能识时务,?任人唯贤,尊重人才者,才是具有大智慧的人,理当为俊杰。  知人则哲,就是智慧和聪明的总结,比如一个睿智者,懂得欣赏那
鱼在水里,自由自在。  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西到东,它天天游来游去。  一开始,它非常喜欢这闲适的生活,可时间一久,它有了见识,学会了思考,觉得一生若都是这样游来游去那多没意义。  于是,它给自己定下了奋斗的目标,第一,要脱离困住它的水;第二,要学会在阳光下行走;第三,要爬上最高的山,体会一下俯视天下的感觉。  它这么想着,就开始努力。  它在水中使劲地游,然后冲刺,一下子将自己甩到了
雅皮的心情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