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中的七个主线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1.元素符号:表示这种元素,又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而言,其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
  2.化学式: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得出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而判断物质的类别、物质的分子构成;由化学式和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可以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未知化合价;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和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3.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粒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或原子的个数。
  4.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除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外,还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接照“一写,二配,三注明”的步骤进行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一般步骤为:设未知量;写化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列出比例式,求解;简单地写出答案。
  二、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 构成物质的粒子性质: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在不断地运动,粒子之间有间隔。
  2.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电子围饶原子核作高速运动;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十中子数。
  3.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联系和区别: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带电,分子和原子不带电。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时,只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隔发生改变;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十B十…→C,特点是多变一,化合价可能变。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十C十…。特点是一变多。化合价可能变。
  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十BC→B十AC。化合价一定变。置换反应是否发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如果是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如果是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对应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元素化合价不变。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要看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三大物质的性质、制备、用途:氧气、二氧化碳、铁
  1.制取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利用加热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主要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夺取出来的过程。
  2.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反应的发生装置。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都是利用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接触反应制取气体,因此可选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用“固固加热型”装置。
  3.收集气体装置的选择:根据生成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相对大小比较,气体在水中溶解性以及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气体的方法。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可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利用排水法收集,如氧气,氢气等
  4,气体的检验和验满:检验气体应根据气体的特性选择正确的方法。检验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验满氧气,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能否复燃;验满二氧化碳,是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能否熄灭。
  5.炼铁的操作:一氧化碳“早来晚走”,即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再加热(防止发生爆炸);反应完成后先停止加热,待铁冷却后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防止铁被进入的氧气重新氧化;处理尾气,防止空气污染。含杂质物质的计算问题。
  五、定律、规律:质量守恒定律、灭火原理
  1.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此定律可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化学变化中表面不守恒的现象,可以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简单计算等。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定量解释某些现象时,关键要弄清楚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由哪些物质决定的,反应前的物质必须是“参加反应”的所有物质,反应后的物质是“生成”的所有新物质。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把气体的质量计入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中,不能遗漏。
  2.灭火原理: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破坏燃烧的任意一个条件,或撤离可燃物,或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或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六、酸、碱、盐的性质
  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2.酸的化学性质: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酸能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必须排在氢前】,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3.碱的物理性质: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无色酚酞试液红色。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发生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碱可以与某些盐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4.盐的化学性质:盐与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必须排在盐中金属前】,盐分别与酸、碱、盐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七、溶液和溶液的浓度
  1.溶液的定义: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分为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和解决应用问题。
  3.溶液的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有关计算类型有:基本计算、溶液的稀释问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计算。
其他文献
在地理复习中,除了要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外,还要注意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联系和沟通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以某一地理事实为材料,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对拓宽地理课程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及行为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立足地理本学科教学,重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科能力  在地理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以来,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状况虽然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不少学校的数学课堂评价标准仍是以“教师的教”为本,关注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才艺展示,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要求,因而无法完成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的要求。针对此,笔者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提出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如何才能做到以学定教,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效率;初中数学;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就是以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初中生的价值取向,人格完善起了促进作用。然而传统模式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多数采用强迫的记忆方式。为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应试能力,许多思品老师把教学方法概括为:“勾 圈 点”。言下之意就是找得到重点识记内容,能得到高分就好。这样就使得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抽象,难以理解的状态。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而且必
期刊
摘 要:在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教师可以展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这将会为知识教学提供很好的铺垫。同时,教师可以透过生活化的学习任务与探究课题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并且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这些灵活的学习探究任务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教学主体性,也给学生的知识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并且会极大的深化学生对于已学过知识的体验与掌握。  关键词:地理教学;回归
期刊
自从参加教育工作,33年来一直从事初中数学的教学。在多年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大胆尝试各种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不断创新,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取得了很好成绩。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改革,教材的变化,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教学手段的更新,可以说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社会问题突显,学习的目的遭到质疑,读书无用论思想深深影响很多家庭,读书到
期刊
留白艺术最早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手法,留白与着墨相对,虚与实相映,既可以营造出很强的空间感,还可以赋予创意以广袤深远的意境,更能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它与书法作品的“飞白”,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经典乐曲中的“余白”一样,均是艺术中的最高境界。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晚唐诗人司空图在《诗品》中对诗歌运用留白艺术的最高评价。下面就古诗中的留白艺术与创新思维之间的联系做一点探讨。  一、概括性语言中
期刊
摘 要: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目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初中政治;案例教学;教学法应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案例教学
期刊
摘 要:由于家庭、社会环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上初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两极分化严重。本文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对如何帮助他们学好初中数学做了剖析,以期对他们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学习方法;新旧知识连接;循序渐进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曾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
期刊
摘 要: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科学技术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提出者促成的。这个观点非常新颖,也具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只有有了问题,才会想办法去解决,提出问题是获得成就的先决条件,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学校开始倡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之后还要提出问题,也就是向老师发问,这才是正确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期刊
摘 要: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加强阅读实践,拓宽阅读空间,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兴趣;方法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