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散文教学中加强对语言的品味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15694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一篇好的散文,往往使人读之如品香茗,满口余香。产生这一种美感的原因不外乎散文思想情趣的美和语言的美。散文家碧野曾说过:“正因为散文是美的,所以用辞措句要苦心推敲,做到句句优美,字字精炼。”可见,语言美是散文称其为美文的重要原因。在散文教学中,怎样注重对散文语言的品读,分析,引导学生去品味、欣赏、模仿乃至创造,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已经成为散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重视诵读,读出雅味
  
  散文的语言具有优美、隽永或者活泼、灵动的特点,一位优秀的作者总是将情感藏匿于这样的语言中。因此,阅读一篇好的散文,就如品味陈年佳酿一般能获得一种韵味悠长的美的享受。然而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却在课堂中用烦琐的讲析代替了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和体验,不注重朗读品味,这就导致学生只记住一些干巴巴的教条,受不到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实际上,只有朗读才是感知散文语言理趣之美的最好方式。它能将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进而深入体验文章丰富的内涵。如朗读“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种整齐的句式就能把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有一种诗韵美。朗读“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种工整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整齐,长短错落,曲折回旋的语言,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当然,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把握其韵律,体悟其意象,注意语音停顿、感情重音、高低强弱、轻重缓急、逻辑重音,感受语气、节奏、情感、韵味,反复诵读,反复体味。
  只有深入理解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情感,才能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情趣和韵味才能产生。比如,品读《荷塘月色》一文描绘的那幅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的清新美丽的景象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体会这是怎样的意境,讨论后再明确朗读的基调:语气要舒缓,语调要适中,停顿要合理,这与作者想排遣心中烦恼,月夜独游荷塘,陶醉于美景中的情境相吻合。读到叠词处时,就要读得轻缓舒徐,音律要更协调。但是语调中不能带有压抑和沉郁,更不能太活泼轻快。感情重音的把握还应落在文中那几个富有极强表现力的动词上,读出动作出现的过程美,体会其无可替代之效。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更要细心品读安谧、恬静、柔和、朦胧之美及作者已陶醉其中的那种细腻的情感。
  
  二、仔细玩味,揣摩深意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要在千八百字中写出诸般光景,种种情怀,就要求作者必须惜墨如金,力求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做到语言高度凝炼。因此,一篇散文中,很多看似简单的语言背后,往往深藏着作者的不俗用意。而走马观花的略读难以深入这些深奥的地方,所以教师必须在这些场合指导学生玩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叶圣陶说过:“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比如,《我与地坛》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几,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落日时分是最为“落寞”的时分?雨燕的聲音为什么“苍凉”?孤立地看这些词语,的确没有什么品味之处。但是,只要联系文章,就会发现每一个语词后面都大有深意。“落日”本是无心的,但对身体残疾万念俱灰的作者来说,用“落寞”就十分贴切,因为那是“我”孤独寂寞心境的准确写照。雨后的燕子出来唱歌,应该是悦耳动听的,然而,在“我”听来,却是“把天地都喊得苍凉”。作者的心灰暗绝望到了如此地步。明白了这些,才能真切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母亲的思念,才能真切地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担心忧虑和惴惴不安,从而领会母亲那一颗伟大的心。
  总之,要想深人品味散文,就须透过语言文字,读出其丰富的内蕴。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散文仔细玩味的好习惯,只有认真品味,才能读出新鲜而真切的情趣来。
  三、调动经验。加深体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要在体会语言本身的基础上领悟语言背后的丰富内涵,除了仔细玩味外,还得调动读者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作者的言语是具有较强的个性的,所表达的是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学生如果只凭表面的文字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在品味语言中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才能真正与作者形成共鸣。比如,在教授《背影》时,课文中有几句描写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时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清布棉袍”的“蹒跚”“肥胖”的背影。初读这几句平淡话语时,学生并没有太大的感触。于是,笔者引导他们回忆在自己的生命成长过程中,父母亲有没有过类似的做法?学生的生活经验被调动起来了,再来读这些语句时,就能够感同身受,深刻理解。
  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不同经历不同阶层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都可能从某一角度找到与散文作者的共通处。生活经验丰富的人,读散文就会获得深刻的精神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调动学生的各种体验,去品读语言。
  
  四、善于联想,获得美感
  
  在散文教学中,我们发现,仅限于文字所及的范围,所得是肤浅的,有限的。教师应启发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想象和联想,把课本的文字符号变成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方块字的组合中看出一幅画面,一片场景,甚至是一场人生。
  比如,在教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时,写到小院观花那一段,作者通过文字呈现给读者的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应抓住表现力强的几个关键词语,从色彩、形状、物象的特点人手展开想象:那是怎样的破屋?周围的环境如何?为何只喜欢蓝白紫这几种颜色的牵牛花?秋草为何是“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当时作者的神情如何?为什么要细数着“槐树叶间”漏下来的“一丝丝”日光?当青天下传来“驯鸽的飞声”的时侯,作者在想些什么?面对此情此景,你们想到了什么?在你脑中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秋景图呢?你能否感受到作者的心境?通过这样的想象和联想,学生逐渐明白这些词语描绘的都属冷色调的景物,是为了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反映了作者离群索居的寂寞和内心的苦闷。
  胡立根老师曾经说过:“一篇文章到底该教些什么?学生拿到某篇文章该学些什么?我认为,只有不脱离文本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作为以本色语言感染读者的散文,只有细细地去品味语言,揣摩语言,才能真正走进散文的世界,才能真正获得美的体验。
其他文献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在社会文明的发展历程里,面对死亡的态度由最初的恐慌、畏惧到被动接受,再转变为平静、释然,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无不反映出人类对生命存在价值的认识的升华。从希望“优生”到追求“优逝”的发展历程中,“生前预嘱”的概念走进人们的视野,在美国起源并蓬勃发展后,逐渐传播进入欧洲和亚洲,生根、发芽,通过民法典或特别法的形式将生前预嘱纳入法律制度体系,赋予法律效力。
设计理念的创新型突破是在象征符号标准中体现现代社会固有的艺术视觉感知与抽象艺术特性中的发散性思维的价值所在,是现代象征性符号主观与客观进行主体风格的统一的价值存在方式。这种在空间层次中产生的视觉固有符号不仅需要艺术家对于其意形手法的灵活转变,而且需要在其固有的象征性符号中形成独特的审美价值观并且在不同空间中形成浅表形象的搭建,目的是在其受众群体内心深处形成统筹信息符号构建新型空间形象,在复合群体中
【正】 《老子》以阐述哲理为主要内容,其中也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我国学术界对《老子》中的哲学思想研究颇多,对其经济思想研究甚少,对经济思想中的消费观探讨的就更少了,这
【正】 屈赋问世在中国的战国时代,魔幻现实主义则兴起在当今之拉美,二者的产生相去几千年,且分处不同国度和民族,分属不同艺术流派和文学体裁。然而,它们同是在神奇的土地上
通过赤点石斑鱼各个发育期的仔稚幼鱼连续取样 ,系统地观察了仔稚幼鱼各个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及生长特征 ,并进行描图。赤点石斑鱼初孵仔鱼全长 1.35~ 1.4 5mm。稚鱼第 6~ 7d长出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三题高湘泽,朱斌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力求用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毛泽东建党治国战略的突
研究了培养介质的Na+、K+和Mg2+浓度、Na+:K+比、pH值、培养温度以及培养时间和底物ATP-Na2量对斑节对虾鳃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培养介质中Na+浓度为50~100mM、K+浓度为25
<正>近十年来,儿童的网络行为正逐渐频繁化,他们受到网络的影响程度逐步深化。良好的上网行为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而不良的上网行为会对儿童及其家庭造成危害,甚至是毁灭性的
会议
【正】 关于盗窃共犯的刑事责任问题,当前在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继续研究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当前办理
目的 :探讨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减压组和手术组,每组